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华侨城A: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打造智慧景区酒店物管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07
公司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1] 数字产业化布局 - 依托文旅商服产业能力拓展电商交易和技术服务等数字产业[1] - 旗下花橙科技运营"花橙旅游"消费互联网平台 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运营整体解决方案[1] - 探索通过产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1] 产业数字化应用 - 推动数字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1] - 建设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工地、智慧物管等数字化项目[1] -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产品吸引力、运营效率及用户体验[1] - 赋能传统产业焕新发展[1]
宁波宁海启动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02
活动概况 - 宁波市宁海县于8月17日启动夏季文旅消费活动 主题为"夏游宁海·'暑'你最嗨" 活动持续七天 旨在打造夜间文旅盛事并促进消费[1] - 活动地点为宁海城隍庙中心广场 包含文旅资源推广、非遗文化展示、消费券发放及市集体验等多维度内容[3] 文旅资源推广 - 现场聘用六名文旅推介官 发布四条夏季旅游精品路线和六大消费场景 系统性推广宁海文旅资源[3] - 通过授牌四家市级非遗茶空间、第七批宁波市级非遗传承人及市级非遗项目 强化文化底蕴展示[3] 消费促进措施 - 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 通过大麦 飞猪 云闪付平台扫码领取[3] - 推出"烟火缑城"市集活动 包含城隍非遗汇 城隍夜市 酒旅促销三大主题 集结传统美食 非遗技艺体验及酒店优惠[3] 文化体验升级 - 城隍庙内安排宁海传统戏曲表演 非遗技艺展示及祈福许愿活动 提升沉浸式体验与游览趣味性[5] - 城隍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送万家福"为主题完成展陈提升 通过老照片 老物件展示唤醒文化记忆[5] 战略发展定位 - 采用"古建+非遗"模式推动文旅融合 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与文化消费新风尚[6] - 依托"三万三城"建设 整合全域文旅资源 塑造"两核心多触点"城市文化轴 目标建成城市文旅产业集群[7]
开海啦!
广西日报· 2025-08-17 01:28
南海伏季休渔结束与开渔活动 - 广西沿海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7454艘大中型渔船出海开展渔业生产活动 [1] - 北海侨港电建渔港码头千帆竞发,开始新一轮"耕海牧渔" [3] - 防城港市千艘渔船驶向大海,开启丰收之旅 [5] - 钦州市龙门港镇700余艘渔船拔锚起航 [7] 北海市开海嘉年华活动 - 北海市举办侨港开海嘉年华系列活动,包括开海仪式、头鲜拍卖、千人海鲜盛宴等七重活动 [3] - 活动吸引全国游客沉浸式感受向海经济活力,品味渔家文化 [3] - 开海仪式和头鲜拍卖活动获央媒全程直播,超370万网友云端参与 [4] - 北海市深耕开海文化IP,以文化赋能渔业升级 [3] 防城港市开海节活动 - 防城港市举办2025北部湾开海节,融海洋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于一体 [5] - 活动包括北部湾开海美食集市、东兴分会场民俗风情展演和榴莲节、上思县水上电音节等 [5] - 与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和"活力夜广西"嘉年华活动联动,增添文化氛围 [6] - 夜间活动如美食集市、沙滩篝火音乐会展现广西夜间文旅消费活力 [6] 钦州市开渔仪式 - 钦州市龙门港镇举行开渔仪式,包括狮龙热场、歌舞表演、祭海神仪式等 [7] - 仪式为渔民带来丰收希望,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8] - 随着平陆运河建设推进,龙门港镇交通优势将提升,渔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 [8]
政银企三方联动!广东举办文旅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银企对接活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06:20
政策背景与活动目的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主办银企对接活动 旨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并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1] - 该活动是广东省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 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推动信贷资源精准投放 同时降低文旅企业融资成本并提振发展信心 [3] - 活动围绕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养老再贷款 专项信贷产品等展开宣贯 旨在畅通政策落地渠道并为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事业单位搭建对接平台 [3] 活动内容与实施细节 - 活动现场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事业单位就政策适用条件 贴息申请流程 专项信贷产品设计等进行深入对接 [3] - 多家银行机构推出针对文旅企业的差异化信贷方案 涵盖多种文旅场景 文旅企业代表则就贷款额度 利率等实际问题与银行互动洽谈 [3] - 广东省计划在揭阳市 阳江市举办粤东 粤西片区银企对接活动 实现对珠三角 粤东 粤西地区的全覆盖 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4] 参与方与后续安排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及多地市文化旅游部门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参与活动 [4] - 银行机构与文旅企事业单位代表共同参加 活动后续将通过分片联动帮助各地文旅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细则并便捷享受政策红利 [4]
