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

搜索文档
五指山市上半年固投增长58.9%,连续两个季度增速稳居全省榜首
海南日报· 2025-09-17 02:08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63亿元,同比增长58.9% [2] - 一季度增长95.7%,二季度增长42.1%,连续两个季度增速稳居全省榜首 [2] - 第二季度荣获海南省投资"奔牛奖" [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1.2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2450平方米,预计2026年完工 [3] - 五指山市乡村振兴茶旅融合项目总投资超12亿元,将提质增效改造茶园1.2万亩,建设41亩休闲茶农业体验区,预计2027年初完工 [3]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 [4] - 全市精细谋划储备项目108个,投资规模达482亿元,精准调度50个在建项目 [4] 招商引资成果 - 广东中桐发展集团投资国际康养度假项目,使用外资超1亿美元,利用67.86亩优质地块 [6] - 赴广东、湖南、新疆等地开展精准招商,签署7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计总投资预计超20亿元 [6] - 招商聚焦文旅融合、医养康养、乡村振兴等核心产业方向 [6] 产业发展方向 - 新增投资项目包括五指山热带飞禽动物园、百岁山矿泉水制造基地等文旅和制造业项目 [2] - 推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2] - 通过"农业+"模式打造现代农业智慧茶园综合体 [3]
湖北金融机构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优化信贷服务 助力民企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6 23:21
转机出现在宜昌市夷陵区政府组织的一次政银企对接会上。"我们精准识别企业需求,运用知识产权质 押融资政策,为其量身定制了融资方案。"邮储银行夷陵区支行行长马旭红说,该企业最终以专利质押 融资的方式成功获贷500万元。 "我们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地方政策性增信体系建设,让数据 多跑路、客户少跑腿,确保信贷资源精准滴灌,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农行湖北省分行普惠金融事 业部总经理李秀华介绍。 凭借科技成果获得融资,同样让湖北蒂坶茶业有限公司受益。"去年我们签署了一份长期订单,回款需 要半年,但采购原料需及时支付现金,我们一下子面临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缺口。"公司负责人杜琼 说。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湖北金融机构优化服务,积极支持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对企业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进行价值评估,叠加信用额度,采用组合担保方式满足了民营 企业融资需求。"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行长徐玲说,目前该行累计为120家科技型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融资 业务,总授信9.48亿元。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洪山工业 ...
四川首个!这个高速服务区可办离境退税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07
近日,在成乐高速夹江天福服务区,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李女士购买了两款茶具和三盒茶叶,消费2200余元,退税245.85元。成乐高速夹江天福服务区今 年8月开通离境退税服务,是四川省首个开通离境退税服务的服务区,这也是该服务区开出的首张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 该项政策面向所有在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游客和港澳台同胞。游客在夹江天福服务区购物时,可直接向退税商店索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 税申请单》和销售发票,无需额外跑办。后续离境时,持相关凭证在离境口岸海关验核后,即可通过退税代理机构办理退税。 今年4月末,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新政规定,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 额提高至2万元。也就是说,境外旅客在夹江天福服务区购买200元以上商品,即可享受最高11%的退税率,购物便利性大幅提升。 "未来,我们还计划增加多语言退税指引、简化凭证填写步骤等举措,进一步优化退税流程。" 夹江天福服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结合茶文化体验, 开放式运营、国际化服务,让离境退税服务成为夹江天福服务区的核心特色标签。 来源:川观新闻 此前,离境退税服务店主 ...
9月19日,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携手上天山,闯欧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5 16:00
