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

搜索文档
多家信托公司高管变动 行业转型期人才流动加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17
公司高管变动 - 山西信托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武旭拟调任山西省管企业正职 结束多年执掌期 [1] - 武旭2021年10月正式获监管批准出任董事长 曾担任山西金控集团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及山西信托党委书记等职务 [1] - 山西信托是山西省唯一信托机构 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山西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 2013年更现名 注册资本15.54亿元 [2] - 山西金控集团持股91.88% 太原海信资产持股7.25% 山西国际电力持股0.87% [2] 行业人才流动 - 信托行业高管变动频繁 呈现加速态势 包括中信信托 国投泰康信托 金谷信托 厦门信托 中原信托等公司近期均发生调整 [1][2] - 2025年6月涂一锴获批担任中信信托总经理 接替调任中信银行行长的芦苇 涂一锴2008年入职中信信托 历任部门副总 总经理 业务总监等职 [2] - 国投泰康信托原董事长李樱因工作调动离职 由任职超10年的原总经理傅强接任董事长 [2] - 行业高管变动呈现双向流动特征 银行证券等机构高管调入信托公司 同时信托高管流向其他金融领域 [3] 公司经营表现 - 山西信托2024年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4.56% 净利润2453.65万元同比下降37.32%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748.53亿元 [1] - 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在财富管理 资产证券化 家族信托等创新领域布局 [1] 行业转型发展 - 信托行业自资管新规实施后告别高速增长阶段 进入转型深水区 传统融资类业务大幅收缩 房地产信托持续降温 [3] - 截至2024年末信托业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增长23.58% [3] - 行业在服务资本市场 科技系统建设 可持续盈利等方面面临挑战 需优化组织架构并选择受市场检验的发展方向如产融业务 [3]
非标信托逆势增超9%备战预登记新规 标品信托遭股市分流遇冷
华夏时报· 2025-08-27 18:41
市场整体表现 - 资产管理信托整体成立规模微降1.45% 但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增长9.25% 行业呈现"非标暖、标品冷"的差异化态势 [1] - 非标信托产品成立163款 环比增长7.95% 已披露成立规模达53.40亿元 [2] - 标品信托成立端受A股市场"虹吸效应"冲击明显 成立数量与规模双双下滑 [6] 非标信托产品分析 - 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增长21.59% 金融类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增长47.73% 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环比减少73.48% [2] - 基础产业类非标信托呈现明显地域集中特征 江苏省以39款居首 陕西省23款 浙江省22款 金谷信托、中粮信托、陕西国投等机构在上述区域展业积极 [2] - 金融类非标信托主要聚焦广东省 8款披露投向地区的产品中4款落地该省 中粮信托为主要参与方 [2] - 非标类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1% 环比减少0.08个百分点 基础产业类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31% 环比减少0.05个百分点 [3] 标品信托产品分析 - 标品信托发行数量达172款 环比增长14.67% 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比64.53% [6] - 标品业务中固收类产品成立169款 环比减少13.33% 权益类产品成立10款 环比增长4.00倍 混合类产品成立21款 [6] - 从投资策略看 债券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8.98% 组合基金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6.67% [6] - 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80% 环比减少0.09个百分点 [6] 政策与市场影响因素 - 信托预登记新规将于9月1日实施 中信登不再接受单一融资方信托登记 多家信托公司提前调整产品发行策略 [2][3] - 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方案"施行 城投公司融资成本降低 直接带动信托产品收益下调 [3][4] - A股市场延续火热行情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 成交额曾连续8日破2万亿元 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6] - 债市波动加大和股市赚钱效应对比 使固收类标品信托吸引力下降 [7] 行业发展趋势 - 信托行业将正式告别"一个项目一个信托"时代 进入组合投资、净值化管理新阶段 [3] - 信托公司对权益类、混合类标品产品的布局力度正在加大 [7] - 随着资本市场行情向好 后期信托公司有望加大权益类信托产品力度 [7] - 信托公司需在"非标合规"与"标品突破"间寻找平衡 通过双轮驱动保持竞争力 [7]
国网英大: 国网英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1
信息披露基本原则 - 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必须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确保信息真实 准确 完整 简明清晰且通俗易懂 不得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 信息披露需文件齐备且格式符合规定 预测性信息及未来经营状况的披露应合理 谨慎 客观 [1] - 信息需同时向所有投资者披露 不得提前泄露 向股东或第三方报送未公开重大信息时需及时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披露 [2] 自愿性信息披露规范 - 公司可自愿披露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 但不得与法定披露信息冲突或误导投资者 需保持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2] - 自愿性披露需遵守公平原则 确保持续性和一致性 禁止选择性披露 [2] - 禁止利用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内幕交易或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2] 内幕信息管理 - 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 知情人和非法获取者不得公开 泄露或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 [3] - 需将信息知情范围控制在最小限度 防止泄漏和内幕交易 [3] 信息披露文件类型与发布 - 信息披露文件包括定期报告 临时报告 招股说明书 募集说明书等 [3] - 公告需由董事会发布并加盖公章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 - 信息需在证券交易所网站和符合证监会规定的媒体发布 并置备于公司住所供公众查阅 [4] - 非交易时段可发布重大信息 但需在下一交易时段开始前披露公告 [4] 信息披露豁免情形 - 涉及国家秘密或可能导致违反保密规定的事项可豁免披露 [5] - 涉及商业秘密且符合特定情形(如引致不正当竞争 侵犯公司利益等)可暂缓或豁免披露 [5] - 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中涉密信息可采用代称 