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巨轮智能:聘任吴潮忠为公司名誉董事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47
公司治理变动 - 聘任吴潮忠为公司名誉董事长 任期与第九届董事会一致 [1] - 该决议于2025年8月28日经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1] 业务结构分析 - 汽车轮胎模具及相关装备制造业务占比55.3% 为最大营收来源 [1] -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贡献40.91%营业收入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79% [1]
三丰智能拟变更注册地址并修订《公司章程》
新浪财经· 2025-08-28 17:45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拟将注册地址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山工业新区金山大道398号变更为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山街道鹏程大道98号 [2] - 公司拟修订《公司章程》取消监事会或监事设置 原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3] - 全文删除"监事""监事会""监事会主席"描述 由"审计委员会成员""审计委员会"替代 同时将"股东大会"统一修改为"股东会" [3] 公司章程修订内容 - 总则部分明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补充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及追偿规定 完善高级管理人员定义并增加党组织设立相关内容 [4] - 股份部分明确发行条件和价格 调整发起人相关规定 规范股份购买资助及回购条款 完善股份转让限制 [4] - 股东会部分明确职权范围 增加对外担保/财务资助及交易事项审议标准 完善召集/提案/通知/召开/表决和决议机制 [4] - 董事会部分细化董事任职资格和义务 增加独立董事相关规定 设置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并明确职责 [4] - 高级管理人员部分明确聘任解聘规定 强调忠实和勤勉义务 财务会计部分调整报告披露要求 完善利润分配和公积金使用规定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4] -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部分明确相关程序与规定 [4] 实施程序 - 该事项尚须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并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章程备案事宜 [4] - 最终变更结果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内容为准 [4]
三丰智能: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41
公司治理 - 第五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并审议《关于修订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的议案》[1] 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中汽车行业占比74.69%[1] - 其他业务占比13.48%[1] - 工程机械占比8.21%[1] - 贸易业务占比3.61%[1] 市值信息 - 当前市值为153亿元[1]
先导智能(300450.SZ):上半年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
格隆汇APP· 2025-08-28 14: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 [1] - 经营性现金流2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31.33% [1] - 扣非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63.4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收入45.45亿元,同比增长16.40% [1] - 光伏智能装备业务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32.04% [1] - 非锂电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04% [1] - 海外业务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5.42% [2] - 海外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0.27% [2] 经营战略进展 - 受益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提升和扩产恢复,订单总量同比强势反弹 [1] -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保持稳定 [1][2] - 平台化战略成效显现,光伏业务增速显著 [1] - 锂电业务毛利率受行业周期影响波动,后续有望随行业复苏提升 [1] - 全球化战略进入高质量推进阶段 [2]
先导智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19%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 同比增长14.9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亿元 同比增长61.19% [1] -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 [1]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09: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4% [6]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00.11%,远超营收增速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15% [6] - 累计现金分红16.83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及回购注销金额)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物流装备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30% [4] - 智能自助终端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62% [4] - 打印扫描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4% [4] - 服务运营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3% [4]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近40%,占比达42% [4][5] - 国内市场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5% [4] 战略规划 - 坚持"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 [2][3][7] - 构建三个战略成长曲线:第一曲线(主体业务)支撑2-3年增长 [8]、第二曲线(服务运营)打造3-5年增长点 [8]、第三曲线(关键基础零部件)培育5-7年竞争优势 [8] - 推动AI技术在视觉识别、物流分拣算法等场景落地 [2][3] 海外拓展举措 - 拓展中亚快递柜、欧洲快递柜、美洲打印扫描产品 [5] - 推进泰国工厂扩产及产品转产 [5] - 参加全球展会(美国、东南亚、欧洲、中亚) [5] 市值管理 - 通过分红、股份回购、投资者交流强化市值管理 [2][9] - 2025年初至8月股价累计涨幅约30% [7]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职责与方式 [7] 技术研发 - 开发AI视觉识别技术(含隐私保护)处于验证阶段 [2] - 突破物流自动化分拣行业算法难题 [2] - 数字人民币产品已根据客户需求适配 [6] 运营情况 - 2025年产能利用率较为充分 [9] - 通过供应链优化保障物流装备、自助终端等产品交付 [9] - 毛利率变动受产品结构、客户群体变化影响 [9]
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8: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总额为9,492.50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3,679.0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5,813.44万元 [13][15][16] - 减值损失减少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利润总额9,492.50万元 [1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590,059,882.1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使用59,978.38万元,2025年半年度使用529.51万元 [18][20] -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16,886,338.1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使用71,506.65万元,2025年半年度使用1,792.35万元 [19][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发募集资金账户余额50.29万元,再融资募集资金账户余额364.27万元 [21][2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2025年上半年首发募集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用智能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379.51万元,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专项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50.00万元 [20] - 新能源汽车用智能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于2024年6月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主要产品为新能源领域智能生产线 [32] 资金管理运作 - 使用最高不超过1.0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使用10,000.00万元 [27][28] - 使用最高不超过1.6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使用首发募集资金200.00万元,再融资募集资金370.00万元 [2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议案 [4][5] - 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执行,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监管要求,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23][24][25]
