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居
icon
搜索文档
“最担心‘00后’没打招呼就不来了”,美凯龙执行总裁谈内卷与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8-18 04:33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变,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纷纷延伸业务链条[6][7] - 行业出现跨界竞争现象,如床垫企业切入沙发业务、卫浴品牌拓展产品线,国际品牌杜拉维特和汉斯格雅也打破原有专注领域[8][9] - 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带货对传统家居卖场模式形成挑战,但家装家居产业链长且复杂,仍存在整合空间[12] 公司战略转型 - 红星美凯龙正从传统家居卖场转型为综合生活服务平台,采用"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家电15%、家装设计15%、新业态10%[7] - 已在全国布局超26万平方米汽车馆、73万平方米设计中心,电器业态面积超10%[7] - 近期落地昆明2万平方米汽车主题馆(西南最大)、乌鲁木齐1万平方米"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包头格力"董明珠健康家"首店等新业态[6] 业务延伸逻辑 - 商业链路延伸遵循"人、车、家、生活"逻辑,从家具→建材→家电→家装设计→汽车/餐饮等新领域[9] - 放弃共享办公等非主业尝试,聚焦能为商户赋能的专业领域[10] - 设计中心案例显示成效,如南昌某设计工作室入驻后实现年度营收3倍以上增长[14] 消费者需求变化 - 年轻消费者(95后/00后)更注重设计感和情绪价值,传统"免费设计+销售导向"模式面临淘汰风险[13] - 公司通过"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聚合优质设计与产品,与电商形成错位竞争(线上低价vs线下品质)[14] - 核心担忧在于年轻客群可能无声流失,需刷新品牌认知以保持吸引力[13][14] 行业数据观察 - 早餐行业出现价格战现象,"买三送一"促销导致毛利率下降超20个百分点[3][4] - 公司在全国运营400多个家居卖场,近期高管密集考察成都、昆明、北京、乌鲁木齐、包头等地市场[4][6]
财经观察:为什么要促消费、“反内卷”、“薅羊毛”……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 2025-08-18 01:35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 - 消费支出是GDP构成中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价格指数下降,消费需求旺盛则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1]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消费活力释放,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 [1] 提升消费占GDP比重的路径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提升比重是大趋势 [2]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通过产业升级提高收入,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先行业带动收入增长 [2] - 改善消费环境和供给可释放潜力,例如体育赛事需求未被充分满足 [2] 消费领域的"反内卷"必要性 - 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长期损害消费者福利 [3] - 外部因素如逆全球化措施削弱出口动能,内部因素如产能过剩加剧内卷 [3] - 低价产品短期利好消费者,但长期不利经济健康 [3] "反内卷"的产业策略 - 需通过产业升级提升集中度,如锂电池行业因高集中度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4][5] - 向上游和海外拓展利润来源,改善产业格局以提升居民收入 [5] 政策红利的利用 - 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电、汽车等领域,补贴金额有限需抓紧使用 [6] - 地方政府推出服务、餐饮等消费补贴,消费贷贴息可降低大件消费成本 [6] - 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均有潜力,消费者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政策 [7]
红星美凯龙总裁谈内卷与破局:“最担心‘00后’没打招呼就不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8-17 11:49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竞争的转型阶段,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纷纷延伸业务链[3] - 行业出现跨界竞争现象,如床垫厂商拓展沙发业务、卫浴品牌相互渗透产品线,国际品牌杜拉维特和汉斯格雅也打破原有专注领域[4] - 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带货对传统家居卖场格局形成挑战,但家装家居产业链长、整合空间大的特性仍存在差异化竞争机会[6] 公司战略转型 - 红星美凯龙实施"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家电15%、家装设计15%、新业态10%(含汽车/餐饮)[3] - 全国已布局26万平方米汽车馆、73万平方米设计中心,电器业态面积超10%,乌鲁木齐开设1万平方米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2][3] - 转型逻辑沿"人-车-家-生活"主线延伸,放弃共享办公等非主业尝试,聚焦能为商户赋能的专业领域[5] 新兴业务拓展 - 昆明落地2万平方米西南最大汽车主题馆,整合新车/二手车业务;包头引入格力"董明珠健康家"智慧生活品牌首店[2] - 南昌某设计工作室入驻后实现年度营收3倍增长,公司通过提供场地/流量/供应链资源赋能设计师[7] - 新业态拓展旨在应对年轻消费者需求变化,防止95后/00后客群流失,强化设计感和情绪价值吸引力[7]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通过M+高端设计中心聚合优质设计与产品,与线上低价但质量不确定的电商形成错位竞争[7][8] - 解决行业设计环节痛点:改变传统"免费设计-销售导向"模式,提升设计专业度和交付效果[7] - 构建以租赁为底层的生态体系,整合从系统门窗到软装饰品的全链条资源[6]
