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午后爆拉!发生了什么?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13:38
钢铁板块表现 - 钢铁指数上涨3 74%至2231 23点 成分股盛德鑫泰涨17% 重庆钢铁 柳钢股份 首钢股份涨停 三钢闽光 武进不锈涨逾8% [2][3] - 港股重庆钢铁股份盘中暴涨超130% 鞍钢股份涨近13% [3] - 唐山环保限产力度加大 约半数钢厂确认收到7月4日-15日减排限产通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于7月29日-31日在唐山召开理事会议 [4] 商品与A股联动 - 多晶硅期货涨停 玻璃期货涨超6% 工业硅 硅铁跟涨 A股光伏 玻璃 钢铁板块同步大涨 [1] 海洋经济板块 - 海洋经济概念股掀涨停潮 国联水产涨20 11% 獐子岛 通威股份 开创国际等10余只个股涨停 [6][8]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和社会资本引导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海洋经济产业链分为基础设施层(港口 海上风电基础) 装备技术层(船舶制造 深海探测器) 资源开发层(渔业 海上风电 生物医药) [9] - 深海科技国产替代加速 海上风电成本下降30% 海洋油气勘探实现300米至1500米水深突破 [9][10] - 机构建议关注海洋通用设备 资源开采 装备制造三大板块 深海科技有望形成成熟产业链 [10] 市场资金动向 - 资金从近期热门板块流向涨幅较小的钢铁 海洋经济等板块 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6] - A股成交量持续收缩 热门板块轮动加剧 券商认为短期进入调整但向下空间有限 [7]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十大重点
财经网· 2025-07-02 06:43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核心要点 - 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时隔一年四个月再次披露会议通稿,对市场重要性显著[2] - 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开放)[3] - 海洋经济总量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六大工作方针之首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涉及行业包括传统及新兴领域(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4][5] -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抓手包括优化产业布局(针对地方政府)、强化标准引领(针对民企)、推进整合重组(针对央国企)[5] - 钢铁行业利润率从2015年0.9%提升至2017年5.3%,煤炭行业从1.7%提升至11.9%,印证去产能有效性[5] - 市场主体需重点关注294项国家标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6] - 规范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及地方招商引资,破除"内卷式"竞争需政企协同[3][6] - 内外贸一体化将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优质企业,倒逼国内规则对标国际[6] 海洋经济发展 - 重点产业方向包括海上风电、现代化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海洋文旅、海运业[9] - 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 - 实施"五个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8]
国新证券每日晨报-20250702
国新证券· 2025-07-02 05:16
报告核心观点 7月1日国内大盘V型反转小幅上涨,海外美股涨跌不一,当日有多条重要新闻发布,涉及政策、行业人才缺口、经济数据等方面,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1][2][3] 国内市场综述 - 7月1日上证综指收于3457.75点,上涨0.39%;深成指收于10476.29点,上涨0.11%;科创50下跌0.86%;创业板指下跌0.24%,万得全A成交额共14965亿元,较前一日略有下降[1][4][8]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有18个行业上涨,医药、有色金属及银行涨幅居前,综合金融、计算机及商贸零售跌幅较大;中船系、创新药及抗生素等指数表现活跃[1][4][8] 海外市场综述 - 7月1日道指涨0.91%,标普500指数跌0.11%,纳指跌0.82%,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18%[2][4] - 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2%,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0.27%[2][4] 新闻精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 习近平主持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强调“五统一、一开放”,聚焦重点难点治理企业问题,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等[10][11]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创新等五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相关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全球治理[11][12][13] 两部门印发措施 -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14] 国家标准实施 - 7月1日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15][16] 半导体产业人才缺口 - SEMI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将短缺约100万名具备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17] 美国法案通过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特朗普回应马斯克抨击言论[18] 全球经济数据发布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4,高于5月2.1个百分点;中国前5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 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35亿元,同比增长0.9%[20] - 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升至49,5月职位空缺增加至776.9万个;欧元区6月CPI初值同比上涨2%,制造业PMI终值录得49.5[20][21][22]
开放创新绿色的广东赢得国际赞誉,大阪世博会广东周圆满闭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4:49
