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料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工作会议联合解读电话会议
2025-07-16 00: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房地产、建材家电、能量饮料、债券 - **公司**:华润、滨江、绿城、建发中海、东鹏饮料、红牛、海螺水泥、塔牌集团、华新水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房地产行业 - **核心观点**:从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政策注重存量优化和治理,关注后周期领域 [1][5][6] - **论据**:自2019年以来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会议强调推进城市更新,未提及棚改货币化 [6] 房地产发展路径 - **核心观点**:以“好房子”为重点,提升现有住房品质和优化周边环境 [7] - **论据**:会议提出七大任务强调存量优化,如建设智慧城市加设地下管网等,“好房子”概念涵盖小区内外品质提升 [7] 城市群和都市圈房地产市场 - **核心观点**:一二线核心城市及其都市圈核心区域房地产市场将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1][8] - **论据**:会议继续将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作为重点,布局于都市圈核心区域的区域性房企大概率表现优异 [8] 能量饮料行业 - **核心观点**:人口流动对能量饮料消费有显著影响,消费有望提升 [1][9] - **论据**:人口流动促进人力资源发挥,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偏好能量饮料,人口向高密度区域集中增加就业机会,各省能量饮料销售额与劳动力人口数量排名相似 [9] 东鹏饮料 - **核心观点**:全年收入增速预期维持35%,当前估值具备性价比 [1][11] - **论据**:公司认可收入与利润预期,2025年预计利润约48亿元,按预测2025年市盈率31倍、2026年底23倍估值,今年是全国平台化和品牌投放向单点转化元年,消费增速快且估值未饱和 [11] 建材行业 - **核心观点**: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对建材行业需求拉动有限,水泥板块受益 [2][12][13] - **论据**:政策表述温和未预示大规模城镇改造,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面积有压力,老旧房屋翻新需求增量难抵整体下滑趋势,水泥板块受益于需求增长和供给侧改革 [13][14][15] 推荐建材公司 - **核心观点**:推荐海螺水泥、塔牌集团及华新水泥 [2][15][16] - **论据**:海螺水泥市值大、流通性好,盈利能力强;塔牌集团承诺高比例分红,股息率约5.5%-5.6%;华新水泥专注海外业务且国内业务有边际改善 [16] 债券市场 - **核心观点**:目前处于中场休息状态,交易主题落实幅度低于往年,需关注中长期内在趋势及消费韧性 [4] - **论据**:近期商品市场表现良好压制债券,今年债券市场交易主题落实幅度远低于往年,金融数据自去年9月连续爬坡,本月反内卷政策致M1和M0增长是长期趋势催化因素 [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省能量饮料消费额与人口及GDP体量存在背离,广东市场红牛和东鹏占据主导地位 [1][10][11] - 消费建材受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影响范围最大,包括防水、管道、涂料等产品 [12][15]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被起诉
新华网财经· 2025-07-15 06:01
遗产纠纷事件 -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因遗产纠纷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及冻结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及追索21亿美元信托权益(约150亿元人民币)[1][2] - 原告方声称宗庆后生前承诺设立信托基金,三人各要求获得7亿美元权益,并指控汇丰账户已有110万美元被转出[4] - 宗馥莉代理律师质疑证据效力,娃哈哈声明称纠纷为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1][4] 公司运营调整 - 2024年初以来娃哈哈关停18家分厂,其中5家分厂的股东中包含原告宗继昌和宗婕莉[5][6] - 关停工厂涉及深圳、大理、重庆等地,公司解释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部分工厂已进入清算流程[6] - 宗继昌和宗婕莉在2022年12月进入娃哈哈体系,担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职务[6][7] 管理层变动与业绩 - 宗馥莉于2024年8月正式接任娃哈哈集团法人代表,持有29.4%股份并出任董事长及总经理[10] - 接班后曾因股东质疑管理能力短暂辞任副董事长,后复职[10] - 2024年公司业绩预估达7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200亿元,2025年销售目标设定显著增幅[11] 舆论与争议 - 宗馥莉接班后公司陷入工厂停工、薪资骤降等舆论风波,包括员工质疑股权回购计划损害利益[9][10] - 公司否认维权委员会诉讼等传言,澄清职工持股会运作正常[10] - 商标转让和陕西乳品车间停产事件引发社会关注[10]
扣非净利最高下跌95%!均瑶健康上半年业绩承压!跨界踩雷、信披违规,益生菌龙头的困境何解?
