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核电(601985):核电主业稳健绿电承压,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
长江证券· 2025-08-31 10: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核电主业稳健增长但新能源业务承压 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投资价值 [2][6][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9.73亿元同比增长9.43% 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减少3.66% [6] - 核电发电量增长显著 上半年达99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 二季度50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7% [11] - 新能源装机容量3322.49万千瓦同比增长48.52% 发电量21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6% [11] - 市场化电价下降影响盈利 核电度电收入0.354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17元/千瓦时 [11] - 新能源平台中核汇能上半年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下降31.71% 二季度净利润5.37亿元同比下降43.59% [11] - 公司拥有雄厚项目储备 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0万千瓦 新能源在建装机1044.75万千瓦 [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1元、0.55元和0.62元 [11] - 对应PE分别为17.66倍、16.55倍和14.71倍 [11] - 预计2025年营收860.16亿元 2026年938.48亿元 2027年1063.19亿元 [1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5.59亿元 2026年112.64亿元 2027年126.75亿元 [15] 业务表现 核电业务 - 上半年核电主业净利润99.65亿元同比增长8.62% 二季度43.96亿元同比增长3.60% [11] - 电量增长主要来自漳州核电投产贡献51.01亿千瓦时增量及福清核电大修减少 [11] - 二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因职工薪酬结构调整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11]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控股装机包括风电1034.18万千瓦和光伏2288.31万千瓦 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65.10万千瓦 [11] - 利用小时数下降叠加市场化电价同比下降拖累业绩表现 [11] - 新能源业务贡献业绩降幅大于净利润降幅 因持股比例下降及REITs项目权益摊薄 [11] 发展前景 - 社保基金等资金持续注入保障核电景气周期资金需求 [11] - 公司作为核电龙头长期投资价值依然看好 [11]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十四五”能源规划成绩评述及形势展望
国家能源局· 2025-08-31 03:05
能源供应能力增强 - 2024年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49.8亿吨标准煤 能源自给率超80% 形成多轮驱动供应体系 [2] - 石油产量2022年回升至2亿吨以上 2024年达2.13亿吨 天然气产量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 2024年达2464亿立方米 [3]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发电装机总容量36.5亿千瓦 特高压通道44条 [4] 绿色转型进展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总装机59.2% 发电量占比39.7% 其中水电4.4亿千瓦/风电5.73亿千瓦/光伏11亿千瓦 [5] - 核电装机6091万千瓦 在运核准在建总规模1.13亿千瓦 居世界第一 [5] - 煤电机组最小发电出力降至35%额定负荷 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需求侧响应能力达最大负荷3%-5% [5] 能源布局优化 - 三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中 第一批9000万千瓦已完工 分布式光伏装机达4.93亿千瓦 海上风电超4300万千瓦 [7]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 投产白鹤滩-江苏等特高压通道 天然气管网推进西四线/西三线等骨干工程 [7] - 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村级光伏帮扶电站8.3万座 形成农光互补等新模式 [8] 技术创新突破 - 煤炭转化附加值提高40% 煤直接液化航天煤油应用于长征十二号火箭 [9] - 建成10万吨级深水平台"深海一号" 完钻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 [9]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 小型堆"玲龙一号"开工 特高压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 [9] 国际合作成果 -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 LNG进口能力增强 储备体系完善 [10] - 光伏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约85% 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建成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标志项目 [10] - 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深度介入联合国/G20/IEA等多边机制 [10] 系统发展建议 - 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优化高耗能产业区域转移 突破隔墙售电政策限制 [11] - 加强多能融合 打破煤油气热电投资障碍 允许电网差异化供电标准 [12] - 建立绿证/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联动 通过财税金融手段支持能源企业低碳发展 [13]
日本还在排核污水,中国造出了“自己会冷静”的核电站
虎嗅· 2025-08-31 01:02
行业技术发展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由中国自主研制 [1] - 核电行业正向更灵活 更安全 更可控的方向转型 [1]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适应能源结构不确定性时代的需求 [1] 企业合作与认可 - 中核集团与中国网联合邀请参观海南核电基地 [1] - 玲龙一号作为商用模块化小型堆获得行业重点关注 [1] 能源结构趋势 - 新能源未来将主导全球能源结构 [1] - 核电作为新能源组成部分正进行技术迭代升级 [1]
