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公园
icon
搜索文档
开园在即 “智慧大脑”赋能上海乐高乐园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1:13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建设进展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进入开园前冲刺阶段 正在进行内测及试运营 [1][4] - 乐园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占地面积达31 8万平方米 [4] 智慧指挥平台功能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指挥平台已投入试运行 集成气象 客流 车辆 应急物资等实时数据 [3] - 平台具备"平急两用"功能 日常用于运营调度 应急时作为区级指挥前线阵地 [3] - 平台整合公安 交通 城管 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管理职能 纳入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3] 技术支持与创新应用 - 平台采用"AI+视联网"技术 新增"AI寻人"模块 可通过特征识别快速定位目标对象 [3] - 上海移动金山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实现视频影像实时分析匹配 [3] 运营准备时间节点 - 指挥平台自5月31日开始试运行 计划7月5日乐园正式开园时同步转入正式运行 [3] - 金山区借鉴上海迪士尼管理经验 构建该智慧化管理体系 [3]
乐高乐园超9000万税惠背后:上海税务如何支撑2400亿元重大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6-12 05:23
上海乐高乐园项目 - 项目由超过8500万块乐高积木构筑,预计7月正式迎客 [1] - 项目初期面临跨境涉税业务复杂性困扰,涉及设备进口和对外支付等 [1] - 金山区税务局提供定制化跨境税收解决方案,编制47项涉税风险点指引 [1] - 完成15笔对外支付备案,累计扣税650余万元 [1] - 分三批申请留抵退税超8500万元,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近25万元 [1] - 税务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解决219名员工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问题 [2] - 辅导企业参与"乐企"应用平台直连试点,满足开园后大量开票需求 [2] 格思航天科技 - 公司位于松江G60科创走廊,打造长三角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 [3][4] - 税务部门指导完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2024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026万元 [4]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185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200万元 [4] - 资金投入"一箭18星"等核心技术研发,卫星年产能达300颗 [4] - 二期工厂建成后将实现吨级卫星量产能力 [4] 上海隧道工程 - 承建全长68.6公里的机场联络线项目,将两大机场通行时间从90分钟压缩至40分钟 [5] - 项目地质条件复杂,2023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9亿元 [5] - 资金用于"骐跃"号盾构机等核心装备研发 [5] - 税务部门规范跨区域涉税事项管理,助力项目高效推进 [5] 联影医疗 - 在嘉定工业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生产研发基地 [5][6] - 项目旨在突破高端医疗设备"卡脖子"技术 [5] - 税务部门梳理税费优惠政策体系,形成税收风险政策指引 [6] - 联合建管委开展跨部门协作,做好重点涉税事项提示提醒 [6] 上海市重大工程 - 2024年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86项,预备项目35项 [6] - 全年投资计划达2400亿元 [6] - 税务部门将风险防控融入定制化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6]
迪士尼加码收购Hulu
第一财经· 2025-06-11 12:04