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 - 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19日至22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近300家优质茶企携上万种产品集中亮相 10多场茶文化主题活动将陆续登场 [2][3][4] 英德红茶与西牛麻竹笋参展 - 英德红茶首次以专场推介会形式携手西牛麻竹笋共同登陆2025新疆茶博会 展位号T128 [6][7] - 英德红茶作为"世界高香红茶"和"中国红茶品牌价值第一"产品 西牛麻竹笋被誉为"蔬中第一珍" 将通过新疆乌鲁木齐及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条"亚欧黄金通道"进入西北、中亚及欧洲市场 [8][9][25] 新疆市场地位与茶叶消费 - 新疆是"亚欧黄金通道"和"一带一路"核心区 与8国接壤 拥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 外贸经济发达 [11][12][13] - 新疆人均茶叶消费量达4千克 茶叶销售量位居全国前5名 [15][16] - 2024年乌鲁木齐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01.1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2024新疆茶博会4天实现交易额过亿元 [20][21] 英德红茶产业数据 - 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 增幅8.5% 首次荣登全国红茶类第一 [32][33] - 英德红茶综合产值已超90亿元 目标2025年突破百亿元 [41][43] - 英德市茶园面积达18.16万亩 茶叶企业880家 [42] 西牛麻竹笋产业数据 - 西牛麻竹笋2024年底种植面积达99.25万亩 从业人员超17万人 产量达151.36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达109.65亿元 [34][35] - 西牛麻竹笋远销日本、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综合产值率先突破百亿 [40] 市场拓展战略 - 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在新疆设立首个英德红茶营销推广中心 位于乌鲁木齐华凌国际商贸城中厅 这是英德红茶在全国建立的第六个营销战略根据地 在新疆范围设立的首个据点 [56][57][58] - 该中心将通过品鉴会、推介会、渠道对接会等活动深耕新疆市场 并辐射中亚、南亚及欧洲地区 [68][69][70] 历史合作与市场潜力 - 英德红茶2023年作为国茶代表参与"中法元首松园茶叙" 2024年4月与喜茶联名推出"英红·芝士糯糯"系列产品 单日销量突破80万杯 [29][30][31] - 在第十五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上 英德红茶吸引多国客商洽谈采购 外商代表认为英德红茶在中亚、欧洲市场"空间极大" [45][46][63]
北京茶博会(秋季)启幕,双节前打造茶品消费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27
展会规模与定位 - 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 设置1300余个标准展位 吸引700余家海内外茶企及十余个核心产区政府展团参展 [3] - 以原产地直供+多元品牌矩阵为核心 涵盖六大茶类及全产业链产品 打造沉浸式茶产业交流平台 [3] - 通过品牌推介和金融赋能举措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3] 参展商与产品特色 - 福州茉莉花茶以窨次足香气浓滋味醇获重点推介 安徽六安瓜片展团带来核心产区特级茶品 [6] - 紫阳富硒茶展团主打天然富硒概念 中国台湾展团展示东方美人茶冻顶乌龙茶及手工茶具 [6] - 冰岛印象利川红茶奖丰老白茶等700余家优质茶企齐聚 提供多元选择 [6] 创新技术与文化体验 - 机器人茶艺师可按照程序泡制多款茶 受到茶客关注 [6] - 茶周边展区展示宜兴紫砂银壶建盏等茶具 迂墨品牌推出香云纱禅意服饰搭配香道茶道配件 [10] - 个性茶点多种样式吸引茶客赏鉴 [8] 消费趋势与市场表现 - 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前 选购茶礼成为观众主要需求 兼具健康属性与文化内涵的茶品受青睐 [10] - 参展茶企推出中秋专属茶礼品鉴体验等活动 有效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 [10] - 为双节消费市场注入茶行业活力 [10]
潮州茶园“生态加减法”:“茶草共生”模式激活茶产业绿色转型新路径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06:34
文章核心观点 - 潮州茶园通过"茶草共生"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推动茶产业绿色转型 [2][3][4] 模式推广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推广面积达4941亩 覆盖14个产茶镇 [5] - 2025年目标推广面积突破6000亩 [32] - 福建 四川 云南等产茶省已开展考察示范 [28][29] 生态效益 - 广金钱草使杂草抑制率提升至80% 替代化学除草剂 [11][12] - 根瘤菌固氮能力相当于每亩年增施15%氮肥 [14] -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年提升5% [14] -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茶园小气候 [15][16] 经济效益 - 每亩每年节省控草成本800元 [20] - 减少人工松土投入300元/亩 [21] - 化肥使用量减少约20% [22] - 提升茶叶品质 鸭屎香单丛茶获得金奖 [23] 技术原理 - 采用"乔木遮阴 草本护地"立体种植模式 [15] - 广金钱草形成天然生态地毯 抑制杂草生长 [11] - 冬季落叶腐熟后转化为生态肥料 [15] 行业影响 - 为南方丘陵茶区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生态方程式 [26][27] - 凤凰单丛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31] -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带动茶农增收 [2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遗产保护用上黑科技 在峨眉山解锁文旅新体验
央视新闻· 2025-09-11 12:24
