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带你一起看服贸!运动还能这么玩?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4 09:01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及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各式各样的智能运动设备亮相体育展 区。激光射击、无人机试飞、模拟滑雪……快快跟随镜头来一次沉浸式运动体验吧!(李泽) ...
智汇服贸 潮向未来丨从“看客”变“玩家” 运动原来可以这么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4 07:41
今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 以"赛事名城 链动全球"为主题 让体育服务从"赛场"走进"生活" 50+场特色配套活动 打破"运动=枯燥"的刻板印象 解锁了多元运动新玩法 观众不再只是参观更能参与 真正实现从"看运动"到"玩运动"的转变 让体育服务成为连接全球赛事与大众生活的桥梁 ...
体育赛事合作潜力大(走进服贸会)
人民日报· 2025-09-13 21:50
展会概况 - 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以"赛事名城 链动全球"为主题 总面积达7650平方米 设有体育赛事服务 体育科技服务 户外与冰雪服务 国际交流服务及体育产业服务五大板块 [1] - 吸引400多家企业及40余个国际机构线上线下参展 科技与体育深度结合带来全新体验 成为服贸会热门打卡地 [1] - 配套举办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及户外运动与冰雪经济发展论坛 云集国内外体育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案例与展望前景 [1] 国际企业参与动态 - 西班牙赛文米拉体育公司首次参展 认为科技赋能体育提升民众参与感和乐趣 计划明年在北京开展新项目 [1] - 法国Wavelandes公司连续两年参展 2023年展示第三代波浪制造技术及城市冲浪公园概念 已与中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1] - 当前正共同推动中法生态冲浪公园项目落地 计划打造世界级冲浪和旅游目的地 [1]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全民健身理念普及 推动城市运动需求增长 国际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意愿强烈 [1] - 中国重视体育事业发展 为户外运动创造消费新场景 同时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 -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与服务市场开放 为外国企业提供机遇 中国被视为创新合作伙伴及重要市场 [2]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文旅“新”体验
新华社· 2025-09-13 13:33
文旅科技体验创新 - AI换装拍照、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在文旅服务展区提供丰富互动体验[1] - 观众通过VR项目"梦回圆明园"实现沉浸式体验[7] - MR技术《看·见殷商》提供混合现实观展体验[11][16] 智能设备互动应用 - 儿童与"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进行五子棋对弈[3][13] - AI具身智能机器人"AI小蚂ROBOT"在户外展区实现人机互动[15] - 儿童参与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并与获奖机器人合影[9] 数字技术文博融合 - 北京市文物局展台通过数智赋能技术增强展览展示效果[14] - 博物馆AI全息换装机提供创新拍照体验[14] - 虚拟现实数智化文商旅解决方案在广电局展台展示应用[15][16] 体育科技跨界融合 - 体育服务展区设置"AI运动挑战"项目供儿童体验[9] - 中国国家队展台推出文创产品零售业务[7] - 橙狮慧影展台将AI技术与运动项目相结合[9]
21现场|连冰都是“永不融化”的?AI+体育黑科技引爆服贸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6:3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主要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人民币693.42亿元 同比增长31.1% 增加164.55亿元 [1] - 体育服务贸易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43.5% 为近年最快增速 [15] - 国产自主创新体育服务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12]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战略 支持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应用 [1] - 新政明确鼓励体育服务业发展 多项举措提振从业者信心 [1] 企业案例与技术创新 - 瑞盖科技2025年服务赛事数量同比翻番增长 其"中国鹰眼"系统覆盖足球/乒乓球/网球/排球/游泳/斯诺克等赛事 [2][13][15] - 橙狮体育Smartshot产品已部署超过120片场地 累计生成超1000万条AI视频和近5万份数据报告 支持1.2万场对阵 [6][8] - 北京凝基新材研发凝胶冰雪材料解决人造冰雪易融化痛点 员工人数从5人增至30人 [4][12] - 咪咕推出AI智慧观赛功能 从单球星追踪升级为同时追踪3名球员并展示数据 [11] 技术应用趋势 - AI+体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赛事判罚/沉浸式体验/运动数据分析等领域 [6][10][11][13] - 新材料技术突破推动冰雪场馆科技化升级 [4][12] - VR技术实现NBA投篮沉浸式体验 吸引大量观众参与 [11]
