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

搜索文档
大疆、影石、追觅,正在互相“偷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8-30 12:19
文章核心观点 - 大疆、影石创新和追觅科技三家消费电子巨头正基于技术同源性和用户群体重叠性互相跨界进入对方主营业务领域 引发无边界竞争[4][5][15] - 跨界驱动因素包括各自主营业务增长见顶 需要通过核心技术复用寻找新增长曲线 同时行业技术边界逐渐消融[16][17][18][20] - 三家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大疆以性价比切入全景相机市场并以高端路线进入扫地机器人领域 影石可能以中低端定位进入无人机市场 追觅则可能从工业级无人机切入[24][25][26] - 价格战已成为显性竞争手段 但最终行业格局可能取决于用户心智争夺而非单纯价格竞争[27][28][29] 巨头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大疆主营消费级及专业级无人机 全球市场份额超70% 2024年营收达800亿元 净利润120亿元 技术护城河包括飞控系统、云台增稳和视觉避障[6][12] - 影石创新主营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67.2% 运动相机领域仅次于GoPro 2024年营收55.7亿元 净利润9.9亿元 技术优势体现在影像拼接和AI剪辑[7][8][12] - 追觅科技主营智能清洁电器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TOP5 2024年营收约150亿元 核心技术为高速数字马达和仿生机械臂[8][9][12] 跨界竞争具体动作 - 大疆于2024年7月推出定价2999元的全景相机Osmo 360 直接对标影石4月发布的Insta 360 X5(原价3298元) 后者随即降价500元应对[4][13][24][27] - 影石于8月启动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公测 正式进入大疆主营的无人机领域 可能定位中低端市场[4][13][25] - 大疆于8月6日发布高端扫地机器人DJI ROMO 旗舰版定价5779-6289元 高于追觅旗舰产品X50 Pro的5099-5609元[5][25] - 追觅被曝正在拓展无人机业务并挖角大疆人才 其关联企业光子跃迁计划下半年推出运动相机[5][15] 行业趋势与竞争逻辑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增速预计2025年降至8% 大疆面临市场饱和压力[17] - 影石2024年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78.2%降至53.3% 净利润增速从103.7%降至19.9%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2.5%[18] - 扫地机器人行业陷入"销量增长但利润下降"怪圈:科沃斯2024年净利润8亿元(不及2021年一半) 石头科技2024年营收119亿元(增38%)但净利润降4%[20] - 三大领域技术核心均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板块 具备技术同源性和用户重叠性[15][16][23] 竞争策略分析 - 大疆凭借品牌和技术积累实行降维打击:无人机技术难度高于扫地机器人二维路径规划 全景相机可复用无人机影像技术[23][24] - 影石和追觅进入无人机领域需从零构建能力 行业认为在消费级市场超越大疆可能性较低 但工业级市场存在机会[26] - 价格战已有显现:大疆曾将云台产品从九百多元降至七百多元 运动相机从450美元降至300美元对标影石[27] - 长期竞争关键取决于用户心智占领而非价格或技术单点优势[28][29]
陕西西咸新区“十四五”:锚定千亿级产业冲刺发展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19:37
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4年西咸新区GDP突破1030亿元(含共管区)较2020年增长68.4% [3][4] - 2025年目标实现GDP超千亿、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的"三个千亿"目标 [3] - 2024年人均GDP从4.71万元跃升至7.54万元常住人口增至136.66万人 [3][4] - 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2%二季度增速提升至8.4%带动上半年直管区GDP达453.96亿元 [5][6] - 2023年直管区GDP达941亿元2025年有望站稳1100亿元台阶实现"五年两步跨千亿"发展 [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100家较2020年增长17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878家增长11.3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77.89亿元增长4.8倍 [3][10] - 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破解"不敢转"难题开展"技术入股+现金入股""先使用后付费"等模式解决"缺钱转"问题 [7] - 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贡献纳入职称考核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4万人 [3][7][9] - 农链科技"点点帮农"平台覆盖全国10余省聚集5.2万个农场主5900余名帮农专家4500多家采购商 [8] - 农链科技"良田计划"将玉米种植拆分为139个管控节点实现亩均成本降215元亩产达800公斤 [9] 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 - 氢能产业聚集87家企业占陕西省半数以上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到燃料电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4][13] - 光伏产业链2024年上半年产值达197.3亿元同比增长65%形成以隆基绿能为龙头的百亿级支柱产业 [4][14] - 低空经济领域建设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探索鹰公司研发首款搭载卫星通信设备的中型无人机FS100实现1000公里外远程操控 [12][13] - 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通过3年建设打造全产业链条集群探索鹰为标杆企业应用于海洋海事、应急救援等领域 [12][13]
永悦科技: 永悦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7.45万元,但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75.24% [2]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无人机两大板块,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用于人造石材、工艺品等领域,无人机业务受益于低空经济政策支持 [3]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新业务领域挑战等风险,但通过降本增效措施,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31.10%和57.86% [1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6.16%;营业成本1.35亿元,同比下降8.79% [2][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45万元,同比亏损收窄75.24%;扣非净利润-624.69万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9.84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5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4.79万元 [14] - 总资产3.0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9亿元,下降1.94% [2] 业务结构 - 不饱和聚酯树脂业务:主要产品为人造石树脂,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供应商之一,利用废旧PET工艺降低成本,具备区位优势(毗邻福建、广东石材生产基地) [3][6][7] - 无人机业务:聚焦植保无人机和行业无人机,拥有授权专利58项(发明专利4项),通过国家植保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认证 [11][12] - 经营模式:化工板块采用直销模式,以生产商为主;无人机板块通过整机销售、应用服务及技术预研开展业务 [5][6] 行业环境 - 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向品牌企业集中,受下游人造石材、玻璃钢复合材料需求影响 [3] - 无人机行业受益于低空经济政策支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3] 核心竞争力 - 化工板块:具备区位优势(泉州泉惠石化园区)、工艺创新(利用废旧PET)、研发能力(多项专利技术)及环保安全管理体系 [7][8][9] - 无人机板块:拥有58项授权专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柔性生产线和供应链优势 [11][12][13] 经营措施 - 降本增效: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1.10%,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7.86%,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7.72% [14] - 研发投入:研发费用379.58万元,同比略降1.41%,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 [12][14] - 市场拓展:稳定重点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39.15%至393.46万元 [14]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1210.03万元,同比下降64.36%,主要因支付日常经营支出 [14] - 短期借款154.86万元,同比下降85.29%;应付账款619.90万元,同比下降52.86% [14] - 预付账款456.99万元,同比增长55.99%,因支付货款增加 [14]
中无人机(688297.SH)上半年净利润3177.33万元,同比增长182.76%
格隆汇APP· 2025-08-29 10:07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4.39亿元 同比增长61.2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7.33万元 同比增长182.7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194.58万元 同比增长142.9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1]
中无人机: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177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9: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39亿元 同比增加61.27%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77万元 而2024年同期亏损约3839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而2024年同期亏损0.06元 [1] 市值信息 - 截至发稿时 中无人机市值为400亿元 [1] 历史对比 - 2024年同期营业收入约2.72亿元 [1]
中无人机: 中无人机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09:25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 [1] - 会议应参加监事3名 实际参加监事3名 由监事会主席高嵩主持 [1] - 会议召集和召开及出席人数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2025年半年度报告审议 - 监事会认为半年度报告编制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1] - 报告内容格式符合证监会和上交所规定 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 未发现编制和审议人员违反保密规定行为 [1] - 监事会保证报告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2] - 表决结果:赞成票3票 反对票0票 弃权票0票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和科创板规则 [2] - 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2] - 募集资金使用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2] - 公司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募集资金管理信息 [2] - 表决结果:赞成票3票 反对票0票 弃权票0票 [3] 关联存贷款风险评估 - 监事会同意与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关联存贷款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3] - 表决结果:赞成票3票 反对票0票 弃权票0票 [3]
星网宇达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41% 聚焦民用领域加速业务转型
证券日报· 2025-08-29 08: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13.54万元 同比增长6.41% [2] - 信息感知业务收入5211.70万元 同比增长14.32% [2] - 卫星通信业务收入2505.71万元 同比下降46.15% [2] - 无人系统业务收入6726.70万元 同比增长52.71% 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2] 业务转型与布局 - 军工业务订单受军队采购资质限制影响减少 公司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型 [2] -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低轨互联、自动驾驶、AI及机器人等新领域 [2] - 设立低空经济专班整合技术资源 深化产业应用场景布局 [3] - 完成对控股子公司星网智控30%权益收购 交易金额725万元 实现全资控股强化业务协同 [3] 研发创新与产品进展 - 上半年获得20余项授权专利包括飞行器折叠机翼、无人机对称性检验系统等 [3] - 成功研制新一代高性价比战术级惯性测量单元、标定机器人、船载光纤罗经等新产品 [3] - 应急救灾无人机在多地洪涝救援中表现卓越 亚音速巡航靶弹及垂直起降无人机完成试飞 [3] - 开发智慧养殖智能终端软件 推出要地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及玄武系列低空安防雷达 [3] 资本运作与资金管理 - 推进非公开发行工作 调整保荐代表人 [3] - 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及协定存款存放提高资金效率 [3] - 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毕 累计回购121.87万股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3] 募投项目调整 - 终止无人机产业化项目 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4] - 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项目投资进度10.41% 因设备购置延后及宏观环境影响进展放缓 [4]
