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品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食饮:新老消费成长并存,换季机会估值提升
投资建议 - 新消费与价值成长并行 大众品首选成长 重视换季消费机会 白酒绝对价值显现 [2] - 新渠道和新品类创新驱动新消费结构性红利 主要体现在零食、保健品、食品添加剂赛道 [2] - 传统食品饮料龙头依赖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实现大单品稳健增长 主要体现在啤酒、饮料赛道 [2] - 新消费标的估值有望创新高 传统消费估值或将提升 [2] 白酒行业 - 短期受政策影响 长期绝对价值凸显 近期《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修订涉及用酒部分 [2] - 行业2025Q2产业景气度环比角度仍在寻底 价格端压力大于量的压力 [2] - 企业短期业绩表现愈发依赖核心市场市占率提升 腰部及以下单品驱动份额逻辑 [2] - 白酒商品属性加速重塑 适应快消品运作逻辑的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2] 大众品行业 - 啤酒饮料渐入旺季 动销有望加速 呈现结构性红利叠加换季消费机会 [3] - 大单品保持稳健强劲增长 拥有成长性的价值股标的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3] - 啤酒品牌加大歪马、酒小二新渠道布局 短期贡献销量 中期拉动品牌势能 长期可能改变竞争格局 [3] - 高成长零食板块受新渠道和品类扩张驱动 成长性领先 [3]
食品饮料行业5月月报:食饮行情延续,多数子板块表现优异
中原证券· 2025-06-06 12: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同步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食品饮料板块微涨,受白酒拖累大,主力资金净流出、小单资金净流入,成交量回落但高于上年同期;板块热点切换,前期下跌板块涨幅大,部分板块涨幅收敛;估值环比回落且处于十年低位;个股表现改善,上涨比例逾七成;投资延续高增长,部分民生消费品产量收缩,进口数量有变化,要素价格有涨有跌;6月推荐关注软饮料、保健品等板块投资机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食品饮料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食品饮料板块成分区间涨跌幅0.25%,受白酒拖累,主力资金净流出15.43亿元,小单净流入15.57亿元,成交量350.51亿股,较上年同期高 [5][7] - 其它酒、保健品等前期下跌板块本期涨幅大,乳品等板块涨幅收敛,剔除白酒后板块表现好于上年同期 [5][8] - 2025年1至5月,食品饮料板块成分区间累计上涨0.86%,除白酒外各子板块表现较好,零食等表现更优,零食受益于渠道创新变革 [11] - 在31个一级行业中,5月食品饮料涨幅位居上涨的28个行业中倒数第二,消费类行业中部分行业涨幅在其之前,社会服务下跌 [15]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 - 截至2025年5月31日,食品饮料板块估值21.50倍,环比上月回落,白酒和预加工食品估值低于整体,部分子板块估值逾30倍,处于十年历史低位 [18] - 在31个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处于中游偏低位置,在消费类一级行业中,高于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低于部分行业 [18] 食品饮料板块的个股表现 - 2025年5月,127个上市公司中90个上涨,上涨比例70.87%,其它酒、保健品等个股涨幅大,行业蓝筹股跟涨 [23] - 零食受益于渠道变革,乳品产业链上游供需优化,复调增长水平高,软饮料受益于竞争格局优化 [24] 行业产出和要素价格 投资 - 2024年1至12月,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22.9%,酒、饮料和茶制造业增长18%,投资增速持续提振 [27] - 2025年以来,食品饮料制造业投资延续高增长,截至4月,食品制造业同比增16.6%,酒、饮料和茶制造业同比增9.8%,高于社会投资增长水平 [27] 国内产出及进口数量 - 2025年1至4月,葡萄酒、啤酒等民生消费品产量延续收缩态势,鲜冷肉产量由减转增,食用植物油温和增长 [31] - 2025年1至4月,玉米、小麦等进口数量累计同比减少,干鲜果及坚果持续增长但增幅收窄,3月以来大豆进口数量由增转减 [36] - 2025年4月,乳制品进口数量由增转减,啤酒进口数量连续四个月高增长,葡萄酒进口数量由增转降 [38][41] 要素价格 - 除豆油等价格同比上涨外,原奶等价格延续跌势,国内原奶价格环比下跌0.30%,同比下跌8.4% [42] - 易拉罐价格同比上涨,涨幅收窄,PET价格延续跌势,面粉价格同比下跌 [42] - 豆油价格上涨,菜籽油价格环比回落,玉米油价格下跌,葵花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43] - 蔬菜价格指数环比回落但同比上涨,辣椒价格高位回落,同比涨幅收窄 [43] - 谷氨酸钠进口价格涨幅收窄,猪肉价格回落,牛肉价格反弹,鸡肉价格延续跌势 [44] 河南省企业动态 河南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仲景食品和莲花控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双汇发展等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部分公司毛利率有变化 [45] - 莲花控股业绩增长突出,仲景食品维持收入增速,预制食品行业面临困难,双汇发展成本压力小但冷鲜业务收入受影响 [45][46] 河南省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以来,河南省上市公司中预制菜和复调类标的市场表现较好,三全食品等有不同涨幅 [49] 投资策略及风险提示 投资策略 - 食饮行业内部新兴市场多,体现居民消费升级趋势 [52] - 2025年6月推荐关注软饮料、保健品等板块投资机会,零食行业市场和渠道情况健康,软饮料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保健品和烘焙有市场机会,啤酒有季节性行情 [53][54] 股票组合 - 2025年6月份股票投资组合包括安琪酵母、千味央厨等公司 [55]