中国广核(003816):电量增长缓解电价和成本压力 拟收购核电股权赋能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42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收391.67亿元,同比下滑0.53%,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下滑16.30% [1] - 2025年Q2公司实现营收191.39亿元,同比下滑5.23%,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下滑16.54% [1]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27%,增幅超过营收增幅,导致业绩承压 [2] 电量与电价分析 - 2025年H1核电总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其中子公司核电上网电量892.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4% [2] - 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8.23%,但电量增长有效对冲电价下行压力,支撑营收基本持平 [2] - 子公司电量增长主要因大亚湾和岭东核电站检修时间减少及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 [2] 成本与业绩压力 - 成本上升主要因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带动发电量增长 [2] - 营业成本增幅高于营收增幅,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 [2] 在建与核准机组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建核电机组共20台,其中3台调试中、2台设备安装中、4台土建施工中、11台处于FCD准备阶段 [3] - 2025年2月陆丰1号机组FCD,惠州2号机组进入调试阶段;2025年6月惠州3号机组FCD,苍南1号机组完成热态功能试验 [3] - 惠州1号机组有望2025年投运,其余机组投运时间分布在2026-2030年 [3] 新项目核准与收购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工程共10台机组,包括公司台山二期(3、4号机组)和防城港三期(5、6号机组) [3] - 2025年8月公司拟以93.75亿元收购中广核持有的惠州核电82%股权、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和湛江核电100%股权 [4] - 收购旨在新增在建和储备核电项目,实现未来发电量和业绩增长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5亿元、105.77亿元、113.91亿元,同比变化-6.37%、+4.47%、+7.69% [4] - 2025年8月29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5倍、18.33倍、17.02倍 [4]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中国广核拟93.75亿元收购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华夏时报· 2025-08-30 05:42
交易概述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 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 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和湛江核电100%股权 [1][2] - 交易总价格为937,543.25万元 其中惠州核电82%股权作价802,270.21万元 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作价135,273.04万元 惠州第三核电和湛江核电股权作价0元 [5][6] - 该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尚需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2] 标的资产详情 - 惠州核电净资产评估价值97.84亿元 较账面价值82.97亿元增值14.86亿元 增值率17.91% 该公司负责建设惠州1、2号机组 [2][5] - 惠州第二核电净资产评估价值13.53亿元 较账面价值12.27亿元增值1.26亿元 增值率10.27% 该公司负责建设惠州3、4号机组 [2][5] - 惠州第三核电和湛江核电均未开展核电项目建设 评估价值为0元 [2][5] - 惠州一期计划2025年投产 二号机组计划2026年投产 惠州第二核电的三号机组计划2030年投产 [1][6] 战略意义 - 交易是为履行控股股东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实现核电资产整体上市的战略步骤 [3][4] - 收购将新增在建及储备核电项目 是实现公司未来核能发电量增长和业绩增长的有效方式 [6] - 资产注入有助于增强公司独立性和合规性 提升核心竞争力与股东价值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 同比下降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 同比下降16.30% [7] - 净利润下滑主因是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8.23% 尽管上网电量达1133.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93%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3.17亿元 同比下降11.51% 主要因支付燃料组件款项增加及所得税支出增加 [7][8]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4367.68亿元 资产负债率60.23% 较2024年末略有上升 [8] 行业地位 - 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1,796兆瓦和24,222兆瓦 [7] - 装机容量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4.46% 是中广核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 [7]
中国广核(003816):核电资产注入在即;电价探底提供布局机会
格隆汇· 2025-08-30 03:18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营收392亿元同比下降0.5% 2Q25营收191亿元同比下降5.2% [1] - 1H25盈利59.5亿元同比下降16.3% 2Q25盈利29.3亿元同比下降16.5% [1] - 业绩表现符合机构预期 [1] 电价表现 - 1H25市场化交易均价0.3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32元 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1] - 广东省市场化交易均价0.33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65元 [1] - 广东省外均价0.3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2元 [1] - 广东广西电价风险释放相对充分 [1] 发电量情况 - 上半年完成8个年度大修和2个十年大修 大修总天数414天同比减少109天 [1] - 上网电量8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 [1] - 市场化交易电量636亿千瓦时占比56.1% [1] - 下半年计划开展8个年度换料大修 预计全年大修天数同比下降将带动电量增长 [1] 财务成本与税收 - 平均融资成本2.64%较2024年下降39个基点 [2] - 财务费用22.8亿元同比下降8.8% 财务费用率5.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 - 所得税24.9亿元同比增长17.9% 主因税收政策调整和部分机组优惠政策到期 [2] 资产收购计划 - 拟以93.8亿元收购惠州核电82%及惠州第二第三核电、湛江核电100%股权 [2] - 收购包含4台在建及已核准机组和前期开发厂址 [2] - 惠州1号2号机组预计2025年和2026年投运 3-4号已获核准 5-6号处于申报准备阶段 [2] - 暂未启动苍南一期项目收购 1号2号机组预计2026年和2027年投运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10.9%和13.5%至96亿元和96亿元 [2] - A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20.2倍和20.1倍市盈率 [2] - H股当前股价对应14.5倍和14.2倍市盈率 [2] - 维持A股目标价5.07元对应26.8倍和26.7倍市盈率 H股目标价3.59港元对应17.5倍和17.1倍市盈率 [2] - A/H股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33%和20%上行空间 [2]