中国东方近5年累计投资450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7:4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立足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定位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致力成为制造业金融风险化解者 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者与企业健康发展护航者 [1] - 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支持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业务模式与案例 - 灵活运用不良资产收购 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模式 提供从初创成长期到稳定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1] - 通过不良资产收购加实质性重组等投行化运作手段 帮助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公司重要股东度过阶段性财务危机 避免企业股权价格贬损 维护股权结构稳定 并以市场化债转股方式支持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 [2] - 设立专项基金参与中航锂电增资 定向偿还企业对外金融负债 助力企业降低负债率 加快创新发展 [2] - 利用破产制度司法挽救功能 综合运用债务 资产 技术和管理重组等实质性重组投行技术 对制造业破产企业开展风险防控 管理优化 资金支持和价值提升 [2] - 以收购核心债权为抓手 助力江苏中利集团实现重整及保壳成功 企业卸下近百亿元债务包袱 解决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 保住2600余名职工就业岗位 全额现金清偿职工债权 并引入产业投资人明确聚焦光伏制造和特种线缆两大主业 [3] - 联合产业投资人定制庭外债务重组衔接庭内重整和解等实质性重组方案 通过产业加金融有机结合 助力精细磷化工上市公司解除退市风险 重整后市值大幅提升 大幅提高普通债权清偿率 挽回债权人损失 [4] - 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手段 帮助合肥市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链主企业拓宽资本金融资渠道 降杠杆调结构 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4] - 助力青海省盐湖产业地方国企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支持企业高质碳酸锂项目建设投产 修复和改善区域整体信用状况 [5]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进程加快 但仍面临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大 新兴技术商业化融资困难等痛点堵点 [1] -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4] 未来规划 - 围绕化解金融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 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 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6] - 深入参与各领域存量资产盘活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结构调整 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专业化水平 [6]
全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东方累计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7:16
核心观点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积极支持制造强国建设[1] 金融支持力度与业务模式 - 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1] - 灵活运用不良资产收购 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模式 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2] - 通过"不良资产收购+实质性重组"等投行化运作手段帮助企业渡过财务危机[2] - 设立专项基金参与企业增资 定向偿还对外金融负债[3] 重点行业与企业案例 - 纾困无人机企业:通过投行化运作帮助重要股东渡过财务危机 避免股权价格贬损 维护股权结构稳定[2] - 支持赛力斯汽车:2025年5月参与增资扩股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问界品牌巩固市场优势[3] - 参与中航锂电增资:助力降低负债率 加快创新发展 项目入选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优秀案例[3] - 中利集团破产重整:卸下近百亿元债务包袱 解决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问题 保住2600余名职工就业岗位[4] - 增洲系公司破产重整:解决原超过18亿元债务问题 新产业投资人释放36艘新造船订单产能[5] - 磷化工上市公司破产和解:通过"产业+金融"结合解除退市风险 重整后市值大幅提升[6] - 支持集成电路企业: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帮助"链主"企业降杠杆调结构 夯实发展基础[7] - 增资英诺赛科:2024年3月增资缓解债务压力 支持企业扩产和港股上市 产品累计出货氮化镓芯片突破10亿颗[8] - 支持盐湖产业国企:助力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支持高质碳酸锂项目建设投产[8] 产业转型升级支持 - 聚焦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目标 因地制宜配置资源[7] - 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 - 支持新能源车企加快发展 巩固市场竞争优势[3] - 促进新能源产业整合 实现业务聚焦和治理升级[4] - 助力船舶产业存量低效资产盘活新生[5] - 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7] - 支持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 填补国内行业空白[8] - 支持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修复区域信用环境[8] 专业能力与项目成果 - 综合运用债务 资产 技术和管理重组等实质性重组投行技术[4] - 灵活设计"定制组包+主动收购+分别重整+产业赋能+分类处置"一揽子方案[5] - 创新"庭外债务重组"衔接"庭内重整和解"方案[6] - 中利集团重整项目荣获2024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提名奖[4] - 增洲系公司重整项目荣获2024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提名奖[5] - 磷化工破产和解案为新破产法实施后全国首例法院直接受理上市公司和解成功案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