7月个护电商改善,中美关税暂缓关注出口链
华福证券· 2025-08-17 08:52
行业投资评级 - 轻工制造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3] 核心观点 - 7月电商平台个护品类销售额环比改善:卫生巾同比+5%、牙膏同比+24%、纸尿裤同比-7%、抽纸同比-9%,奈丝公主(+53%)、全棉时代(+34%)、洁婷(+25%)表现突出,推荐稳健医疗、豪悦护理[2] - 造纸行业周期底部显现:双胶纸期货获批,当前浆价(针叶浆720美元/吨、阔叶浆500美元/吨)与纸价(双胶纸4950元/吨)处于低位,反内卷推动下价格有望回升,推荐太阳纸业[2][48] - 中美关税暂缓90天覆盖销售旺季备货期,出口链压力短期缓解,关注海外布局企业如众鑫股份、匠心家居等[2][48] 细分行业分析 家居 - 7月限额以上家具零售额同比+20.6%(环比-8.1pct),住宅竣工面积同比-30.9%,建议关注低估值高股息标的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等[48][31] - 1-6月家具制造业收入累计同比-4.9%,出口金额同比+3%[48] 造纸包装 - 纸价分化:箱板纸(3484元/吨,+20.8元)、瓦楞纸(2647元/吨,+65元)上涨,文化纸(双胶纸-43.75元)下跌[48][66] - 1-6月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8.9%,工业增加值同比+3.4%[68] - 包装企业美盈森H1外销收入同比+40.4%,推荐奥瑞金、裕同科技[48][93] 轻工消费 - 百亚股份H1营收17.64亿元(+15.1%),线下外围省份收入同比+124%[48] - 潮玩领域布鲁可推出女性向IP新品,AI眼镜雷鸟创新与蚂蚁集团合作数字支付[48] 出口链 - 当前中国对美关税30% vs 东南亚19-20%,具备海外产能的企业如家联科技、浙江自然更具竞争力[48] - 8月海运费CCFI、SCFI指数环比-0.6%、-2.0%[48] 市场表现 - 轻工制造板块周涨幅+1.56%(沪深300 +2.37%),包装印刷(+2.14%)领涨[15] - 纺织服饰板块周跌幅-1.37%,饰品(-1.17%)相对抗跌[24] - 个股方面爱丽家居(+32.76%)、日播时尚(+15.44%)涨幅居前[19][26] 数据跟踪 - 7月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13.7%(环比+4.2pct),文教用品工业增加值同比+9.5%[120] - 1-6月文教体育娱乐业收入同比+8%,利润率同比-0.9pct[116] - 全球智能手机Q2出货同比+1.03%,中国5月出货同比-21.2%[112]
家居用品板块8月15日涨0.68%,爱丽家居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97.7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家居用品板块当日上涨0.68%,领涨股为爱丽家居(涨幅9.98%)[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3%,其中森鹰窗业涨8.33%、匠心家居涨5.65%、蒙娜丽莎涨5.47%[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分别为:爱丽家居(15.32元/+9.98%)、森鹰窗业(36.67元/+8.33%)、匠心家居(109.34元/+5.65%)、蒙娜丽莎(10.80元/+5.47%)、ST华鹏(3.87元/+4.88%)[1] - 跌幅前五分别为:中源家居(14.80元/-5.31%)、曲美家居(4.65元/-3.53%)、我乐家居(9.22元/-2.95%)、好莱客(10.94元/-2.50%)、好太太(22.23元/-2.07%)[2] - 蒙娜丽莎成交量达37.16万手居首,曲美家居成交额1.94亿元位列第一[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97.76万元,游资净流入2729.97万元,散户净流出2232.22万元[2] - 主力净流入前三:浙江永强(1902.20万/占比8.84%)、好太太(1449.50万/占比5.95%)、麒盛科技(1431.06万/占比2.60%)[3] - 蒙娜丽莎遭遇主力净流出3449.62万元(占比8.58%),同时游资与散户分别流出1657.16万元和1792.46万元[3] - 爱丽家居虽涨停但主力净流入仅983.80万元(占比14.51%),游资呈现净流出422.53万元[3]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增长近三成
新浪财经· 2025-08-15 03:15
往后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智通财经表示,伴随出口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国内促消费政策会进一步加码,其中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的可 能性很大,也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将非耐用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缓解出口转内销压力的可能。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尚属稳健,中央财政加码支持消费概率不大,但不妨期待地方提供的财政补贴以及央行的结构性 货币性工具。 按消费类型分,7月份,商品零售额34276亿元,同比增长4.0%,涨幅较6月回落1.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4504亿元,增长1.1%,涨幅较6月回升0.2个百分点。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会上透露,今年第三批690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继续显现。从主要商品来看,7月份,增长最快的两类商品分别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居 类,增速分别为28.7%和20.6%,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 ...
