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碳酸锂日评:低位震荡-20250918
宏源期货· 2025-09-18 02: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1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区间震荡,成交量和持仓量下降,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贴水扩大 [1] - 当前供需均弱,上游库存压力不大,锂矿复产积极性提高,供应收缩预期减弱,预计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需关注下游补库节点 [1] - 建议逢高沽空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数据 - 2025年9月17日近月合约收盘价73500元/吨,较昨日涨440元/吨;连一合约收盘价73640元/吨,较昨日涨460元/吨等 [1] - 2025年9月17日成交量343863手,较昨日减少156404手;持仓量294624手,较昨日减少5813手 [1] - 2025年9月17日库存39234吨,较昨日增加410吨 [1] 锂相关产品价格数据 - 2025年9月17日锂辉石精矿平均价857美元/吨,较昨日涨4美元/吨;锂云母平均价持平 [1] - 2025年9月17日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73150元/吨,较昨日涨300元/吨等 [1] 行业资讯 - Pantera Lithium股东赞成将子公司Daytona Lithium Pty Ltd出售给Energy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EnergyX将整合新马科弗地区锂资源,该地区锂资源量可能超400万吨 [1] 供需情况 -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锂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上升,不同原料制碳酸锂产量均上升 [1] - 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产量上升,三元材料产量下降;9月碳酸锂排产上升,动力电池产量上升;终端需求8月新能源汽车产同比增速放缓,3C出货量一般,9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1] 库存情况 - 注册仓单39234吨,较昨日增加410吨,社会库存去库,冶炼厂与其他去库,下游累库 [1]
能辉科技:正在深度考察一家制造纯硅基负极材料的公司 双方正在洽谈收购或入股事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1:25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正在深度考察一家制造纯硅基负极材料的公司 [1] - 双方正在洽谈收购或入股事宜 [1] - 完成收购或入股后公司将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1] 技术产品进展 - 涉及的发明专利已经授权 [1] - 制备的小型电池已经应用在AI眼镜中 [1] - 电池续航能力有大幅提升 [1]
浙江恒威:当前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1:16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 主要销往欧洲 北美 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 - 公司已与国内电器器材 电子商务等领域知名企业进行OEM生产合作[2] 市场战略 - 公司高度重视国内市场业务开拓[2] - 公司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性能 质量 外观设计等要求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2]
中金:固态电池工艺革新驱动价值重估
新浪财经· 2025-09-18 00:21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随着全固态电池向产业化导入阶段稳步迈进,设备端作为最先兑现的产业链环节处 于"从验证到放量"的关键窗口期。中金公司判断:1.车企或于2027年小批量全固态电池装车,测算2027 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增量市场空间或达到25亿元,并有望以122%的CAGR增长至2030年达到273亿元。2. 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75%—80%,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工艺所需设备是核心增量,具备明确替 代与重估逻辑。 ...
龙蟠科技获宁德时代60亿大单 加速国际化布局半年减亏超六成
长江商报· 2025-09-18 00:02
核心业务合作 - 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 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期间供应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合同金额超60亿元[1][3] - 2025年1月与宁德时代签订年度采购协议 年度采购上限设为70亿元[4] - 2025年1月与Blue Oval签订供应协议 2026年至2030年期间提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4] - 2025年5月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4] - 2025年6月与EveEnergy Malaysia签署生产定价协议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22亿元 同比增长1.49%[2][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0.85亿元 亏损额同比缩小61.70%[2][6] - 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策略执行 行业整体处于周期底部[6] 产能布局 - 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 用于11万吨和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5] - 国内拥有江苏金坛 天津宝坻 四川蓬溪 山东菏泽和湖北襄阳五处生产基地[5] - 印尼生产基地一期3万吨项目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二期9万吨项目积极建设中[5] 战略发展 - 合作协议有助于巩固海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先发优势[3] - 2025年上半年与LG新能源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并与多家电池制造商锁定供应协议[3] - 产线建设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5]
中金:从液到固,设备先行——固态电池工艺革新驱动价值重估