新浪财经· 2025-07-15 05:46
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597.29万元至895.93万元,同比下降74.23%至82.82%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135.61万元至203.41万元,同比下降93.19%至95.46% [1]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911.64万元,同比下降150.57%,首次年度亏损 [7][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01亿元同比增1.41%,但归母净利润1090.71万元同比下降58.29% [10] 业绩下滑原因 - 传统常温乳酸菌业务受消费低迷影响,市场份额萎缩 [3] - 电商及新零售渠道扩张产生大量前置性销售与市场费用 [3] - 研发投入加大,功能性菌种资源库从6000余株扩充至40000余株 [3] - 销售费用2.45亿元同比增30.27%,管理费用1.42亿元同比增11.87% [9] 信息披露违规 - 未按规定披露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 [5] - 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与上交所纪律处分 [5][7] - 董事长王均豪等主要责任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7] 主营业务表现 - 益生菌饮品板块2024年营收5.95亿元同比下降2.71%,占主营业务40.95% [11] - 益生菌饮品库存量从1270.28吨增至3275.73吨,同比增157.87% [11] - 面临外资品牌杜邦、科汉森及国内蔚蓝生物、汤臣倍健的竞争压力 [11] 跨界业务表现 - 饮用水业务因溴酸盐超标安全问题发展受阻 [11] - 泛缘供应链2024年仅完成承诺营收56.72%,净利润亏损31万元 [12] - 计提泛缘供应链商誉减值3643.26万元 [12] 积极进展 - 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板块收入同比增139.19% [13] - 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1173.33% [13] - 2024年国际业务营收8460万元同比增24.54%,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77.43% [13] - 均瑶润盈拥有3万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菌种,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 [13]
宗馥莉被“弟妹”追讨151亿及股权 强推改革壮大宏胜系或为提前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7-14 23:52
控制权争夺 - 宗馥莉被三名自称"同父异母的弟妹"起诉,要求获得各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权益,合计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1亿元)[2] - 三名原告主张平等享有继承权,并在杭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对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2][6] - 若涉及分割股权,可能危及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控制权[2] 信托纠纷 - 宗庆后生前设立家族信托进行资产隔离和财富传承,宗馥莉被认为是主要受益人及/或受托人/保护人[4] - 原告称宗庆后指示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截至2024年初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2024年5月有约110万美元被转出[5] - 原告请求冻结汇丰银行账户,要求支付资产利息并赔偿损失[5] 遗嘱争议 - 宗馥莉提交2020年宗庆后签署的遗嘱版本,明确"所有境外资产由独女宗馥莉继承"[7] - 原告律师称宗庆后晚年曾在私人场合承认三名子女并口头承诺"不会亏待",但遗嘱见证人均为娃哈哈高管[7] -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但需考虑信托计划及遗嘱对资产的划分[7] 公司改革 - 宗馥莉接班后推动铁腕改革,包括高管层"大换血"、销售体系重构、产品线调整等[2][8] - 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涉及深圳、重庆等地,同时大力发展"宏胜系"公司[8] - 人事调整引发内部震动,多位"老臣"出局[8] 经营风波 - 娃哈哈陕西公司乳品车间2025年2月停工停产,员工不满解决方案[9] - 纯净水被爆由今麦郎代工,因部分批次未达标准已终止合作[12] - 营养快线被爆发现蛆虫,公司称生产环节不会出现问题,可能是仓储环境问题[13] 关联关系 - 停工企业中,杜建英几乎都持有股权[10] - 有分析猜测宗馥莉的系列改革可能是为应对遗产继承问题[13]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5
东吴证券· 2025-07-14 23:30
