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设备

搜索文档
25H1风电板块业绩总结:盈利继续拐点向上行业景气加速上行
国金证券· 2025-09-02 05: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风电设备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整机、海缆基础、铸锻件叶片三大主线 [3][66][6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在抢装需求带动下实现收入1047亿元(同比+45.6%)和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15.5%) 行业拐点确立景气上行 [2][18][21] - 25Q2单季度营收664亿元(同比+52.4%)和净利润29亿元(同比+19%)创近三年新高 行业景气加速上行 [2][24][28] - 行业在手订单约300GW可覆盖两年需求 预计2026年国内装机继续增长 [2][12] - 风机中标均价持续回暖 1-8月陆风机组不含塔筒均价1572元/kW较24年上涨11% 各功率段均价均明显上涨 [14][16]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1-8月国内整机企业海外签单量16GW(同比+149%) 海外风机毛利率10-20%普遍高于国内 [2][58] 需求回顾 - 2025年上半年风电新增装机51.4GW(同比+99%) 其中陆风48.9GW(同比+96%) 海风2.5GW(同比+200%) [7] - 25H1国内风机新增招标72GW(同比+8.8%) 其中陆风67GW(同比+10%) 海风5.4GW(同比-7%) [12] - 7月新增装机2.3GW(同比-44% 环比-55%)主要受抢装后项目真空期影响 预计下半年装机旺季需求将延续高景气 [7] 财务表现 - 各环节收入普遍增长:铸锻件环节收入107.6亿元(同比+80.9%) 塔筒桩基108.2亿元(同比+59.1%) 整机678.3亿元(同比+43.9%) [34] - 盈利能力分化:整机环节毛利率下降2.52pct至12.9% 铸锻件毛利率提升3.72pct至18.8% 主轴毛利率提升1.09pct至16.4% [38][39] - 期间费用率改善:整机环节下降2.59pct至9.05% 铸锻件下降1.97pct至6.94% 叶片下降1.83pct至10.87% [41][42] - 运营效率提升:整机存货周转天数减少73天至298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36天至180天 [48] 细分环节表现 - 整机企业:金风科技营收285.4亿元(同比+41.3%) 明阳智能171.4亿元(同比+45.3%) 三一重能85.9亿元(同比+62.8%) [34] - 零部件企业:金雷股份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153.3%) 新强联4.0亿元(实现扭亏) 大金重工5.5亿元(同比+214.3%) [37] - 海缆企业:东方电缆合同负债16.74亿元(同比+473.3%)创历史新高 预计下半年交付加速 [44][65] 订单与存货 - 整机环节合同负债504.26亿元(同比+70.3%) 存货550.59亿元(同比+24.8%)均位于历史高位 [44][46] - 铸锻件合同负债4.97亿元(同比+421.2%) 塔筒桩基合同负债38.71亿元(同比+22.5%)显示需求旺盛 [44] 海外与海上风电 - 头部企业海外收入高增长:金风科技海外收入68亿元(同比+67%) 明阳智能和三一重能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58] - 海风项目加速推进:青洲五、七、帆石一等海缆项目于2025年4-8月陆续开工 预计下半年确收加速 [65]
威力传动20250901
2025-09-02 00:42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要产品 - 公司为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 主要产品为风电齿轮箱 包括偏航减速器、变桨减速器、半直驱和双馈增速器[3] - 公司于2023年上市后开始建设增速器工厂 项目于2024年3月启动 2024年底封顶 2025年6月设备基本到位并开始调试 预计2025年能生产约400台增速器[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49亿元 同比增长超100% 去年同期为1.6亿元[2][4] - 亏损主要由于员工人数从去年700多人增至1,600-1,800人 人工成本显著上升 上半年支付职工现金8,000多万元 同比增加约4,200万元[2][4] - 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也有所提升[4] 增速器产能与投资规划 - 计划总投资50亿元用于增速器项目 一期投资20亿 二期30亿 总产能规划为4,000台[2][5] - 一期目标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实现1,500台产能 明年目标生产1,500台[2][5] - 设备订货周期较长 需提前规划 二期将根据需要投放[16] 客户拓展与订单情况 - 优先供应金风科技 已设计出适用于5兆瓦至10兆瓦机型产品 其中8兆瓦和10兆瓦机型正在测试 其余型号已进入发货状态[5][6] - 两家国内主机厂提供样机测试 两家国外主机厂进行参数测试 但进度较慢 预计2026甚至2027年才能小批量发货[5][6] - 明年部分客户预计有小批量订单 约几十至两百台 但主要目标仍是保证金风科技供给[9] 海外市场战略 - 已在海外设立五个售后中心 并注册两家子公司 以拓展海外市场[2][7] - 减速器海外销售额逐年翻番 未来将重点培育增速器业务[2][7] - 海外市场毛利更高 但售后服务是挑战 通过设立售后服务点覆盖主要市场如德国和印度[7] - 海外产品相比国内具有更高毛利 但具体价格水平因多种因素影响不便详细讨论[8] 毛利率与盈亏平衡预期 - 预计增速器毛利率与德力佳相近 但因进口设备较多 可能略低于德力佳 整体销售价格不会有太大差异[2][9] - 目前尚无法准确计算增速器盈亏平衡点 