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货币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稳定币即将正式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10 03:04
蚂蚁集团与稀土稳定币战略合作 - 蚂蚁集团宣布投入首期资金100亿元人民币与中国稀土稳定币项目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2] - 合作内容包括研发"稀土锚定型人民币稳定币"、沙盒测试与全球应用 [2] - 稀土稳定币以中国稀土资源为价值支撑、人民币为计价单位 [2] 项目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中国推动数字人民币拓展应用、实现战略资源金融化的重要布局 [2] - 被视为打破美元在大宗商品定价权垄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引擎 [2] - 稀土稳定币将成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筹码 [11] 资金与技术投入 - 首期100亿元资金将用于底层区块链系统建设、国际支付网络对接、跨境结算平台研发 [5] - 资金还将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试点落地 [5] - 蚂蚁集团将输出安全风控体系和全球支付运营经验 [5] 项目特点与优势 - 稀土稳定币是全球首个资源型稳定币 [6] - 以稀土产量与储备为锚定,跨境结算更稳、更快、更安全 [6] - 金融科技驱动区块链+AI风控,重塑国际支付与贸易格局 [7] 市场影响与行业观点 - 业内人士认为蚂蚁集团的资金与技术注入将加快稀土稳定币在海外市场的渗透速度 [11] - 项目将推动人民币在全球结算体系中的话语权提升 [11] - 助力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11] 公司高层表态 -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强调这是国家战略与科技力量的结合 [11] - 提出"握稀土定天下,稳币通世界"的战略愿景 [9] - 表示"十年布局,一朝启航" [9]
香港稳定币,慢了一拍
虎嗅APP· 2025-08-09 09:33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情况 -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但市场情绪因严苛的牌照申请门槛而降温,首批牌照数量仅个位数,远低于预期的"数十家"规模,且推迟至2026年初发放[2] - 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巨头因合规进度问题未能进入首批获批名单,牌照主要集中于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和三大发钞银行[2][3] 监管严格的原因 - 香港监管层将安全性置于首位,担忧稳定币可能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尤其跨境风险更难控制,可能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声誉[4] - 条例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实名制追踪用户所有操作,包括识别VPN使用,防止匿名交易和非法跨境活动[4][5] - 高额准备金要求和资金安全保障规定进一步抬高了合规门槛,传统金融机构因经验丰富更易满足要求[5] 香港稳定币的定位与特点 - 香港稳定币强调"合规、安全、透明",采用区块链技术但本质接近"数字法币的电子代币"或央行数字货币(CBDC)延伸形式,与去中心化加密货币(如比特币、USDT)存在根本区别[6] - 功能上更偏向支付媒介,需100%真实法币储备支持,交易全程可追溯[6] 与数字人民币及美元稳定币的对比 - 数字人民币当前主要用于国内电子支付,国际化面临技术、监管和市场障碍,如跨境支付系统兼容性和外汇管制限制[7] - 全球95%以上的主流稳定币锚定美元,美元稳定币凭借成熟市场和流动性优势主导跨境支付,香港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抗衡[8][9] - 香港模式试图在安全与创新间平衡,既防范金融风险,又争夺未来货币体系话语权,但高门槛牺牲了用户规模和市场灵活性[7][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香港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发钞银行)成为首批稳定币发行主体,互联网企业因合规难度被边缘化[5] - 监管框架虽被视为保守,但反映了香港从激进创新转向安全优先的战略转变[9]
香港稳定币没戏了?