核心观点 - 《大美丽法案》对美国增长拉动有限,隐含“财政悬崖”风险,美债期限溢价易上难下,驱动因素转向关税、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1][24] - 特朗普“对等关税 2.0”威胁延期,美股走低、美债利率上行,市场反应平静,截止日期或再后延 [2][28] - 股市企稳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使债市收益率上行,后续需观察股市持续性,债市或窄幅波动 [3][30] - 建议从评级、风格、生命周期三个维度寻找转债下半年机会,提高欠配资金配置比例 [6][32] - 多只推荐个股业绩表现良好,盈利预测有上修或维持,均获“买入”或“增持”评级 [8][10][11] 宏观策略 《大美丽法案》 - 法案 45 天落地,因特朗普影响力和规则利用,赤字影响分存量宽松和增量紧缩两部分,对美国增长刺激有限且有分配效应 [24] - 法案加剧公共债务可持续性挑战,2028 年前后易引发“财政悬崖”风险,关税收入能对冲部分赤字但效果不确定 [24] - 当下美债利率上行或告一段落,短期发债冲击可控,中长期期限溢价易上难下,驱动因素转向关税等 [24]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 - 周度 ECI 供给指数回升、需求指数回落,月度 ECI 供给指数回落、需求指数持平,工业生产景气度回落,需求端平稳 [26] - 7 月或现“抢出口”和“抢转口”,出口短期下行风险小,ELI 指数回落,关注本月资金投放 [26] 海外周报 - 特朗普“对等关税 2.0”威胁使美股走低、美债利率上行,6 月 FOMC 会议纪要鹰派,部分官员对降息谨慎 [28] - 截止日延期至 8 月 1 日,市场反应平静,多选择 TACO 策略,截止日期可能再后延 [28] 固收金工 固收周报 - 本周 10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股市影响明显,后续收益率或上行但幅度有限,债市或窄幅波动 [3][30] - 原油库存激增、批发库存下降,中小企业乐观指数下降、失业金数据有变化,美联储对降息分歧明显 [30] - 建议从评级、风格、生命周期三个维度找转债机会,提高欠配资金配置比例,下周转债平价溢价率修复潜力大的有十只 [6][32][33]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 - 一级市场新发行 29 只,规模 348.25 亿元,较上周减少 1.36 亿元;二级市场成交额 623 亿元,较上周增加 61 亿元 [7][33] - 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大于溢价,折价率前三和溢价率前四个券各有特点 [33] 二级资本债周度数据跟踪 - 一级市场新发行 2 只,规模 530 亿元,存量余额增加;二级市场成交量 1855 亿元,较上周减少 61 亿元 [7][34] - 不同期限和评级的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有涨跌幅变化,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和溢价情况各有特点 [34][35] 行业 万达电影 - 2025H1 归母净利润大增,影院业务转型,内容制作储备丰富,新兴业务布局潮玩与游戏 [36][37] - 拓展多元内容和合作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8][37] 连连数字 - 公司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发展稳健,政策与市场推动支付行业发展,其构建综合数字支付生态 [38] - 采用 P/S 估值法,认为 2025、2026 年合理估值应在 8.0x、7.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38] 有友食品 - 2025H1 业绩增长,收入符合预期,新兴渠道贡献增量,利润率超预期,效率提升是核心 [40] - 上修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1][40] 佛燃能源 - 2025H1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高增,供应链及其他业务收入高增,多元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41] - 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2][41] 蔚蓝锂芯 - Q2 业绩超预期,传统锂电出货和盈利提升,新领域布局放量在即,LED 业务和金属物流表现良好 [42] - 上修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给予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13][42] 思源电气 - 25H1 业绩大超预期,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旺盛,公司出海竞争力强,网内市场新品突破,储能等业务发展快 [43][44] - 上修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给予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15][44] 建投能源 - 2025 年上半年业绩略超预期,Q2 上网电量同比+1%,受益于区域电力供需,打造临厂经济圈 [45] - 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6][45] 中国中车 - 25H1 业绩高增,归母净利润同比+60% - 80%,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车组招标与高级修需求共振 [46][47] - 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6][47] 柳工 - 2025H1 归母净利润同比+20% - 30%超预期,国内市场回暖,国际市场增长,6 月挖掘机内销韧性凸显、出口高景气 [48][49] - 混改释放活力,回购增持彰显信心,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49] 中国船舶 - 2025H1 业绩预增 98% - 119%,在手订单兑现超预期,资产整合推进,船舶制造上行周期持续 [50][51] - 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7][51] 东鹏饮料 - 2025H1 业绩预增,收入符合预期,第二曲线发力,高基数和费率提升使净利率同比回落 [52] - 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19][52] 上纬新材 - 深耕环保树脂主业,风电与防腐业务有发展,智元系入主拟转型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化公司 [53][5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0][54] 联邦制药 - GLP - 1 市场潜力大,三靶点有望分更大份额,UBT251 与诺和诺德合作,研发进展领先,在研管线丰富 [55][56]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56] 广电计量 - 2025 年 H1 业绩稳健增长,受益科技创新需求,国家政策支持计量行业,战略新兴板块成长性凸显 [57][58] - 维持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和“增持”评级 [23][58]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被诉:“家事与公司业务无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6:02
