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

搜索文档
中国核电8月28日获融资买入1.68亿元,融资余额20.6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02:06
股价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下跌0.44% 成交额16.58亿元 融资买入1.68亿元 融资净流出968.31万元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83亿元 [1] - 当前融资余额20.67亿元 占流通市值1.21%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174.49万股 融券余额1575.64万元 融券卖出400股 金额3612元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5.34万户 较上期减少1.79% 人均流通股53437股 较上期增加1.8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20亿股 较上期增加6311.73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四大ETF产品集体增持 华夏上证50ETF增持1079.77万股至1.61亿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223.30万股至1.47亿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09.73亿元 同比增长9.43% 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 同比减少3.66%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核电80.01% 光伏10.93% 风电6.84% 其他业务合计2.2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2.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5.60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1月21日 2015年6月10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玲珑路9号院东区10号楼 [1] - 主营业务涵盖核电项目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 以及核电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服务咨询 [1]
中国广核抛近94亿收购加码核电 在运在建装机容量占全国44.46%
长江商报· 2025-08-28 23:49
核心交易 - 公司拟以93.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中广核持有的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约80.23亿元)、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约13.53亿元)、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0元)及湛江核电100%股权(0元)[2][3][4] - 交易为大股东履行2019年A股上市前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的约定动作 保留业务根据发展情况逐步注入上市公司[2][3] - 收购标的涵盖在建及储备核电项目 惠州核电和惠州第二核电项目处于建设阶段 惠州第三核电项目处于核准前准备状态 湛江核电项目处于开发阶段[3][4]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18万兆瓦)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42万兆瓦) 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4.46%[2][5] - 2025年上半年管理的核电站总上网电量达1133.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93% 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49.27%[8] - 控股股东中广核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央企 清洁能源总装机约1.2亿千瓦 其中国内在运核电装机超3175万千瓦 在建核电装机1940万千瓦[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 同比下降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 同比下降16.30%[2][7] - 净利润下降主因交易电价下降 尽管上网电量实现同比增长[7][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23% 财务费用22.82亿元 同比减少2.19亿元[8] 项目进展 - 在建机组建设有序推进 陆丰1号机组于2025年2月24日实现FCD进入全面建设 台山二期和防城港三期项目于2025年4月27日获国务院核准[5]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分别为97.33亿元、99.65亿元、107.25亿元和108.14亿元[6] 关联交易 - 2025年内公司与控股股东累计关联交易金额(不含金融服务)达162.92亿元[4]
上半年净利润罕见下滑,核电“双雄”如何应对电力市场化交易大考
第一财经· 2025-08-28 15:04
核心观点 - 电力市场化交易价格下降导致核电企业净利润下滑 需通过加强电力营销和核能综合利用应对市场风险 [1][2][4][5] 业绩表现 - 中国广核上半年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下滑16.3% 为2019年以来首次同期下降 [1] - 中国核电上半年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微降3.66% 近五年增幅明显收窄 [1] - 中国广核总上网电量11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 中国核电总上网电量9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3% [2] 电价与市场影响 - 中国广核平均市场结算电价同比下降约8.23% 主要因电力现货市场铺开及新能源全面入市 [2]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 中国广核市场化电量占比达56.1%同比增加3.7个百分点 [2] - 电力现货市场加速建设导致中长期合同交易价格同比下降 [1][2] 新能源业务表现 - 中国核电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322.5万千瓦同比增长近50% 上网电量21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1% [3] - 中核汇能净利润同比下降31.7%至11.4亿元 因市场结算电价下滑及折旧增加 [3] - 新能源业务贡献中国核电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大降66% 因持股比例从70%降至62.7% [3] 应对措施 - 中国广核实施"一省一策"电力营销策略 多渠道开发用户并优化交易策略 [4] - 中国核电通过三家售电公司深耕区域市场 推行"核电+新能源"协同发展 [4] - 两家公司优化内部电力营销管理体系 强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5] 核能综合利用 - 中国广核发展核能供暖 东北首个核能清洁供暖项目已稳定运行3个供暖季 山东招远项目考虑供暖方案 [5] - 中国核电拓展工业供汽领域 田湾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稳定供汽超300万吨 [5]
中国核电(601985):核电盈利稳健增长,新能源持续承压