核心观点 -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通过生态文旅创新、科技赋能保护及产业绿色转型 实现旅游人次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1][7][30] 生态文旅创新 - 推出"探寻峨眉的生命"生态游项目 由科研人员带队讲解珍稀动植物 吸引大量亲子游客 [2][4] - 开发20公里徒步路线覆盖生物多样性密集区 藏猕猴、珙桐等国家保护动植物资源成为核心吸引力 [6] - 2024年1-8月徒步登山游客达36万人次 同比增长40% 生态游带动冷线客流提升 [7] - 暑期文创品牌"峨眉记忆"销量增长超20% 利用自然奇观开发文创产品成效显著 [7] 科技赋能遗产保护 - 乐山大佛采用毫米级精度无人机巡检 效率较人工提升一倍以上 可识别微观裂隙 [8] - 使用红砂岩材料3D打印1:1石窟模型 还原透气性等物理特性 为修复实验提供支持 [12][14] - 通过微痕提取技术处理近4万张照片 算法矩阵叠加呈现风化文物清晰影像 [14] - 设立33个典型植被监测区 对空气温湿度、负氧离子、PM2.5及地表径流等指标实施动态监控 [16] 生态保护成果 - 完成峨眉山拟单性木兰(极度濒危植物)野外回归800余株 实施藏酋猴种群承载能力评估 [18] - 2024年1-9月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80万人次 同比增长4.9% [7] 产业绿色转型 - 水泥企业投资9000万元进行氮氧化物治理 年排放量削减约1500吨 [2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5% 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3% [26] - 高耗能产业加速退出 重点发展食品饮料、茶产业等"轻净"产业 [26] 文旅经济带动效应 - 乐山市2024年1-8月接待国内游客8580万人次(同比+20%) 入境游客21.93万人次(同比+35.25%) [30] - 下半年规划近30场赛事演艺活动 覆盖文创、赛演、美食、康养四大特色产业 [28] - 推动文旅消费从景区向城市空间延伸 形成"景区游+城市游+民俗游"多元体验模式 [28]
揭秘八马「高端」茶:50%贴牌代工,研发费用不足0.4%
36氪· 2025-09-10 23:54
文章核心观点 - 八马茶业经历长达12年四次IPO尝试均未成功 反映资本市场对传统茶企的冷淡态度及公司自身经营模式存在根本性问题 [6][7][8][9] - 公司面临四大核心痛点:过度依赖贴牌生产、加盟模式反噬增长、高端定位与消费降级趋势错配、年轻化转型失败 [13][14][15] - 财务表现持续恶化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4.2% 净利润大幅下滑17.8% [13] 商业模式缺陷 - 超50%产品依赖第三方OEM代工 自主生产仅限铁观音和部分岩茶 研发投入占比仅0.26%-0.56% 远低于销售费用占比32%-35% [19][20][21] - 加盟店占比达93% 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销售额仅微增0.12% 加盟商需承担最低50万元年度采购额及存货过期风险 [26][27][29][31] - 加盟商质量管控缺失导致113起投诉 含63起虚假宣传和23起质量问题 远高于澜沧古茶的7起投诉 [23] 市场定位困境 - 核心产品定价800-2500元/斤 传家龙井礼盒斤价超8000元 主要依赖中产群体送礼需求 [35][41] - 消费降级导致会员年均消费额从2022年2860元降至2024年2469元 中高端茶叶需求萎缩 [43] - 线下门店客流量极低 与霸王茶姬等新式茶饮形成鲜明对比 性价比遭消费者质疑 [5][43][45] 年轻化尝试失败 - 子品牌"小马茶趣"未能形成差异化 速溶茶品牌"fnf"从电商平台消失 抖音账号停更于2022年9月 [51][53] - "城市会客厅"模式实际沦为商务接待场所 未能吸引年轻群体 [50] - 公司对年轻市场采取观望姿态 缺乏主动创新 [50][55] 行业对比 - 茶企IPO普遍受阻:中国茶叶A股上市终止 天福茗茶股价不足发行价1/10 澜沧古茶2023年上市即破发且2024年亏损3.08亿元 [11] - 传统茶企估值逻辑受挑战 资本市场更青睐新式茶饮 [9][11][12]
城市24小时 | 全国生育率“垫底”的省,向湖北小城学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24
人口与生育政策 - 民建黑龙江省委会课题组赴湖北天门市调研鼓励生育政策 天门市通过"七条意见"等政策使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 2024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 [1] - 黑龙江省面临严重人口危机 常住人口从2010年3833万人下降至2024年3029万人 14年间减少超800万人 2023年人口出生率2.92‰全国垫底 自然增长率-6.92‰全国倒数第一 [2] - 哈尔滨市实施生育补贴政策 对二孩和三孩家庭每月分别给予500元和1000元育儿补贴 购房补贴分别1.5万元和2万元 截至2025年3月末已有19260人领取补贴2.25亿元 [2][3] - 哈尔滨市政策效果有限 2022年出生人口3.3万人(出生率3.6‰) 2024年出生人口3.5万人(出生率3.7‰) 增幅不明显 [3] - 黑龙江省老龄化严重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835万人 占总人口27.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 [2] 产业发展与资源勘探 - 我国发现"亚洲锂腰带"重大锂矿资源 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省区 长度达2800公里 已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突破低品位锂云母提取技术 [10] - 氦气资源取得技术突破 形成天然气中提取氦气技术体系 实现从无到有重大突破 国内产能可满足核心需求 [10] - 浙江推出"浙茶出海"十条意见 目标到2027年建成国际认证标准茶园8万亩 实现年出口额5亿美元(约36亿元人民币) 培育10家出口超亿元龙头茶企 [6] 企业动态与区域经济 - 吉利汽车以1667.63亿元营收首次登顶宁波综合企业百强榜 打破雅戈尔连续4年蝉联榜首的记录 [8] - 青岛绵阳厦门成为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分别围绕智慧港口城乡物流和应急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等方向建设 [5] 高等教育发展 - 西安戏剧学院正式揭牌 成为我国第三所公办戏剧类本科院校 西部地区第一所公办戏剧类本科院校 [7]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揭牌仪式 正式迈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