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浦银理财李桦:坚守稳健定位,以多元配置服务实体与百姓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6:47
公司发展情况 - 浦银理财成立三年多 始终融入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 跟随母行五大赛道发展 [1] - 截至8月中旬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1.45万亿 累计服务客户1300万 [1] - 今年以来兑付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 践行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的理财使命 [1] 行业观点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 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恐难以为继 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1] - 各类资产的风险特征值得重构 资管机构需练就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本领 [1] 银行理财定位 - 银行理财的定位是相对低波动 稳健 追求绝对收益的 与公募基金 信托等其他资管产品形成差异化分工 [2] - 以浦银理财为例 通过多元配置投资布局 推出"日鑫悦益2.0"资管产品体系 主要目标是为老百姓提供低波稳健的正收益产品 [2] 资管行业使命 - 资管行业的初心是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2] - 在绿色转型加速 产业升级深化的当下 多元资产配置肩负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支持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2]
年化收益超20%,科技牛带动,科技类理财收益率明显上行
华夏时报· 2025-08-14 10:29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北京报道 科创板块股价持续拉升,此前布局了科技类资产的银行理财迎来了大丰收。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理财公司发行的存续的产品名含"科技"的49只产品中,成立以来收益率 最高超过了20%,有1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有24只达到了5%以上。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理财公司密集布局科技型理财产品,虽近期科技类理财 收益表现不错,但投资者需注意,科技理财产品相对于常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相对较高波动性,且科 技行业成长周期相对较长,投资者需理性对待短期波动。 科技类理财收益明显上涨 今年上半年,理财公司瞄准科创赛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创主题理财产品。记者注意到,在科技行情 的带动下,近期多只投资了科创赛道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了10%,有产品近一月收益率达到了20%以 上。 以工银理财"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投资的前十项资产包括国联 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股票等,包含了一定的科技类 股票持仓。截至8月14日,2024年该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 ...
股市走强,黄金失宠
和讯· 2025-08-14 09:30
黄金市场近期表现 -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主力合约失守3400美元关口,报3399美元/盎司,近月期货合约重挫近2.5%,创5月以来最大跌幅 [5]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较8月高位下跌1.4%,报3348.02美元/盎司 [5] - 中国市场七只黄金ETF规模一个月内缩水约69亿元,其中华安黄金ETF减少31亿元,易方达黄金ETF减少15亿元,国泰黄金ETF减少12亿元 [4][5] 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 - 全球贸易冲突缓解导致避险情绪降温,投资者对黄金热情下降 [6] - 中国股市上涨推动资金从黄金转向股票,7月上证综指累计涨4.8%,恒生指数涨逾6% [12]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市增持评级,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潜在回报率为11% [12] 机构配置与长期策略 - 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加仓"黄金+"产品,黄金配置比例普遍在5%-10% [7][1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持有黄金资产的FOF基金产品升至234个,占中国FOF产品数量的45% [15] - 瑞银建议投资者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持有约5%黄金敞口 [15] 黄金价格展望 - 瑞银基准情景下国际金价目标价为3500美元/盎司,不排除走高至3800美元/盎司 [7][18] - 高盛预测2025年底前国际金价或升至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升至4000美元/盎司 [7][18] - 央行购金需求强劲,2025年下半年预计全年买盘在900-950吨 [18][19] 黄金投资逻辑 - 黄金与其他资产相关性低,可对冲货币与股债市场波动 [16] - 中国低利率环境下黄金年化收益率超20%,显著高于固收类资产 [16] - 美元信用问题成为推动黄金走势的关键因素 [20]
“资金洞察”系列报告(三):居民跑步入市了吗?