苏超赛事带火徐州游:两月吸客超1292万人,1—7月文创销售大增70%——专访徐州文旅集团
华夏时报· 2025-08-16 05:53
苏超赛事对徐州文旅的带动作用 - 苏超开赛以来(5月10日至7月31日)徐州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2.95万人次,游客消费金额4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2%和6.3% [2] - 银联文旅消费金额66.27亿元,同比增长28.21% [2] -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2330万元,同比增长70% [2] 文旅集团的具体举措 - 推出彭城风华大型湖岛夜游演艺项目,联动球票打造"赛事+夜游"套餐,结合苏轼文化内核与数字光影技术 [2] - 联合亚朵酒店推出"住宿+观演"套餐,提供一站式文旅服务 [2] - 通过跨城推介会、球迷专列接驳、线上直播引流实现流量裂变 [3][10] - 开发"行走的徐州"文创产品,结合地方文化与苏超主题 [4] 景区运营与创新 - 云龙湖景区通过游船、观光车、索道、水族馆及彭城风华项目实现流量承接与商业变现 [6] - 游船与观光车项目推出"联动+分流"策略,加密班次并延长夜游时段 [8] - 推出"苏超球迷专项船"、AR扫码解说等定制化体验,搭配联名文创快闪摊位 [8] - 云龙山索道为游客免费提供雨衣并安排志愿者服务 [8] - 水族馆开业后为苏超球迷提供门票折扣与主题活动优先权 [8] 景区收益数据 - 1—7月云龙山索道收入2427万元,同比增长11.31% [11] - 1—7月彭城风华收入1414万元,同比增长2.18% [11] - 1—7月游船收入677万元,同比增长0.53% [11] - 1—7月观光车收入83万元,同比增长47.06% [11] 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 - 围绕苏超开发18款文创产品,分为大众、商务、特产三类 [14] - 冰箱贴类销售占比最高,宝莲寺发光冰箱贴单款年销售额预计80万至100万元 [14] - 毛绒类产品如聚锅鸡、落毛尖散子结合饮食文化,春节常缺货 [14] - 特产文创调整糖分与克重,推出"糖活"等汉文化礼盒 [14] - 销售渠道包括宝莲寺文创店、高铁站特产店等,年销售额达几百万元至上千万元 [14] - 购买人群集中在中学生至40岁,年轻人偏爱高颜值产品 [15]
微视频丨青山作答 绿水回响
新华社· 2025-08-15 04:12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成效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经济比重[2] - 浙江丽水青田县油茶产业年产值突破9亿元 林业总产值达73.8亿元 通过林业改革将30.67万亩油茶林资源转化为共富动能[4] - 宁夏实施矿山关停与生态修复 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系统治理 实现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生态转型[6]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模式 - 浙江金华武义县坛头村通过生态修复与闲置资源盘活 发展湿地特色文旅产业[7] -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协同共生 中国绿色发展成就为全球提供清洁美丽未来解决方案[9]
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以金融妙笔点染云南文旅蓬勃生机
新华网· 2025-08-15 04:10
兴业银行昆明分行文旅金融服务战略 - 成立文旅产业工作推动专班 统筹前台业务推动 中台风险管理和后台科技赋能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1] 绿色金融生态保护项目 - 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及绿色能源发电量挂钩贷款模式 为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提供17亿元项目贷款 支持牛栏江堰塞湖生态修复 [2] - 累计投放风电光伏贷款近40亿元 包括省内首批碳减排挂钩贷款0.83亿元 [2] - 为昆明轨道交通四号线和交通场站项目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百亿元 [2] - 截至2025年5月末绿色融资累计达380亿元 碳减排支持工具融资余额居当地股份制银行前列 [2] 具体项目投资成效 - 为福保半岛项目提供1.28亿元贷款 助力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农文商旅目的地建设 成功举办大地丰收艺术节和新春民俗节 [3] 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 - 提供商行+投行 对公+零售 结算+融资 金融+非金融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4] - 支持柏联集团7亿元私募资产证券化项目 释放核心现金流用于古镇文化体验项目升级 [4] - 2025年春节假期和顺景区接待游客20.13万人次 大年初四单日接待达3.6万人次 [4] 小微企业经营支持 -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试点推出文旅贷专案 解决文旅小微商户短频急融资需求 [5] - 深化政银企合作开展走万企活动 精准对接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 [5] 数字化场景建设 - 构建涵盖景区酒店旅行社的智慧旅游生态圈 实现自助售票二维码入园资金清结算等功能 [7] - 为景区提供金融科技支持 完成票务系统和数字化平台搭建 [7] 外籍游客支付服务 - 构建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长效服务机制 涵盖外卡受理移动产品优化和现金服务 [8] - 2024年在阳宗海旅游度假区设立省内股份制银行首家文旅场所外币代兑机构 [8] - 制定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双语宣传折页 提供零钱包服务 [8] 党建与文化融合 - 通过党建共建公益实践推动金融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 [9] - 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联建共创谱新篇活动 签署党建共建合作协议 [9] - 党员参与海口林场植树滇池湿地清理洱海生态廊道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 [12]
福州文旅招商推介会在蓉渝两地举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1:23
