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板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笔记:半导体掩膜版的投资逻辑分析(含平板显示)(13634字)
材料汇· 2025-06-06 15:03
掩膜版定义与分类 - 掩膜版是微电子制造中的图形转移工具,功能类似传统照相机的"底片",用于将设计图形转移到硅片或玻璃基板上[2] - 主要分类包括石英掩膜版(高精度、长寿命)、苏打掩膜版(中低精度)、凸版(LCD定向移印)和菲林(PCB应用)[4][6] - 半导体掩膜版在最小线宽(≤0.5μm)、CD精度(≤0.02μm)等参数要求显著高于平板显示和PCB领域[2][10] 制造工艺与技术难点 - 核心工艺流程包含CAM图档处理、激光/电子束光刻(130nm为分界)、显影蚀刻等12个环节,光刻技术为核心[6][7] - 技术难点集中在光刻环节的制程管控(温度/气流扰动影响精度)、位置精度控制(多膜层套准)、曝光能量控制等[12] - 检测环节需测量CD均匀性(±0.1μm)、套刻精度(±0.25μm)等参数,并修复微粒缺陷[9][10][63] 产业链与成本结构 - 上游材料依赖进口:石英基板(国产化率5%)、光学膜(国产化率0%)主要来自日本HOYA、韩国SS等[18][20] - 中游制造分为晶圆厂自建(28nm以下先进制程)和独立第三方(成熟制程),下游应用于IC制造(台积电)、平板显示(京东方)等[14][37] - 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67%(基板超90%),制造费用占29%[21] 技术演进方向 - OPC技术:通过光学邻近效应修正解决衍射导致的图形失真,提升130nm以下制程精度[27] - PSM技术:利用相移消除干涉现象,适用于130nm以下制程,对比度提升30%[29] - 电子束光刻替代激光直写:突破130nm物理极限,支持更小线宽[31] 半导体掩膜版市场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54亿美元,成熟制程(130nm以上)占比87%,先进制程(28nm以下)仅13%[34][37] - 国内需求增长:中国12寸晶圆产能占比从2015年9.7%升至2021年16%,规划新增25座晶圆厂[46] - 毛利率差异:高阶制程(如130nm以下)毛利率达50%+,较成熟制程高20pct[42] 平板显示掩膜版市场 - 2022年中国市场规模35亿元(占全球57%),预计2025年达65亿元[55][57] - 技术趋势:大尺寸化(G11产线对应85英寸面板)、高精度化(650PPI以上)[60][62] - 国产替代进展:清溢光电实现AMOLED用1600ppi掩膜版量产,路维光电突破G11产线技术[79] 竞争格局 - 全球半导体掩膜版65%由晶圆厂自供,独立第三方市场中Photronics、Toppan、DNP垄断80%份额[69][71] - 国内厂商:路维光电(180nm)、清溢光电(180nm)、龙图光罩(130nm)加速研发28nm节点[74][75] - 平板显示领域:Photronics、SKE、HOYA占全球88%市场,国内仅清溢光电进入前五[77] 未来趋势 - 特色工艺路线崛起:功率半导体、MEMS等定制化需求推动掩膜版多样化发展[84][86] - 精度持续提升:OPC/PSM技术向28nm以下延伸,套刻精度要求达±0.25μm[87][89] - 国产替代加速:美国限制250nm以下掩膜版出口,刺激国内厂商扩产130-28nm产能[48][75] 重点企业 - 国际龙头:Photronics(5nm EUV)、DNP(3nm研发)、Toppan(全球8大基地)[91][95][97] - 国内上市公司:路维光电(G11产线)、清溢光电(HTM技术)、龙图光罩(功率半导体专精)[99][101][104] - 非上市公司:迪思微(0.13μm)、冠石科技(规划28nm)、中微掩模(130nm)[107][110]
Counterpoint Research:电视与平板电脑推动2024年平板显示市场复苏 汽车领域将引领未来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09:21
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增长 - 2024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 增长动力来自广泛的产品类别 其中电视和平板电脑贡献最大增量 [1] - 展望未来 汽车领域将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 [1]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 - 智能手机仍是2024年平板显示最大应用领域 但增长相对持平 与下游出货增长态势一致 [1] - 预计智能手机面板收入将长期呈下降趋势 [1] 电视面板市场 - 2024年电视面板收入同比增长19% 主要由大尺寸细分市场需求提升驱动 该趋势同时改善了整体平均售价 [1] - 电视面板出货量尤其是显示面积将稳步上升 但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2025年后面板总收入下行 [1] 平板电脑面板市场 - iPad 13 Pro系列采用OLED面板推动平板电脑品类收入回升至疫情时期水平 [1] - 平板增长现已进入产品驱动阶段 下一周期将出现在2027年 预计届时苹果可折叠设备将进入市场 [1] 显示器和PC面板市场 - 显示器和PC面板收入在2023年末疫情后衰退触底后 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预计该领域未来增速将维持在中个位数水平 [4] AR/VR面板市场 - AR/VR面板收入随设备出货下滑而下降 2024年AR/VR设备市场再遇寒冬 两大品类出货量均下跌 [4] - 预计未来一两年将恢复增长 尤其是AI技术深度整合至这些平台后 [4] 车载面板市场 - 汽车座舱信息娱乐趋势正驱动车载面板收入增长 更大尺寸 更精密显示的需求推高了出货量和平均售价 [4] - 长期来看 车载面板将成为所有平板显示品类中增长最快的赛道 [4] - 汽车是未来最热门的增长领域 其各维度指标都在提升 座舱信息娱乐系统正朝着更多 更大 更好的方向演进 [4]
电视与平板电脑推动2024年平板显示市场复苏;汽车领域将引领未来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6-05 08:32