西部证券· 2025-08-14 04:35
核心观点 - 高净值投资者(私募、杠杆资金、游资)正在加速入市,但普通居民资金尚未大规模入场 [1][11][14] - 私募机构开户数显著增加,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持续扩张,7月以来杠杆资金日均流入55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龙虎榜游资净流入额仅次于2015年水平 [1][14][16] - 居民资金既未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主动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处于历史低位,存量基金净申购有限),也未通过直接炒股入市(散户参与度、资金流入额、银证转账余额均显示热度不足) [2][3][18][19][23][27] - 在资金旺(居民超额储蓄堆积)和资产荒(存款利率跌破1%)背景下,居民资金正通过银行理财和固收+基金间接进入权益市场,预计将成为后续行情主要增量 [4][28][30][33][34] 资金动向分析 高净值投资者 - 私募:机构开户数明显扩张,私募备案和存续规模显著增长,个人开户增幅有限 [1][14] - 杠杆资金:7月以来日均流入55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 [1][14][16][23] - 游资:龙虎榜净流入48.31亿元,活跃度仅次于2015年,集中流入医药生物(10.69亿元)、电子(7.97亿元)、机械设备(6.05亿元) [1][14][43][46] 外资与机构 - 外资净流出85.91亿元,大幅减持金融(-21.21亿元)、非必须消费品(-20.68亿元)、工业(-9.97亿元) [37][38][39] - 主动偏股基金发行30.4亿份仍处低位,股票仓位微升(偏股混合型从75.62%至76.32%) [56][58][60] - ETF净流出53.68亿元,但行业分化明显:非银金融(+18.20亿元)、煤炭(+5.81亿元)、有色金属(+5.27亿元)获集中流入 [61][63][65] 散户与理财 - 散户参与度不及历史行情,小单净买入金额弱于924和DeepSeek行情,银证转账余额边际回落 [3][23][27] - 银行理财和固收+基金规模显著扩张,反映居民在存款收益率下滑(余额宝1.05%)背景下寻求更高收益 [4][28][30][33][34] 市场环境特征 - 资金面:居民超额储蓄持续积累,银行存款堆积大量闲置资金 [28][33] - 资产端: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余额宝收益率1.05%,国债收益率同步下滑,催生理财需求 [28][33] - 杠杆水平:A股融资余额达2.01万亿元创历史高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但主要由机构驱动 [23][53][55]
A股火爆“烧”银行理财,多只产品止盈
华夏时报· 2025-08-13 13:49
银行理财公司目标盈产品动态 -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近期密集公告产品止盈,包括中银理财(3次公告/4只产品)、招银理财(2次公告/4只产品)、工银理财、中邮理财等,涉及固收增强类和混合类产品 [2][3] - 工银理财自2023年6月发行首只目标盈产品后,截至2025年7月末已止盈30只,平均年化兑付收益率3.65%,超业绩基准下限85bps [3] - 中银理财年内累计发布13次止盈公告,31只产品成功止盈,其中一只稳富固收增强产品实际持有198天(原计划428天),年化收益率3.14% [3] 目标盈产品市场发展 - 行业首款目标盈产品由光大理财于2022年推出,此后发行量激增:2022-2024年发行数量从2只增至294只,募集规模从4.28亿元扩张至449.3亿元,2024年同比增幅达220% [4] - 存续产品以中低风险固收类为主(214只中占211只),期限集中在1-3年(102只,占比47%),混合类产品仅3只且均为招银理财发行 [4][5] - 产品多挂钩指数、黄金、美债等资产,2024年止盈收益率普遍降至3%左右,较往年4%-5%水平明显下行,仅招银理财美国国债QDII等少数产品维持4%-5%收益率 [2][6] 产品收益率趋势与行业影响 - 中银理财同系列产品止盈目标从2024年7月的3.25%降至2025年8月的2.40%,工银理财平均兑付收益率从4.30%降至3.65%,反映市场利率下行压力 [7] - 目标盈策略可降低客户沟通成本、提升复购率,并通过锁定收益避免投资者情绪化操作,同时优化管理人资产配置效率 [6] - 收益率下行主因包括:货币政策导致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固收类底层资产收益萎缩,以及产品提前止盈机制可能截断长期收益机会 [6][7]
固收理财近一周收益回暖,两家理财公司试水线下打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30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DR007加权均价1.42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9% [2] - A股主要指数收涨 中证1000指数周涨幅2.51% 上证指数涨2.11% 中证500指数涨1.78% [2] - 国防军工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产品破净情况 - 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0.72% 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5003只 破净产品179只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38.1% 混合类破净率5.46% 固定收益类破净率0.4% [3] -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0.9%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1.12% [3] 新产品发行 - 31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443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4] - 兴银理财和华夏理财各发行36只 光大理财发行32只 [4] - 新发产品以R2风险等级 封闭式净值型 固收类公募为主 混合类产品8只占比1.8% [6] - 