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

搜索文档
瑞丰新材股价小幅上扬 公司完成董事会职工董事选举
金融界· 2025-08-15 19:12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60 2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 09% [1] - 盘中最高触及60 88元 最低下探59 01元 [1] - 成交金额达0 84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润滑油添加剂 个人护理品 涂料等多个领域 [1] 公司基本信息 - 总部位于河南省 [1] - 创业板上市公司 [1] 公司动态 - 8月1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临时会议 选举周利强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1] - 同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议案 [1]
建新股份: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3亿元对全资子公司沧州建新瑞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04
公司动态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 3亿元对全资子公司沧州建新瑞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以拓展业务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46亿元 [2] 业务构成 - 公司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中 精细化工行业占比99 9% 其他业务占比0 1%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8 11元 [1]
中核钛白:聘任王顺民为公司总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8:57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总裁袁秋丽因个人原因辞职 辞职后继续担任董事长职务 [2]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通过 聘任王顺民为新任总裁 [2]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精细化工占比84.91% 磷化工类占比8.68% 物流服务类占比5.06% [2] - 其他业务占比1.29% 新能源类业务占比0.06% [2]
天赐材料间接控股子公司9616万元项目环评获原则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6:23
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间接控股子公司九江天赐新动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 总投资额达9616万元 [1] - 该审批信息于2025年7月11日被相关监管机构披露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5.18亿元 较2023年154.05亿元下降18.7%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84亿元 较2023年18.91亿元下降74.4% [3] - 2024年毛利率18.89% 较2023年25.92%下降7.03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89亿元 归母净利润1.50亿元 毛利率19.21%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82亿元 较2023年22.74亿元下降61.2% [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48.70亿元 较2023年42.95亿元增长13.4% [3]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行业 占营收比例100.0% [2] 公司股权结构 - 机构持股占流通盘比例3.0% 涉及18家机构 [3] -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4.89% [3]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品牌价值2.85亿元 在化工行业中排名第123位 [3] - 公司市值为372.34亿元 [3]
辉隆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1:1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2.77亿元,同比下降7.2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36.87%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亿元,同比改善62.16%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1%,同比下降1.70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116.5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68% [2] 业务板块表现 - 农资产品收入66.4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02%),毛利率4.98% [18] - 精细化工产品收入5.96亿元,同比下降10.74%,毛利率17.90% [18] - 外销收入3.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2% [18] - 自主品牌复合肥年产销能力超百万吨,农药制剂销售位居全国30强 [7]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拥有六大肥药生产基地,复合肥产能135万吨/年,磷酸一铵产能15万吨/年 [7] - 农药制剂产能10500吨/年,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2000吨/年 [7] - 海华科技BHT产能15000吨/年,稳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11] - 海华科技薄荷醇产能5000吨/年,实现食品级标准量产 [12] - 在全国20个农业省设有控股公司,79家配送中心和4235家加盟店 [6] 研发与创新优势 - 研发投入6691.76万元,同比增长3.04% [16] - 海华科技拥有35项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 [11] - 开发30多种作物全程解决方案、200多项种植应用技术 [15] - 国内首家打通"间甲酚—百里香酚—L-薄荷醇"全产业链企业 [6] 行业地位与品牌价值 - 位列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第3位 [5] - 辉隆品牌价值达135亿元,荣获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5][14] - 掌控安徽省内70%进口优质农药资源,年获取40亿元农药战略资源 [6] - 产品出口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 战略发展方向 - 构建"耕种管收售"全周期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 [8] - 推行"辉隆五好"模式(种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加工好、卖得好) [9] - 深化"工贸一体化"战略,实现从商贸流通向工贸并举转型 [7] - 智慧农业平台效能提升,田块管理和用户画像进一步细化 [1]
佛茂协作新速度:项目每周一签约、两周一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9:29
对口帮扶协作成果 - 佛山市-茂名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累计推进签约项目127个,计划总投资498 68亿元,其中落地项目74个总投资179 80亿元,已投产项目28个预计达产年产值120 56亿元 [1] - 高州申菱特种空调数字化智造基地占地130多亩,建筑面积超6 5万平方米,是佛茂合作园首个重大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 [1] - 蒲康工业园盘活低效用地后吸引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总投资额约7 2亿元,预计年财政贡献6000万元,解决就业2000人 [2][3] 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 建立"佛茂指挥部+商务部门+小分队"联合招商机制,提供厂房新建/购买、设备购置、固投贷款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2] - 合作园区项目可叠加享受省主平台、合作园区及茂名当地三重优惠政策 [2] - 装备智造、电子轻工片区已形成"龙头项目+配套企业集聚"的现代化园区雏形,规划总面积18200亩中已完成土地整备4600亩 [3] 重点产业项目进展 - 申菱集团高州基地聚焦核电空调、医院净化设备,计划2027年收入超10亿元,2030年突破20亿元,带动本地产业链协同发展 [2] - 广东长鸿艾凯茵丙烯酸产业园项目瞄准高吸水性树脂(SAP)领域,推动县域精细化工产业链强链补链 [3] - 园区以"每周签约1项目、每两周落地1项目"的速度推进,已建成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在建20万平方米 [3][4] 未来发展规划 - 强化要素供给保障,提升专业化配套和产业链支撑能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4] - 优化政务服务线上中心,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4] - 通过存量盘活与新项目开拓双轨并行,加强省内外联动招商 [4]
化工产品细分龙头企业键邦股份上市后“跌跌不休”,DBM扩产项目为何按下暂停键?