因折旧摊销等费用影响较大[9] 产品趋势与市场机会 - 大兆瓦风机成为趋势 5-7兆瓦已成为通用机型 能降低整体建设成本[11] - 增速器重量从40吨到60多吨不等 随尺寸和重量增加 价格相应提高 单台设备价值量显著提升[12] - 小功率风机会逐步被淘汰 大功率风机及配套设备如增速器将迎来更多市场机会[11] 威马电机业务拓展 - 主要生产偏航电机和变桨电机 投资无尘车间和变频电机生产线[13] - 正与国内一线汽车厂合作生产轻卡和重卡电机 进行挂机实验 若顺利将逐步实现小批量生产[13] - 合作主机厂每年重卡需求量至少20万台 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同时开拓工程类客户及叉车用户等新市场[13][14] 风电场开发规划 - 已获得65兆瓦风电场开发许可 计划2025年底开始建设 2026年完成后再决定出售或运营[2][17] - 计划争取新的风电项目指标 通过风场建设推动产品销售 如作为甲方投资方可要求主机厂使用公司增速器[17] 行业竞争与产能风险 - 行业内可能出现供应紧张 如南高齿因财务问题被刑事立案 可能随时停产或重组 影响整体产能[16] - 德力佳正在进行IPO 若成功上市将获得资金扩充产能[16] - 增速器行业门槛较高 包括研发能力、质控体系及投资强度等因素 使主机厂扶持其他企业困难重重[16] 成本与供应链管理 - 与主机厂签订年度矿招合同时 会根据预计需求量与配件厂商签订供货合同并锁定价格[19] - 若原材料如钢材、铸件价格上涨 会重新评估并调整供应链策略 与主机厂重新协商价格调整[19] - 2024年因主机厂要求降价10%~15% 公司放弃了一些订单 因无法将降价压力传导至配件厂[19] 股权激励计划 - 自2024年起每年进行股权激励 2025年和2026年将继续推进[2][18] - 目前还有库存股和回购额度未使用完毕 将持续推进股权激励[18] - 股权激励将薪酬证券化 降低直接薪酬成本 让员工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 更好绑定核心人员长期利益[18] 资金状况与业务聚焦 - 账上现金主要用于投资增速器项目 同时需留出资金投向风场和威马电机等板块 资金状况较为紧张[22] - 当前首要目标是做好增速器 提高产能 从1,500台逐步提升到2,000台、2,500台 同时努力做好风能业务和电机业务 确保各个模块盈利[22] - 若出现非常好项目 可能通过不花钱的并购重组或股份对价形式进行产业链延伸[22] 投资者关注点 - 公司秉持踏实做生产制造理念 将20亿投资全部用于实际生产场地[23] - 董事长通过银团融资14亿元 并以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显示对增速器工厂建设和产品研发的坚定决心[23] - 致力于将增速器、减速器等产品做到最好 欢迎投资者亲临银川现场考察[23]
【私募调研记录】鸿道投资调研威力传动、恺英网络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2 00:09
威力传动业务进展 - 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累计投入123,120.81万元 土建完成且设备基本到厂 处于产能爬坡初期并通过加速寿命及极限载荷试验验证 [1] - 2025年上半年人力成本同比增长75.45% 主因提前为增速器业务储备人员导致期间费用上升 [1] - 偏航异步电机实现金风科技与远景能源批量供应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样机交付并进入合作深化阶段 [1] - 全资孙公司获65MW风电项目核准 推动新能源发电与传动业务协同发展 [1] 恺英网络财务与业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8亿元(同比增长0.89%) 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17.41%) [2] - 境外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59.57%) 多款产品在海外市场登顶榜单 [2] - 推出AI开发平台《SOON》并投资EVE智能陪伴应用 计划2025年上线AI潮玩品牌《暖星谷梦游记》 [2]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超1.3亿元 传奇盒子获多家企业入驻且支付金额达4.5亿元 [2] 紫光股份业绩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4.25亿元(同比增长24.96%) 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4.05%) [3] - 核心子公司新华三营收364.04亿元(同比增长37.75%) 参与多个城市智算中心建设并推出液冷整机柜及800G国芯智算交换机等产品 [3] - 海外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中亚及欧洲区域 已在沙特与德国设立子公司 [3] - 公司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推进相关审批流程 [3] ETF产品数据追踪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跌幅0.65% 市盈率21.23倍 最新份额减少750万份至69.2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085.9万元 [7]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幅1.72% 市盈率42.95倍 最新份额增加1400万份至53.9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6436.5万元 [7]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幅3.70% 最新份额增加3400万份至4.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40万元 [7]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幅5.37% 市盈率126.28倍 最新份额增加1100万份至4.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743.6万元 [8]
