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制造

搜索文档
猛涨超30%!宏昌科技火了 多家机构调研
中国基金报· 2025-09-21 21:21
机器人产业链热度提升 - 宏昌科技上周股价涨幅接近34% 公司投资3000万元持有良质关节科技30%股权 产品应用于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1][3] - 美利信上周股价上涨超22% 公司具备机器人结构件同步开发能力 正加强技术储备与客户合作[3] - 世运电路持续配合T客户开发人形机器人业务 预计随量产实现同步增长[3] - Wind人形机器人指数上周上涨超2% 多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幅超20%[1][4] 存储芯片行业迎来涨价潮 - 美光暂停多款产品报价 闪迪宣布产品价格调涨超10%[5] - 德明利预计四季度存储价格维持上涨趋势 受AI算力需求推动 公司企业级存储产品覆盖高性能SSD和DRAM[5] - 江波龙判断四季度存储价格全面上涨 公司SOCAMM2内存产品专为AI数据中心设计 突破传统性能瓶颈[5] - 德明利上周股价大涨近30%[5] 各行业龙头企业动态 - 中航成飞军贸产品受国际冲突推动 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公司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策划再融资[6] - 比亚迪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2025年上半年同比进一步下降 公司强调与供应链协同共赢[6] - 紫光国微作为国内首家eSIM全球商用芯片商 已量产多款符合通信标准产品 针对AI+5G+eSIM场景完成技术布局[6]
三年前欧盟曾制裁新疆棉,如今军工囤中国棉短绒,俄购棉稳火力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41
欧盟制裁与供应链困境 - 欧盟2022年6月对新疆棉花实施供应链限制 要求企业确保原材料不含高风险来源 导致工厂拒收中国棉短绒 港口查验时间无限拉长 部分已装船货物被拒收 [5] - 欧洲军工企业陷入原材料匮乏困境 德国莱茵金属因缺乏高品质硝化棉导致生产线大规模闲置 法国军工承包商因原材料供应波动导致产品稳定性下滑 部分批次弹药不合格 [5] - 欧盟原计划向乌克兰交付100万发炮弹 实际完成率不足70% [5] 欧洲对华供应链依赖 - 欧洲90%以上硝化棉供应或明或暗来自中国 本土弹药产业链自上世纪末大幅削减 产能严重萎缩 [6] - 欧洲三年所需的中国棉短绒几乎被搜罗一空 [1] - 欧洲尝试将印度作为替代原料国失败 印度棉纤维强度不足 杂质率高 硝化处理事故频发 单位产能成本超中国50%以上 原计划4000吨年产项目未达产 [7] 俄罗斯供应链转变 - 俄罗斯对中国硝化棉进口从几乎为零飙升至2023年1365吨 [3][8] - 2022年5月首批大批量订单达704吨 2025年前五个月对俄出口接近600吨 [8][25] - 货物经中亚与土耳其转口 土耳其Noy公司承担一半进口任务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提供物流缓冲 [8] 中国硝化棉产业优势 - 中国硝化棉年产量6万吨 占全球总产量近一半 [16] - 新疆棉花占全国棉短绒产量85% 提供坚实原料保障 生产环节可实现省域范围内闭环 [16] - 2024年出口批次近千次 远超巴西 泰国等国不足百次的年出口批次 [19] 产品质量与技术特性 - 中国高纯度硝化棉具有反应温和 保质期长特性 无需改造设备即可直接使用 [10] - 出货前完成干燥和降氮处理 提高安全性 降低工厂事故风险 [10] - 俄军2023年下半年平均每日炮击密度比上半年上升17% 证明补给链条未受破坏 [10] 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 - 美国得克萨斯州硝化棉装置建设推迟至2025年末 原计划日产200吨仍未试运营 [22] - 法国德国重启本土生产线进度缓慢 关键设备定制周期长 原材料仍依赖进口 [21] - 中国同时向俄罗斯 法国 美国 印度等多国供应硝化棉 运输路径灵活调整 [17] 地缘政治与产业影响 - 硝化棉直接决定战场炮火输出频率 乌克兰前线70%以上战斗伤亡源自炮击 [24] - 乌克兰东部战线推进缓慢 部分炮兵旅每日仅获不足100发炮弹补给 [24] - 美国防务企业2025年建议建立对华硝化棉特别进口通道 引发国内轩然大波 [25] 市场应对措施 - 中东公司成为灰色采购渠道 代理采购中国棉短绒向欧盟分销 规避原产地信息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和竞价抢购 [25] - 欧洲军工企业向政府递交匿名报告 警告原料采购政策将影响炮弹 火箭弹 推进剂等多品类交付 [25] - 俄罗斯国内化工体系响应 兵工厂重启冷战时期生产线 新建处理设备 技术人员紧急抽调至生产一线 [11]