2-3年期限产品定价上涨24个基点至2.86%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下滑36个基点至2.15% [6] 产品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718% 混合类0.091% 权益类0.8529% [8] - 3年以上期限固收产品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达0.1075% 1个月以内期限最低为0.0579% [8] - 人民币现金类公募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64% 美元类3.91% 澳元类2.83% [12] - 近一周负收益产品占比5.19% 固收类负收益占比4.02% 混合类23.3% 权益类33.33% [12] - 2-3年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达7.91% 1个月以内期限最低为0.66% [12] 行业动态 - 线下打新开闸近半年仅2家理财子公司尝试 光大理财和宁银理财参与 [14] - 宁银理财多只产品入围申购 两只产品各获配6557股新股 初步获配4.3万元 [14] - 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69家城农商行资管规模13527.49亿元 较2024年底压降7.75% [15] - 36家城农商行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幅度超10% 42家压降超过5% [15] - 城商行理财子规模显著增长 宁银理财规模超6000亿元 较年初增长25%以上 [16] - 部分国有行理财子规模撤退 工银理财下滑约1800亿 农银理财降2200亿 建信理财降2000亿以上 [16]
周报 | 固收理财近一周收益回暖,两家理财公司试水线下打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29
市场回顾 - 债市延续震荡行情 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DR007加权均价1.42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9% [2] - A股主要指数收涨 中证1000指数周涨幅2.51% 上证指数周涨幅2.11% 中证500指数周涨幅1.78% [2] - 国防军工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理财公司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共25,003只 其中179只累计净值低于1 综合破净率0.72%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38.1% 混合类理财破净率5.46% 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0.4% [3] -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0.9%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1.12% [3] 新发情况 - 31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443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兴银理财和华夏理财各发行36只 光大理财发行32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 封闭式净值型 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 混合类产品发行8只占比1.8% 权益类产品无新发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新发2只 [4] - 2-3年期限产品定价上涨24个基点至2.86%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下滑36个基点至2.15% [4] 收益情况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718% 混合类0.091% 权益类0.8529% [5] -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达0.1075% 1个月以内期限产品最低为0.0579% [5] - 人民币现金类公募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64% 美元类3.91% 澳元类2.83% [5] - 近一周收益为负的理财产品占比5.19% 其中固定收益类4.02% 混合类23.3% 权益类33.33% [5] - 2-3年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达7.91% 1个月以内投资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低为0.66% [5] 行业热点 - 线下打新开闸近半年仅两家理财子公司尝试 光大理财和宁银理财参与 宁银理财入围数量居首 [6][7] - 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69家城农商行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3,527.49亿元 较2024年底压降7.75% [8] - 36家城农商行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幅度超过10% 42家压降超过5% [8] - 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规模显著增长 宁银理财规模超6000亿元较年初增长25%以上 [9] - 国有行理财子公司规模收缩 工银理财下滑约1800亿元 农银理财下降约2200亿元 建信理财下滑超2000亿元 [9]
7月报: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增超25%,破净率升至1.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9:18
