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

搜索文档
社论丨中国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7:53
外贸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 1% 进口同比下降0 2% 贸易顺差961 8亿美元 同比增长33 6% [1] - 机电产品出口1905 8亿美元 增势稳健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偏弱 [1] - 集成电路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 通用设备 液晶平板显示模组 船舶等产品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1]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1] -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 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1] - 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 占据外贸进出口半壁江山 [2] 贸易市场多元化 - 对美国进出口减少 对东盟 中西亚国家 拉美 非洲出口增速均实现两位数 [2] - 对欧盟 日本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传统市场持续巩固 [2] - 与东盟 拉美 中西亚贸易往来加强 促进市场均衡布局 [2] 外贸新动能发展 - 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培育高端制造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领域企业 [2]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 占比持续走高 [2] -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蓬勃发展 助力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2] 未来发展趋势 - 高技术产品 关键零部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传统低附加值产品受影响较大 [4] - 具有技术储备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全球化布局可能加快 [4] - 依赖外部市场 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需积极转型 [4]
2025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增速超预期后怎么走?
招商证券· 2025-05-09 14:34
4月进出口数据情况 - 4月出口3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8.1%;进口2195.1亿美元,同比下降 -0.2%;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1] 出口增速分析 - 4月出口增速回落至8.1%,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基数低、提前出货应对关税、市场多元化战略奏效[3] 进口情况分析 - 进口降幅明显收窄,内需修复不均衡,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部分农产品进口减少压制进口增速,机电产品进口增长5.7%,初级产品进口量缩减[3]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约占出口总额60%,医疗仪器及器械、通用机械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分别为8.41%、17.02%、20.22%,新能源领域部分产品出口保持高增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由正转负[3] 出口目的地情况 - 4月对美出口增速为 -21.03%,对东盟出口增速为20.8%,对拉美和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7%和25%,对欧盟出口增长8.3%;美国拖累整体出口增速约3个百分点,东盟拉动约3.6个百分点[3] 未来出口压力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4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9.1%,出口增速面临美国关税、“抢出口”效应消退、东盟出口下行等压力[4] 风险提示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4]
14.14万亿元,超预期!外贸数据逆势增长 我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
央视网· 2025-05-09 06:45
外贸总体表现 - 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 [1] - 4月单月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 [1][5] - 4月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次高,仅次于2024年12月的4万亿元 [5] 区域外贸亮点 - 长三角地区一季度进出口3.8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工业机器人出口占全国49.2% [12] - 南京港开通"南京-墨西哥"滚装外贸航线,预计为企业节省10%物流成本 [10] - 长三角对东盟出口增速达17.3%,与17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增长 [12] 行业与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及电动汽车等"新三样"成为出口增长主力 [7] - 工业机器人出口覆盖家居和工业级产品,满足全球多元化需求 [12] - 民营企业前三月出口占比达63.5%,涉及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 [16] 政策与市场因素 - 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实现关税减免,促进双边贸易 [14] - 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物流成本下降提升供应链效率 [21] - "一带一路"市场拓展抵消美国市场下滑影响,新兴市场增速显著 [19] 经济韧性体现 - 产业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向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 [17] -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扩张并行,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21] - 市场多元化策略有效对冲外部冲击,展现系统性抗风险能力 [23]
淄博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长百分之五
大众日报· 2025-05-09 02:25
