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搜索文档
集泰股份(002909.SZ):现有产能具备液冷硅油批量生产的条件
格隆汇· 2025-09-15 08:03
产品研发进展 - 液冷硅油目前仍处于验证阶段 尚未进行规模化生产与市场投放 [1] - 现有产能已具备液冷硅油批量生产的条件 [1] - 将持续关注行业技术趋势与客户验证反馈 稳步推进研发成果转化进程 [1]
建新股份:建新瑞祥在建项目为一期年产1000吨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3000吨硫酸钾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8:01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3000万元对全资子公司沧州建新瑞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2] - 增资目的为拓展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及满足项目建设与战略发展需求 [2] 在建项目详情 - 子公司当前在建项目为一期年产1000吨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 [2] - 同步建设3000吨硫酸钾及325吨聚芳醚树脂产能 [2] 业务拓展方向 - 通过增资强化在特种化学材料领域的布局 [2] - 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及聚芳醚树脂属于高性能聚合物细分赛道 [2]
奥克股份:目前可生产销售电池级聚乙二醇和碳酸酯系列产品(包括EC和DMC)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8:01
公司产品动态 - 公司目前可生产销售电池级聚乙二醇和碳酸酯系列产品(包括EC和DMC)[2]
远翔新材:公司专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证券日报· 2025-09-15 07:35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公司在产品原料配方、生产工艺、自研设备等方面拥有自主技术 [2] - 公司现拥有有效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 [2] 产能与生产情况 - 公司纳米二氧化硅设计总产能为10万吨/年 [2] - 2024年产能利用率为79.44%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在纯度、比表面积、分散性等关键指标可控制备上具备竞争优势 [2] - 产品可满足高端领域需求 [2] - 行业内各企业均有自身发展特色与技术专长 [2] 市场与销售分布 - 2024年度国内销售占比约99.80% [2] - 国际销售占比约0.20% [2] 新产品进展 - 公司已取得食品添加剂相关资质 [2] - 该类产品正处于市场验证与推广中,尚未规模化贡献业绩 [2]
永悦科技实控人陈翔被取保候审 此前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经济观察网· 2025-09-15 07:15
股价表现 - 9月15日股价开盘走低 盘中一度跌超6% 收盘跌1.7%报6.35元/股 [1] 实际控制人法律事件 - 实际控制人陈翔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被泉州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期限从2025年9月12日起算 [1] - 2024年8月15日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认定公司重大合同临时公告存在误导性陈述 未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实际控制人陈翔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3] - 2024年11月24日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陈翔收到盐城市大丰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3] - 2024年12月4日陈翔再次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被认定在2023年5月31日至8月28日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向李某泄露签订合同内幕信息 并于2023年9月13日向付某言泄露解除合同内幕信息 [4] - 证监会最终对陈翔处以400万元罚款 [5] 公司治理问题 - 2025年1月14日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陈翔及多名董事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事由为未完成增持承诺 [6] - 陈翔等高管曾承诺2024年2月8日至8月8日期间各自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250万元且不超过500万元 但截至2024年8月8日徐成凤增持99.97万元 董浩增持90.34万元 陈翔和董雪峰均未增持 [6] - 2025年2月6日陈翔因未完成增持计划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7] - 2025年2月24日公司公告陈翔收到《解除留置通知书》 被解除留置措施 [7]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目前日常生产经营正常 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 主要从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无人机业务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 同比下滑6.16% 归母净利润-617.45万元 上年同期-2493.71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624.69万元 上年同期-2544.84万元 [7] 业务结构 - 不饱和聚酯树脂业务主要包括合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无人机业务主要经营模式为整机产品销售、多元化应用服务以及先进无人机的技术预研 [1]
天伟化工厂一QC成果获“优胜”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6:18
图为颁奖现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小组严格遵循PDCA循环,对统计数据按不同系统蒸汽热能消耗量进行分层调 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方案优化,成功降低蒸汽单耗,有效减少能 源消耗。 中化新网讯 近日,新疆天业天伟化工厂QC课题《降低SPVC干燥产品蒸汽单耗》在第44届石油和化工 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交流会上获一等奖,并斩获"优胜杯"。 近年来,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质量管理为保障,通过组建攻关团队、打造创新工作室、开展 QC小组活动等措施,提升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该课题通过改变管线高低落差、改造换热器设备技术等措施,成功将悬浮法聚氯乙烯(SPVC)干燥产品 蒸汽热能消耗量降低15%以上,每年节约经济效益近73万元,进一步提高了SPVC产品的蒸汽能效比。 ...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9-15 03:50
浙江省推进"AI+"场景建设,探索推动构建三维数字教材,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一批隐患排查 3D培训、考核教材,构建重大事故隐患场景、重点管控对象、事故发生机理、隐患判定情形等沉浸式 交互应用,提升一线员工隐患排查能力。企业自查自改重大事故隐患占总数比从2023年的28.9%提升至 目前的64.1%。 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96万余项,整改率达到 98%,其中企业自查占比从行动初的37.1%提高到目前的51.1%,反映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正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政府部门排查隐患的质量和意愿明显提升,每千次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个数从2024年初的4.9上升到2024年底的32.1,再上升到目前的47。 以数字化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是此次三年行动的重要突破口。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通过数 字化改造,企业重点装置的手动操作频率从日均385次降至0次,一线员工从"操作员"转型为"监控员", 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 目前,这样的变革已在全国高危行业广泛落地。全国1900多个煤矿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2000余 台无人驾驶车辆在露天矿 ...
天津经开区:增“绿”聚“能”全方位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3:27
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天津经开区)近期传来捷报——成功入选国家发 展改革委碳达峰试点名单,成为天津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这是继获评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 区50强后,天津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领域斩获的又一殊荣。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天津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在国内经开区中 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到系统推进产业、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低碳转型,形成了一系列 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国绿色认证数量最多的工业园区。 确立"1+N+X"减碳思路 早在2009年,天津经开区就启动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发区。2020 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天津经开区低碳发展进入战略升级期,确立了"1+N+X"的减碳思路,即1份 指导性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N"个若干重点领域的协同减碳行动,包括制造 业低碳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城市更新碳达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深度参与国 际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领域;"X"指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支撑实现减碳目标。绿色低碳和经济 发展相辅相成,从而实 ...
2025年1-7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有26890个,同比增长3.97%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3:01
2025年1-7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数(以下数据涉及的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 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 元)为26890个,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28个,同比增长3.97%,占工业总企业的比重为5.16%。 2016-2025年1-7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数统计图 上市公司:海南海药(000566),东北制药(000597),亚太实业(000691),通化金马(000766), 北大医药(000788),力生制药(002393),海普瑞(002399),科伦药业(002422),杭氧股份 (002430),长江健康(002435),誉衡药业(002437),华软科技(002453)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