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增长 - 2024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增长动力来自广泛的产品类别,其中电视和平板电脑贡献最大增量 [2] - 2024年电视面板收入同比增长19%,主要由大尺寸细分市场需求提升驱动,该趋势同时改善了整体平均售价 [2] - 平板电脑方面,iPad 13 Pro系列采用OLED面板推动该品类收入回升至疫情时期水平 [2] 各应用领域表现 - 智能手机仍是2024年平板显示最大应用领域,但增长相对持平,预计智能手机面板收入将长期呈下降趋势 [2] - 显示器和PC面板收入在2023年末疫情后衰退触底后,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该领域未来增速将维持在中个位数水平 [5] - AR/VR面板收入随设备出货下滑而下降,但预计未来一两年将恢复增长,尤其是AI技术深度整合至这些平台后 [7] 未来增长驱动力 - 汽车领域将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汽车座舱信息娱乐趋势正驱动车载面板增长,更大尺寸、更精密显示的需求推高了出货量和平均售价 [2][7] - 预计汽车显示屏领域短期和长期收入增长率将维持在较高个位数至较低两位数区间 [3] - 汽车是未来最热门的增长领域,其各维度指标都在提升,座舱信息娱乐系统正朝着"更多、更大、更好"的方向演进 [9] 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整体收入增长将相对持平,主要受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影响 [3] - 电视面板出货量尤其是显示面积将稳步上升,但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2025年后面板总收入下行 [2] - 平板增长现已进入产品驱动阶段,下一周期将出现在2027年,预计届时苹果可折叠设备将进入市场 [2]
夯实计量技术支撑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19 21:03
计量创新与产业融合 - 江苏省着力打造计量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四大高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赋能 [1] - 计量被视为产业发展的"眼睛",精准计量对产业升级具有关键驱动作用 [2] - 计量技术服务是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3] 计量创新策源高地 - 在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领域建成(批筹)7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培育13家省级中心 [2] - 成功研发国内首套近眼显示检测、工业机器人空间六维位姿轨迹测量等系统装置,填补20余项国内测量技术空白 [2] - 计划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技术等领域建设先进测量重点实验室,布局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2] - 申请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开展碳排放、碳足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 计量服务供给高地 - 建立17个省计量技术委员会,获批筹建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测试分技术委员会 [3] - 整合计量技术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建设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服务平台 [3] - 计划在脑机接口、深海科技、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完善计量测试技术和设备共享机制 [3] - 聚焦机器人、纳米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争取国家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落户 [3] 计量技术转化高地 - 去年举办全省产业计量技术创新挑战赛,促成技术交易额近1200万元 [4][5] - 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研制测试设备7台(套),获专利授权11项,助力企业推出40余种新产品,销量60余万台 [5] - 计划健全市场化转移转化机制,推动计量创新成果由科研价值向市场价值高效转变 [5] 计量人才集聚高地 - 全省计量条线汇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才710人,其中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1人 [6] - 与5所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打造省计量院博士后工作站,获批建设国家计量人才实训基地 [6] - 计划实施计量高水平人才领航行动,推行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等聘任制度 [6] - 探索加大计量人才激励保障,完善绩效工资倾斜、市场化薪酬等奖励机制 [6]