外贸进出口总值 - 一季度淄博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56 2亿元 其中出口值为157 7亿元 同比增长5%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4 2亿元 占外贸总值的83 6%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24 1亿元 同比增长15 1%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17 9亿元 同比增长6 4% [1] 外贸市场分布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市场 进出口总值48 8亿元 占外贸总值的19% [1] - 对欧盟进出口26 8亿元 同比增长7 6% [1] - 对美国进出口24 9亿元 同比增长15 9% [1] - 对拉美进出口28 3亿元 同比增长28 7% [1] - 对非洲进出口16 5亿元 同比增长1 2倍 [1] 出口产品表现 - 机电产品出口29亿元 同比增长6 3% 占出口总值的18 4% [1] - 玻璃制品出口14亿元 同比增长7% [1] -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9 5亿元 同比增长25 2% [1] - 纸制品出口7 4亿元 同比增长64 4%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08 5亿元 占外贸总值的81 4%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33 1亿元 同比增长7 3%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4 7亿元 [1] 进口产品表现 - 进口原油42 2亿元 占进口总值的42 9% [2] - 进口纸浆13亿元 同比增长58 6% [2] - 进口煤炭7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进口铝矿砂5 6亿元 同比增长4 7倍 [2]
变中寻机,江苏全面打响外贸突围战
新华日报· 2025-05-08 23:14
国际贸易形势与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美国滥施关税导致全球贸易格局震荡,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1] - 企业通过技术攻坚、智造升级、研发突破和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国际贸易来到新的转折点,企业需"打铁必须自身硬"应对变局 [3] 企业案例与技术突破 - 南京朗乾机电对美出口份额从80%降至10%以下,欧洲市场占比超80% [3] - 亨通集团超柔防火电缆通过1100℃高温6小时极限测试,获得高市场占有率 [4] - 亨通线缆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一季度出口电线电缆同比增长3.5倍 [4] - 巨立电梯研发"巨立云"5.0物联网平台,故障预警缩短至毫秒级 [5] - 江苏上上电缆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750kV特高压电缆系统支撑清洁能源传输 [6] 内销市场开拓 - 南京柏瑞丽格服饰外贸转内销策略成功,产品受国内市场欢迎 [7] - 巨立电梯参与多个老旧小区电梯更新改造项目 [8] - 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国内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进入行业前列 [8] - 统一内外贸市场是大势所趋,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选择 [8] 新兴渠道与营销方式 - 直播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9] - 抖音通过"LBS+内容种草"形式为中小商家提供线上营销解决方案 [10] - 直播电商平台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良好开端,需形成长效机制 [11] 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 - 全球能源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拉动海缆出口显著增长 [6] - 外贸企业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平衡内外市场 [8] - 短视频直播成为链接商机的战略枢纽,助力企业开拓非美市场 [9]
关税冲击下,中新国际产业合作大会透露哪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7 15:09
中新经贸合作背景与意义 - 新加坡有能力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等市场提供经验与服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1] - 2024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建立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及新加坡建国60周年,国际产业合作大会具有特殊意义 [1] - 国际产业合作大会已举办第三届,吸引中新及周边国家约600人参与,服务RCEP成员国及周边国家经贸合作 [1] 中新产业互补性与合作机遇 -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集装箱吞吐量全球前两位,与中国在机电产品出口结构上互补性强 [2] - 新加坡第二产业占比显著,特色工业包括半导体、生物医药、石化、海上平台建设和船务等 [2] - 新加坡高科技与金融优势明显,但受限于人口和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形成互补,可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南亚及欧亚的桥梁 [3] 中新经贸数据与投资关系 - 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1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国 [3] - 2024年1~9月中新双边贸易额81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3] - 2022年新加坡首次成为中国累计最大外资来源国,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 [3] - 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412.3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新加坡投资896.3亿美元 [3] 中新自贸协定与政府合作项目 - 新加坡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亚洲国家,2023年12月双方签署升级版自贸协定议定书 [4] - 两国建有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三大政府间合作项目 [4] - 新加坡与中国7省市建立经贸合作机制,并与上海、深圳建立专项合作机制 [4]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践与挑战 - 上海城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70%国际业务聚焦东南亚,通过中新合作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设立分公司 [6]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60%,欧盟碳关税(CBAM)将于2026年开征,企业需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 [6] - 新加坡可作为中国清洁产品走向全球的"桥头堡",两国在绿色贸易领域合作空间巨大 [7] 绿色数智与产业合作新方向 - 国际产业合作大会聚焦绿色数智新质生产力,配套展览展示相关成果 [7] - 大会此前推出碳披露平台和中国机电产品碳标识,2024年将发布新成果并叠加绿色金融 [7] - 新加坡致力于成为亚洲碳交易和服务枢纽,中国企业可通过新加坡实现碳数据跨境和国际市场拓展 [7] 企业"出海"合规建议 -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严格遵守新加坡及目标市场法律法规,这是参与公平竞争的前提 [8] - 新加坡亲商且高效,但法规严格,中国企业需注重合规以保护自身利益 [8] - 新加坡可帮助中国企业理解东南亚及欧洲市场法规与文化,避免"内卷"式竞争 [8]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南京斩获1.5亿美元订单
扬子晚报网· 2025-05-07 14:46