银河证券· 2025-08-28 13:00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77272.06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96171.81百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5% [8]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8777.34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11274.38百万元,2025年增速达12.95% [8] - 毛利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4年42.91%降至2027年39.59% [8] - 净利率保持稳定,2025-2027年维持在11.72%-12.12%区间 [8] - ROE水平稳步提升,从2024年7.96%升至2027年8.57% [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25E增长5.85%,2026E增长5.81%,2027E增长11.13% [8]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25E增长12.95%,2026E增长3.04%,2027E增长10.37% [8] - 每股收益从2024年0.43元提升至2027年0.55元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从2024年40720.53百万元增至2027年55439.92百万元 [7] 估值指标 - P/E倍数从2024年21.25倍下降至2027年16.55倍 [8] - P/B倍数从2024年1.69倍下降至2027年1.42倍 [8] - EV/EBITDA从2024年11.85倍改善至2027年10.97倍 [8] - P/S比率从2024年2.41倍下降至2027年1.94倍 [8]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9%左右高位,2025E为69.91% [8] - 净负债比率从2024年173.92%上升至2026E的197.66% [8] - 流动比率从2024年0.83下降至2025E的0.70 [8] - 速动比率从2024年0.46下降至2025E的0.35 [8]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保持在0.11-0.13区间 [8] - 应收账款周转率稳定在3.23-3.36次 [8] - 应付账款周转率维持在1.82-1.95次 [8] - 每股经营现金从2024年1.98元提升至2027年2.70元 [8] 市场数据 - 股票代码601985,A股收盘价9.07元(2025-08-27) [4] - 总股本20568万股,流通A股188832.8万股 [4] - 流通A股市值1713亿元 [4] - 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行业 [7]
中国广核(003816) - 中国广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5
2025-08-28 12:10
发电量与运营表现 - 公司管理的核电机组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约1133.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 [2] - 公司子公司上网电量892.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2% [2] - 公司管理核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784小时,同比提升125小时 [2] - 上半年完成8个年度大修和2个十年大修,大修总天数约414天,同比减少109天 [3] - 预计全年大修天数较去年减少,将贡献增量电量 [3] - 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340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7亿吨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 [4]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9.52亿元,同比下降约16.3%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466.80亿元,同比增长1.3% [4] - 资产负债率为60.2%,总体保持稳定 [4] - 电力销售收入306.6亿元,同比增长0.9% [5] - 建安业务收入76.1亿元,同比减少4.8% [5] - 其他收益4.9亿元,同比减少5.2亿元,主要因增值税退税减少 [5] 市场化交易与电价 - 2025年上半年参与市场化交易比例约为56.1%,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 [4] - 市场化交易平均电价总体下降,主要受广东、广西市场电价下降影响 [4] - 广东、广西市场化电价已接近交易下限,福建、辽宁电价总体平稳 [4] 项目发展与资本运作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项目,包括防城港5、6号机组和台山3、4号机组等 [2] - 2025年7月25日A股可转债发行完毕并上市,募集资金用于陆丰5、6号机组建设 [2] - 2025年8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现金收购惠州核电等四家公司股权,涉及惠州核电、惠州第二核电、惠州第三核电及湛江核电 [5][6] - 收购旨在实现控股股东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助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2][6] - 惠州1号机组预计2025年投运,2号机组预计2026年投运;3号机组已于2025年6月FCD,4号机组处于FCD前准备阶段;5、6号机组处于申报核准前准备阶段 [6] - 苍南1、2号机组预计分别于2026年和2027年投运,本次未收购主要因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期限、项目进展及资金安排等因素 [6] 股东回报与规划 - 2021-2024年度分红比例分别为43.44%、44.09%、44.26%、44.36%,持续履行承诺 [5] - 公司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步开展下一期股东回报规划制定 [5]
中国核电(601985):电量同比稳步增长,绿电增资引战业绩承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11: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下降3.66%,业绩符合预期 [7] - 核电发电量99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主要受益于漳州1号机组商运及检修减少 [7] - 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张但利润贡献承压,光伏和风电业务毛利分别下降5.07%和5.60% [7] - 财务费用受汇兑损失增加影响,但利息支出减少1.40亿元,且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40亿元缓解资金压力 [7] - 新增两台核准机组(三门5、6号),未来6年计划投产13台核电机组,保障长期增长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含税) [7]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875.32亿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100.41亿元,同比增长14.4% [6][7]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49元,市盈率18倍 [6][7] - 毛利率从2024年的42.9%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5.3%,但全年预测降至41.5% [6][7] 业务运营 - 控股在运26台核电机组,漳州1号商运推动发电量增长,秦山、江苏、福清核电因检修减少发电量分别增0.37%、0.08%、26.51% [7] - 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增加362.87万千瓦(增幅12.26%),风电增76.29万千瓦(7.96%),光伏增286.58万千瓦(14.32%) [7] - 新能源发电量21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6%,但受电价下降和归母比例减少影响利润 [7] 发展前景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超过15台核电机组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7] - 2025-2030年计划分别投产1、2、4、2、3、1台核电机组,装机持续加速 [7] - 盈利预测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00.41亿、104.96亿、120.36亿元(原预测107.51亿、112.24亿、125.66亿元) [7]