迪士尼收购Hulu权益交易 - 迪士尼同意额外支付4.387亿美元给康卡斯特旗下NBCUniversal以完成收购Hulu剩余权益的交易,预计7月24日前完成[1] - 2019年起迪士尼负责运营Hulu,康卡斯特成为静默合伙人[1] - 2023年迪士尼宣布收购康卡斯特持有的Hulu33%股份,支付86亿美元,反映Hulu保证最低价值为275亿美元[1] - 双方评估过程中出现分歧,迪士尼评估师估值低于保证最低价值,康卡斯特评估师估值高于保证最低价值[1] - 最终第三位评估师介入完成评估,扫清交易障碍[2] 迪士尼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收入236亿美元,同比增长7%,调整后每股收益1.45美元,均超预期[2] - Disney+和Hulu订阅用户增至1.78亿,推动流媒体业务收入增长[2] - 主题公园国际业务收入同比上涨28%,ESPN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5%[2] - 公司预计2025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5.75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5.44美元[2] 迪士尼中国业务 - 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由DISNEY ENTERPRISES,INC全资持股[3] - 公司已设立8家分支机构,目前5家为开业状态[3] - DISNEY ENTERPRISES,INC在中国还投资了3家公司,其中2家为开业状态[3]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影视作品策划咨询、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等[4] Hulu发展历程 - 2007年成立,迅速发展为多家娱乐集团背书的流媒体平台[5] - 2009年迪士尼加入,计划整合ABC、ESPN和迪士尼频道内容[6] - 2019年迪士尼通过收购21世纪福克斯获得Hulu控股权[7]
以文娱重构夜游基因!北京欢乐谷“天光夜谭MAX”顶配登场
北京商报· 2025-06-10 14:50
随着北京"夜经济3.0"政策持续加码,夜间消费场景正从传统餐饮购物向文化体验深度升级。作为主题 公园行业标杆,北京欢乐谷自2021年深耕"天光夜谭"以来,始终以创新姿态引领行业变革。2025年5 月,北京欢乐谷重磅推出了"天光夜谭MAX",以现象级IP《齐天大圣》装置互娱体验秀为核心引擎, 联动多元夜游产品,构建起"文化叙事+科技沉浸+商业生态"三位一体的夜经济创新范式,为首都夜间 消费注入澎湃活力。 神话新解:Z世代的精神觉醒 全场景生态:从互娱到狂欢的立体沉浸 "天光夜谭MAX"的"顶配"之处,在于构建起覆盖"演艺+设备+活动"的全维度夜游体验矩阵: 互娱演出集群:《玛雅天灾》新增"妖娆豹"互动角色,以幽默桥段点燃现场氛围;《燕子李三》引入大 合唱环节,让观众体验侠肝义胆,沉浸于集体欢歌的松弛感。 夜场设备焕新:音乐过山车、太阳神车等热门设备升级灯带系统,夜间运行宛如流动光轨;飞跃牛奶河 的星河灯带与设备运行精准联动,让亲子家庭在光影童话中感受奇幻氛围。 潮流社交场景:限定男女团的高燃炸场,绝美焰火如流星璀璨绽放,电音派对的强劲节奏带动游客沉浸 狂欢,Z时代的潮流喜好正成为夜间消费的强劲动力! 文化+科技 ...
2025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样本
北京商报· 2025-06-10 14:50
民航行业协作创新 - 中国国航联合东航及北京首都、上海虹桥机场在京沪商旅快线推出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突破传统签转壁垒 [2] 文旅融合创新 - 北京展览馆通过"数字敦煌+实物展陈+沉浸叙事"三位一体模式,运用高精度数字复刻、全息投影等技术还原莫高窟艺术 [3] - 北京欢乐谷首创"非遗活化+数实融合"沉浸式演艺场景,结合AI智能、光影火效重构国潮IP [12][13] 在线旅游服务创新 - 携程集团推出免费一站式入境游服务产品,整合外语向导、移动上网等资源展示北京中轴线 [4] - 马蜂窝通过AI智能体矩阵实现从"人找攻略"到实时旅行向导服务,融合真实旅行数据与DeepSeek大模型 [9] 低空经济场景创新 - 亿航智能EH216-S成为全球首个可商业化运营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覆盖国内16城20余个示范点 [5] 签证服务创新 - 威孚仕VFS Global首创全流程移动签证服务,解决商务及高龄群体"跑腿难"痛点 [7] 酒店经营管理创新 - 首旅如家推出AI数字店长,替代60%重复性工作,实现多模型融合的智能管理系统 [8] - 旅智科技推出行业首个深度整合DeepSeek、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的PMS系统,推动酒店向智能决策转型 [10] 入境游数字化服务 - 高德地图推出多语言智能导航、打车服务等功能的英文版入境游服务平台 [11]
华侨城A(000069) - 2025年5月30日,6月3-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09: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中泰证券、中国人保资管等多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2025.5.30、6.03、6.05,地点在深圳、上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信披与投关工作小组成员 [2] 公司业务相关标准及情况 - 按存货成本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测算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 - 2025年1 - 4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9.