为民营企业出海“架桥梁”!中国银行助“深圳创新”走向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4-30 04:4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9日深圳举办“金融赋能布局全球”活动,政银企携手助力民营企业出海,中行深圳市分行以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出海”保驾护航,未来将全力做好“稳外贸”金融服务,助力深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活动信息 - 4月29日“金融赋能布局全球”活动在深圳举办,由深圳市工商联和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主办,政银企携手擘画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 中行深圳市分行服务现状 -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突破3900亿元,民营投放占比超65% [1] - 服务跨境客户数已超过5万家 [4] - 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业务量上均稳居深圳市场第一 [6] 服务案例 - 中行深圳市分行自2007年起与康冠科技开展授信合作,为其提供跨境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康冠科技去年销售额超155亿,80%以上来自海外市场 [3] - 2023年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领投欣旺达,中行深圳市分行将协调资源帮助欣旺达解决海外项目难题,欣旺达通过海外建厂完善全球产能网络 [3] 服务举措 - 依托中银集团全球化服务优势和总行机制,为民营企业出海精准赋能,保障跨境结算“有速度”、跨境融资“有力度”、综合服务“有深度” [6] - 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投融资便利化等政策试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强化商投行联动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6] 未来规划 - 积极落实“稳外贸”工作部署,在拓展新兴市场、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布局、开展汇率风险管理、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做好金融服务 [6] - 以更开放姿态、更务实举措助力深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更多“深圳品牌”“深圳创新”走向世界 [8]
为民营企业出海“架桥梁”!中国银行助“深圳创新”走向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4-30 04:41
深圳民营企业出海金融支持 - 深圳举办"金融赋能布局全球"主题活动,政银企携手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 - 深圳被称为"民营经济第一城"和"中国外贸第一城",中行深圳市分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突破3900亿元,民营投放占比超65%[4] - 中行深圳市分行服务跨境客户数已超过5万家,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业务量上均稳居深圳市场第一[9][11] 企业出海案例 - 康冠科技2023年实现超155亿元销售额,其中80%来自海外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 - 中行深圳市分行与康冠科技合作18年,提供授信、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6] - 欣旺达在越南、印度、匈牙利等地建设产能,中行领投2023年关键资金并协助解决跨境金融难题[6][8] 金融服务措施 - 中行深圳市分行提供"有速度、有力度、有深度"的金融服务,包括贸易收支便利化、投融资便利化等政策试点[4][11] - 依托中银集团全球化优势,建立"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机制,保障跨境结算、融资和综合服务[11] - 重点支持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出海布局、汇率风险管理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11]
2025年宜春市一季度外贸进出口稳中趋好
中国发展网· 2025-04-23 08:55
外贸总体表现 - 一季度宜春市进出口总额51.5亿元 同比增长26.1% 其中出口44.6亿元增长30.3% 进口6.9亿元增长4.3% [1] - 前三个月进出口额分别为21.2亿元(增48.9%)、14.2亿元(增23.1%)、16.2亿元(增6.9%) 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 企业结构特征 - 生产型企业进出口42.1亿元 增长18.9% 占外贸总值81.7% 贸易型企业进出口9.4亿元 增长72.5% 占比18.3%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33.6亿元 增长36.9% 占比65.2% 较去年同期提升5.1个百分点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7亿元 增长9% 占比32.9% 国有企业进出口9737万元 增长27.2% 占比1.9% [1] 贸易伙伴分布 - 对东盟进出口12.7亿元 增长1.2倍 对欧盟进出口8.1亿元 下降9.3% 对日本进出口7亿元 增长7.5% 对美国进出口6.3亿元 增长36.6% 四者合计占比66.4%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2亿元 增长38.7%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2亿元 增长47.1% [2] 贸易方式结构 - 加工贸易进出口12.5亿元 增长89.8% 规模列全省第6位 占比24.3% 较去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 [2] 出口商品表现 - 机电产品出口20.1亿元 增长67.7% 占出口总值45% 其中锂电池出口4.5亿元增长13.8倍 平板显示模组出口1.6亿元增长8.7倍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亿元 增长58.8% 烟花爆竹出口1.8亿元 增长33.3% 占全省烟花爆竹出口总值25% [2] - 二手车出口208辆 增长2.5倍 货值702.3万元 下降19.3% [2] 进口商品结构 - 中间品进口6.2亿元 增长5.2% 占进口总值90.7% 其中集成电路进口2.2亿元增长5.7% 无机化学品进口1亿元增长34.7% [3] - 塑料及其初级产品进口3421万元 下降17.1% 鞋靴零件进口2738万元 增长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