中国广核(003816)2025年半年报点评:多因素拖累25H1业绩 收购集团资产赋能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30 00: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91.67亿元 同比下滑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 同比下滑16.30%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91.39亿元 同比下滑5.23% 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 同比下滑16.5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6.09亿元 同比下滑19.42% 非经常性损益3.43亿元含政府科研补助1.31亿元 [1] 核电业务运营 - 核电子公司发电量946.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80% 主要受益于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及大修天数减少109天 [2] - 度电营收0.343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7.27% 主因广东广西市场化交易电价同比下降8.23% [2] - 度电营业成本0.195元/千瓦时 同比上升2.59% 其中度电其他成本同比增加0.006元/千瓦时至0.054元/千瓦时 [2] - 核电业务毛利率43.29% 同比下降5.45个百分点 [2] 损益与税务影响 - 其他收益4.91亿元 同比减少5.19亿元 主因增值税返还减少5.75亿元 [3] - 所得税费用24.90亿元 同比增加3.78亿元 含调整以前年度所得税5.91亿元 [3] 投资收益表现 - 联营企业红沿河核电发电量256.2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33% [3] - 受益于辽宁电力现货市场改革 度电营收同比增加0.024元/千瓦时 净利润18.83亿元 同比增长32.44% [3] - 公司投资收益12.72亿元 同比增长18.97% [3] 资产收购计划 - 收购集团旗下惠州核电82%股权及三家核电公司100%股权 合计作价93.75亿元 [4] - 惠州核电收购价80.23亿元 对应PB 1.18倍 惠州第二核电收购价13.53亿元 对应PB 1.10倍 [4] - 惠州1/2/3号机组预计2025年/2026年/2030年商运 [4]
海锅股份:核电业务目前不涉及可控核聚变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1:45
公司业务范围 - 核电业务目前不涉及可控核聚变领域 [1] - 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拓展其他相关产品领域 [1]
产业焦点 | 核电“双雄”业绩罕见下滑,如何应对电力市场化交易大考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16
市场电价波动影响 - 电力市场化交易导致核电企业平均市场结算电价同比下降8.23% [4] - 中国广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56.1% 同比增加3.7个百分点 [4] - 中国核电总上网电量935.5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13% [4] - 中国广核总上网电量113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93% [4] 新能源业务表现 - 中国核电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达3322.5万千瓦 同比增长近50% [5] - 新能源上网电量215.5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5.81% [5] - 中核汇能净利润同比下降31.7%至11.4亿元 [5] - 新能源业务贡献归母净利润3.44亿元 同比下降66% [5] 核电主业盈利 - 中国核电核电业务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9.48%至53.22亿元 [5] - 核电上网电价分为政府核准电价和市场交易电价两类 [4] 应对策略 - 中国广核实施"一省一策"电力营销策略 优化交易方案 [6] - 中国核电通过三家售电公司深化区域电力市场运营 [6] - 两家公司强化"核电+新能源"协同发展 开发零碳电力客户 [6] - 中国广核发展核能供暖业务 山东招远项目已设计供暖方案 [7] - 中国核电推进工业供汽项目 田湾核能供汽超300万吨 [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力现货市场加速铺开导致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提升 [4][6] - 核能综合利用成为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 [7] - 新能源全面入市对传统核电企业盈利模式形成挑战 [3][4]
中国广核(003816):量增价减影响利润表现资产注入保障远期成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10: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倍、18倍和16倍 [6] 核心观点 - 1H25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下降16.3% 业绩略低于预期 [6] - 发电量同比上升6.11%但电价下降8.23% 导致电力销售毛利同比下降10.35% [6]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8.78% 降息周期下债务置换和短期融资持续减轻财务压力 [6] - 集团资产注入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及湛江核电100%股权 惠州一号机组有望年内投产 [6]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总收入391.67亿元 同比下降0.5% [5][6] - 1H25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 同比下降16.3% [5][6] - 2025E营业总收入856.90亿元 同比下降1.3% [5] - 2025E归母净利润101.72亿元 同比下降5.9% [5][6] - 2026E归母净利润109.81亿元 同比增长8.0% [5][6] - 2027E归母净利润117.36亿元 同比增长6.9% [5][6] 运营数据 - 1H25总发电量1203.11亿千瓦时 同比上升6.11% [6] - 子公司发电量946.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80% [6] - 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 同比上升6.93% [6] - 防城港4号机组贡献显著 发电量同比增长26.31% [6] - 大亚湾和岭东核电站换料时间减少 发电量分别增长38.65%和11.61% [6] 发展前景 - 管理20台在建核电机组 其中2台处于调试阶段 3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 [6] - 资本开支预计逐年上升 但在建项目保障长期成长 [6] - 资产注入涵盖惠州1-6号项目及湛江核电 进一步强化装机规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