虎嗅· 2025-08-08 12:49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情况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但市场情绪因严苛的牌照申请门槛大幅降温 [1] - 首批牌照数量仅个位数,远低于市场预期的"数十家"规模,且推迟至2026年初发放 [1] - 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巨头未进入首批获批名单,获批主体主要为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和三大发钞银行 [1][3] 牌照申请门槛与合规要求 - 内地企业需同时满足香港监管要求和内地数据安全审批,跨境数据流动需通过内地许可 [1] - 稳定币发行方需严格执行用户实名制,追踪所有交易行为,禁止匿名使用和VPN绕过监管 [2][3] - 高额准备金要求和资金安全保障规定,需确保每个稳定币背后有真实资产支持 [3] 监管逻辑与风险防范 - 香港监管层将安全性置于首位,防范利用区块链技术绕开传统银行体系的洗钱和金融犯罪风险 [2] - 严格监管旨在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声誉,避免跨境稳定币风险失控 [2] - 香港稳定币模式强调"合规、安全、透明",功能上接近"数字法币的电子代币"或央行数字货币延伸 [4] 香港稳定币的战略定位 - 香港稳定币旨在对冲美元霸权,削弱美元稳定币在全球结算中的垄断地位(占比95%以上) [6] - 通过本币稳定币促进多极化主权货币体系,避免核心金融利益受制于美国 [6] - 模式介于传统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兼顾风险防控与货币主导权争夺 [5][6] 市场影响与局限性 - 高门槛限制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平台参与,用户规模因实名制和严格合规受限 [6] - 香港稳定币在流动性和普及度上难以与USDT等成熟美元稳定币抗衡 [6] - 监管框架被视为保守,但反映了香港从"盲目创新"向"安全优先"的转变 [7]
稳定币合规新纪元:香港稳定币监管的“立”与“破”
搜狐财经· 2025-08-08 05:51
全球稳定币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稳定币总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如USDT、USDC)占据超95%的市场份额 [1] - 稳定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凸显美元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1] 稳定币的定义与属性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稳定币定义为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锚定单一或一篮子资产、可作为交易媒介的数字资产 [2] - 稳定币具有"技术+金融"双重属性:技术上依托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金融上通过1:1锚定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国债)确保价格稳定 [3] - 稳定币本质上是创新型支付代币,不属于传统商品范畴,也无法定货币地位 [2] 稳定币的技术与场景演变 - 技术层面从现金抵押与算法稳定型过渡至混合抵押,纯算法稳定币(如UST/LUNA)因脱锚风险已退出市场 [5] - 应用场景从最初的加密货币交易计价工具,扩展至去中心化金融(DeFi)核心资产、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跨境支付及美债市场 [2][5] - 稳定币因其低手续费、点对点交易、支付即结算等特点,在货币贬值严重或SWIFT替代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快速普及 [5]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 - 香港立法会于2025年5月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将稳定币纳入全面金融监管体系 [1] - 香港金管局于2025年7月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等配套文件 [1] - 监管基于"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原则,要求发行人在香港设立实体公司并申领牌照,维持1:1高流动性储备,并提供T+1全额赎回 [12] 主要司法管辖区监管对比 - 美国《GENIUS 法案》于2025年7月18日生效,确立联邦层面美元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禁止算法稳定币,储备资产限于现金、美联储存款或93天内美债 [12][13] - 香港《稳定币条例》未明确限制锚定货币种类(可为港币、美元、人民币等),未明文禁止算法稳定币但实践中不允许,未禁止支付利息但需披露条款 [12][13] - 两地均将稳定币发行人视为金融机构,须履行反洗钱等合规义务,但美国采用联邦-州双轨制监管架构,香港采用单一牌照制度 [12][13] 反洗钱与合规履职要求 - 《指引》要求持牌人建立严格客户尽职调查机制,强化链外信息与区块链地址关联,实现链上交易全覆盖 [14] - 持牌人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如区块链分析工具)对稳定币交易及钱包地址进行监测、筛查,以识别非法或可疑活动 [16] - 