调研速递|广东宏大接受线上众多投资者调研 矿服订单与军工业务成关注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0:57
矿服业务 - 矿服板块新签订单稳中有增 截至上半年在手订单超350亿元[1] - 聚焦重要区域市场并加快国际布局 主要客户包括紫金矿业、国家能源集团、鞍钢矿业等[1] - 今年新签矿服订单已超百亿元[1] 军工业务 - 坚定向军工转型 大力投入高端智能武器装备系统及相关产业链配套布局[1] - 防务装备产品布局高端防务装备及核心配套产品[1] - 宏大卫星无锡项目在轨10颗卫星运行良好 未来将与防务装备业务协同[2] 收购进展 - 收购长之琳聚焦航空装备领域 符合军工转型战略并完善产业链布局[1] - 收购雪峰科技有利于双方产业链协同 可把握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机遇[1] - 公司正积极推动长之琳后续股权转让工作[1] 项目参与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将积极参与雅下水电站及新藏铁路工程爆破业务 但能否参与存在不确定性[2] - 公司于9月17日在北京广东宏大国际中心举办投资者开放日活动[2] - 未来将持续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2] 业务协同与战略 - 收购雪峰科技时已作出解决同业竞争承诺[2] - 向军工转型是重要战略 公司将持续加大防务装备板块投入[2] - 矿服业务深耕"大客户、大项目"战略[1]
德媒称,欧洲拒绝了特朗普,要求联合对中国征收100%关税的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9-17 04:20
特朗普对北约及中国的贸易政策主张 - 要求北约成员国全面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作为美国实施制裁的前提条件 [1] - 建议北约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的高额关税 声称此举可迅速结束俄乌冲突 [1] - 鼓动欧洲盟友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 表面理由是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 [3] 欧盟对特朗普提案的拒绝及原因 - 七国集团财长会议集体否决美国对华加征高关税的提议 [5] - 欧盟拒绝原因包括美国已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15%关税 并要求欧盟承担13500亿美元军费 [6] - 高关税措施违背WTO规则 欧盟倾向于采用精准反规避工具而非全面关税战 [6] - 欧盟内部既无法律依据也无政治共识支持极端贸易措施 [6] 中美贸易博弈现状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 反制美国科技封锁 [5] - 美国F-35战机升级项目因稀土供应问题延期五年 暴露对中国稀土的高度依赖 [5] - 中美即将举行第四轮贸易谈判 美国谈判筹码所剩无几 [5] 地缘政治经济影响 - 美欧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分歧 反映西方阵营内部矛盾加剧 [6] - 中俄能源合作自2009年开始 持续16年的正常经贸往来被政治化解读 [1] - 特朗普提案意图迫使欧盟在对华贸易战中更加依赖美国 但未获响应 [5]
币安接近达成协议 有望摆脱美国司法部施加的合规监督
华尔街见闻· 2025-09-17 02:22
作者:赵雨荷,华尔街见闻 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正与美国司法部接近达成一项潜 在协议,或将取消此前43亿美元和解协议中的一项关键监管要求,即由外部机构持续监察其合规情况。 据报道,美国联邦检察官正在与币安商谈是否取消外部合规监察员(compliance monitor)的要求。媒 体分析称,若最终取消,将成为美国司法部近期放松企业监管趋势的最新举动。此前,自拜登政府任命 的一些监察员已被撤销,司法部正在整体调整对"外部监察"的态度。 币安曾在2023年支付43亿美元罚款,与美方达成和解,这笔罚款是美国历史上最大一笔企业罚款之一。 此后,币安一直努力争取美国当局的信任。 币安创办人赵长鹏曾在协议中认罪,并服刑四个月。他在今年5月的播客节目中透露,正寻求特朗普的 赦免。据媒体报道,币安也参与了World Liberty Financial Inc发行的稳定币开发,而这家公司是特朗普 家族的业务之一。 司法部目前尚未就是否取消监察员作出最终决定。原本的监察协议为期三年。即使取消外部监察,币安 可能仍需加强合规报告,才能获得司法部的批准。 外部监察或将放松 媒体称,司法部 ...