【私募调研记录】凯丰投资调研博瑞医药、威力传动等5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2 00:09
博瑞医药 - BGM0504片剂减重适应症在美国和中国均已递交IND申请 美国FDA已批准开展I期临床 首个剂量组即将启动给药[1] - BGM1812注射液减重适应症已在中国和美国递交IND申请 口服片剂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1] - 基于GLP-1/GIP双靶点和mylin类分子开发多款制剂 覆盖不同减重人群需求[1] - BGM0504注射液美国US bridging临床已完成 正准备III期方案 国内与华润三九合作推进研发与商业化[1] - 口服BGM1812分子未改动 制剂技术旨在实现高效跨膜和快速入血 递送优势待临床PK数据验证[1] - BGM2101为BGM0504与一周胰岛素复方 用于糖尿病治疗 BGM2102为双药复方 探索大基数减重或低剂量安全方案 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1] - 关注Myostatin、MC4R等新靶点 拟开发长效制剂并联合GLP-1药物[1] - 口服技术平台与奥礼生物合作 优化多环节递送效率 用于BGM0504和BGM1812口服片剂开发[1] 威力传动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对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累计投入123,120.81万元 土建已完成 设备基本到厂 正推进联机调试和人才储备[2] - 工厂处于产能爬坡初期 生产团队熟练度、产线衔接和设备调试仍在优化 产能将稳步释放[2] - 风电增速器设计需基于载荷谱精确计算 并通过加速寿命、极限载荷等严苛试验验证[2]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下滑主因期间费用上升 人力成本同比增长75.45% 系为增速器业务提前储备人员所致[2] - 偏航异步电机已在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批量供应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样机已交付 进入合作深化阶段[2] - 全资孙公司获"千乡万村驭风行动"65MW风电项目核准 推动新能源发电与传动业务协同发展[2] 三夫户外 - X-BIONIC品牌上半年增速28.07% 预计下半年随冬季旺季到来增速提升[3] - HOUDINI品牌上半年增速187.87% 预计保持高增长 CRISPI增速16.36% 整体将提升[3] - MRMOT预计2026年全面运营[3] - X-BIONIC将加强越野跑和滑雪领域市场投放 并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加大推广 升级店铺形象[3] - 截至2025年6月底有57家店铺 下半年将新开滑雪店 经销门店9、10月陆续开业[3] - 2026年春夏将推TERRSKINX03系列跑鞋 更具普适性[3] - 上海飞蛙净利润翻倍主要因HOUDINI品牌高增长及经销渠道发展快[3] 恺英网络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78亿元 同比增长0.89% 归母净利润9.50亿元 同比增长17.41%[4] - 信息服务收入6.57亿元 主要为传奇盒子及推广服务收入[4] - 境外收入2.02亿元 同比增长59.57% 多款产品在海外登顶榜单[4] - 推出AI开发平台《SOON》 投资EVE智能陪伴应用 计划2025年上线AI潮玩品牌《暖星谷梦游记》[4] - 控股股东已累计增持超1.3亿元[4] - 传奇盒子获多家企业入驻 支付金额达4.5亿元[4] 焦点科技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15亿元 同比增长15.91%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同比增长26.12%[5] - 中国制造网收费会员达28,699位 I麦可会员超13,000位[5] - 平台整站流量同比增长35% 落地50余场线下展会[5] - 营业成本上升主要因加大流量投入及单位成本上涨[5] - I麦可提升多语言接待与系统稳定性 Sourcing I预计下半年上线 内部应用AI提升多语页面质量与销售效率[5]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0.65% 市盈率21.23倍 最新份额69.2亿份 减少75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085.9万元 估值分位23.15%[8]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1.72% 市盈率42.95倍 最新份额53.9亿份 增加1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6436.5万元 估值分位62.60%[8]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3.70% 最新份额4.0亿份 增加3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40.0万元[8]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5.37% 市盈率126.28倍 最新份额4.1亿份 增加11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743.6万元 估值分位91.96%[9]
招商证券A股中报解读:收入端边际改善 关注中游制造业、医药生物业绩的回暖
