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验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力鸿检验盘中最高价触及2.5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4-22 08:51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2日收盘 力鸿检验报2 470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上涨2 92%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2 500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流入37 444万港元 流出56 032万港元 净流出18 59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中国力鸿检验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是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际综合检验检测机构 [1] - 公司为全球行业龙头提供24x7小时全方位专业检验、检测及技术与咨询服务 持续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1]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亚太地区主要贸易港口及枢纽城市 海内外分支机构及专业实验室达58个 成为首家成功布局海外的中国TIC上市企业 [1] 业务布局 - 公司在能源和大宗商品两大板块业务基础上 延伸服务范围至新能源、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及双碳服务等ESG相关领域 [1] 能源大宗领域 - 品质测试服务:在自有化验室根据国际、国家、地区的行业标准提供各类指标测试服务 [1] - 重量鉴定服务:根据SO/API/ASTM/GB/SH等标准进行船舶水尺、流量计、地磅、船舱╱岸罐容量等计重服务 [1] - 见证监督和联合检验服务:代表委托人参与并见证其他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过程 [1] - 其他技术服务:监装拆卸、仲裁检验、库存调查、现场见证、清洁度检查、盘库检验等服务 [1] - 服务范围覆盖煤炭、原油、石油产品、石化产品、石化气体(LPG/LNG)、生物燃料、原矿、有色精矿、金属及合金、工业用矿产、农产品等 [1] 清洁能源领域 - 开拓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基础的新能源板块检测服务 [2] - 服务范围包括风电、光伏建设、安装及风电设备制造和维修的金属材料、零部件、备品备件等方面的品质检测或复检 [2] - 针对风电、光伏运营期间进行数据收集、测试及定期运维 提高发电的稳定性 [2] 环境保护领域 - 环境保护咨询业务包括环保管家服务、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管理申报 [2] - 环境检测服务包括水和废水检测、环境空气与废气检测、室内空气检测、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固废及沉积物检测、噪声检测 [2] - 服务范围包括化工、橡胶、金属铸造、循环再生、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各大工业园区工业企业 [2]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服务 - LDAR业务可以精准弥补碳减排数据空缺 是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 通过高灵敏度的FID、PID设备及OGI红外热成像设备对有机介质、惰性介质实施检测 [3] - 服务石油石化、化工煤化工、树脂生产、天然气、医药等生产企业 [3] 气候变化领域 - 提供碳达峰碳中和咨询技术服务、碳资产开发与交易服务、ESG咨询技术服务及低碳资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3] - 服务范围覆盖发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造纸等行业 [3]
国检集团:2024年报净利润2.04亿 同比下降20.6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1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533元 同比下降20.94% [1] - 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降20.62% [1] - 营业收入26.17亿元 同比下降1.62% [1] - 每股净资产降为零元 同比下降100% [1] - 净资产收益率10.42% 同比下降25.2个百分点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1.19元 同比增长11.21%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73.81% 较上期减少518.82万股 [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87.35万股 持股比例2.56% [2] - 天风证券新进持股569.68万股 占比0.71% [2]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原持股589.5万股 [2] 分红方案 - 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 [3]
1/3不合格!2024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结果
仪器信息网· 2025-04-17 07:39
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结果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通报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结果,随机抽取100家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发现32家存在问题,其中10家涉嫌违法违规[2][3] - 重点抽查领域包括自然资源检验检测、生态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等[3] - 10家问题机构主要涉及出具不实报告、超范围出具数据、使用过期资质证书等行为,具体包括江苏红海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未获分包同意、原始记录缺失)、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使用废止标准方法)、广东省造纸研究所(报告签发时间早于检测时间)等[3][4][5] 问题机构违规行为分类 - **程序违规**:6家机构存在未办理法定代表人/授权签字人变更手续、未获分包同意等流程问题(如广东省造纸研究所、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4] - **技术违规**:4家机构未按标准执行检测(如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未执行3次流量测量、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未进行辐射系数换算)[4][5] - **资质违规**:5家机构使用过期资质证书或标志(如建科环能科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5] 监管措施与行业影响 - 监管部门责令问题机构限期整改,严重者移交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7] - 联合监管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升监管效能并规范检验检测市场秩序[7] 其他内容 - 文章附带AI学习资料推广(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研究报告),与检验检测主题无关[9][10][11] - 文末含仪器采购商机信息(如湖南农业大学1040万元设备采购项目),未直接关联抽查结果[13]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销28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15 06:42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公告 -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注销28家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证书 包括四川达标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雪迪龙科技有限公司等 [1][2] - 被注销证书和编号停止使用 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 [1] - 注销机构涉及环境检测 建设工程检测 司法鉴定 地理信息等多个领域 [1][2] 注销机构名单详情 - 注销机构分布在成都 广安 凉山 达州 绵阳 泸州 德阳 攀枝花等多个地区 [1][2] - 部分机构地址位于高新区 自贸试验区等特殊经济区域 [1][2] - 机构类型包括有限公司 分公司 公安局物证鉴定室 水质监测站等 [1][2]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正式交付
仪器信息网· 2025-04-07 06:38
导读: 武汉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正式交付,中交二航局承建,助力"中国车谷"产业转型,已有6家高新企业入驻,未来将吸引优质企业,打造全国性 公共服务平台。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3月2 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武汉园区正式交付,为武汉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据悉,园区将主要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等提供高技术检验检测,有利于武汉检验检测业态发展壮大,推动更多龙头企业优质 项目加速集聚,并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城市发展新格局,助推武汉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为"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AI大潮袭来,唯有学习方能不被淘汰。 AI学习资料包 免费下载:《Ai资料包第一弹: 北大、清华、天大等高校的De epSe ek资料》 该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武汉绕城高速和东风大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双层厂房、多层厂房、综合楼 以及地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是集检验检测、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专业园区。 错落 ...
