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

搜索文档
工业AI如何落地?不是通用智能,而是“懂行”的AI
硬AI· 2025-06-24 12:28
工业AI的核心观点 - 工业AI正在以沉稳深刻的方式加速产业革命,专注于解决制造业中"静脉血"(隐性经验知识)的数字化传承问题,而不仅是"动脉血"(可见生产力)的优化[1] - 通用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存在局限性,因其难以理解特定工厂的工艺参数、设备补偿等隐性知识,这些知识通常依赖老师傅的感官和肌肉记忆[1] - 鼎捷数智发布的企业级AI套件旨在打通工业的"动脉"和"静脉",将老师傅30年的经验数字化传承[1] 鼎捷的破局方法 三层火箭式产品矩阵 - **第一层智能数据套件**:通过"数据CT"解决OT与IT层数据孤岛问题,封装40年行业经验,覆盖20+主题域、6000+数据元、54个模型[6][7] - 智能数据体检:基于业务属性检查数据异常(如材料温度与厚度关系)[7] - 行业知识沉淀:构建工艺知识图谱,关联国标/企业标准[7] - 增强决策智能:提供自然语言交互的偏差归因和测算推演能力[8] - **第二层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首创MACP协议实现多智能体协同,案例显示某储能设备商经营计划制定周期从1周缩短至智能体并行执行[9][10] - 采用"中心化决策+分布式执行"模式,主智能体Commander可协调6类单智能体反思协商[10] - **第三层AIoT指挥中心&工业机理AI**: - AIoT指挥中心接入AGV/数控机床等设备,实现"全域AIoT"[11] - 工业机理AI融合物理模型(如铜铸造的流体力学),通过视觉/生物识别技术数字化工艺动作[12] 工业知识数字化技术 - 多模态抓取:一次老师傅示范可采集5种模态数据(录屏/传感器/日志等)[15] - 工业知识图谱:构建严格的三元组(如<工序A, 温度, 730℃±5>),自动标记过期知识[15] - RAG技术:本地知识图谱保障数据安全,公有大模型仅理解意图[15] 实际应用案例 - **嘉利股份**:AI排产+一灯一码追溯+无人化物流,实现人均产值↑20%、不良率↓20%、物流岗从42人→4人[18] - **英飞特**:10人IT团队9个月内替换欧司朗600人维护的全球SAP系统,验证鼎捷PaaS平台跨国能力[19][20][21] 商业模式变革 - 从项目制转向平台化:收入结构从License变为订阅费(ARR)+AI调用费+生态分成[23] - 数据飞轮效应:客户越多则模型越精准,形成正向循环[23] - 生态网络:雅典娜PaaS平台吸引华为云/智程等生态伙伴,类似"工业AI的App Store"[23] 行业竞争焦点 - 决胜关键在于将非结构化行业Know-how翻译为AI可执行的"工艺母语",而非单纯软件功能[26] - 需解决三大挑战:算法信任(如0.01mm公差理解)、持续知识采集(防模型过期)、生态繁荣度(第三方开发者参与)[27]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仍是全球GDP重要驱动力”——欧洲商界看好中国消费市场长期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24 08:57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7万亿元 同比增长4.6% 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其中3月份增长5.9% [1]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 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1] - 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制造业投资吸引力及创新能力成为跨国公司获取新机遇的核心动力 [1] 跨国公司动态 - 荷兰皇家飞利浦CEO指出中国经济企稳得益于消费复苏 消费者信心与支出同步上升 [3] - 路易达孚首席商务官认为中国多样化需求驱动因素和巨大增长潜力为跨国公司提供众多机遇 [3] - 法国达索系统在中国7个城市设立创新中心 另有3个在建 受益于数字化转型需求 [3] 行业投资趋势 - 30家大型外资制造企业中汽车行业占12席 外国车企持续加码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 [6] - 中国海外投资来源多元化 英国、韩国、荷兰和日本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迅速增加 [6] - 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合作研发新阶段 反映中国制造业升级及创新前沿地位 [6] 长期发展前景 - INSEAD院长认为中国凭借创新活力与创业精神有望实现长期增长 [4] - 胡润研究院指出中国系统性商业改革与长期投资吸引力为全球资本提供稳定发展空间 [4] - 飞利浦CEO对中国中长期前景充满信心 认为中国仍是全球GDP重要驱动力 [3]
合见工软发布多款国产自主自研EDA以及IP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6-24 08:43
公司新产品发布 - 合见工软在上海召开"2025合见工软新产品发布会暨技术研讨会",正式发布多款国产自主自研EDA及IP产品,助力国产化提速[1] - 发布的五款创新产品包括:下一代全场景验证硬件系统、下一代全功能高性能数字仿真器、下一代全功能高效能数字验证调试平台、超以太网IP解决方案、多协议兼容SerDes IP解决方案[1] - 公司在数字仿真/调试器领域实现架构级迭代创新,多项性能比肩国际标杆水平[1] 技术进展与市场份额 - 合见工软在国内自研IP领域取得快速技术进展和客户增长,在国内自主自研高速接口IP市场份额中居前列[2] - 高速接口IP解决方案已实现创新技术突破,支持国内外先进工艺,获多家商业客户成功流片和数百家客户商业部署[2] - 智算互联IP解决方案覆盖国内外先进标准,助力智算、HPC、通信、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核心零部件性能突破[2] 公司发展态势 - 公司以4年近40款产品的创新速度和硬核技术实力赢得客户信任及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广泛认可[2] - 发布的32G SerDes PHY解决方案支持多家先进工艺,应用于高性能计算、AI、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核心零部件部署[2] - 公司UniVista 32G MPS IP解决方案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低能耗和灵活配置特点,可帮助客户提高性能、改善能效并缩短上市周期[3] 行业趋势 - 在数据量指数级增长时代,高性能计算、智算、数据中心等对高速串行通信SerDes技术的自主可控需求至关重要[3]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可靠的芯片设计方案,推动国产EDA和IP产品的自主可控发展[3]
