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奥普特(688686.SH):上半年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8.80%
格隆汇APP· 2025-08-20 10:30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83亿元 同比增长30.6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 同比增长28.8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36.26% [1] - 基本每股收益1.1968元 [1] 行业驱动因素 - 3C行业借势工业AI发展 收入同比增长23.82% [1] - 锂电行业稳定复苏 同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 收入同比增长49.35% [1]
先进数通:公司的装卸货机器人并非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业务量较小,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6:09
公司技术专利 - 公司拥有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机器人系统整体标定方法及系统的发明专利 [2] - 该专利主要用于装卸货机器人产品 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2] - 传统标定方法依赖单一传感器测量精度 如仅使用视觉传感器或激光雷达 [2] - 新专利通过多传感器协同(机器视觉和激光雷达)解决单一传感器误差或故障问题 [2] 产品应用场景 - 机器人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装箱 装配和物料搬运等生产任务 [2] - 公司装卸货机器人并非人形机器人 [2] 业务影响 - 相关产品业务量较小 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2]
汇川技术重磅发布工业零碳战略“1+4+X=0 (zero carbon)”,破解工业深度脱碳密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2:08
公司战略发布 - 汇川技术发布工业零碳战略"1+4+X=0 (zero carbon)" 明确将自身定位为高能耗工业深度脱碳综合解决方案架构提供者 [1] - 战略通过装备流 工艺流 能源流 信息流四维协同 构建双漏斗生态体系 推动工业自动化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 [2] - 战略汇聚产业链核心力量 包括天津钢铁集团 沃太能源 储能领跑者联盟等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启动 [2] 技术路径与行业洞察 - 公司强调高耗能企业需利用自动化和工艺技术优化能源使用 未来90%新建或改造投资将围绕工艺工控 能源电网和数字化三大核心场景 [3] - 自动化发展方向为能源 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三大场景融合 通过精细管理能源流 装备流 工艺流和信息流实现最少电能下的最高制造效率 [3] - 电改政策带来电力市场活力 公司通过构建生态架构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能源定义制造的新时代 [3] 产品与技术方案 - 储能+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离网多能协同 兆瓦级病态电网无缝切换 AI应用 深入钢铁冶金 智慧矿山 港口物流 光储充一体化等场景 [6] - 3.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器适配587Ah大电芯 空间利用率提高40% 单机功率3.5MW 单方功率密度达985kW/m 45°C高温不降额 [7][8] - 4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具备99.3%转化效率 兼容314Ah至700+Ah电芯 支持2~8小时灵活充放策略 [10][11] - 工商业持续供电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 系统切换时间<20ms 实现关键负荷零感知切换 [12][13] 市场认可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荣膺2025年度最佳储能PCS供应商奖与2025年度储能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两项重量级大奖 [4] - 能源产品获欧美等多国认证 依托全球化子公司网络和服务网点为国际客户提供本地化支持 [5] - 储能产品累计护航全球18GW+项目安全运行 新一代3.5MW PCS采用车规级可靠基因 [9] 展会与行业活动 - 战略发布于第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EESA) 展会现场展示多场景硬核产品矩阵与技术成果 [1][6] - 公司邀请行业参与者于9月23日-27日参加上海工博会国家会展中心6.1H-C155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 [13]
英威腾: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2:0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工业自动化占比66.55%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16.08%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13.24% [1] - 光伏储能业务收入占比4.13% [1] 公司治理与运营 - 第七届第十次董事会于2025年8月18日在深圳总部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议案 [1] - 当前公司市值83亿元人民币 [1] 业务结构分析 - 工业自动化是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1] - 新能源相关业务合计占比33.45%(新能源16.08%+新能源汽车13.24%+光伏储能4.13%) [1]
雷赛智能:股东李呈生拟减持不超过3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0:5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李呈生持有约135万股(占总股本0.43%)拟减持不超过30万股(占总股本0.1%)[2] - 监事杨立望持有约301万股(占总股本0.96%)拟减持不超过60万股(占总股本0.19%)[2]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至12月9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实施[2] 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9.63%来自工业自动化业务[3]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37%[3]
蓝海华腾: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09: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4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61%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1.82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59.83%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50.0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68% [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80元/股,同比增长160.87% [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 [20] 业务板块表现 -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32.12%,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增长 [12] - 工业自动化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8.22% [12] - 西北地区营收同比增长150.52%,华南地区增长31.50%,华东地区下降10.10% [21] 行业与市场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售35.40万辆,同比增长55.90% [15]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达3225亿元人民币,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细分领域增速明显 [17] - 国家政策支持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等 [13][16]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广东省新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比亚迪半导体联合创新实验室 [18] - 研发投入1729.0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6% [20] - 掌握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和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可满足众多行业的中高端应用 [18] 主要风险因素 - 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工业自动化行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 [1] -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2]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紧张可能影响毛利率水平 [3] - 公司处于成长期,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4] 资产与投资状况 - 货币资金为2.05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03% [21] - 应收账款为2.57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53%,主要由于销售大幅增长 [21] - 存货为1.51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6% [21] - 委托理财总额为1038.87万元人民币 [23] 子公司表现 - 厦门蓝海华腾电气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6.1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31.36万元人民币 [23] - 无锡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455.85万元人民币 [23] - 新设深圳市华圣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华腾国威科技有限公司 [24]