破净情况 - 7月理财产品整体破净率为1.23%,环比上升0.69个百分点 [5][7] - 固收类产品破净率上升至0.97%,权益类产品破净率升至17.81%,混合类产品破净率下降至4.69% [7] - 按期限看,固收类中1-2年期限破净率1.93%最高,混合类中1月以内期限破净率8.26%最高,权益类中2-3年期限破净率达50% [8] 新发产品情况 - 7月理财公司新发产品2272只,环比增长26.57% [9] - 新发产品募集规模均值3.12亿元,环比增长20%,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159号"募集规模达123.86亿元创年内记录 [13] - 产品结构以固收类为主占比97%,风险等级以二级(中低风险)为主占比77%,期限向中短期集中,6-12个月占比25.1% [11] 产品定价趋势 - 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回升至2.02%,1-3个月期限产品定价跌至2.33%,3-6个月期限定价保持2.50%不变 [18] - 2-3年期限产品定价跌至2.66%,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跌至2.54% [18] 到期产品表现 - 7月到期产品956只,环比下降12.21%,综合业绩基准下限达标率84.76% [3][19] - 固收类产品业绩基准下限达标率86.57%,中枢达标率55.15%环比上升6.9个百分点 [3][22] - 固收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9%,混合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31% [22] 机构业绩表现 - 恒丰理财、中邮理财等11家机构实现100%业绩基准下限达标 [26] - 杭银理财固收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3.65%位列第一,宁银理财混合类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7.85%位列第一 [28][42] 存续产品结构 - 存续产品中固收类占比92.72%,混合类占比5.14%,权益类占比0.52% [31] - 开放式产品占比55.15%环比上升0.36个百分点 [32] - 兴银理财存续产品2051只位列第一,信银理财1967只位列第二 [32] 产品收益特征 - 权益类产品前7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7.35%最高,固收类仅1.45% [36] - 固收类产品平均最大回撤0.2%显著低于权益类的9.41% [36] - 杭银理财固收类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1.87%位列行业第一 [40]
ESG投资周报:ESG指数有所回暖,绿色债券稳步发行-2025081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05:27
ESG指数表现 - 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23%,ESG300指数上涨1.06%,中证ESG100指数上涨1.05%,科创ESG指数上涨1.31%[5] - 全A日均成交额约1.70万亿元,流动性环比收窄[5] ESG基金市场 - 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241只,发行总份额1,714.11亿份[7] - 存续ESG基金910只,总规模10,220.62亿元,其中ESG策略基金规模占比50.33%[7][9] - 上周中海魅力长三角基金近一周回报率6.14%,2025年以来回报率29.00%[10][14] 绿色债券市场 - 上周新发绿色债券23只,计划发行规模186.43亿元[13][15] - 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034只,总金额12,277亿元[13] - 存续ESG债券3,636只,存量规模5.58万亿元,绿色债券占比61.84%[13] 银行理财产品 - 本月新发ESG银行理财产品30只,近一年共发行1,023只[18] - 存续ESG银行理财产品1,049只,纯ESG主题占比54.53%[18] 风险提示 - ESG政策力度不及预期[19] - 数据统计缺乏统一口径[19] - 产品发行规模不及预期[19]
1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年内调研上市公司374次 招银理财最积极
新华网· 2025-08-12 06:29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上市公司频率明显加快。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不完全梳理,今 年以来,截至3月22日,1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次数达374次,而去年上半年的次数为350 余次。 从参与调研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今年以来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理财子公司调研积极性较高。 其中,招银理财调研次数已累计达到100次,共调研了86家上市公司;其次是兴银理财,调研次数达到 93次。此外,汇华理财、杭银理财、宁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调研次数均达到10次 以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数量不断 增加,但自身投研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是了解上市公司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因 此,理财子公司仍会继续加大上市公司调研力度,加强自身投研体系建设。 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或能看出银行理财子公司下半年的投资偏好。从被调研公司所属行业来看,今年 银行理财子公司关注的上市公司行业更为广泛,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生物科技、工业机械、医疗保健、 食品以及区域性银行等行业。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记者表示,上述行业受银行理财子公司青睐的原因,主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