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城市观丨百岛之城珠海:“海上新广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20
(原标题:中国城市观丨百岛之城珠海:"海上新广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编者按】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城市竞逐经济新赛道的蓝色引擎。 发展海洋经济并非只是"靠海吃海",而是一场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的系统竞争。海洋经济的复杂性,要 求城市构建起技术、资本、空间与政策高效耦合的"生态系统",才能将"蓝色国土"转化为"蓝色动能"。 今年6月,广东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优旧育新、三产联动,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 洋产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被誉为"百岛之城"的珠海正上演一场深刻的海洋变革:以场景为牵引、以创新为动力, 以"海上新基建"为基石,来塑造海洋经济系统性优势。 《中国城市观》第二期,我们以珠海为样本,剖析这座城市向海图强的突围之路,借此管窥"海上新广 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2024年珠海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占全市GDP的22.3%,海洋经济贡献率达26.4%,拉动经济增 长1.5个百分点。无论是发展基础还是发展势头,珠海在海洋经济的竞逐中都难以被忽视。 立足于此,珠海正筹谋以海洋经济重构自身动能。珠海希望,未来三年能构建起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 争到2027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00 ...
四方股份:公司无人艇的业务拓展当前不及预期
格隆汇· 2025-09-23 08:09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长期深耕能源电力领域 为电力发输配用储等环节提供继电保护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电力电子 一二次融合 智慧物联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工业自动化 智能化领域 [1] 业务发展状况 - 无人艇业务属于公司相关技术及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协同拓展 [1] - 鉴于市场情况 公司无人艇业务拓展当前不及预期 [1]
四方股份(601126.SH):公司无人艇的业务拓展当前不及预期
格隆汇· 2025-09-23 08:04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长期深耕能源电力领域 为电力发输配用储等环节提供继电保护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电力电子 一二次融合 智慧物联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工业自动化 智能化的领域 [1] 业务拓展情况 - 无人艇业务属于公司相关技术及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协同拓展 [1] - 鉴于其市场情况 公司无人艇的业务拓展当前不及预期 [1]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 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9 15:27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广东发布了第三批"人 工智能+"应用场景。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广东这次发布的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了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 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人工智能已在相关场景初步应用并取得成效。 广东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在哪些场景? 在海洋经济领域,第三批梳理了海洋牧场提效、海上安全治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灾害预警、海事航 道巡检等5大典型场景,比如深蓝科技的水下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清洗保持网箱通透性,有效提高了养殖 产量和质量。 在生态环境领域,则梳理了污染溯源与监管、环境质量预警、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固废识别与 监管、水务与水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等6大典型场景,例如小豚智能的无人艇投入水面巡逻使 用后,每日可减少3至5人的巡逻力量,乱扔垃圾等现象明显减少。 文化领域则包含虚拟场景构建与体验、智能导览与个性化推荐、文化内容创作、文物修复与保护、智能 客服等5大典型场景。例如元象科技构建了适配文博场馆、景区等多场景的大空间VR应用体系。近日, 广东还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15个 ...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44
财务与资产状况 - 2021-2024年累计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16.4亿元 [2] - 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0.41亿元(因调整计提比例:3-4年按50%、4-5年按80%、5年以上按100%) [2] - 船舶板块通过资产处置实现轻量化运营(如珠海园区已出售约1亿元不动产) [11] - 受资金面影响订单交付率不足,导致收入未同步增长 [11] 订单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含备产)同比增长约37% [3][11][27] - 产品覆盖卫星通信、空间站通信及低轨卫星等领域 [3] - 无人艇已为多家单位供货,2024年航展展示多款新型号 [8] - 星网项目配套射频芯片及模块组件(含XW极轨和倾斜轨道) [4][9] 技术与产品进展 - 砷化镓MMIC芯片实现100%自主可控批量供货 [10][11][29] - 氮化镓芯片(功放/驱放/开关芯片)处于可靠性验证阶段 [10][29] - 产品线涵盖微波组件、芯片、半导体器件及基板 [11][26] - 自2020年起按100%自主可控标准开展研制 [3][12] 公司治理与风险 - 董事长李跃先被留置(具体原因未披露) [3] - 与锐杰壹号款项仍在诉讼中 [6] - 否认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10] - 未实施定增及回购计划 [5][7] 战略与规划 - 集中资源发展军工电子主业,盘活船舶闲置资产 [5][11] - 通过绩效考核推动降本增效 [5][11] - 关注低轨卫星规模化部署带来的增量机会 [3][9] - 6G技术尚处前沿研究阶段 [11]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08:28