把好“把关人”的关
经济日报· 2025-03-31 00:17
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将面临更严惩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 监督管理办法》,向乱象丛生的检验检测行业"开刀",释放出强化行业监管、净化市场环境的强烈信 号。 检验检测报告真实准确与否事关公共安全。报告造假损害的不只是行业的公信力,还有广大消费者的合 法权益甚至生命健康。"进一步明确检验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管理人员职 责","对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罚款上限 提高至十万元",此次修订的《办法》聚焦当前检验检测造假成本偏低、从业人员责任虚化等突出问 题,用重典、出铁拳、下猛药,必将对那些心存侥幸的违规机构形成有力震慑。 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沉疴顽疾",仅靠罚款和明确责任还远远不够。要让新规真正长出"牙齿",发挥 应有效力,还需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的同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协同的治理格局。只 有这样,才能彻底整治检验检测行业的乱象,把好"把关人"的关,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质量基石。(本 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沈慧) 一张报告单就可以带来超额回报,利益驱动下检测造假屡禁不止。一些商家企图通过购买虚 ...
守好检验检测“生命线”
广州日报· 2025-03-25 20:01
怎么管?《办法》进一步明确路径和方法,打出了"组合拳"。紧盯痛点,聚焦当前检验检测造假成 本偏低、从业人员责任虚化等突出问题,往矛盾集中处使劲、向问题核心处求解。增强"痛感",比如对 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以更高违法成本、 更大执法力度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此外,压实责任也是一大关键。进一步明确检验检测机构法定代 表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管理人员职责,规范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行为,压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 责任,用一张"责任网"兜牢检验检测"生命线"。 办法好不好用、管不管用,关键看落实。在新规落地过程中,既要抓认识,比如加强政策宣介、以 案说法等,促使检验检测机构敬畏常在,不断强化合规经营义务;再如,加强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说服教 育、提醒敦促、约谈纠正等,及时阻断问题恶化的可能。还要观后效,深入开展对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 评估,把问效与问计相结合、抓落实与强监管相统一,形成《办法》从"修订—落实—评估—反馈"的良 性循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各项举措落实落细、把制度网络织紧织密,才能推动检验检测更 好地"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守好检验检测"生命线" 记者 ...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检验检测新规!经济日报:把好“把关人”的关丨头条热评
中国经济网· 2025-03-25 16:40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检验检测新规!经济日报:把好"把关人"的关丨头条热评 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将面临更严惩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向检验检测行业"开刀",释放 出强化监管、净化市场的强烈信号。 当然,徒法不能以自行。要让新规长出真正的"牙齿",发挥应有的效力,还需加强监管的同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互动的治理格局。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好"把关人"的关。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官网截图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多消费者做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就是检验检测报告。但在商家利益诱惑下,一些机构和个人罔顾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成为假 冒伪劣商品的帮凶。有的机构无需寄送样品,只要几十到几百元,就敢凭空炮制出一份份所谓的"检验检测报告"。有的机构随意篡改数据、编造结果,将严 谨的检验检测流程变成了一场闹剧。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药品、环境等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把关人"作用。检验检测报告, 是产品质量的"体检证"、消费行为的"安全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其真实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关乎消费品质量,更有可能事关公共安全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