中国核电(601985):中国核电2025年半年报点评:核电盈利稳健增长,新能源持续承压
银河证券· 2025-08-28 11:0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7][8][9] 核心观点 - 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77272.06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96171.81百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5% [8]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8777.34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11274.38百万元,2025年同比增长12.95% [8] - 毛利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2024年42.91%降至2027年39.59% [8] - 净利率稳定在11%-12%区间,2025年预计为12.12% [8] - ROE水平维持在8%左右,2027年预计为8.57% [8] -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9%-70%的高位水平 [8] 财务表现 - 每股收益从2024年0.43元增长至2027年0.55元 [8] - P/E倍数从2024年21.25倍下降至2027年16.55倍 [8] - P/B倍数从2024年1.69倍下降至2027年1.42倍 [8] - EV/EBITDA从2024年11.85倍改善至2027年10.97倍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增长,从2024年40720.53百万元增至2027年55439.92百万元 [7]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从2024年659739.17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862466.11百万元 [7] - 长期借款从2024年304303.90百万元增至2027年376303.90百万元 [7]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024年110217.03百万元增至2027年131495.29百万元 [7] - 流动比率从2024年0.83下降至2027年0.66 [8] - 速动比率从2024年0.46下降至2027年0.31 [8] 市场数据 - A股收盘价9.07元(2025-08-27) [4] - 总股本205.68亿股 [4] - 流通A股市值1713亿元 [4] - 股票代码601985 [4]
中国核电积极布局未来能源产业 抢占核聚变技术发展制高点
证券日报· 2025-08-28 09: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9.73亿元 同比增长9.43% [2] - 控股在运26台核电机组 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时 发电量998.6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01% [2] - 上网电量935.5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13% 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约4000小时 [2] - 控股新能源机组发电量219.1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5.76% 上网电量215.5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5.81% [2] 项目开发与建设 - 浙江三门核电5、6号机组获得国家核准 [2] - 积极开展浙江、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沿海优良核电厂址储备 [2] - 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 装机容量2185.90万千瓦 [2] - 漳州2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一次成功 各预定节点目标均按期实现 [2] 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 建成百兆瓦级刚性钙钛矿全自动量产线 全面推进商品级钙钛矿大面积组件性能提升 [3] - 推出"和福一号"同位素品牌 首批商用堆产同位素产品投放市场 [3] - 积极布局未来能源产业 抢占核聚变技术发展制高点 [3]
瑞银:升中广核电力(01816)评级至“中性” 目标价上调至3.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8:08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评级由沽售调升至中性 [1] - 目标价由2.3港元上调至3.4港元 [1] - 估值合理且下行空间有限 [1] 技术发展机遇 - 公司在中国加速推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部署方面处于有利位置 [1] - 长远或能受惠于核聚变技术发展和核能技术突破 [1] 短期盈利前景 - 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较市场普遍预期低约11% [1] - 盈利压力预期持续至2026年 [1] - 面临市场化电价下行及铀采购成本上升的风险 [1]
国金证券:给予中国广核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5:21
业绩表现 - 1H25实现营收391.7亿元,同比-0.5%,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16.3% [2] - 2Q25实现营收191.4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16.5% [2] - 平均市场电价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2%,增值税返还约3.5亿元,同比减少62.2% [3] 运营数据 - 1H25核电上网电量1133.6亿千瓦时,同比+6.9%,其中子公司电量892.7亿千瓦时,同比+8.8% [3] - 防城港电站上网电量同比+33.9%,主因防城港两台机组贡献电量增量 [3] - 大亚湾、岭东核电站上半年换料大修总时间少于去年同期 [3] 项目储备与建设 - 管理在建机组达20台,年内4台机组获核准 [3] - 惠州与苍南厂址预计25~27年合计投运1/2/1台机组 [3] - 陆丰与宁德厂址预计27~29年合计投运1/1/1台机组 [3] - 核准后处于FCD准备阶段的机组有11台(体内开发7台+集团开发4台)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8/101.5/11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0/0.20/0.23元 [4] - 对应PE分别为19倍、19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4] - 华源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108.23亿元,预测PE为17.95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