蓝海华腾: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8:54
公司董事会会议 - 第五届第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在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智衍创新大厦二号楼8层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为工业自动化占比100.0%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48亿元 [1]
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制造业的链主企业——《财富》专访中科时代创始人、CEO马君
财富FORTUNE· 2025-08-18 13:04
工业PC发展历程 - 1981年IBM推出首台个人电脑IBM5150,1984年推出首台工业电脑IBM5531,具备更高可靠性和精度标准[1] - 工业PC被视为工厂自动化的大脑,中科时代从自动化软件起家并扩展至全产业链[1][8] 中科时代战略定位 - 公司目标成为中国制造业链主企业,承担产业链协同推动职责[1][6] - 对标德国西门子(上帝左手)和日本三菱(上帝右手),立志成为中国的"上帝之手"[8] - 短期目标瞄准工业自动化隐形冠军德国倍福Beckhoff,已构建完整产品矩阵[8][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隐形冠军分布:德国1300家、美国330家、中国仅67家,工业领域占比最高[7] - 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存在技术卡脖子问题,关键软件长期依赖CODESYS、西门子等外资企业[10] 核心技术突破 - 开发中国首个自主工业操作系统和集成编程环境,突破Linux/Windows生态依赖[10] - 产品矩阵包含Automation软件(含300-400功能模块)和工智机硬件(智能化PLC/PAC/IPC)[9][10] - 延伸布局工业自动化三大硬件:IO设备、Motion伺服系统和传感器[10] 公司发展现状 - 成立四年实现年增速300%,成为中国一级市场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14] - 股东结构包含国家队、母基金和顶级VC,已完成德国子公司设立及俄罗斯市场拓展[14] - 规划三阶段发展:1.0阶段完成产品布局,2.0阶段冲刺IPO,3.0阶段成为链主企业[15] 经营理念 - 坚持产品驱动长期主义,每年三倍增速下仍保持德企式技术打磨态度[13][14] - 强调团队建设重要性,创始人马君博士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1][8]
突如袭来!深圳,这18个人正在影响中国商界!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28
榜单概况 - 《财富》(中文版)发布"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其中10位来自深圳最具影响力商界精英,8位来自最具潜力商界精英 [1][5] - 上榜企业集中在科技创新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大健康、绿色科技、新消费、智能制造等领域 [5] - 榜单分为两部分: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最具影响力年轻领导者)和中国40岁以下最具潜力商界精英榜(最具潜力创新者) [5] 深圳上榜企业及行业分布 最具影响力商界精英 - **影像科技**:影石创新(刘靖康,33岁),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76%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6][8] - **智能制造**:富士康科技集团(史喆,35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制造效率 [6][10] - **机器人**:越疆科技(刘培超,39岁),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协作机器人公司,覆盖15个行业200多个场景 [6][12] - **医疗科技**:英美达(白晓淞,38岁),国内首家成功研发超声小探头企业,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6][15] - **智能驾驶**:佑驾创新(刘国清,38岁),全栈自研智能驾驶解决方案,2024年登陆港交所 [6][17] - **AI应用**:像素绽放(赵充,39岁),推出AiPPT.com,20个月获2000万全球用户 [6][19] - **农业科技**:前海粤十(陈彬彬,38岁),冷链数字化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24年交易额超350亿元 [6][21] - **工业软件**:中科时代(马君,38岁),国内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赛道占有率第一 [6][23] - **工业自动化**:不停科技(陈锐,34岁),数字厨房整体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 [6][26] - **投资**:三塔资本(何元翔,39岁),聚焦大中华区TMT及消费行业投资 [6][29] 最具潜力商界精英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变量机器人(王潜,36岁),聚焦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29][30]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汉阳科技(黄阳,36岁),全球消费类机器人众筹金额最高公司 [29][32][33] - **智能制造**:思谋科技(刘枢,32岁),工业智能体全球领军企业,服务全球300家头部企业 [29][34] - **智能制造**:安思疆(李安,34岁),高性能3D及AI视觉感知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 [29][36] - **智能制造**:帝尔博格(张本,39岁),重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聚焦智能化机器人 [29][37] - **绿色科技**:欣界能源(陈霖,36岁),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2024年实现全球首次全场景飞行验证 [29][38] - **投资领域**:倚锋资本(朱湃,33岁),专注于全球生物医药VC/PE投资 [29][40] - **新消费与综合**:优优互联(熊丽平,37岁),新消费领域创新企业 [29][41]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药实验效率提升数百倍、柔性生产实现等 [1][4] - 数字原生与智能原生夹层时代的创新者,连接不同文化、行业、价值观 [2] - 创新发生在边界地带,年轻创新者善于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 [3] - 榜单企业代表中国商业变化,正在影响世界 [5]
奋进西青:“隐形冠军”破解“技术壁垒”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9:45
西青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 天津市西青区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98家、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成为区域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西青区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科教资源等优势,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创新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3][6][7] - 政府通过精准政策支持和服务,为企业营造优良创新环境,推动"隐形冠军"企业破解技术壁垒并填补行业空白 [12]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中科慧眼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自动驾驶视觉感知核心算法与磁流变悬架系统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全站式自研并逐步完成芯片国产化替代 [3] - 公司独立开发的感知算法在视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性能超越国外同行,硬件与算法结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 - 西青区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链条 [3] 新材料产业突破 - 卡本科技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主导制定19项行业标准,产品强度达钢材十倍,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占据千亿级基建加固市场重要地位 [6] - 公司自主研发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集成光纤传感器,实现24小时安全监测,突破高速公路和大跨桥梁加固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 [6] 新能源电池技术 - 华神新能源自2008年起探索水系锌—碘电池替代路径,攻克多个关键瓶颈,引领该领域成为全球电池研究热点 [7] - 公司与天开西青园内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完善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7] 工业自动化与高端制造 - 宜科自动化突破毫米级激光测距产品技术壁垒,投入近千万元研发经费,成功替代德国垄断产品 [9][10] - 公司掌握20余项核心技术,包括41位绝对值多圈编码器、微米级激光测距传感器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欧美 [10] - 技术出海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增强经济韧性,上合组织峰会将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