汇总或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处理 [6] 定期报告规定 - 定期报告包括年度 中期和季度报告 需披露所有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7] -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需经符合《证券法》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半年度报告在特定情形下需审计 [7] - 董事会需确保按时披露定期报告 未经审议或审议未通过的需以公告说明原因 [8] - 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需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无法保证内容真实性时需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 [8][9] 临时报告与重大事件 - 公司需及时披露可能对证券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说明起因 现状及影响 [9] - 重大事件包括大额赔偿责任 资产减值 股东权益为负 主要债务人破产 法律政策变化 股权激励 股份质押 账户冻结 业绩大幅变动等 [10][11] - 控股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发生重大事件可能影响证券价格的 公司需履行披露义务 [12] 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职责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勤勉尽责 保证信息披露及时 公平 关注文件编制情况 [2][13]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需及时告知公司持股变化 配合信息披露 [15] - 董事会秘书负责组织协调信息披露事务 有权参加重要会议并查阅所有文件 [14][18] 信息披露事务管理 - 证券事务部为信息披露管理部门 由董事会秘书负责 [17] - 公司需建立信息披露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由证券事务代表负责保管 [18] - 各部门及子公司需指定联络人 及时向证券事务部或董事会秘书报告重大信息 [19] 违规责任追究 - 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对信息披露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及时性 公平性负责 [20] - 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责任人可能面临警告函 内部通报批评 经济或行政处分 [20][21] - 公司可向监管部门报告内幕信息泄露 虚假信息传播 敲诈勒索等行为 [21] 附则与定义 - 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 股东 实际控制人 中介机构等 [22] - "及时"指自起算日起或触及披露时点的两个交易日内 [23] - 关联交易指公司与关联人之间的资源或义务转移事项 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 [24]
国网英大: 国网英大市值管理办法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1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办法以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 通过系统性、合规性、科学性和常态化的管理原则 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多元化工具实现市值稳定增长 [2][3][4] 市值管理目的 - 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透明度 并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方式推动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建立稳定投资者基础 [2] - 强调回报股东意识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稳健经营提升发展质量 必要时采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3] 基本原则 - 合规性原则:所有市值管理行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 [3] - 系统性原则:以系统思维整体推进 抓住关键要素展开工作 [3] - 科学性原则:遵循客观规律搭建科学管理体系 合法运用管理工具 [4] - 常态性原则: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和股价走势 主动常态化推进工作 [4] 组织架构与职责 - 董事会领导市值管理工作 制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 在重大决策中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 避免盲目扩张 [4] - 董事长督促执行董事会决议 协调各方措施促进价值合理反映质量 [4] - 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 建立畅通沟通机制 提升信息透明度 [4] - 董事和高管参与制定策略、监督执行及投资者关系活动 [5] - 证券事务部作为具体执行机构统筹协调工作 [5] 市值管理工具 - 并购重组:通过内生与外延式发展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协同效应 [6] -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提高员工凝聚力 优化经营成效 [6] - 现金分红:推出中长期分红规划 增加分红频次 稳步提升分红率水平以强化股东回报 [6] - 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路演、机构调研等活动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提升公司形象 [7] -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健全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披露制度 [7] - 股份回购:根据市场动态和财务状况实施回购 优化股权结构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7] 禁止行为 - 严禁操控信息披露节奏或披露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 [8] - 禁止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8] - 不得对证券价格作出预测或承诺 [8] - 股份增持和回购需通过专用账户并遵守交易规则 [8] 监测预警机制 - 证券事务部实时监测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关键指标 设定预警区间并分析原因 [9] - 加强舆情监测 对可能影响决策的传闻及时发布澄清公告 [9] - 当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20% 或低于最近一年最高价50%时启动应急措施 [10] 应急措施 - 分析波动原因并发布澄清公告稳定市场预期 [9] - 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阐述应对措施和发展潜力 [9] - 在合规前提下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9] - 推动控股股东、董事等增持股份或延长锁定期 [9] - 严重情况下可考虑临时停牌防止恐慌性抛售 [9]
中国信达: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78% 经营效益稳健