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合同销售金额61.4亿元,同比增加2%,销售分布在一二线核心城市 [3] 公司财务相关情况 - 维持总体债务规模稳中有降,2024年末综合融资成本为3.62%,较年初压降29个BP [4] - 股份公司每年获批华侨城集团公司委贷额度400亿元,借款利率不高于同期向金融机构借款利率 [4] 公司业务举措 旅游业务 - 创新经营理念,更新存量项目,主题公园聚焦“城市IP娱乐主场”,酒店“因店施策”,自然人文景区打造特色住宿、植入游乐设施 [4][5] - 创新产品与打法,研发“水公园 +”“家庭娱乐中心”产品,关注新欢乐谷项目拓展,酒店开拓有限服务酒店产品体系、探索代建机会,自然人文景区形成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和服务组合方案 [5] 地产拿地 - 以周转去化为考量,聚焦一线核心城市和部分强二线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招拍挂机会 [6] 地产产品设计 - 构建“需求洞察 - 技术迭代 - 品质兑现”全周期价值体系,打造“侨城好房子” [6] - 坚守中高端品质地产定位,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如深圳东岸雅居项目是大湾区保障房品质升级样本 [6][7] 集团增持情况 - 2024年下半年华侨城集团完成一轮增持,累计增持公司股份64,877,064股 [7] - 未来加强市值管理,鼓励增持,开展股份回购 [7]
服务消费创新升级添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6-08 21:29
文旅消费 - 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重要增量来源 商务部启动2025年"服务消费季"活动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培育"旅游+"等10类融合消费场景 [1] - 飞猪"618"文旅商品销量翻倍增长 官方直播间成交额同比翻三番 主题乐园游和邮轮游受青睐 因满足品质化游玩体验及暑期亲子游需求 [1] - 海昌海洋公园引入祥源控股 形成"云端到海底"全场景消费闭环 上海乐高乐园7月开园 旅游平台搜索量大幅增长 [2] - 爱达邮轮联合上影元推出"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 提供沉浸式中国动画互动体验 [2] - 2025暑期档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 暑期档票房占全年30% 端午档数据为暑期档预热提供支撑 [2] - 云南省发放10亿元消费券 涵盖住宿、餐饮、电影等领域 [3] 家政服务 - 暑期带娃需求推动小时工咨询量增长 3小时服务可覆盖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等 [3] - 京东"618"家政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平台采用线上筛选和面试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3] - 家政服务需求从传统业态向全生活场景转变 家庭生活咨询、亲子关系指导等新需求涌现 [4] - 家政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 需建立更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 满足家庭护理员等专门人才需求 [3] 体育消费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文旅消费 常州"9 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使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 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 [4] - 每单位体育消费支出产生7 8倍关联产业收益 金陵体育为联赛提供足球比赛器材 共创草坪股价因赛事热度连续5日涨停 [5] - 山东省2025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 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 建设汽车自驾、航空等户外运动设施 [6] - 上海推出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 将赛事资源开放给商业地产、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 [6] - 中小型赛事需推动办赛多元化、运营市场化 大型赛事IP应强化科技赋能和跨界合作 扩展粉丝基础 [6]
中国最大海洋主题公园易主,海昌的“白衣骑士”祥源有何资本图谋
新浪财经· 2025-06-06 23:57