智通财经· 2025-09-01 22:44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披露率99.9% 盈利增速放缓但收入端改善 信息技术行业增速领先 医疗保健、中游制造、金融地产盈利改善 推荐关注业绩增速较高、自由现金流边际改善及供给优化领域 [1] 利润端表现 - 全部A股2024Q4/2025Q1/2025Q2单季度净利润增速依次为-15.7%/3.2%/1.2% 非金融石油石化同期增速为-50.2%/4.5%/-0.1% 盈利增幅收窄 [2] - 盈利放缓主因包括:PPI持续负增拖累企业盈利(汽车、纺服等行业以价换量) 有效需求偏弱(地产投资疲软拖累建材、化工、钢铁等行业) 消费服务领域受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性和"禁酒令"影响 [2] - 电力设备和地产等领域盈利改善 AI基建提速带动TMT板块高增长 金融板块因市场交投活跃形成支撑 军工、电新行业贡献较大 [3] - 主板和创业板利润增速放缓 科创板利润同比转正(受益医药、电新、军工等行业改善) [3] - 沪深300、中证500盈利增幅收窄 中证1000盈利同比转负 2025Q2单季度增速分别为1.5%/3.5%/-7.6% [3] 收入端表现 - 全部A股2024Q4/2025Q1/2025Q2单季度收入增速依次为1.4%/-0.3%/0.4% 非金融石油石化同期增速为1.2%/0.5%/0.9% 收入端较Q1改善 [2] - 主板2025Q2单季度收入降幅收窄至-0.3% 创业板增幅扩大至9.8% 科创板同比转正至6.6% [3] 行业盈利对比 - 大类行业2025Q2单季度盈利增速排序:信息技术>中游制造>金融地产>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消费服务>资源品 [4] - 上游资源品行业单季盈利增速转负 中游制造业利润增幅扩大(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改善明显) 消费服务单季度利润增速转负(除美容护理外多数板块放缓) 医药板块盈利增速转正 TMT盈利领先(电子、传媒增速较高) 公用事业盈利增速转负 金融地产利润增幅扩大(银行增速转正、地产跌幅收窄) [4]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自由现金流占市值比重和收入比重稳步提升 经营现金流同比延续较高增长(中游制造贡献主要增量) 筹资现金流净流入 非金融石油石化偿债增速放缓 [5] - 非金融石油石化投资现金流占收入比重下降 产能扩张增速仍为负 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高点趋势下滑 在建工程增速略有扩大 [5] - 自由现金流改善领域包括:中高端制造(航海装备、轨交设备等) 反内卷受益的产能出清领域(光伏设备、电池、化学纤维等) 部分可选消费(贵金属、体育、白色家电等) [5] 重点关注行业 - 2025Q2业绩增速较高或改善行业包括:TMT(软件开发、游戏、半导体等) 中高端制造(航海装备、军工电子、光伏设备等) 部分资源品(普钢、水泥、贵金属等) 以及农产品加工、体育、航空机场、证券等行业 [6] 盈利驱动因素 - 价格下行拖累企业盈利(PPI持续负增) 供需错配问题存在 有效需求偏弱制约资源品领域表现 [2] - 净资产收益率(ROE)下降主因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下行(产能转固后收入增速低于资产增速) 但净利率形成支撑(销售、财务费用占比下降) 资产杠杆率边际回升 [4]
威力传动:累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88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38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数量约8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2109% [1] - 回购最高成交价54.05元/股 最低成交价46.56元/股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约4421万元人民币 [1] 业务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风电齿轮箱业务收入占比98.23% [1] - 同期其他产品业务收入占比1.77% [1] 公司市值 - 当前市值47亿元人民币 [1]
调研速递|威力传动接受长江证券等15家机构调研 聚焦增速器工厂建设等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30
公司概况与业务介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总部位于宁夏银川 员工规模超1000人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3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1] - 产品技术质量获市场认可 已成为多家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供应商[1] 智慧工厂建设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累计投入资金12.31亿元 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2] - 一期建设处于关键阶段 设备基本到厂 正进行设备联机调试与人才储备工作[2] 产能与生产状况 - 一期产能处于爬坡初期 因生产团队熟练度不足 产线衔接及设备调试等因素 产能尚未完全释放[2] - 产能将随运营优化稳步提升[2] 技术壁垒分析 - 风力发电机增速器需高精度设计 加工与装配 制作工序复杂[2] - 产品需经过精确计算 多维度分析及严苛验证试验[2]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下滑主因人员规模扩大导致人力成本增加 同时运营支出上升[2] - 长期看 随着风电增速器业务推进 毛利率和利润水平有望改善[2] 电机业务拓展 - 偏航异步电机已实现向多家公司批量供货[2]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业务取得突破 已完成样机交付 正持续拓展客户资源[2] 风电项目核准 - 