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22:23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3] 能源投资发展态势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 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 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大关 [4] - 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2024年新型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4] 新能源建设成就 - 风光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占新增电力装机80% [7] - 风光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9.7%提升至2024年18.6% 2024年上半年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占比近25% [7]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1.3亿千瓦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35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 [7] 全球市场地位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光伏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 - 2024年风光合计装机规模占全球47% 新增装机占全球63% [7]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 充电运营服务商民营企业占比超80% [5]
我国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8-26 21:45
能源供应与保障 -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五分之一 [2] - 东部地区用能中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2:5 [2] - 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 - 风光发电年度新增装机进入亿千瓦级规模 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3] - 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9.7%提高到2024年18.6% 上半年风光发电量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总和 [3] - 沙戈荒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3亿千瓦 [3]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 [3] 绿色能源消费 - 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10倍 规模世界领先 [4] - 全球超半数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4]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6]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五年增长近30倍 [6]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连续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 [6]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 光伏设备制造超60%风电整机制造为民营企业 [6] 全球贡献与影响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3] - 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7]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7]
“风”“光”无限 中阿共绘“一带一路”绿色图景
新华社· 2025-08-26 16:30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提供全球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 [1] 中阿清洁能源合作项目规模 - 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为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 年发电量满足20万户家庭需求 年减排240万吨 [1] - 阿联酋风电示范项目年发电量满足2.3万户家庭需求 年减排12万吨 [1] - 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35年总减排量相当于新植树5.45亿棵 [2] - 埃及康翁波光伏电站和摩洛哥努奥光热电站体现深度合作 [2] 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 中东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不足1% 但属全球增长最快地区之一 [2] - 海湾七国五年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30% [2] 技术合作与产业协同 - 中国与海湾国家存在市场技术强互补性 开放态度成为合作基础 [2] - 中国在光伏风能电动化领域为全球能源体系提供可行路径 [3] - 中阿企业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共同推动项目落地 [3]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中国 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新华社· 2025-08-26 15:03
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说,"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 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这组海报,带你了解。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 十 绿色低碳转型最快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 32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 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 能源改革持续深化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文章来源:新华社) 媒电、新能源全面人市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 绝大多数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 和 ...
“十四五”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央视网· 2025-08-26 13:57
能源供应与韧性 - 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 [2]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2]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2]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2] - 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 [2] 国际合作与绿色转型 - 能源合作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阶段 [2]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2] -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2]
我国能源强势崛起 多个世界第一诞生改写全球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49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 每3度电中有1度为绿电 [3] - 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全年用电量 建成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8.2% 新能源车全球占比50% 充电桩覆盖率为每5辆车配2个桩 [4][8] 储能技术与应用突破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球第一 占比超40% 五年增长20倍 [6] - 实现锂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应用 新疆戈壁配套万吨级绿氢项目 宁夏煤业实现煤炭高效转化 [6] - 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接近1000小时 较去年提升300小时 [12] 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万米深地油气及千米深海钻探项目 [6] - 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 实现全国产化 单机功率达18兆瓦 [10] - 西藏4700米高原推广光伏取暖 替代传统牛粪燃料 [8] 技术自主与成本优化 -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十年增长10倍 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8][10] - 全球风光发电成本下降60%-80% 中国贡献显著 [14] - 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机制 绿电交易与电价市场化程度提升 [10] 出口与国际影响 - 新能源"新三样"年出口额超1万亿元 五年间帮助全球减碳41亿吨 [8][14]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覆盖"一带一路"国家 推动海外清洁电网建设 [14] - 中国清洁能源年投资额达6250亿美元 超过欧盟与美国总和 [8] 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 - AI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及油气探测领域 提升产业效率 [14] - 行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产能过剩与布局问题 推动容量补偿机制完善 [12]
中国能源结构焕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跃至60%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2:53
能源供应与消费增长 - 能源消费增量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五年新增用电量预计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超五分之一[2] - 能源投资规模突破年万亿元水平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领先地位[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2] - 风电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连续突破1亿千瓦 2亿千瓦和3亿千瓦关口 发展速度与力度前所未有[2] - 风光发电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达28% 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80%[6]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去年已达19.8%[3]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终端用能电能比重达30%左右[1][3]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色电力占比达三分之一 即每3度电包含1度绿电[2]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在"十四五"期间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3] 电力系统与市场建设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重点推进风光稳增长 系统强韧性 市场大规模 用电灵活化 政策强支持五方面工作[6]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包含省内与省间交易 年度月度日内实时交易 以及电能量与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品种[7] -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中立性[7] - 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 包括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 并向绿氢冶金 绿色合成氨 绿色甲醇 绿色航煤等领域延伸[7] 未来目标与技术挑战 - "十五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设定为25%[4] - 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要求"十五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23%以上[4] - 绿色甲醇碳减排成本为每吨二氧化碳100美元以上 可持续航油成本达200-300美元每吨 远高于其他行业边际减排成本[8] - 需要加强可持续燃料技术研发与大规模示范 科学研判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政策不确定性[8] 企业应对策略 - 用电企业需提升用能灵活性 主动与电网互动 在新能源出力高峰安排生产以降低用电成本[4] - 高排放企业需部署低成本减排技术 为碳达峰后迈向碳中和做准备[4] - 通过绿色消费 灵活用能和削峰填谷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4]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十四五”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央视网· 2025-08-26 12:17
能源供应与韧性 - 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 [1]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 -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1]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1] - 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 [1] 绿色能源国际合作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1] - 能源合作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阶段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新华社· 2025-08-26 11:45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与指标完成情况 -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1] - 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3] - 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3] 能源科技创新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 [6]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6] - 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 [6]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发展进入快车道 [6]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 [6] 能源市场化改革 - 煤电和新能源全面入市 [8] -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 [8] -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8]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 [8] - 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 [8] 国际影响力与绿色转型 - 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1] - 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1] - "十四五"以来能源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1]
新闻联播丨“十四五”期间,全国有700多万个家庭当上了光伏“房东”
国家能源局· 2025-08-26 11:27
能源消费增长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5] -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5] - 7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5]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 [5]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5]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5] -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 其中户用光伏1.6亿千瓦 [5] - 700多万家庭成为光伏房东 [5]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5]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5]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5]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等全球最大首座工程 [5]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 [5] 能源产业融合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进入快车道 [5]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 [5] - 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 [5] - 新领域新赛道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源泉 [5] 电力市场发展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9] - 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9] - 风电整机制造企业60%以上为民营企业 [9] - 部分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20% [9] 充电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5] - 每5辆电动汽车配备2个充电桩 [5] -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 [9] - 充电设施规模世界领先 [9] 国际贡献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5] - 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