搜狐财经· 2025-08-14 06:22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4年7月成功上市 在全球赛克产品市场份额达60% 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 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8%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27.72% 实现6966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5.37% 降至3.07亿元 [2] - 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44.47%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29.77% [2]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上半年1.43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约0.70亿元 近乎腰斩 [2] 核心产品与价格变动 - 核心产品包括赛克、钛酸酯、DBM、SBM以及乙酰丙酮盐 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等领域 [1] - 2025年上半年赛克平均售价降至1.17万元/吨 同比下降18.75% [1] - 钛酸酯平均售价为1.86万元/吨 同比下降28.46% [1] - DBM/SBM平均售价为3.1万元/吨 同比下降1.90% [1] - 乙酰丙酮盐平均售价为1.54万元/吨 同比下降12.99% [1] 募投项目与产能调整 - 年产7000吨DBM智能制造技改及扩产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 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 原定2027年7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4] - 项目搁置因产线分离涉及共用系统拆解、改造与重新配置 全面停产将影响当期经营 [7] - 公司评估认为现有DBM产线暂能满足产能需求 目前非投资该项目最佳时机 [8] - 项目已两次调整 2024年8月因实际募资净额低于预期 拟投入资金从2.12亿元下调至1.1亿元 2025年1月优化布局未变更投入金额与日期 [7] 行业竞争与经营挑战 - 行业良好前景与产品高附加值促使企业扩大产能、加大研发与市场投放 吸引新竞争者 影响公司产品价格与销售规模 [4] - 募投项目搁置、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行业需求下滑等多重不利因素导致主营产品营收明显下滑 [1]
梯次培育中试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 2025-08-14 03:28
中试平台建设进展 - 工信部已纳入2400余家中试平台进入储备库并遴选241家为首批重点培育平台 力争2024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1] -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聚焦原材料 装备制造 消费品 信息技术 新兴和未来产业 共性需求等6大关键领域 [5] - 20余个省份已出台中试专项政策 初步建立部省联动与行业力量参与的工作体系 [6] 中试功能与价值 - 中试是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环节 解决"样品可不可产"和"产品好不好用"问题 [2] - 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以上 未经过中试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 [2] - 中试平台承担成果验证 工艺优化 设备选型 技术集成等多重任务 是连接科研与生产的桥梁 [3] 平台建设模式 - 龙头企业利用富余中试能力提供对外服务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4] - 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服务 [4] - 高校院所通过中试平台进行工程化试验和中试熟化 [4] 具体案例成果 -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与绍兴市共建新材料创新基地 聚焦高分子材料等4大领域12细分类别 [2][3] - 聚醚酮酮中试项目成功后将突破国内依赖进口局面 提升医学航空领域材料保障能力和成本竞争力 [3] -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平台已建成4条公共中试线并在建2条 探索试验设备数字化和数字孪生布局 [7] 政策与标准体系 - 2024年1月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目标到2027年形成完善中试服务体系 [6] - 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基础通用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6] - 工信部将发布高水平中试平台目录和公共服务资源清单以加速资源开放共享 [10] 现存挑战 - 部分地方和企业对中试认知不足 将中试平台与其他研发载体等同管理导致投入分散和服务水平参差 [8] - 中试平台建设需场地设施 软硬件 技术人才等支撑 企业难以负担建设成本 [8] - 平台建设运营具有投资规模大 风险高 周期长特点 缺乏长期资本支持导致设备缺乏和服务水平不高 [8]
“山西大佬”韩长安的资本迷局!