持牌人必须遵循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转账规则"(Travel Rule),对大于等于港币8000元的非经常稳定币转账需核实汇款人身份 [17] - 持牌人需根据业务性质建立洗钱风险管理机制,设立独立审计职能,并可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全面评估以提升市场公信力 [19]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政策环境 - 中国内地自2013年起持续强化虚拟货币监管,明确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实施全面禁止 [10] - 截至2024年7月,数字人民币(e-CNY)个人钱包开户量突破1.8亿,累计交易规模达7.3万亿元,试点范围扩展至全国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 [10] - 香港《稳定币条例》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提供可能性,依托香港"一国两制"优势及人民币离岸中心定位,有望连接内地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市场 [11]
悦读·思享丨黄卓:货币数字化正在重塑社会契约的基础
搜狐财经· 2025-08-08 05:11
数字货币的本质与变革 - 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引发市场狂欢,同时各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稳定币成为全球热议话题 [2] - 数字货币正在重构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财富贮藏的统一性,可能成为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与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哲学的新交锋 [2] - 比特币的高波动性暴露其作为价值尺度的缺陷,闪电网络链下交易复刻中心化清算架构,PoW共识机制带来能源消耗悖论 [4] 技术路径与货币形态演进 -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提供去中心化货币发行方案,共识算法与智能合约构建技术乌托邦主义者的理想货币图景 [4] - 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架构",证明法定数字货币无需完全去中心化即可提升效率 [5] - 稳定币与以太坊DeFi生态显示智能合约正在创造超越物理时空的价值交换范式,数字货币是货币形态在数字时代的适应性进化 [5] 全球监管框架与治理挑战 - 欧盟《MiCA法案》试图平衡创新与稳定,美国SEC对加密资产的证券属性认定引发行业震荡,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采用"双层防火墙"机制 [7] - 监管科技(RegTech)滞后于技术创新,导致稳定币储备审计困境、去中心化交易所法律真空等新型治理难题 [8] - 国际清算银行(BIS)创新中心与各国央行数字货币案例显示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动态演进和治理形态变革 [8] 社会影响与文明演进 -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与通证经济模型将人类活动全面货币化,可能对现代公司制度和福利国家体系构成根本性冲击 [10] - 数字鸿沟在加密世界呈现新形态,"加密原住民"与依赖中心化钱包的普通用户可能形成新的阶级分化 [10] - 元宇宙数字分身经济、NFT文化艺术品确权、DeFi全球化资本流动正在构建平行于物理世界的数字文明 [11] 前沿技术与未来挑战 - 量子计算可能对现有金融加密体系(包括区块链技术)带来颠覆性冲击,需重新思考金融安全与区块链发展路径 [11] - 通用人工智能(AGI)与量子技术突破将推动新一轮"数实融合",进一步改变货币金融体系 [11] - 数字货币革命可能是对工业文明时期货币金融体系的降维打击,需构建兼具效率与公平的新型货币文明 [13]
年内已诞生258只翻倍股 覆盖数字货币、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板块
财经网· 2025-08-07 03:03
市场表现 - A股年内诞生258只翻倍股 覆盖数字货币 创新药 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板块 [1] - 上纬新材以超12倍涨幅成为年内唯一10倍股 舒泰神与*ST宇顺涨超5倍 联合化学 胜宏科技等6只个股涨超3倍 北方长龙 恒立钻具等十余只个股涨幅超2倍 [1] - 小微盘个股表现突出 小市值公司因少量资金即可推动股价大涨 诺安多策略 建信灵活配置 中信保诚多策略 国金量化多因子等小微策略主题基金创历史新高 [3] 基金持仓动态 - 舒泰神一季度尚无基金重仓 二季度末获49只基金持有 市值达12.28亿元 其中泰信医疗服务 永赢医药健康等5只基金将其列为第一大重仓股 大成医药健康 富国新机遇等列为第二大重仓股 [1] - 胜宏科技一季度大涨超90% 摩根新兴动力一季度末将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股(净值占比9.21%) 二季度因合规要求被动减持但仍居首位 推动该基金二季度以来净值增长约15% [2] - 热景生物基金持仓比例超22% 益方生物公募持仓比例近23% 诺诚健华公募持仓比例超30% [2] 行业主题分布 - 翻倍股集中分布于医药与科技领域 医药主题基金与科技主题基金年内涨幅领先 [3] - 泰信医疗服务下半年涨近20% 永赢医药健康涨近39% 受益于重仓股持续上涨 [1]
比特币巨鲸再出手,数字货币概念再来一波?