宗馥莉遗产纠纷 - 宗馥莉因资产纠纷在香港被起诉,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要求冻结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并追索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约150亿元人民币)[1][2] - 原告方声称宗庆后曾指示下属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汇丰账户2024年初余额约18亿美元(约合129.5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5月已有110万美元被转出该账户[2] - 宗馥莉代理律师质疑证据效力,称未获知宗庆后相关指示[3] 娃哈哈工厂调整 - 今年以来娃哈哈已关停18家分厂的生产线,其中约有5家分厂股东中有原告身影[3] - 关停企业包括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大理娃哈哈饮料、重庆娃哈哈广盛饮料等11家公司[3] - 公司回应称关停是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这些工厂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8月31日,娃哈哈集团的法人代表正式从宗庆后变更为宗馥莉,宗馥莉全面接手宗庆后所持娃哈哈集团29.4%的股份[7] - 宗馥莉接班不到半年曾因被股东质疑管理能力发公开信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后经协商复职[6] - 宗继昌和宗婕莉2022年12月已进入娃哈哈体系,担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职务[3][4] 公司经营状况 - 娃哈哈2024年业绩规模预估回到700亿区间,较上一年大增约200亿元[7] - 宗馥莉为娃哈哈设定了2025年销售目标,预计将超过100亿元,相较于2024年有显著增幅[7] - 公司卷入维权事件,部分员工质疑2018年启动的股权回购计划损害员工利益,但公司否认出现诉讼[7] 品牌与舆论 - 娃哈哈对"娃哈哈"系列商标进行转让引起多方质疑,公司随后给出长文回应[7] - 公司屡次陷入多地工厂停工、薪资骤降、架空国资等舆论漩涡[5] - 陕西公司乳品车间突然停产事件引发社会关注[7]
百亿遗产争夺背后,谁的娃哈哈?
虎嗅· 2025-07-14 14:01
核心观点 - 娃哈哈集团正面临复杂的遗产争夺战和内部权力重组,宗馥莉通过"宏胜系"进行资产切割和权力巩固,同时应对同父异母弟妹的信托基金诉讼[4][5][28] - 公司股权结构可能从"国资-职工-宗馥莉"三方转变为"国资-职工-多子女"的复杂局面,影响控制权分配[33] - 宗馥莉采取"体外循环"策略复制父亲宗庆后当年的模式,但目标转向内部品牌切割而非外部竞争[31][32] 遗产纠纷 - 宗庆后三位美国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要求获得每人7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权益,目前信托资金仅18亿美元(原计划21亿美元)[3][6][7] - 三位子女同时起诉要求确认对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可能改变现有股权结构[33] - 诉讼涉及香港和杭州两地法院,宗馥莉方面否认接受任何遗产[7] 权力布局 - 宗馥莉通过宏胜饮料集团(2022年营收104.2亿元)构建平行体系,已控股近40家子公司,投资超50家企业[23][30] - 2024年完成高层换血,宗庆后时期老臣退出,宏胜背景人员接管[25] - 将12个市场经销商改签至宏胜系公司,并要求员工转签劳动合同(影响干股分红权益)[26] 资产重组 - 2024年关停18条产线(含杜建英子女关联的6家公司),分流员工至宏胜系[10] - 宏胜快速新建十余家代工公司,采取"左手关厂、右手代工"策略[30] - 尝试转让"娃哈哈"商标未果,显示品牌整合意图[27] 股权结构 - 当前杭州娃哈哈集团股权:国资46%、宗馥莉29.4%、职工持股会24.6%[15] - 宗庆后通过宏振投资控制20多家企业,已由宗馥莉全面接管[19][20] - 杜建英通过三捷投资(持股99.8%)涉足医疗、影视等领域,曾与宗庆后共同投资[10] 历史背景 - 宗庆后曾用"体外公司"策略赢得与达能的世纪大战(2009年达能获3亿欧元分手费)[31] - 杜建英为娃哈哈早期高管,1991年加入负责出口业务,2010年创建三捷投资[6][10] - 宗继昌和宗婕莉2022年已进入沈阳娃哈哈等6家公司董事会,但2024年被撤换法人职务[9][10]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近亿元,营收下滑12%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09:26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10.35亿元 同比下滑12.21% [1] - 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9739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扩大230%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增至1.11亿元 创近年新高 [1] - 