第八届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辽宁
辽宁日报· 2025-08-15 01:12
进博会招商路演活动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招商路演在辽宁沈阳举办 活动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 辽宁省商务厅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同主办 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支持 [1] - 活动旨在为辽宁企业与进博会展商搭建开放平台 深化对接洽谈 推动务实合作 [1] - 活动推介了第八届进博会专业观众参会服务措施及企业商业展展区特色亮点 [1] 参展商与采购商情况 - 35家参展商代表参会 包括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默沙东 强生 GE医疗 消费品展区的宜家 泰普尔 农食产品展区的鑫荣懋 佳农等 [1] - 140余家来自辽宁省内各市的采购商与参展商现场洽谈 初步建立业务联系 [1] - 参展商表示辽宁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强劲的经济韧性为各方提供了广阔合作空间 [1] 合作备忘录签署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沈阳洁润商贸 沈阳德氏冷饮食品 沈阳粮油集团 沈阳参美贸易 沈阳贝视朗百货等重要采购商签署《合作备忘录》 [1]
“消费板块或迎来一场重大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4:33
消费贷贴息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观点 - 消费贷贴息政策被视为"史诗级机遇",有望激活消费市场并带动大消费板块复苏 [1][4]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同步撬动供给与需求两端,具有精准性和普惠性 [6] - 中长期需与收入预期提升政策协同,才能实现从"脉冲式反弹"到"持续性复苏"的转变 [11][12] 消费市场现状 - 中证消费指数从2021年高点至2024年低点累计下跌近60%,2024年内仍下跌2.11%,显著跑输大盘 [2][11] - 消费板块估值从历史峰值65倍回落至不足20倍,市场情绪过度悲观 [11] 政策影响机制 - 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减轻居民还款压力,提高消费能力并引导结构升级 [6] - 通过"双贴息"形成组合拳:大宗消费(汽车/家电)短期拉动明显,服务消费(文旅/教培)具备长期潜力 [6][9] - 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可提升供给能力,居民端增强消费意愿形成供需良性循环 [6] 重点受益领域 - 服务型消费(旅游/教培)对信贷敏感度高,边际改善潜力最强 [8][9] - 大宗消费升级(汽车/家居/电子)因购置门槛降低,短期拉动效应显著 [9] - 必需消费(医疗/养老)通过支付能力增强间接刺激需求 [9] 产业链延伸机会 - 银行板块直接受益于零售信贷需求提升,国有行和股份行资产质量压力缓解 [14] - 支付结算和本地生活平台等科技服务商将随消费活跃度回升迎来量价齐升 [15] 政策实施挑战 - 中低收入群体覆盖不足,需配合个税减免、现金补贴等提升可支配收入的政策 [12] - 征信受损或负债饱和群体难以直接受益,需强化社会保障打破"低欲望消费"循环 [12]
家居用品板块8月14日跌0.85%,松霖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3155.9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08:27
板块整体表现 - 家居用品板块当日下跌0.85%,领跌个股为松霖科技(代码603992,跌幅5.11%)[1] - 上证指数下跌0.46%至3666.44点,深证成指下跌0.87%至11451.4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涨幅最高为爱丽家居(代码603221,涨幅10.03%),10只个股下跌,跌幅最高为松霖科技[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个股:爱丽家居(10.03%至13.93元)、太力科技(5.35%至43.70元)、好太太(5.14%至22.70元)、趣睡科技(4.92%至59.94元)、梦天家居(3.30%至14.41元)[1] - 跌幅前五个股:松霖科技(-5.11%至27.30元)、家联科技(-5.02%至18.75元)、曲美家居(-4.74%至4.82元)、美之高(-4.71%至16.40元)、悍高集团(-3.99%至46.72元)[2] - 成交额前三个股:麒盛科技(6.82亿元)、曲美家居(2.986亿元)、太力科技(3.72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155.9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331.5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5亿元[2] - 主力净流入前三个股:蒙娜丽莎(6828.27万元,净占比17.19%)、好太太(4567.58万元,净占比13.93%)、梦天家居(4327.35万元,净占比19.03%)[3] - 游资净流入最高个股:太力科技(2525.32万元,净占比6.80%),散户净流出最高个股:蒙娜丽莎(6263.48万元,净占比15.77%)[3]
撑不住了!又有近80家品牌疯狂关店
36氪· 2025-08-14 02:27
商务酒楼现"倒闭潮", 赛道持续大洗牌,品牌关店潮止不住。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4-7月,四个月间又有近80家典型品牌进行闭店动作,面包新语撤出成都、Apple Store首次关停中国直营店、盒马X会员店全部停业 不断引发热议。 其中,关店品牌集中在零售、餐饮两大业态,进驻购物中心5年以上的品牌占比超70%,近六成品牌倒在"年中考核"时刻。 01. 昔日餐饮"扛把子"退场 今年上半年,餐饮赛道冰火两重天,"上市潮"、"闭店潮"并行。这边厢,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绿茶餐厅、牛大人等多个品牌成功IPO; 那边厢,"半年就有160万多家餐厅退场"消息引发震动,赶上去年最惨记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由2023年、2024年的21.4%、7.9%降至4.3%。行业进入全方位竞争的关键节点,"没事 干,就投资餐饮赚钱"的时代一去不返。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4-7月,餐饮领域超30家连锁品牌有闭店动作,涵盖中式正餐、火锅、休闲餐饮、异国风情餐饮等多个业态,几乎个个都曾 是"人气王"。 商务酒楼"黄金时代结束"。头顶"国家五钻级酒家"、"首家博物馆食府"多项荣誉的【陶然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