搜狐财经· 2025-08-05 12:49
比特币大额买入事件 - 迈克尔·塞勒旗下公司一周内买入21,021枚比特币,总金额达24.6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1.7万美元 [1][2] - 截至2025年8月3日,该公司比特币总持仓量达628,791枚,总价值约460.8亿美元 [2] 投资理念分析 - 市场高低点判断具有主观性,长线投资者与短线交易者对价格高低的认知存在差异 [3] - 机构资金行为数据比价格波动更能反映真实趋势,例如2022年银行股启动前机构已持续布局一年 [4][6] - 数字资产领域存在传统金融难以理解的策略,如将上市公司转型为比特币储备载体 [10] 市场行为观察 - 白酒板块自2023年10月起出现机构资金持续撤离现象 [6] - A股市场存在"越涨越买"与"跌跌不休"的分化现象,核心驱动因素在于资金行为而非技术形态 [11] 投资方法论 - 有效投资需关注大资金流向、持续性行为及量变积累过程,而非单日价格波动 [15] - 市场预期常出现偏差,实际价格走势反映真实供需关系 [15] - 量化分析系统可帮助投资者从情绪化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决策 [12][13]
主力资金 | 尾盘拉涨停,主力资金出逃超9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05 10:4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重返3600点上方[1]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25.23亿元[1] - 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塑料制品、保险、汽车零部件、银行、交运设备、风电设备板块涨幅居前[1] 行业资金流向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通信行业净流入17.22亿元居首[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8.66亿元[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92亿元[1] - 建筑装饰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22亿元[1] - 房地产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87亿元[1] - 家用电器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5104.12万元[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42.45亿元[1] - 机械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20亿元[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20亿元[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8亿元[1]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8亿元[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8亿元[1] 个股资金流入 - 5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19股净流入超2亿元[1] - 东信和平主力资金净流入5亿元 涉及数字货币概念[2][4] - 创新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4.74亿元 涉及脑机接口概念[3][4] - 中际旭创主力资金净流入4.62亿元[4] - 湖南白银主力资金净流入3.24亿元[4] - 景嘉微主力资金净流入3.10亿元[4] - 长芯博创主力资金净流入3.03亿元[4] - 从泰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入2.89亿元[4] - 福日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2.84亿元[4] - 南都电源主力资金净流入2.74亿元[4] - 华工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68亿元[4] 个股资金流出 - 6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4] - 山河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9.78亿元[4][6] - 翰宇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9.35亿元[4][6] - 兴森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4.57亿元[5][6] - 爱乐达主力资金净流出4.24亿元[5][6] - 江海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81亿元[5][6] - 航天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出3.76亿元[5][6] - 东杰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3.39亿元[6] - 建设工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28亿元[6] - 东山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出3.25亿元[6]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出3.13亿元[6]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6.65亿元[6] - 非银金融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6] - 传媒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6] - 银行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6] - 计算机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6] - 汽车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6] - 东方财富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58亿元[7][8] - 每日互动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27亿元[7][8] - 众泰汽车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9501.30万元[8] - 埃斯顿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9466.60万元[8] - 兴森科技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1.45亿元[8][9] - 拓尔思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1.03亿元[8][9] 概念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股获主力资金抢筹5亿元[1] - 脑机接口概念盘中拉升 创新医疗涨停[3] - 神经系统类立项指南新增"脑机接口置入费""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3]
数字货币板块震荡走强 东信和平此前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5:49
数字货币板块市场表现 - 数字货币板块呈现震荡走强态势 [2] - 东信和平股价涨停 [2] - 楚天龙股价冲击涨停 [2] - 恒宝股份、浙商银行、新晨科技、科创信息等公司股价跟涨 [2]
数字货币板块震荡走强 东信和平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05 05:24
数字货币板块市场表现 - 数字货币板块整体呈现震荡走强态势 [1] - 东信和平股价表现突出,此前达到涨停 [1] - 楚天龙股价表现强劲,冲击涨停 [1] - 恒宝股份、浙商银行、新晨科技、科创信息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