25Q1和25Q2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877.5万元和7861.5万元 连续两个季度录得亏损 [2] - 25Q1和25Q2扣非净亏损分别为2531.84万元和8592.16万元 [2] 业务分析 - 传统冲泡产品占公司收入70%以上 是业绩核心 [3] - 冲泡业务2024年收入下滑15.42%至22.71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冲泡业务同比再降37.18% [3] - 即饮业务2024年营收增长8%至9.73亿元 其中Meco果汁茶增长20.69% [3] - 2025年即饮产品增速明显放缓 未能有效对冲冲泡类产品下滑 [3] 市场表现 - 公司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降至7.41% 较2023年下降1.26个百分点 [4] -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市盈率(TTM)为-75.32倍 显著低于消费板块平均水平 [4] - 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13.84元 较2019年历史高点35.09元累计跌幅超过60% [4] - 较2020年阶段高点33.50元下跌58.69% [4] 经营策略 - 公司主动降低渠道库存水平 维护经销商和终端利益 [1] - 春节时点提前导致1月份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旺季销售时间缩短 [1] - 战略转型将增长希望寄托于即饮板块 但整体效果不明显 [3][4] - 消费者更注重品牌和产品调性以及推广触达率 [4]
香飘飘: 香飘飘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7-14 09:19
股东会基本信息 - 股东会召开日期为2025年7月30日14点00分,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4幢西楼13楼 [1] - 投票方式采用现场投票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9:15-15:00,其中交易系统投票平台开放时段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1] 投票程序 - 涉及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约定购回业务账户及沪股通投资者的投票需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执行 [2]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其表决权数量为全部账户所持相同类别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和,重复投票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3][4] - 同一表决权通过不同方式重复表决的,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4]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内容已于2025年7月15日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 [2] - 无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2] 参会对象与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4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股票代码603711)有权参会 [4][5] - 个人股东需持身份证及股东账户卡登记,法人股东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文件,异地股东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登记 [5] 其他服务事项 - 公司委托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智能短信提醒服务,推送股东会参会邀请及议案信息,投资者可通过短信链接直接投票 [5] - 会议联系人为邹勇坚、李菁颖,联系电话0571-28801027,传真0571-28801057 [6]
香飘飘: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部分股票期权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09:18
股票期权注销原因 - 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55.07万份股票期权于2025年7月6日到期失效前未行权被注销 [6] - 10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再满足条件 涉及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共计142.70万份股票期权被注销 [7] - 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公司层面考核未达标 涉及36名激励对象共计417.20万份股票期权被注销 [7] 注销规模与程序 - 本次合计注销股票期权614.97万份 [7] - 注销事项在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范围内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7] 审批与合规性 - 注销事项已取得董事会、监事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必要批准和授权 [4][5][6][7] - 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3][7][8] 影响评估 - 注销不影响公司股本结构及股票上市条件 [7] - 不影响激励计划继续实施及管理团队勤勉尽职 [7] - 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