中金在线· 2025-08-14 02:36
股价暴跌与重组终止 - 金利华电股价于8月11日开盘跌停,单日跌幅达20%,次日继续下跌5.11%至22.66元,较历史高点累计下跌64% [2] - 暴跌直接原因为公司终止筹划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该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海德利森科技100%股权 [3] - 海德利森为氢能安全装备研发和加氢站装备制造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收购旨在帮助公司获取高压流体装备领域核心技术及销售渠道 [3] 公司控制权与经营状况演变 - 公司原董事长赵坚因操纵股价于2019年被处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 2020年山西红太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入主公司,90后实控人韩泽帅接手,但其父韩长安(山西潞宝集团创始人)于2022年10月正式出任董事长 [4] - 公司2024年营收2.73亿元,同比增长48.89%,净利润3207万元,同比飙升318.6% [4] 实际控制人资本布局 - 实际控制人韩长安为山西潞宝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集团总资产超3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400亿元,日均创利税超千万元,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6][7] - 韩长安直接控股企业达63家,间接持股企业404家,其资本扩张主要通过并购实现,例如2020年收购吕梁焦化、与申能集团合资成立氢能公司,2021年引进金鼎钢铁集团发展煤化工产业 [8][9] - 资本运作存在多次失利案例:旗下潞宝兴海长期未能上市,入主金利华电后重组计划遭监管问询,本次收购海德利森因关联交易特性(韩长安控制企业持股标的16.77%)存在争议 [10] 关联企业风险与争议 - 韩长安担任法人的山西潞宝集团焦化有限公司涉及司法案件211条,其中168条为被告案件,涉案金额72.51亿元,被执行总金额近4亿元 [13] - 同一公司存在15项环保处罚,累计处罚金额73万元,包括废水外溢污染和废气二氧化硫累计超标152小时等违规行为 [14] - 2018-2019年集团及旗下公司因环保违法行为被处罚金额累计超4500万元 [15] 行业背景与时代挑战 - 山西煤老板群体因2000年后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崛起,动力煤价格曾从每吨129元飙升至1100元,2005年胡润能源富豪榜中11位煤老板有9位来自山西 [17][18] - 2008年后能源改革、"双控"及碳中和政策导致行业洗牌,山西办矿主体从2200多家锐减至130家,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全面淘汰 [18] - 潞宝集团作为传统能源企业面临政策调整与行业下行压力,需寻求转型突破 [18][19]
福建税务帮助企业算好“生态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00:51
福建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战略 - 福建省定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 立足生态美与产业兴战略[1] - 税务部门落实绿色税制 提供精细服务支持循环经济发展[1] 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项目 - 福州红庙岭从垃圾处理场升级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形成郊野公园式产业园区[1] - 福建保罗环保能源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 构建资源-能源-环境三位一体循环体系[1] - 年输出绿色电力超4亿度 相当节约标准煤1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万吨 垃圾减容率达80%[1] - 2025年获国家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认证[1] 税务支持措施 - 福州税务部门开展项目管家团队调研 辅导垃圾处理增值税免税和发电业务即征即退政策[2] - 通过远程指导加实地走访双轨服务 规范发票开具和成本核算[2] - 龙岩税务设立绿色通道专项服务环保企业 组建专业团队梳理循环经济企业清册[3] - 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联合调研企业发展难题[3] 循环经济产业实践案例 - 福清农业循环产业园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和沼气 解决养殖污染并提供绿色肥料[2] - 龙岩蛟洋新材料产业园50多家企业形成物料互供内部循环产业链生态[2] - 紫金铜业通过技术升级使产品综合能耗较行业标准降低30%以上[2] - 下游企业将硫酸磷酸等副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2] - 龙德新能源通过三废回收技术生产六氟磷酸锂实现降本增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