绿色发展实践 - 活动周以"绿美广东 智创未来"为主题,展示广东高质量发展成果 [1] - "绿美广东"生态展项通过13米动态数字长卷和27平方米沉浸式生态装置展示南岭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珠江流域综合治理及湛江红树林生态修复等成就 [3] - 海上风电矩阵、森林碳汇工程等低碳技术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广东智慧 [3] 科技创新成果 - 优必选Walker C人形机器人作为中国AI代表,展现人工智能服务新场景 [5] - 洲明科技打造"二十四节气"主题大型LED装置,展示先进技术和独特创意 [7] - 阳江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智能运维系统模型彰显清洁能源领域全球引领地位 [7]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第一 [7] 经贸合作成果 -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吸引近400家中日企业代表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对接 [8] - 现场30余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凸显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年营收7300亿元的集群效应 [8] - 粤港澳大湾区从"世界工厂"向国际科技中心转型,吸引日本企业在AI、低空经济、电动汽车储能等高科技领域合作 [8] 文化创新表达 - 英歌舞、粤剧、广东音乐等非遗文化通过动态展演展现时代生命力 [10] - AR技术赋能文化体验项目,让观众虚拟穿戴粤剧服饰、互动体验醒狮文化 [12] - 许鸿飞"塑说岭南"系列雕塑作品成为中外观众争相驻足的独特风景 [12] 数字平台建设 - "云上世博会"小程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体系,实现活动周开幕式及非遗展演全球同步共享 [15] -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实时直播有效延伸活动周的全球辐射半径 [15]
事关海洋经济最新定调来了,多个省份已先行
搜狐财经· 2025-07-02 02:58
海洋经济政策导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发展 [2] - 会议提出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会议明确要推动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海运业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2]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7.8% [2] - 我国海洋经济正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多地出台支持政策 [4] - 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已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5] 地方海洋经济布局 - 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 [4] - 上海拟制定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和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4] - 山东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 [4] 海洋产业重点领域 - 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2] - 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2] - 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建设被重点提及 [2] 海洋科技创新 -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被列为重要任务 [2] -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成为发展重点 [2] - 海洋科研教育在北部海洋经济圈优势突出 [5]
深耕“蓝海” 海上风电成辽宁振兴突破新引擎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02:34
辽宁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辽宁正在推进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旨在驱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并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 [1] - 2024年辽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突破50%,风电光伏总装机达2969万千瓦,较2020年翻一番 [3] - 辽宁绿色电力交易电量127.83亿千瓦时,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仅有两个超百亿规模的省份之一 [4] 项目规模与经济效益 - 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带动投资约3000亿元,年产值超1000亿元,税收超200亿元,新增就业超10万人 [4] - 项目将形成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和产值超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 [4] - 大连已建成东北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预计"十五五"末装机容量突破700万千瓦 [7] 产业优势与资源禀赋 - 辽宁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000万千瓦,具有风向集中、风速平稳且不受台风影响的优势 [7] - 辽宁风电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0家以上,可结合传统工业优势突破高端轴承、齿轮箱等核心技术 [7] - 35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约"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计划",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8] 产业融合与创新应用 - 海上风电与氢能、储能、绿氨、绿色甲醇等实现融合发展,拓展了绿色燃料应用场景 [8] - 全国最大离网制氢项目华电铁岭25MW项目投产,铁岭调兵山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即将开工 [9] - 大连长兴岛等沿海地区正形成绿氢氨醇生产、储运、加注完整产业链 [9] 产业集群建设进展 - 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已形成风电主机、塔筒钢结构、叶片新型材料、海底特高压电缆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10] - 太平湾风电产业园钢结构制造基地和主机制造基地主营业务年收入均达规模以上,首台18兆瓦风电机组下线 [10] - 辽宁庄河V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辽宁省最大直径"钢铁风火轮"摩擦筒下线出运 [10] 未来发展目标 - 2025年辽宁计划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5%,发电量占比53%以上 [11] - 辽宁将聚焦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绿色能源经济体系 [11][12] - 专家认为1310万千瓦项目将推动辽宁从传统重工业向多链融合、高端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蜕变 [13]
海洋经济投资机会解读