为全面展示福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优质项目,深化闽川渝文旅产业合作,8月13日至14日,2025年"有福 之州"文旅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在成都、重庆举办。 2024年,福州文旅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超1.28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达1186.25亿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6%、20.6%,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市场的新动能、新 引擎。福州还上榜春节年味目的地榜单第2位,成为春节顶流城市。 福州市出台的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措施涵盖景区评级奖励、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支持等多方 面内容,助力打造更加完善的文旅生态。同时,今年出台的《福州市促进入境旅游若干措施》和《福州 市关于扶持演艺经济繁荣发展的暂行办法》为丰富旅游业态、激发市场活力注入了全新动力,以真诚的 政策关怀,为文旅企业和投资者创造良好环境。(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我们把福州的山海与古韵带到蓉渝,希望蓉城的茶香书声、渝城的山水灯火,和榕城的江海诗意相 遇,能擦出合作的新火花,谱写文旅合作的崭新画卷。"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福州将以 本次活动为起点,深化与川渝企业在业态创新、数字文旅、客源互送领域的合 ...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贵州农产品亮相广州地铁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1:23
核心活动概述 -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于8月14日在广州番禺广场地铁站启动农文旅商宣传活动 通过多维度立体化宣传矩阵展示当地农产品和旅游资源 [1] - 活动包括赫章鸡蛋 天麻 核桃等农特产品品尝体验以及彝族舞蹈《欢迎您到赫章来》《阿西里西》快闪表演 [1] - 在广州地铁陈家祠站设立农文旅主题品牌专区 以韭菜花海装饰8根立柱 并展示天麻 核桃吉祥物及阿西里西景区景观 [1] 宣传渠道与覆盖范围 - 100个广州地铁枢纽站点的线网灯箱同步上线宣传内容 覆盖广州塔 番禺广场 机场北 广州南站等核心交通节点 [1] - 赫章的生态名片与农产招牌通过地铁网络触达千万客流 扩散至广州市各角落 [1] 产业与市场联动 - 活动推动赫章鸡蛋 天麻 核桃等农特产品对接大湾区消费市场 实现田间地头直连城市餐桌的供应链优化 [2] - 文旅资源展示(如阿西里西二台坡草原 韭菜坪花海 波浪路)旨在吸引广州游客 带动当地住宿 餐饮 文创产业发展 [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通过农产品销售和旅游引流 将赫章人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际收入增长 [2] - 形成农商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同时为当地创造投资兴业机会 [2]
风口再临,中部“顶流”如何变现?
36氪· 2025-08-15 01:04
文旅产业表现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登顶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 带动山西景点热度提升 [1] - 游戏《黑神话:悟空》2023年带火山西古建景点 游客量暴增300% [1] - 2024年山西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01亿人次 同比增长16.9% 经营收入54亿元 增长11.3% [3] - 2024年上半年重点监测景区接待5736.2万人次 增长18.6% 门票收入15.7亿元 增长14.9% 经营收入39.2亿元 增长21.1% [3] - 山西拥有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421处为古建筑 数量全国第一 [3] - 政府推进39处国宝级文物和27处"悟空行"打卡地周边设施建设 加快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5] 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山西高铁里程排名全国中下游 是中部唯一未突破2000公里的省份 [9] - 全省尚无时速350公里高铁 预计2027年雄忻高铁开通将填补空白 [9] - 山地丘陵占比80%的地形增加高铁建设难度和成本 煤炭产业依赖导致客运投入不足 [10] - 太绥高铁项目启动可研批复流程 长邯聊高铁纳入国铁集团2025年储备开工项目 [10] 经济转型挑战 - 2024年上半年GDP增速3.8% 较2023年同期1.9%有所提升 但仍低于全国3.5%平均水平 在31省份中排名靠后 [1] - 政府报告指出经济回升基础不牢 转型任务艰巨 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新兴产业规模有限 [2] - "十四五"期间转型被提及37次 规划2025年转型出雏型 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 2035年全面实现转型 [2] 能源产业地位 - 山西生产全国超25%的煤炭 其中50%外运至其他省份 承担国家能源安全重任 [2] - 全省现有887座煤矿 日均外运煤炭约200万吨 [12] - 新能源装机达6189.45万千瓦 占发电装机总量50.37% [14] - 2024年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 其中绿电交易76.6亿千瓦时 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14] 新兴产业发展 - 大同市入选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纳入"环首都算力走廊" 吸引秦淮/中联/京东/抖音等企业设立数据中心 [14] - 计划2025年建成超4个智算中心 算力规模超9000PFLOPS 数据中心用电量达62亿千瓦时 [14] - 品牌建设方面发布46家企业品牌价值评价 包括山西汾酒/山西高速/太原重工/紫林醋业/鑫飞能源等 [11] 产业协同机遇 - 文旅IP带动企业品牌价值提升 参考江苏"十三太保"模式带动特产销售 [11] - 陈醋产业需从品类向品牌转型 对标镇江香醋的品牌化路径 [11] - 能源转型推动煤炭产品向高价值攀升 配套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新型能源体系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