麦角硫因陷多重争议,究竟是有效产品还是营销噱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08:37
麦角硫因市场概况 - 全球麦角硫因销售额预计2027年突破8.104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36.17% [1] - 2024年全球麦角硫因原料市场规模0.63亿美元,2031年有望达1.61亿美元 [1] - 麦角硫因在中国尚未取得新食品原料批文,仅限于化妆品和医药中间体使用 [4] 产品定位与争议 - 麦角硫因被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而非药品,在美国、日本等地已获食品补充剂认证 [1][4] - 科伦药业产品"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60粒,强调纯度99.9%且符合日本GMP标准 [4][5] - 学界对麦角硫因在人体作用机制和临床验证方面仍存研究空白 [2][8] 生产技术与成本 - 传统提取法成本高昂,牛肝菌中EGT含量1812μg/g,杏鲍菇542μg/g [6] -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使原料成本下降90%,纯度可达99%以上 [8] - 川宁生物在建年产0.5吨麦角硫因生产基地 [6] 主要企业布局 - 华熙生物2024年获美国Self-GRAS认证,相关研发累计投入39.66万元 [7] - 仅三生物月产能达3-5吨,福瑞达将麦角硫因纳入化妆品核心研发方向 [8] - 全球90%麦角硫因通过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生产 [8] 应用领域 - 外敷用于抗衰护肤,口服常与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肽等搭配 [3] - 现有研究显示EGT具有多种潜在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仍需开展 [8]
益生菌真相:全面复盘肠道健康迷思
虎嗅· 2025-06-06 07:05
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其中活菌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品类 [2] - 千亿级活菌产品驱动行业增长 科学证实肠道菌群与免疫力 炎症水平及心理健康高度相关 [2] 肠道健康标准与评估 - 健康肠道菌群尚无固定标准 目前通过疾病状态反向推断健康特征 [4] - 健康肠道三大特征:菌群多样性高(100+种细菌) 短链脂肪酸产量稳定 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5][6] - 菌群检测技术成熟但应用有限 对健康人群仅提供数据参考 对炎症性肠病等特定疾病诊断价值明确 [8][10][11] - 检测价格差异源于测序深度 高价产品可识别低含量菌种(如丁酸梭菌含量常低于1%) [12] 饮食与菌群干预效果 - 益生菌补充短期有效但难定植 停止补充后菌群易恢复原状 [17] - 高纤维饮食通过益生元长期改善菌群 发酵食品兼具益生菌与益生元双重功效 [23][24] - 实验室干预实验显示:六周高纤维/发酵饮食可使菌群多样性提升 炎症因子下降 [26] - 饮食调整初期或引发生理不适(如胀气) 但健康人群适应后副作用有限 [30] 生活习惯与菌群关联 - 运动显著增强短链脂肪酸生产能力 运动员菌群健康度普遍优于常人 [32][34] - 睡眠缺乏导致菌群多样性短期下降 充足睡眠后多可恢复 [35] - 共同生活者菌群相似性高 宠物接触可能降低儿童免疫系统问题概率 [36][37] - 抗生素短期破坏菌群平衡 益生菌可缓解腹泻但长期恢复依赖自身调节 [39][40][41] 益生菌产品选择与行业监管 - 优质益生菌标准:高活菌数 特定菌种(如丁酸梭菌) 复方制剂优先 [44][45][46] - 美国FDA将益生菌归为膳食补充剂 仅监管安全性不要求疗效证明 [51][52] - 行业存在专利壁垒 新菌种研发成本通过大众市场摊薄 [48][49]
旺季叠加餐饮催化消费板块增长,主要消费ETF(159672)飘红,东鹏饮料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6-06 02:42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10:05,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下跌0.24%,成分股涨跌互现,东鹏饮料领涨2.84%,乖宝宠物领跌3.45% [1]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上涨0.26%,最新价报0.78元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15%,包括伊利股份(9.86%)、贵州茅台(10.39%)、五粮液(9.12%)等 [4] 成分股涨跌幅及权重 - 贵州茅台权重10.39%但微跌0.07%,东鹏饮料权重3.40%且大涨2.84% [5] - 牧原股份上涨0.69%权重6.95%,温氏股份上涨0.54%权重5.83% [5] - 海天味业下跌0.23%权重4.45%,泸州老窖微跌0.05%权重6.27% [5] 行业分析与投资机会 - 短期看好Q2新消费板块在低基数下的快速增长,长期关注情绪消费、质价比、健康化趋势 [1] - 零食板块新品表现亮眼,新渠道如零食量贩、山姆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供应链效率与品类创新 [1]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PE-TTM仅19.65倍,处于近1年3.19%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4] 主要消费ETF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35%,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5.7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87% [2]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98%,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57% [2][3]
一种受益终生的养生智慧,趁着父亲节分享给父亲
搜狐网· 2025-06-05 12:41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 - 核心观点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八个字,融合中医四大养生流派精华与通络治未病理念,形成系统化健康管理方案 [2] - 通络强调通过饮食调节、艾灸泡脚等方式保持络脉畅通,预防中风、糖尿病等络病 [2] - 养精侧重补肾精以抗衰老,推荐黑芝麻、枸杞子等食材及鹿茸等药材 [3] - 动形提倡中华通络操、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改善气血循环 [3] - 静神主张通过冥想、阅读调节情志以改善睡眠质量 [4] 健康产品系列 - 通络系列包含津力旺饮料和怡梦饮料,采用药食同源成分调节血糖血脂及睡眠 [5] - 养精系列含人参女贞子灵芝胶囊等产品,通过道地药材提升免疫力 [7] - 动形系列研发护关节、抗疲劳产品支持科学运动 [7] - 静神系列推出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等改善睡眠问题 [7] 商业化应用 - 以岭健康将养生理论转化为可食用产品,形成"理论+产品"的健康解决方案 [5][7] - 产品设计遵循中药配伍原则,平衡功效与口感 [5] - 定位父亲节场景,通过礼品化包装推广养生理念 [1][7]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20:47
回购股份进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8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2元/股,资金总额介于30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回购期限为12个月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回购92,400股A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14%,最高成交价35元/股,最低34.64元/股,累计支付资金321.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3] - 回购进展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既定方案要求 [4]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安排 - 说明会定于2025年6月11日15:00-16:00通过全景网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投资者可提前通过邮箱suntongbo@sohu.com提问 [9][11]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新力、董事会秘书孙同波、财务总监唐冬冬及两位独立董事刘学伟、钟志刚 [11] - 说明会将聚焦2024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0][11]
6月3日主题复盘 | 医药板块持续大涨,无人机发酵,大消费再度表现
选股宝· 2025-06-03 08:44
行情回顾 - 市场全天低开反弹,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京三市超3200股飘红,成交额达1.16万亿 [1] - 创新药概念股大涨,舒泰神、华纳药厂等10余股涨停,新消费概念活跃,曼卡龙、萃华珠宝等封板 [1] - 银行等金融股走强,沪农商行涨停,杭州银行、中信银行刷新历史高点,汽车整车股走低,江淮汽车、上汽集团跌超5% [1] 医药板块 - 医药板块持续大涨,联化科技4连板,万邦德、海南海药等多股涨停 [4] - 国家药监局近期获批11款创新药物,2024年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4804项,升至全球第二 [5]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金额屡创新高,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双抗、细胞疗法、ADC等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 [5] - 申万宏源指出,老龄化推动慢性病用药市场增长,肿瘤患者确诊率和支付意愿提升,自免疾病患者规模庞大但创新药物渗透率低 [6] - 华源证券认为,中国药企License-out项目类型丰富,临床阶段原研药品704款,数量全球第一 [6] 无人机板块 - 无人机板块大涨,中天火箭、中衡设计等多股涨停 [7] - 