孟晓苏谈特朗普的“美国版国有化”: 房地产商思维如何重塑美国经济
凤凰网财经· 2025-09-16 07:57
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 - 特朗普第二任期推行被视为国有化的政策措施 反映房地产商思维主导的经济治理理念重大转变 [3] - 政策核心逻辑源自特朗普作为房地产商的独特经验与思维方式 涵盖战略 经济 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层面 [3] 房地产商思维治国 - 将一切视为可交易资产 追求即时回报和有形利益 延伸至国家治理 [4] - 补贴转换为股权 如同房地产交易中以物易物 关键企业视为可收购优质资产 国家战略当作商业项目运作 [4] - 对企业采取大棒加胡萝卜策略 完美体现房地产谈判压力战术 [4] - 美国政府大规模入股私营企业 类似房地产企业接管政府 用经营公司方式治理国家 [4] 战略行业控制 - 芯片 稀土和军工等战略行业必须掌握在美国手中 [5] - 国防部入股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 获得1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5] - 考虑对英特尔 洛克希德·马丁等企业进行类似操作 减少对外依赖特别是对中国依赖 增强供应链安全 [5] - 军工企业73%以上收入来自美国政府 政府通过入股成为老板 确保国防工业基础稳定 [5] 产业政策重构 - 对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逆反和修正 [6] - 传统补贴方式如芯片法案390亿美元补贴效果不彰 [6] - 补贴转股权 用109亿美元未支付补贴换取英特尔10%股份 更深入绑定企业投资行为符合政府战略方向 [6] - 美国政府角色从补贴者或监管者向战略投资者转变 [7] 应对中国竞争 - 采取一切可能手段维持美国优势 借鉴中国模式元素 [8] - 学习中国运用国家力量主导产业发展经验 包括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作用 [8] - 通过组建主权财富基金 入股关键企业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8] - 在芯片 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等关键科技领域与中国竞争 [8] 政治与财政考量 - 目标企业如英特尔工厂位于摇摆州 政府干预保障就业和投资 兑现竞选承诺巩固选民支持 [9] - 美国联邦债务超过37万亿美元 财政压力加大 [10] - 补贴转股权理论上可从企业盈利获得分红回报 缓解长期财政压力 [10] - 通过主权财富基金模式盘活国有资产 吸引私人资本 减少政府对发债依赖 [10] 政策争议 - 严重干预市场扭曲竞争 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创新乏力 违背自由市场理念 [11] - 政府同时作为监管者 最大客户和股东 存在巨大潜在利益冲突 [11] - 芯片法案等未授权政府以此方式使用补贴资金 法律基础存疑 [11] - 可能加剧全球产业政策竞赛和国家资本主义趋势 [12] 经济体制转向 - 美国优先理念与房地产商思维结合 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远超自由市场教条坚持 [13] - 强调战略主导 经济民族主义和政治实用主义混合体 [13] - 强化国家政府对关键经济和战略资源控制力维护美国霸权地位 [13] - 短期高效直接 长期可能引向国家资本主义模式 国家通过持股和直接干预扮演经济主导角色 [13] - 特朗普房地产背景深刻影响治国方略 将国家视为企业 政策视为交易 战略资产视为房地产项目 [14]
美国枪击惨剧的背后:军工复合体才是永不降半旗的赢家
虎嗅· 2025-09-14 12:03
美国又又又降半旗了!美国持枪自由成了年度最大黑色笑话,查理柯克支持枪支,最后自己被同阵营的 极右翼用枪爆头,这事儿还真讽刺...... ...
我国稀有金属禁令重创美军工!98%全球镓产能成战略核弹,F-35生产线面临全面瘫痪?