2025-07-02 01: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洋经济、海工、海上风电、石油化工、深水科技、海底光缆、海底态势观测网、军工(潜航器) - **公司**:中集集团、博迈科、中国船舶、迪威尔、大金重工、新强联、广大特材、亨通光电、华海通信、劲仔食品、安井食品、中海油服、亚星锚链、振华重工、融资日新、豪迈、韵达、名扬、金风、东方电缆、麦家新材、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山东双一科技、中天科技、长盈通、吉智股份、中国海防、中国海迅、西部材料、金天钛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洋经济主题投资行情**:类比今年 3 月上海科技行情,但更广泛,参与者风险偏好高,交易优先选科技板块,因处于业绩预告披露期,对行业景气度和个股基本面定价更充分[1][3][4] 2. **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2024 年 7 月发布,已达 2019 年以来新高,含 200 多个 A 股和港股成分股,偏向小盘股,涵盖交通运输、军工等行业及部分食品企业[1][4] 3. **海工行业深海开发**:可行性显著提升,过去 8 - 10 年深海外域探明储量占比超 70%,实际开采量仅 6%左右,巴西圭亚那和苏里南成本线低于 40 美元/桶,产业链从勘探到生产阶段有显著变化[5] 4. **深海外域油气开采设备需求**:勘探阶段用半潜式钻井平台,生产阶段近岸用铺管船,远岸用 FPSO,采油树需适应深海环境[7] 5. **海上风电发展**:向深远海发展,可开发资源量是近海数倍以上,风机招标价格反弹 13% - 15%,整体成本因螺纹钢价格下跌 20%降低,预计 2025 年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1][10] 6. **风电行业挑战与机会**:2025 年二季度起零部件排产和交货改善,部分企业盈利好,股价低位,业绩兑现弹性大,确定性开工项目增多,海外市场潜力大[11][12] 7. **大型风机发展趋势**:16 兆瓦机型优势明显,降低成本,深远海项目增加高性能海缆需求,风机行业估值便宜,零部件“两海”企业有潜力[14][15] 8. **海洋经济对石油化工行业影响**:资源端近海油气开采量上升带动装备需求,化工材料需耐候耐腐蚀材料,文旅设备对复合材料需求增加[16] 9. **深水科技产业发展**:获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2025 年全国两会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关注能源和国防安全保障新质领域[17] 10. **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处于代际更替周期,AI 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建设,预计 2025 年投资额增速达 116%,亨通光电旗下华海通信是国内领先厂商[19] 11. **海底态势观测网**:国家与地方政策支持加速建成,我国有多个规划项目,多家企业参与,今年预计进展较快[20] 12. **海上风电市场**:中天科技订单验证国内外市场景气度提升,未来远洋风电项目增加海缆需求,中天科技和亨通集团在手订单充足且估值低[21] 13. **军工潜航器发展**:我国有良好产业基础和明确技术突破路径,无人潜航器材料、动力推进系统、水下导航与通信是重点突破环节[22] 14. **投资方向**:关注国家级项目核心供应商、技术壁垒高且国产替代需求迫切环节、具备商业化场景验证能力领先公司[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及海洋科技、海上风电现代化等投资关键词[2] - 浅海作业采油树生产难度与陆上井口相似,深海水下作业采油树生产难度几何级数提升,迪威尔公司在深海采油树领域有优势[8] - 深海开发提升海工板块作业量,船舶制造和风电板块相关公司受益[9] - 中国风机厂有望占领欧洲市场空白区域,提升技术水平和盈利,巩固全球竞争力[13] - 我国海洋经济 2024 年总量首破 10 万亿元,一季度增速 5.7%[17] - 深海经济业态依赖深潜、深钻和深网技术,涉及耐高压耐腐蚀材料等关键支撑[18]
顶层会议点名海洋经济,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选股宝· 2025-07-01 23:24
海洋经济政策与规划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1] - 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发展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及海运业[1] - 提出优化沿海港口群整合,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1] 深海科技产业前景 - 深海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可燃冰及生物资源,具有碳汇作用和旅游经济潜力[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2] - 深海科技涵盖防护、探测、资源开发等领域,市场容量达万亿级,政策与融资支持将加速产业扩张[2] 深海产业链相关公司 - **深海装备**:亚星锚链、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动力、振华重工、中集集团、巨力索具[3] - **深海勘探**:中国海防、微光股份、时代电气、申昊科技、天海防务、天和防务、中科海讯[3] - **深海信息技术**:中天科技、华通线缆、东方电缆、海兰信、亨通光电[3]
城市24小时 | 事关海洋经济,最新定调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6:06
海洋经济发展政策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1] -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旅游和海运业[1]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7.8%[1] - 广东提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石化、船舶、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2] - 上海计划出台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设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2] - 山东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3] 区域经济发展动态 - 粤港两地商讨推进"粤车南下"和优化"港车北上"安排[4] - 河南推进贾鲁河复航工程,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5] - 上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大飞机、船舶海洋等产业链[6] - 中山开通"深圳大中华机场—中山客运港机场"直升机航线,实现18分钟低空直达[8]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9] - 《哪吒2》最终票房154.46亿元,观影人次3.24亿,创中国影史纪录[9] - 三四线城市贡献《哪吒2》票房85.02亿元,占比过半[12] - 广东省以17.47亿元成为《哪吒2》票房最高省份[1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证监会发布· 2025-07-01 07:38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 - 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2]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3] - 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3]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3]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3] - 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3] - 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4] - 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 -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4] - 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4] - 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4] -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4] -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