连冰都是“永不融化”的?AI+体育黑科技引爆服贸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6:30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4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人民币693.42亿元 同比增长31.1% [2] - 体育服务贸易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43.5% 为近年来最快增速 [7]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策文件 提出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战略 支持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应用 [2] 企业创新与技术应用 - 北京凝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凝胶冰雪材料 解决人造冰雪易融化、能耗高痛点 员工人数从5人增至30人 [4][7] - 橙狮体育AI网球系统Smartshot已部署超过120片场地 累计生成超1000万条视频和近5万份数据报告 支持1.2万场对阵 [4] - 咪咕公司推出AI智慧观赛功能 从支持1名球星高亮升级为同时追踪3名球员并展示数据 [5] - 瑞盖科技"中国鹰眼"系统服务足球、乒乓球等国际赛事 2025年服务赛事数量同比翻番增长 [3][7] 政策与市场机遇 - 新政提出大力支持赛事经济 体育赛事服务公司迎来长期利好 [2][3] - 冰雪经济升温带动冰雪场馆科技需求增长 国产自主创新体育服务产品数量增加 [4][6] - 中国体育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7][8]
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国际顶级赛事、机器人赛事、虚拟体育赛事三类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9-13 05:30
展会概况与定位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北京从"双奥之城"迈向"国际赛事名城" [1] - 专题展主题为"赛事经济 链动全球" 设置12号馆和14号馆两大展馆 [2] 展会亮点与特色 - 突出"强赛事"亮点 展区包含赛事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配套赛事举行及国际顶级赛事集中发布 例如首次进京的GT赛车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于10月17日至19日在亦庄举行 [2] - 强调"科技感"亮点 展馆集中展示体育科技应用场景 多项前沿技术亮相 例如14号馆展出的"Smartshot"系统可实时捕捉挥拍动作和球速轨迹 提供专业数据分析 [2] 产业合作与签约成果 - 69个体育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 签约项目和金额再创新高 服贸会前三天又有近3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签约 [3] - 冰雪新材料企业参展三天内接待数千名观众和数百名参展商 与9家国内龙头企业和1家南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赛事体系建设 - 北京拥有世界一流场馆资源 2000余家赛事相关企业 体育旅游、版权运营、赛事赞助等服务业门类齐全 [4] - 构建三类赛事体系支撑"国际赛事名城"建设:国际顶级赛事(如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 机器人赛事(如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虚拟体育赛事(如全国首届虚拟体育公开赛) [4] - 2024年北京发布198项"双奥100"精品赛事 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4] - 重点引入新兴赛事如小轮车、匹克球、攀岩等潮流运动 持续推进北京马拉松、北京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等群众性赛事 [4][5] 体育消费数据表现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同期3834.9元增加495.8元 增长12.9% [6] - 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6]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6] 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 通过增加场馆赛事举办强度和提升使用率发挥"双奥"场馆资源价值 [7] - 深化"赛事+"融合:北京马拉松与天坛文化、老字号餐饮跨界联动 应用8K转播、AI赛事分析等技术延伸智能装备、赛事数据服务产业链 [7] - 联动商业体打造"赛事消费圈" 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持续客流 推进"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业""赛事+科技"融合项目 [7]
2025服贸会|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国际顶级赛事、机器人赛事、虚拟体育赛事三类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9-13 05:03
2025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 主题为"赛事经济 链动全球" 设置12号馆和14号馆两大展馆 [2] - 组展思路围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31号文《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计 旨在促进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 [3] - 突出"强赛事"亮点 展区有丰富赛事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同期配套赛事举行及国际顶级赛事集中发布 例如首次进京的GT赛车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于10月17日至19日在亦庄举行 [3] - 突出"科技感"亮点 展馆集中展示体育科技应用场景 多项前沿技术亮相 例如14号馆展出的"Smartshot"系统可实时捕捉挥拍动作和球速轨迹 提供专业数据分析 [3] 体育产业合作签约成果 - 69个体育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 签约项目和金额再创新高 [4] - 