搜狐财经· 2025-09-13 11:43
朋友们,今天聊个硬核话题——为什么一块熔点仅29℃的银色金属,能让五角大楼彻夜难眠? 最近外媒疯狂炒作"中国镓危机",真相究竟如何?作为跟踪 稀有金属战略十年的老兵,我用三个铁一般的事实带你看透这场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 当大众目光聚焦芯片战时,镓(Ga) 这种能"手撕即化"的金属,已在悄无声息间掐住西方军工命脉。它不是稀土,却比稀土更致命——全球98%原生镓产 能集中在中国,而美军工体系80%需求依赖中国供应(数据源: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报)。 氮化镓(GaN)技术是核心痛点。现代雷达、导弹、隐身战机的高功率芯片,全靠它实现三大突破: 一、不起眼的"战略金属",为何成美军工命门? 更残酷的是技术代差。2025年1月中国将镓提纯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意味着即便美国找到矿源,也无法量产武器级高纯镓。五角大楼报告直言:失去中 国镓供应,美军高端武器产能将在18个月内腰斩。 二、中国组合拳如何打中西方七寸? 回顾这三步精准落子,你会发现资源博弈早已升级为技术+规则的降维打击: 三、美军自救计划为何全面溃败? 面对困局,白宫祭出三招却招招受制: 第一拳:出口许可制度(2023年7月) 要求买家申报终端军事用途,直接 ...
刚刚!突发警告:最大的泡沫!
券商中国· 2025-09-13 02:05
军工巨头突然发出警告。 在大量军工企业纷纷涌入军用无人机市场的背景下,欧洲军工巨头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警告称,军用无 人机制造业务可能是国防领域最大的泡沫。这是首位公开质疑这一市场的业内大佬。 值得一提的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莱茵金属股价持续暴涨,从冲突前的42亿欧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860亿欧元(约合 人民币7200亿元),累计涨幅高达1948%。有分析指出,莱茵金属明显受益于欧洲掀起的新一轮"军备竞赛"。帕佩格透 露,公司订单储备最早明年年中有望达到1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 军工巨头突发警告 雄心勃勃的军工巨头 报道称,军用无人机已在乌克兰战争中展现出关键作用,洛克希德·马丁、Anduril以及大量军工初创企业纷纷涉足该领 域,不仅投入生产,还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帕佩格是首位公开质疑这一市场的业内大佬。他掌舵的莱茵金属是近年来全球市值增长最快的军工巨头。 自2022年以来,莱茵金属股价暴涨,从俄乌冲突前约42亿欧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860亿欧元,累计涨幅高达1948%,是德 国蓝筹股中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其总市值与全球最大的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900亿欧元)已相差不远 ...
欧盟大手笔升级防务,前景如何?(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22:49
欧盟防务开支增长趋势 - 2024年欧盟防务开支总额达3430亿欧元(4020亿美元)创纪录超预期 比2023年底预测多出170亿欧元 [1][2] - 2025年防务开支预计进一步增至3810亿欧元 [1] - 除葡萄牙和爱尔兰外 所有欧盟成员国2024年均增加防务预算 [2] 防务开支增长驱动因素 - 乌克兰危机使欧盟强烈感受俄罗斯安全威胁 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防务开支增幅显著 [2] - 北约通过"5%军费目标"要求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 21个欧盟成员国受此约束 [3] - 欧盟主动推动地缘政治转型 通过《2030年准备就绪》白皮书和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加强防务自主 [2][3] 防务资金分配领域 - 装备采购同比增长39% 研发支出增长20% [5] - 短期重点补充坦克、飞机、无人机等主战武器库存 [6] - 中期加强无人机、防空系统、远程攻击武器研发弥补短板 [6] - 长期推动指挥系统、信息系统、情报系统等军事结构全面转型 [6] 防务开支经济影响 - 军工领域迎"黄金时代"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与大众汽车开展军用卡车生产合作 [5] - 初始阶段防务开支对欧洲经济刺激作用有限 [5] - 北约欧洲成员国过去10年累计防务开支超3.15万亿美元但未形成有效军事能力 [5] 防务自主实施挑战 - 2020-2024年北约欧洲成员国64%武器进口来自美国 较2015-2019年52%占比显著上升 [9] - 欧盟需解决成员国间安全认知分歧:波罗的海国家关注俄罗斯传统威胁 南欧国家关心中东非传统威胁 [11] - 缺乏独立指挥体系及实战经验 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国安全依赖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