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8:5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8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3183.06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22亿元[2] - 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2018年1月16日,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79亿元,其中本期使用募集资金77.03万元,募集资金余额为102.52万元[3]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在交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设立专项账户[4] - 公司与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及银行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对募集资金使用实行严格审批[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交通银行专项账户已销户[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1-6月不存在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7] - 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单次额度从6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均按期归还[8][9][10][11][12][13][14][15][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4884.55万元[17] - 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保本型理财产品,额度从1.3亿元至2亿元不等[18][19][20][21] - 不存在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22] - 不存在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情况[23] 募投项目变更及调整 - 2019年变更原募投项目发动机开发测试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装配测试线和自动化设备建设项目[26] - 2023年终止工业自动控制装置设备项目一期项目,剩余募集资金9835.66万元及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 - 2024年研发中心与MES系统建设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4][30] - 多次延长募投项目实施期限,包括工业自动控制装置设备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装配测试线等项目[26][27][28][30][31] 监管及信息披露 - 2024年1月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警示,涉及募投项目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和风险提示不充分[32] -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履行了披露义务[32]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中标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4G9生产线更新改造项目-装配线,中标金额3950万元[35][36] - 该项目签订正式合同并实施后,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9]
赛象科技2025年半年报:盈利韧性凸显,海外市场爆发驱动高质量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6:48
核心财务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945.65万元 同比增长24.0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70.88万元 同比增长26.28% [2]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同比提升40% [2] 海外业务突破 - 海外市场销售收入3.02亿元 同比激增274.28% [1][3] - 海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7.67% [3] - 上半年出口规模超2024年全年水平 [3] 技术研发实力 - 核心产品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 - 拥有354项国内外有效专利及201项软件著作权 [3] - 研发支出2982.78万元 同比增长6.62% [4] 战略布局与治理 - 实施智能装备+数字服务战略 覆盖轮胎智能装备/AGV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 [4]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84名中高层及核心技术人员 [4] - 赛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4] 市场与产品结构 - 国内销售收入4242.49万元 占营收比重12.33% [3] - 产品四次入选天津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3] - 轮胎智能装备实验室获评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3] 企业资质认定 - 2025年获评天津市猎豹企业 [3] - 经营格局更趋均衡健康 [1] - 内生增长动力扎实 [2]
A+H | 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先导智能(300450.SZ)再冲港股IPO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8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募资拟用于扩大全球研发与销售网络、深化平台化战略、优化智能装备技术及提升数字化能力等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 核心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氢能装备等领域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5%和19.0% 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占率达22.4% 其中卷绕机、叠片机等核心设备市占率超65% [1] - 公司是全球唯一能提供新能源智能装备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 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在全球范围内交付145条整线解决方案 包括全球首个车规级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8.36亿元、164.83亿元和117.73亿元人民币 2024年收入较2023年下滑28.6%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18亿元、17.71亿元和2.68亿元 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降84.9%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 公司收入为35.99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34.84亿元增长3.3% 净利润为4.00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4.50亿元减少11.0% [2]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源于锂电池和光伏智能装备销售收入减少 以及毛利率下降、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减值亏损增加、行政及研发开支上升等因素 [2]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6.6%、32.7%和30.0% 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2] - 毛利率下降主要源于审慎撇减存货 因下游市场竞争加剧 客户需求变化 公司提前评估存货可变现净值并计提拨备 [2] - 存货撇减从2022年的1.15亿元增至2023年的4.12亿元及2024年的5.49亿元 [2] 业务构成与客户结构 - 锂电池智能装备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71.8%、76.8%和65.3% 2025年1-4月占62.4% [3]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在2022年高达73.8% 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57.0%和45.6% 2025年1-4月又回升至60.9% [3] - 若主要客户业务变化、经营困难或付款违约 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11.95亿元增至2024年的28.31亿元 占比从8.6%提升至24.0% [3] - 公司正在深入推进"全球化+平台化"战略 重点聚焦前沿工艺 [3] - 此次赴港上市将依托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化平台 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3] 股权结构与市场地位 - 公司股东架构中 王燕清先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股32.33% 其他A股股东持股67.67% [3] - 公司早在2015年5月18日已在A股上市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市 总市值逾人民币456亿元 [3] 行业前景与发展潜力 - 随着行业底部显现 公司报表层面已逐渐出清 2025年有望迎来经营拐点 [4] - 全球新能源智能装备市场竞争激烈 但公司凭借在锂电池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优势 仍然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4] - 此次港股IPO如果成功 将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提供新的资金支持 帮助公司巩固和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