广交会整体表现 - 第137届广交会线下展于5月5日在广州圆满落幕,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双增长 [2] - 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广交会同比增长17.3% [2] - 新老采购商到会人数分别达171750人、117188人,分别增长14.6%、21.4% [2]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87450人,增长17.4%,占比达64.9% [2] - 金砖国家采购商72417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64808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51862人,增长3.4% [2] - 共有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7.6%,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 [2] - 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2] 南京交易团表现 - 南京交易团意向成交订单近3000单,金额约1.5亿美元 [4] - 创新推出支持性展位专项需求申报和服务机器人专区,对符合条件企业减免展位费50% [4] - 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南京腾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获批4个展位 [4] - 南京交易团共有361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展位数813个,其中品牌展位118个,占比14.5% [4] - 蓝深集团、沃天科技、集萃智能等高新技术企业参展,新质生产力参展企业在第一期展会中占比超20% [4] 南京交易团经贸活动 - 举办专场经贸合作洽谈会,推介中国制造网南京优选专区和广交会新品 [5] - 签订12项意向成交贸易合作成果,签约金额约5000万美元 [5] - 签约品类包括工业铝制型材、纯电卡车、客车、满足"欧标"的SUV等绿色产品 [5]
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主要有哪些?受关税影响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53
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核心观点 - 外贸成为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为数不多的强劲拉动力量,其中对美贸易尤为突出,直接和间接贸易总额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顺差总额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 [2] - 中国对美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2][5] - 美国消费电子产品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短期内难以脱钩 [3] 机电产品出口 - 机电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超4成,其中消费电子最具优势 [2] - 2024年中国对美消费电子出口额达7,875亿元人民币,占对美出口总额的21.1%,连续8年位居第一大出口品类 [3] - 主要消费电子品类及市场份额:智能手机(2,501.5亿元,占美国市场62%)、笔记本电脑(1,798.7亿元,58%)、平板电脑(920亿元,67%)、智能家居(189亿元,41%) [3] - 美国宣布豁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20类中国产电子产品的125%关税,体现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3]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 纺织、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约25% [5] - 主要品类及市场份额:服装(385亿美元,占美国市场42.3%)、纺织品(32.4%)、家具(663亿美元,44.1%)、玩具(591.6亿美元,66.3%)、日用品(421.9亿美元,8.0%) [6] - 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低附加值、低毛利属性,在关税战中受冲击最大 [7] 其他出口品类 - 初级金属产品(钢铁、铝制品等)出口额2,150亿人民币 [7] - 运输设备等也是重要出口门类 [7] 出口结构总结 - 机电产品附加值较高,受关税影响有限,但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仍依赖美国进口 [7] - 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替代性强,利润空间被关税压缩,未来可能转向其他市场或通过转口贸易进入美国 [7]
上海与东盟进出口持续增长显示中外合作“稳定力量”
新华财经· 2025-05-05 05:12
上海与东盟贸易增长 - 2024年上海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6 9%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 1% 高于同期全市外贸平均水平 [1] - RCEP和CAFTA深入实施是推动增长的双重利好因素 [1] - 一般贸易 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三大贸易方式均呈现积极增长 [1] - 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进出口主力军 [1] 机电产品贸易 - 2024年上海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1626 3亿元 同比增长15 1% 占出口总值63 9% [2] - 2024年上海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1665 5亿元 同比增长3 7% 占进口总值50 8% [2] - 机电产品占双边贸易总值六成以上 呈现小幅贸易逆差格局 [2] - 集成电路 手机 电气控制装置是主要出口产品 半导体制造设备 平板显示模组是主要进口产品 [2] 区域贸易伙伴 - 越南 新加坡 马来西亚是前三大贸易伙伴 2024年贸易额分别为1325亿元 1195 5亿元 1123 3亿元 [3] - 对越南 新加坡 马来西亚贸易分别增长17 7% 11 2% 5 1% 合计占上海与东盟贸易总值62 5% [3] - 印度尼西亚2024年贸易额823 5亿元 2025年一季度228亿元 同比增长22% [3] - 东盟占上海外贸总值13 7% 比重提升0 7个百分点 成为上海第二大贸易伙伴 [3]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12:27
中国制造业品牌升级 - 中国制造业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 第137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 其中拥有自主品牌企业1.7万多家 占比超50% [1] - 广交会从"中国制造"窗口升级为"中国品牌"舞台 见证从代工出海到品牌出海的历史跨越 [2] - 家电行业早期以OEM模式为主 现由美的、格力、海尔等自主品牌引领全球潮流 [2] 企业品牌出海案例 - 格力电器展示全产业链布局 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总额70% 在"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85% [2] - 机电行业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企业出海、品牌出海和产品出口相互促进的生态共建模式 [2] - 江西南昌"青山湖针纺"通过供采对接会达成1000万美元意向订单 展现区域品牌影响力 [4] 品牌建设战略价值 - 自主品牌能提高客户粘度、利润水平和谈判主导权 相比代工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3] -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从"走出去"升级为"走进去" 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认同融入全球市场 [3][4] - 行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调整国际产能布局等方式提升全球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