服贸会前三天又有近3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签约 [4] - 例如一家冰雪新材料企业参展三天内接待数千名观众和数百名参展商 目前已与9家国内龙头企业和1家南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4] 国际赛事名城建设优势 - 拥有世界一流场馆资源 培育大量赛事相关专业人才 产业基础厚实 体育旅游、版权运营、赛事赞助等服务门类齐全 仅赛事相关企业就有2000余家 [6] - 具备超强全球体育资源汇聚能力 服贸会每年吸引上百个国家体育机构对接 今年有英国、法国等十余个国家、400多个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达24家 [6] 赛事体系构建规划 - 重点构建三类赛事体系:国际顶级赛事(如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短池游泳世锦赛、田径世锦赛等) 机器人赛事(如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虚拟体育赛事(如全国首届虚拟体育公开赛) [6] - 2024年已发布198项"双奥100"精品赛事 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6] - 重点引入新兴赛事(如小轮车、匹克球、攀岩等潮流运动) 持续推进有北京特色的群众性赛事(如北京马拉松、北京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 [7] 体育消费增长数据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同期3834.9元增加495.8元 增长12.9% [8] - 其中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8]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8] 赛事经济延伸策略 - 通过构建完善赛事体系 增加场馆赛事举办强度 提升场馆使用率 充分发挥"双奥"场馆资源价值 [8] - 重点深化"赛事+"融合:北京马拉松与天坛文化、北京老字号餐饮等跨界联动 科技赋能赛事(如8K转播、AI赛事分析) 延伸智能装备、赛事数据服务等产业链 [8] - 联动商业体打造"赛事消费圈" 将赛事"瞬间热度"转化为商场商圈"持续客流" [8] - 持续推进"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业""赛事+科技"融合 相关项目正在筹备中 [9]
我国体育服务贸易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出口增速突破43%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02:2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主要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人民币693.42亿元 较上年增加164.55亿元 增长31.1% [1] - 进口总额增长159.47亿元 增速30.8% 出口总额增长5.08亿元 增速43.5% [1] - 行业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高位增长 处于快速恢复和持续上升通道 [1] 细分领域表现 - 体育旅游类服务贸易同比增长31.9% 与同期旅行服务贸易38.1%增速基本持平 仍占据最大占比 [1] - 体育赛事赞助领域实现新突破 展现出较强成长性与市场潜力 [1] - 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43.5% 达近年来最快增速 [1] 发展前景 - 体育旅游保持核心地位 体育赛事赞助与版权交易领域具备更大成长空间 [2] - 赛事相关领域将在优化结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专题展上新 科技感满满
北京商报· 2025-09-12 16:20
文旅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创意引领"为主题 吸引415家企业线下参展 其中包括83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2] - 区块链 AIGC AR/VR等前沿技术集中展示 依托8K超高清摄录系统及超高清大屏打造多元"AI+"互动体验场景[2] - 海淀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全国一流文化强区 朝阳区展出WAKUKU与中国网球公开赛联名款 顺义区汇聚21家企业展出300余件展品[2] 体育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 吸引线下60余家企业及线上350余家企业参与 包括40余个国际机构[4] - 橙狮体育推出AI网球运动影像产品"Smartshot" 中国联通推出融合AI动作捕捉技术的"FOLO福禄球"[4] - 展区举办电竞赛车 FIBA 3×3篮球等50余场赛事 并通过5G+VR技术提供滑雪 乒乓球等虚拟运动体验[4] 教育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以"智启未来 融合创新"为主题 集中呈现55家境内外知名教育机构与龙头企业前沿成果[6] - 北京市教委2025年启动培育"京娃"系列虚拟智能体 "京小健"构建学生身心健康模型 "京小壮"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6] - 首次推出人工智能 产教融合 双向留学三条馆外参访路线 新东方设置"来华留学"展示板块[6] 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吸引线下140余家企业及线上近300家企业参展 包括44家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8] - "北京方案"提出"1+1+N"一体化数字服务体系 在政务 城市治理 民生等领域赋能显著[8] - "三京"平台同步亮相:"京办"构建政务协同平台 "京通"提供36项便民服务 "京智"实现20余项指标监测[8]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74%[10] - 通过六大展示区域呈现建筑领域前沿成果 包括量化住宅舒适度体系及适老化设施等项目[10] - 室外样板间展区展示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及新农宅样板间 集中展示城市更新创新案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