全资孙公司获得"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核准批复 总装机容量达65MW[2] - 项目将推动新能源发电与风电传动业务协同发展[2]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09:4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风电偏航减速器、风电变桨减速器、风电增速器、新能源车辆三合一驱动总成、工程机械车辆各类减速器、光热回转驱动、三相异步电机和永磁电机等 [2] - 公司深耕精密传动领域二十余年,已成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东方风电、中车风电等国内知名风电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并成功进入西门子-歌美飒、印度阿达尼、德国恩德等国外知名风电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 [2] 财务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为期间费用阶段性上升,其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金额达8153.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75.45% [3][4] - 费用上升主要由于公司为风电增速器业务进行人员储备,新增人员覆盖销售推广、生产运营及管理支持等关键岗位 [4] 产能与工厂建设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公司对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23,120.81万元,工程土建施工工作已全部完成,生产设备已基本到厂 [3] - 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仍处于建设期关键阶段,正处于产能爬坡初期,产能将遵循"稳步爬坡、逐步释放"的节奏推进 [3] 技术研发 - 风电增速器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机械动力传递的核心装置,设计、加工、装配要求高,需保证可靠性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 [3] - 增速器制作工序繁杂,需根据风机的实际工况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并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严苛的验证试验,如加速寿命试验、各种极限载荷工况试验、齿向载荷分布试验、低温试验等 [3] 新业务进展 - 电机业务方面,偏航异步电机已在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东方风电、中车风电、明阳智能等公司批量供应 [4]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业务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已完成对部分合作客户的样机交付工作,进入合作深化阶段 [4] - 公司全资孙公司已获得"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相关项目核准批复,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共计65MW风力发电机组 [5]
金雷股份(300443):业绩超预期 大兆瓦铸件盈利反转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79.85% [1] - 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53.34%;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76.88%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69.98%,环比增长54.1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93.95%,环比增长135.46% [1] 铸造业务发展 - 具备5MW至30MW风机核心铸造部件全流程生产能力 [2] - 与GE、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等全球高端风电整机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 [2] - 铸造主轴发货量显著增加,风电铸造轴类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76.06% [2] - 铸造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工艺完善与规模效应显现 [2] 锻造业务表现 - 全球风电锻造主轴龙头,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 [2] - 风电锻造轴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47.33% [2] - 2024年陆风招标放量带动2025年产业链出货高增 [2] 其他业务板块 - 自由锻件产品覆盖船舶制造、能源电力、矿山机械等行业 [3] - 其他精密轴类产品收入1.82亿元,毛利率34.20%,同比增长3.02%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08亿元、6.96亿元、8.56亿元(原预测4.55亿元、5.48亿元、6.76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1.59元/股、2.17元/股、2.67元/股 [4] - 对应PE分别为18倍、13倍、10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