交易概述 - 祥源控股拟斥资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以每股0.45港元认购51亿股新股,较6月2日收盘价0.84港元折让46.43% [1] - 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持股比例将达38.6%,成为控股股东,原大股东泽侨控股持股比例从47.29%降至29.04% [1][3] - 资金来源包括股东出资14亿元(嵊州市祥源合伙企业12亿元、安徽源胤祥合伙企业2亿元)及金融机构借款8亿元 [1] 公司财务与运营现状 - 海昌海洋公园2020-2024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2024年总负债85.24亿元,负债率82.44%,年内有4.97亿元借款到期未偿还 [4][6] - 2021年通过出售武汉等4家主题公园给MBK Partners获60.8亿元现金缓解债务,2024年裁员458人(占比12.3%) [6] - 2024年入园人次1079万(同比+16.1%),但总营收仅微增0.08%至18.18亿元,门票收入下降0.84% [16][18] 战略意图与市场反应 - 祥源控股提出"山海联动"战略,计划整合旗下山岳景区与海洋公园资源,打造"海陆空"立体旅游网络 [8][11] - 市场对交易持悲观态度,公告后两日股价累计下跌13%,反映对业务协同可行性的质疑 [2][7] - 轻资产模式(OAAS)收入占比仅7.3%,北京、福州等项目采用品牌授权模式但效果有限 [19][21] 行业与业务挑战 - 海洋公园运营成本高,动物养殖等刚性支出导致结构性成本难题,上海、三亚、郑州新项目加剧资金压力 [16][18] - 主题公园行业供大于求,地产行业下行削弱配套地产销售对资金的补充作用 [21] - 祥源文旅2024年营收8.64亿元(同比+30%)、净利润1.47亿元,规模远小于海昌 [11][14] 未来发展方向 - 祥源控股或调整海昌重资产模式,聚焦现有7家公园运营效率提升,保留原有管理团队以维持动物保育技术 [19][22] - 轻资产项目如宁波前湾IP乐园、沙特海洋公园等推进存疑,需解决地方政府吸引力不足问题 [21][22] - 资本运作层面,祥源可能通过海昌IP提升融资能力,但需平衡文旅业务实际业绩与资本预期 [13][22]
百年工业遗址变身沉浸式科幻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6 21:10
项目概况 - 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将百年工业遗址改造为融合赛博科幻与传统文化、科技感与未来风的沉浸式太空探索主题综合体[1] - 项目包含VR互动游戏(如西游降魔)、真人CS体验区、数字人交互等40余项科技体验项目[1][2] - 改造中完整保留高炉原有工业结构和炉芯,并以此为基础搭建5层体验空间[2] 技术应用 - 集成AI、AR/VR/MR、边缘计算、5G云XR算力网络、数字孪生、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2] - 数字人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三维重构和深度学习实现自主思考、情感表达及自然交互[2] - 主题区涵盖太空模拟驾驶、人机对战、全息互动酒吧等多元化科技体验场景[2] 运营成效 - 开放一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吸引北京60所中小学研学及国际游客(新加坡、德国等)[2] - 被列为北京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核心引擎,目标2027年带动千亿元产业规模[3] - 运营方当红齐天集团以该项目为蓝本,向全国文旅项目输出改造经验[3] 政策支持 - 石景山区通过"一企一策"提供资质资源对接,联合市发改委开辟审批绿色通道[3] - 项目符合《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政策导向,获重点支持打造世界级科幻场景[3] 改造挑战 - 工业遗迹改造面临材料缺失、审批流程不畅、跨部门权责划分不清等系统性难题[3]
Disney says its theme parks generate $67 billion in annual U.S. economic impact
CNBC· 2025-06-05 15:59
迪士尼主题公园的经济影响 - 公司在美国的年经济影响达670亿美元,其中佛罗里达州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2022财年贡献400亿美元,加州迪士尼乐园度假区2023财年贡献160亿美元,其余地区合计贡献100亿美元 [1][5][6] - 公司直接经济影响包括园区内消费及本地餐饮、酒店、交通支出,间接影响涵盖本地企业采购商品服务支持园区运营,还包括员工薪资消费带动的诱导影响 [4] - 公司在美国国内支持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加州橙县每20个岗位中有1个、佛罗里达中部每8个岗位中有1个与公司相关 [7] 行业竞争与扩张计划 - 公司近期宣布阿布扎比新主题公园开发计划,同时面临佛罗里达州环球影城Epic Universe新园区开业的竞争 [3] - 公司计划2033年前投入300亿美元国内资本开支,包括魔法王国史上最大扩建(边疆世界改造及反派主题新区)、动物王国新增《魔法满屋》和《夺宝奇兵》主题热带美洲区、好莱坞 studios 新增《怪兽电力公司》主题区 [8][9] - 加州迪士尼乐园将扩建复仇者联盟园区至两倍规模,并新增《寻梦环游记》和《阿凡达》主题景点 [9] 管理层观点与行业地位 - 迪士尼体验部门主席Josh D'Amaro强调公司定义了美国主题娱乐业,其投资带动园区外广泛经济增长 [2] - 旅游经济学专家Michael Mariano指出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世界是区域及全国经济核心引擎,其缺失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