新华财经· 2025-08-27 14:3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股东净利润22.81亿元 同比增长5.78% [2]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1.6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2% [2] - 股东权益1972.9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0% 收入总额343.62亿元 同比减少2.0% [2] 主营业务表现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9382.2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1% 收入184.91亿元 同比增长0.30% [3] - 金融服务板块总资产7367.3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3% 税前利润35.18亿元 同比增长63.87% [3] - 南商银行税前利润20.14亿元 同比增长22.68% 信达证券税前利润11.38亿元 同比增长82.37% [3] - 金谷信托税前利润6.02亿元 同比增长60.45% 信达金租税前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长69.93% [3] 业务拓展与投资 - 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304.15亿元 同比增长88.19% [3] - 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新增投放占比32.7% 不动产风险化解占比17.8% [3] - 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领域占比21.5% 央地国企改革提升领域占比27.8% [3] 风险化解举措 - 新增收购金融不良债权资产255.06亿元 同比增长56.80% [4] - 收购个贷不良资产34.2万户 涉及本金47亿元 [4]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 同比增长85.4% [4] 房地产风险化解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投入资金54亿元 [4] - 实现保交房1.4万套 带动货值超75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4] - 搭建4支房地产纾困基金 支持重点项目化险 [4] 战略发展 - 运用S基金方式盘活政府平台科创领域存量股权资产 [4] - 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加快退出和回收 [4] - 聚焦主责主业和服务国家战略 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5]
山东国信(01697.HK):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6.34亿元 同比上升7.8%
格隆汇· 2025-08-27 14: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人民币6.34亿元 同比上升7.8% [1] - 利润总额人民币2.30亿元 净利润人民币1.67亿元 [1] 经营策略 - 公司紧盯改革化险和业务转型总目标 坚定回归信托本源 [1] - 持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提升信托综合金融服务质效 [1] - 在复杂严峻外部环境中实现总体平稳发展和稳中向好态势 [1]
山东国信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同比减少1.81%
智通财经· 2025-08-27 14:04
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收入6.34亿元 同比增加7.85% [1] 归母净利润 - 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同比减少1.81% [1]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1]
山东国信(01697)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同比减少1.8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4:02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6.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7.85% [1] - 归母净利润1.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1%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1] 业绩期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 [1]
国网英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18% 拟每股派0.04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2: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3.06亿元 同比增长6.35% [1] - 归母净利润达11.47亿元 同比增长25.18%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1元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42元(含税) [1]
国网英大发布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18%,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
第一财经· 2025-08-27 12: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3.06亿元 同比增长6.35% [1] - 利润总额19.90亿元 同比增长22.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亿元 同比增长25.1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 同比增长25.63% [1]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2元(含税) [1] 金融业务发展 - 英大信托管理资产规模稳健增长 为特高压及东西帮扶等重点工程提供专项融资 [2] - 获评2025年供应链金融产业数智化领军企业 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案例入选行业典型案例 [2] - 英大证券拓展经纪业务 为系统内上市公司提供市值管理服务 [2] - 设立首支多因子驱动混合资管产品 11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保持净值稳定增长 [2] - 英大期货立足电力产业链需求推进经纪业务 [2] 碳资产业务进展 - 构建"碳+金融"产品体系 市场规模与经营质量同步提升 [2] - 亮相第三届碳博会国家电网展区 展示数智碳资产管理平台等创新成果 [2] - 聚焦电力公司碳管理服务 打造一站式绿色低碳综合服务 [2] 电力装备业务突破 - 置信电气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雷电监测系统及运维检修服务中标额平稳增长 [3] - 直流线路避雷器投入规模化应用 中标多项系统外及海外重大项目 [3] - 实现欧洲市场新突破 武汉南瑞通过基础级"零碳工厂"认证 [3] - 完成900kVA中频变压器等新产品研制 [3]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产融协同发展 做优做强金融业务、碳资产业务和电力装备业务 [1] - 深化产融协同与资源优势发挥 完善治理体系并加强风险防控 [3] - 致力于打造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典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