中金点睛· 2025-09-17 23:49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新能源车企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路线 多数头部车企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 2027年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4] - 全球头部电池厂规划2025-2027年为首轮量产窗口期 2025年处于中试线打通与关键技术工程化阶段[10] - 宁德时代、比亚迪、清陶能源、LGES等厂商已启动中试线建设 逐步向百兆瓦-吉瓦级量产导入[4] 市场空间预测 - 2027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增量市场空间预计达25亿元 2030年增长至273亿元 期间复合年增长率122%[2] - 全球固态电池(半固态+全固态)出货量预计从2026年34GWh增长至2030年614GWh[22] - 全固态电池占比预计从2027年10%提升至2030年30%[22] 技术路线与工艺革新 - 固态电池采用干法电极、胶框印刷、等静压、高压化成等新工艺 替代传统湿法浆料体系[4][19] - 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75%-80%(前段35%-40% 中段40%-45%)后段占比20%-25%[4][27] - 硫化物路线为全固态电池主流(占比40%)因离子电导率最高(接近10⁻²-10⁻³ S/cm)氧化物路线占比35%[15][17] 材料体系升级 - 正极短期以三元高镍材料为基础 长期向超高镍、富锂锰基及高压尖晶石体系突破[17] - 负极从石墨转向硅基复合材料(理论容量400-4200 Ah/kg)终极目标为金属锂负极(理论容量3820 Ah/kg)[18] - 固态电解质需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与界面稳定性 硫化物对水分敏感 氧化物需高温烧结[15] 设备端核心增量 - 干法电极设备(干法混料机、纤维化设备、高压辊压机)替代湿法工艺 节省溶剂与能耗[29][30] - 等静压设备(温等静压为主)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压力要求50-500MPa[34][37] - 高压化成设备压力要求从传统3-10吨提升至60-80吨 以形成稳定SEI膜[38][40] 应用场景拓展 - 电动车领域:固态电池满足高能量密度(>300Wh/kg)与高安全性需求[9][23] - eVTOL领域:需能量密度超300Wh/kg 循环寿命500次以上 固态电池为理想选择[2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34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206亿美元 固态电池助力轻量化与续航提升[25] 产业链协同与壁垒 - 设备厂与电池厂、整车企业协同验证 推动干法、叠片、等静压等工艺落地[10] - 干法正极因高镍材料硬度高、脆性强 仍存在技术难点 当前以"干法负极+湿法正极"为过渡路径[33] - 具备干法、等静压等核心设备研发基础且与大厂联合验证的企业 有望在放量初期卡位先发优势[4]
从宁德时代看A+H上市
北京商报· 2025-09-17 16:23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A股和H股于9月17日盘中齐创历史新高 体现A+H上市模式对公司发展的积极意义 包括提升资金支持 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1][2][3] A股市场优势 - A股是全球最重要资本市场之一 拥有庞大且活跃的投资者群体 为上市公司提供稳定充足资金支持 [1] - 严格监管环境促使公司规范运营 提升治理水平 确保财务透明和信息披露准确 增强公信力 [1] - 宁德时代在A股市场快速发展 是规范运作奠定长期稳定基础的经典案例 [1] H股市场优势 - 港股市场高度国际化 汇聚全球投资者和资金 帮助公司迅速打开海外知名度 [1] - 吸引国际资本关注 增强全球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 [2] - 实现国内外市场无缝对接 通过协同运作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3] 两地上市协同效应 - A+H上市实现两地市场优势互补 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 强化资金支持研发生产及市场拓展投入 [3] - 促进与国际资本深度融合 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 优化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 [3] - H股优秀表现增添A股股价上行动力 进一步发掘优质公司投资价值 [3] 行业意义 - A+H上市模式为优质公司带来事半功倍的发展效果 加速企业成长步伐 [3] - 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发展 预计更多优质公司将采用该模式 实现各参与主体共赢 [3]
关于钠新电池开发,宁德时代透露最新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9-17 14:28
钠离子电池技术特性 -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略低但低温性能、碳足迹、安全性能均更有优势 [1] - 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并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能力 [1] - 适用于严寒市场并拓宽新能源应用的区域边界 [1] 市场应用前景 - 可覆盖超4成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并具备广阔目标市场空间 [1] - 钠电电池包兼容20号、25号标准包/换电包适用于所有标准包/换电包车企客户车型 [1] 产业化进展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且进展顺利 [1] - 将于明年根据客户节奏实现批量供货 [1]
关于钠新电池开发,宁德时代透露最新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9-17 14:15
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 -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略低于锂离子电池但低温性能、碳足迹和安全性能更具优势 [1] -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能力 [1] - 钠电电池包兼容20号、25号标准包/换电包适用于所有标准包/换电包车企客户车型 [1] 市场应用前景 - 钠离子电池有助于开拓严寒市场拓宽新能源应用区域边界 [1] - 可覆盖超4成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具备广阔目标市场空间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正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预计明年实现批量供货 [1]
国轩高科(002074):业绩保持较好增速 新产品、新业务加快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17 1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8.5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扣非净利润0.58亿元 同比增长51.55% [1] - 第二季度公司投资收益0.45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54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 其他收益3.18亿元 [2] 分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动力电池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2] - 储能电池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2] - 输配电产品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 [2] - 其他业务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 [3] - 发布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 能量密度240Wh/kg 采用5C快充技术 [3] - 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单包电量达116kWh 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3] - 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3]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与客户结构升级 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提升份额并改善盈利 [3] - 海外市场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美国、捷克、摩洛哥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3] - 公司出货保持高于行业增速 第二季度出货环比保持较好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