乌克兰出动117架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多地机场,中国重型无人机"九天"预计2025年6月首飞 [7] - 财通证券表示,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关键,发展方向包括协同作战飞机和智能无人机蜂群 [8] - 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2021年8.43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27% [9] - 华创证券指出,"九天"技术性能远超美军MQ-9无人机,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9] 大消费板块 - 大消费板块活跃,均瑶健康地天板涨停,乐惠国际、锦泓集团等多股封板 [10] - 华鑫证券认为,新消费板块在扩内需政策、消费偏好迭代与技术创新共振下涌现结构性机会 [11] - 中信证券指出,线上渠道持续扩张,短视频、跨境电商及私域平台成为增长引擎,抗衰需求增长带动美容养颜、口服美容等赛道 [12] 区块链板块 - 区块链概念冲高,御银股份、海联金汇、恒宝股份等多股涨停 [13]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成为法例,中信证券认为将促进RWA发行项目落地,利好金融IT企业 [14] 其他热点 - 黄金、体育产业局部活跃,核聚变、无人物流车等跌幅居前 [15] - 历史新高公司包括华纳药厂、恒勃股份、科兴制药等,涉及创新药、机器人、区块链等概念 [20]
中信建投:新消费驱动行业价值重估 线上渠道成为新增长引擎
智通财经· 2025-06-03 06:51
行业结构性变革 - 国内保健品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渠道 品类与消费群体呈现显著分化 新消费特征正在驱动行业价值重估 [1] 新渠道趋势 - 线上渠道凭借高渗透率与灵活性持续扩张 短视频 跨境电商及私域平台成为增长引擎 [1] -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和快手通过内容种草与互动触达用户 私域平台如国科优选以中老年群体为目标实现高转化 [2] - 跨境渠道受益于非蓝帽子产品需求 天猫国际跨境保健品占比达40%-50% [2] - 传统药店渠道受医保限制与客流转移影响 年轻消费者流失严重 [2] 新品类发展 - 悦己特征突出 美容养颜类高景气 在抖音TOP20商品中占据超49%市场份额 [3] - 护肝和润喉赛道增速亮眼 三高心血管健康和骨骼健康市场体量稳固 [3] - 营养健康食品零食化趋势显著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即食软糖和冲泡粉剂等形态 [3] - 非蓝帽子产品接受度提升 功能性食品销量占比持续增长 [3] - 抗衰老赛道扩容加速 麦角硫因因超强抗氧化能力成为出圈爆点 跨境品牌充分受益 [3] 新消费群体 - 消费群体年轻化与下沉化趋势明显 女性 Z世代及宠物主成为核心增量人群 [1][4] - 31-40岁消费者占比最高 24-30岁增速最快 [4] - 下沉市场消费者占比提升 低线城市成为高潜用户 [4] 投资机会 - 具备新消费基因和跨境布局的品牌商和代工企业将充分受益保健品新消费 [1][5] - 健合集团和汤臣倍健等品牌方通过布局抗衰等赛道拥抱新消费 [5] - 百合股份和仙乐健康等代工厂积极拥抱新消费客户 充分受益高景气渠道和新品类 [5] - 重点看好迅速拥抱国内新消费客户且国内修复空间大的保健品CDMO龙头仙乐健康 [5]
国盛证券:保健品呈现长期增长潜力 建议优选代工及优质品牌商
智通财经· 2025-06-03 03:32
行业前景 - 中国保健品行业在消费力提升和银发经济推动下呈现长期增长潜力,预计2024-2035年复合增速达4 8%-8 8% [1] - 保健品是消费力提升、银发经济下的长青行业,中国市场仍处于成长期,预期将以中高个位数增速扩容 [1] - 若参考美国保健品人均消费额计算,2024-2035年复合增速或达4 8%-8 8% [1]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s中国保健品市场萌芽,"打造爆品+夸大功效+重度营销"的模式盛极一时 [1] - 21世纪初国际品牌涌入及中国品牌崭露头角,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1] - 2013年后保健品安全事故多次引发舆论危机,严监管成为常态 [1] - 2020年至今健康趋势下行业进入成长新周期,电商渠道爆发,但行业竞争加剧 [1] 渠道分析 - 当前中国保健品三大渠道为直销、药店、电商新零售,2023年电商/直销/药店渠道占比分别为56%/21%/16% [2] - 未来增量仍将集中于电商,药店渠道占比趋稳,直销渠道或仍有下滑压力 [2] - 2024年8月抖音跃升为保健品品类最大的电商渠道,增速远高于传统电商 [2] - 私域预计已快速成长为重要渠道之一,新零售等多元渠道崛起 [2] 产品趋势 - 保健品可分为长青市场及新消费市场,长青市场稳步扩容,有望培育更多强功能新品 [3] - 新消费市场产品迭代速度快,对供应链响应速度要求更高 [3] - 未来保健品产品端呈现食品化和强功能化两大趋势 [3] - 老龄人群重功能性,年轻群体多元化需求贡献增量 [3] - 保健品价格端呈K型分化特点,强功能的高端产品亦能高增 [3] 产业链格局 - 国内中游代工渗透率超过65%,品牌商、代工厂均具备高盈利能力 [4] - 品牌商参与者众、集中度低,电商平台TOP10份额仅16 7% [4] - 抖音等直播电商加剧市场竞争,高毛利高费用模式下电商运营能力或为核心竞争力 [4] - 代工企业低费率下仍有高盈利,头部企业在规模效应、高研发投入支撑下集中度呈持续提升趋势 [4] 投资建议 - 优选代工环节,竞争格局较明朗、集中趋势更确定 [1] - 优选优质品牌商,重视品牌力、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电商运营等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