广东超常规推进集成电路人才扩容 本硕博在校生破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08:25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 广东超常规推进集成电路人才扩容,指导8所高校筹建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 [1] - 集成电路本科专业点从2022年的7个增至23个,本硕博在校生破万人,较2022年翻两番 [1] - 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置工业软件本科专业,哈工大(深圳)等高校与华为联合成立国家工业软件产教融合共同体 [5] 高等教育布局优化 - 广东高起点新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3] - 全省高校数量增至166所,引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国外理工科优势高校 [3] - 新增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5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8所硕士学位授权高校 [3] 学科与专业建设 - 250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37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四位 [3] - "十四五"以来新增机器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本科专业点440多个,包括工业软件、低空技术与工程等11种新专业 [4] - 组建华工未来技术学院、广美达芬奇设计学院、深理工算力微电子学院等特色化学院 [4] 产教融合与创新培养 - 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设置四大枢纽和16个学域,鼓励中大、华工、深大、南科大等实施大类招生 [4] - 实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长基计划",定向扶持88个基础学科专业点和42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5] - 全面启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天玑计划",建设首批19个省级"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5]
鼎捷数智(300378):举办数智未来峰会,多款AI套件发布
国投证券· 2025-06-23 10: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44.50 元,相当于 2025 年 60 倍的动态市盈率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 月 19 日鼎捷数智于武汉举办 2025(第四届)数智未来峰会,全景展现公司在 AI 和大数据领域的布局 [1] - 董事长兼总裁叶子祯提出 1 - 2 - 3 的企业运行模式,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有机结合,使企业在“AI +”时代平衡效率和准确率 [1] - 公司发布智能数据套件和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构成雅典娜平台助力 AI 软基建落地的“双抓手”,为企业 AI 能力构建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平台推广 [2] - 鼎捷通过“1 个分身 + 4 大技能”将 AI 系统级融入四大工业软件,实现业务自动化和洞察,有望提升传统工业软件能力和价值,促使软件销售收入增长 [3][7]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5.89/29.03/33.0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1/2.49/2.94 亿元 [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利润表 - 2023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22.277 亿、23.307 亿、25.889 亿、29.033 亿、33.093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1.7%、4.6%、11.1%、12.1%、14.0% [12] - 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6.0%、6.9%、26.7%、23.6%、18.2%,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2.5%、3.6%、29.3%、23.6%、18.2% [12]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 年预计资产总额分别为 32.685 亿、33.953 亿、36.732 亿、38.768 亿、41.656 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32.7%、31.3%、31.8%、29.9%、28.8% [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082 亿、0.499 亿、2.22 亿、2.474 亿、3.09 亿元 [12] 业绩和估值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 EPS 分别为 0.56 元、0.57 元、0.74 元、0.92 元、1.08 元,PE 分别为 38.19 倍、45.11 倍、45.77 倍、37.03 倍、31.34 倍 [12]
鼎捷数智(300378):数智未来峰会亮点频出,AI全面赋能业务创新