广州为人工智能产业搭建"天使+VC+Pre-IPO"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链条。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广东发布了第三批"人 工智能+"应用场景。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广东这次发布的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了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 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人工智能已在相关场景初步应用并取得成效。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在会上表示,当前,广东正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机 器人+"行动落地见效,加快形成产业链齐全、生态完备、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格局。 一批重大项目集中落地 会议期间,更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一批国家级与行业级重大项目在本次活动 上集中落地,覆盖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既有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也有 面向产业痛点的场景化应用。 作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战略工程,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 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 该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探索以"发现即控制"为核心的疾病防治新范式。基地将建设开放共 享的模型训练平 ...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09:08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1-6月微波电路与组件收入按应用领域划分:雷达领域占比30%、弹载占比15-20%、星载占比15-20%、电子对抗占比20% [2] - 截至2025年8月底订单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因收入规模减少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 [2] - 2021-2024年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16.4亿元 [7] - 2024年因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0.41亿元 [7] - 2023-2024年处置珠海不动产回笼现金约1亿元,获得处置收益4000多万元 [8] 业务布局与订单 - 微波电路产品覆盖雷达、弹载、星载及电子对抗领域 [2] - 商业航天配套单颗星价值量约数十万至数百万 [4] - 船艇业务收缩低毛利船型市场,聚焦公务船艇、防务装备及游艇 [5] - 无人艇业务自2012年启动,已为多家单位提供产品并参与航展演示 [5][6] - 通信与数据链领域在雷达、电子对抗及卫星通信方向均有布局 [9] 战略与成本控制 - 通过芯片技术突破提升核心部件自研比例以优化成本 [3] - 深化上游供应商战略合作,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原材料价格 [3] - 优化财务结构降低有息债务规模,精简管理流程减少成本 [3] - 处置船舶板块闲置资产(珠海及沅江基地)以降低财务费用 [8] - 军方审价机制存在结构性降价压力,公司通过降本措施对冲影响 [3] 风险与展望 - 未来三年建军百年目标推动装备列装需求,行业中长期发展具备保障 [2] - 商业航天发射节奏加快(2025年7-8月完成4次组星发射),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4] - 民品手机端暂无大规模布局计划 [4] - 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军工院所,信用资质优良,坏账风险可控 [7] - 船艇业务未参与水下装备研制 [5]
“大国重器”集中亮相阅兵场 解密尖端武器装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8 01:29
地面突击装备 - 三款全新地面突击装备首次亮相 包括99B坦克 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 其中99B坦克是99A坦克的改进型 [3] - 99B坦克通信能力提升 天线由两根相同改为粗细不同 高射机枪改为无人操控 射手可在炮塔内操作 [4] - 100坦克配备观瞄仪器 高射机枪和拦截弹 炮手通过屏幕观察战场并操控武器 与100支援战车可实现静默接近目标 避免噪声暴露 [6] - 100支援战车增配无人操作手 可操控无人侦察车和无人机 大幅提升侦察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 [8] - 两款车型驾驶员配备新型可视化头盔 可实时显示车辆行驶数据及侦察图像 [10] - 两款车型配备360度影像系统 实现车内观察四周环境 [12] 舰载防空武器 - 四型舰载防空武器体系化亮相 包括海红旗-9C 红旗-16C 红旗-10A及首次亮相的舰载激光武器 [13] - 海红旗-9C和红旗-16C担负海上舰艇防空任务 具备全方位快速拦截多目标能力 [14] - 激光武器具有精准毁伤和持续打击优势 与防空导弹协同形成更强综合防御能力 构建远中近三层防御圈 [16] - 四型装备防卫距离更远 反应速度更快 目标捕捉更精准 [16] 无人作战体系 - 陆海空无人作战装备集中亮相 展示侦打一体 攻守兼备的无人化战斗布局 [17] - 陆上侦打突击无人车采用履带底盘 搭载反坦克导弹和侦察模块 可执行抵近侦察和火力打击任务 支援坦克战车协同作战 [18] - 陆军开展有人无人协同演练 推动无人装备研发和战术创新 提升体系作战能力 [20] - 海上无人装备包括无人潜航器 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 [22] - 新型无人艇可自主探测识别水雷目标 高效消灭各类水雷 弥补反水雷舰艇短板 [24] - 无人布雷系统具备自主布雷能力 与无人艇形成攻防同步优化的反水雷体系 [26] - 空中无人作战体系包含10架不同型号无人机 其中舰载无人直升机为战舰提供侦察能力 [28][30] - 海军组织深海大航程训练 开拓无人机作战新领域 提升实战化能力 [32] 高超声速导弹 - 多型高超声速导弹在海上作战群和战略打击群集中展示 展现以快制胜作战场景 [33] - 鹰击-17导弹射程远 突防能力强 毁伤能力大 装载于大中型水面舰艇 [35] - 鹰击-20重点打击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和编队 鹰击-19为潜射导弹 装载于潜基平台 [35] - 鹰击系列完善立体反舰体系 成为捍卫海洋权益的尖兵利器 [37] - 长剑-1000是我国首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具备灵活机动 强力突破和即时发射特点 可对陆海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39] - 高超声速导弹方队由鹰击-21 东风-17和东风-26D组成 展现全天候精确打击能力 [41][43] 战略核力量 - 核导弹第一方队首次集中展示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包括惊雷-1空基导弹 巨浪-3潜射导弹 东风-61和东风-31陆基导弹 [44][45] - 导弹车采用单侧驾驶室设计 体现智能化理念 多军种混编展示 [47] - 核导弹第二方队展示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具备全时戒备和有效威慑能力 [50][52][54] 作战体系创新 - 阅兵从展示单一装备转向展示完整作战体系 体现新式装备与作战兵力的深度融合 [55][57] - 不同军兵种装备在任务框架内形成合力 构建完善作战体系 [57] - 展示指挥体系 决策体系完善升级 体现综合作战能力全方位提升 [59]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22:42
阅兵规模与组织 - 阅兵动用1万余名官兵、80面战旗、数百台地面装备和上百架飞机组成45个方(梯)队 [2] - 采取战时指挥体制和作战推演方式组织行动,实现多分队精准协同和米秒不差 [1][2] - 依托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精准指挥控制 [1] 装备技术展示 - 多数武器装备首次公开亮相,包含新一代装甲装备、无人作战系统和战略核导弹 [10][11][12] - 无人作战群展示侦打突击车、无人艇、潜航器及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智能装备 [11][12] - 战略打击群亮相"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具备全球覆盖打击能力 [12] 军种力量结构 -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个军种方队首次擎军种军旗集中受阅 [7] - 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3个新兵种首次亮相天安门 [9] - 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方队展示"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9] 空中作战体系 - 空中梯队以80架战鹰模块化编队,体现预警指挥、协同打击和保障全要素体系 [13] - 空警-600首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与歼-15T舰载机协同亮相,支持电磁弹射系统 [13] - 歼-20系列(含歼-20A/歼-20S)、歼-35A等隐身战机及轰-6系列轰炸机集中展示 [15][16] 人才培养与传承 - 海军方队平均年龄21岁,最年轻队员未满18岁 [7] - 火箭军方队80%以上人员具有实弹发射和战备值班经历 [8] - 飞行员培养体系改革推动年轻人才快速成长,教练机梯队平均年龄27岁 [16][17]
中国新技术加速落地 无人智能装备亮相阅兵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5:01
中国军事装备技术突破 - 新型无人装备集中亮相包括反无弹炮系统 高能激光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 侦打突击 扫雷排爆 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 新型无人潜航器 无人艇 无人布雷系统 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无人僚机 舰载无人直升机 [1] - 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战略重器展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钢铁意志和强大实力 [2] -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崛起轨迹折射整个国家发展轨迹 [3] 人工智能与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 明确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4] - 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低空飞行 增材制造 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4] - 大模型备案总量达439款 覆盖医疗健康 农业 教育 智能制造 金融科技等30余个行业 [7] 机器人与低空装备市场增长 - 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7] - 智能机器狗市场规模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7.5% 规模将突破50亿元 [8] - 低空装备产品数量超400万台 整机企业约1400家 技术特征呈现无人化 电动化 智能化 [8] 新技术应用落地优势 - 拥有丰富应用场景 强大产业基础 海量数据及坚实工程应用人才基础 [6] - 通用技术突破衍生发展出能充分应用适配该技术的产品 服务 企业与商业模式 促进释放技术红利 [6] - 从技术突破走向规模化应用 AI将像水电一样无处不在 深入各行各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