长江证券· 2025-06-23 0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9日公司在武汉举办第四届数智未来峰会,创新发布多款AI相关套件,设立多个AI专题论坛,标志AI赋能业务融合与场景创新进展积极 [2][5] - 公司坚定拥抱AI战略初显成效,商业化进展积极,看好2025年放量 [2][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6亿元、2.38亿元、2.87亿元,对应增速为26%、22%、21%,对应PE为44.4x、36.5x、30.2x,持续推荐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6月19日公司以“AI创变、破界生长”为主题在武汉举办第四届数智未来峰会,会上创新发布多款AI相关套件,设立多个AI专题论坛,标志公司AI赋能业务融合与场景创新进展积极 [2][5] 事件评论 - 鼎捷提出“一个模型、两种内核、三个智能体”,构思AI时代世界运行模式,希望转变为数据真正驱动业务流程变化与智能决策 [10] - 创新发布AI软基建套件,业务全面融合AI加速应用真实落地,如PLM产品线与DeepSeek深度集成,2024年公司研发设计类业务收入1.52亿,同比增长23%,基于AI的新一代PLM产品已完成数十家客户部署应用,AI赋能带动客单价提升及交付周期缩短 [10] - 坚定拥抱AI战略初显成效,商业化进展积极看好2025放量,2024年改名鼎捷数智,基于雅典娜平台孵化AI应用产品,一方面对原有工业软件赋能提价,如融入AI的PLM产品带动客单价提升约30%,另一方面AI应用推广成效良好,2024年台湾地区AI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3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拟募集8.38亿元用于投资数智化生态赋能平台项目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331|2598|2909|3301| |营业成本(百万元)|973|1054|1168|1309| |毛利(百万元)|1358|1544|1741|1993| |营业利润(百万元)|244|285|347|419| |利润总额(百万元)|239|285|347|419| |净利润(百万元)|158|200|243|29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56|196|238|287| |EPS(元)|0.58|0.72|0.88|1.0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0|444|321|37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25|-45|-45|-4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1|-12|-15|-18|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6|388|262|312| |每股收益(元)|0.58|0.72|0.88|1.06|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18|1.64|1.18|1.38| |市盈率|44.60|44.44|36.52|30.23| |市净率|3.20|3.65|3.33|3.02| |EV/EBITDA|20.34|23.82|19.79|15.92| |总资产收益率|4.6%|5.2%|5.8%|6.3%| |净资产收益率|7.1%|8.2%|9.1%|10.0%| |净利率|6.7%|7.5%|8.2%|8.7%| |资产负债率|31.3%|32.9%|33.1%|33.3%| |总资产周转率|0.70|0.73|0.74|0.76| [13]
鼎捷数智(300378):发布AIS-INFRA套件 企业级AGENT全栈式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6-21 12:41
公司产品发布 - 公司在2025(第四届)数智未来峰会上重磅发布AI软基建(AI S-infra)套件,包括智能数据套件、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四大工业软件AI智能套件、AIoT指挥中心&工业机理AI套件等多项最新方案成果 [1] - 底层技术采用多模型交互,产品展示多模型协同解决问题能力,与微软、阿里等商业化模型完整适配,同时构建半导体、装备制造、印刷等行业模型,支持用户专项训练的私域模型 [1] - 平台层发布Indepth AI 2 0,企业可通过对话、拖拉拽等形式快速自建Agent,满足非标准化需求 [1] - 上层应用推出多领域"专家"Agent,包括采购、销售、研发、生产、财务等AI原生系统,协助企业全流程提升效率 [1] 工业AI解决方案 - 公司融合AIoT优势发布工业机理AI,通过孪生工厂形式结合AIoT设备数据,实现动态数据应用,快速响应异常并给出处理方案 [2] - 公司制造业Agent具备多方面优势:1)面向中小型制造业,效率提升直观,客户付费意愿高 2)客户资源丰富,AI客户渗透率与客单价双提升 3)产品发布与迭代速度快 4)多年数据管理布局为企业AI提供核心基础 [2] 财务与增长预期 - 预计25-27年实现收入26 3、30 4、36 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 1、2 5、3 1亿元 [2] - 公司制造业Agent是B端AI的重要落地,下游景气度复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2]
一周之内,四支科创债基金官宣 | 融中募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6-21 02:48
生物医药基金设立 - 中信建投资本与长春高新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长春星河生物医药基金 规模未披露 已完成备案[2] - 该基金是中信集团与吉林省深化合作的重要一环 旨在助力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2] - 中信建投资本希望通过首只基金与吉林省主要基金投资人建立坚实合作关系[2] 工业软件专项基金 - 南京江北新区签约总规模10亿元工业软件专项基金 为江苏省首只工业软件产业基金[3] - 蜂巢互联与新区成立首支3亿规模工业软件产业投资基金 已吸引云泊软件等企业入驻[3] - 蜂巢互联将在新区建设第二总部基地 面向轨道交通等优势行业开展核心工业软件研发[4]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中科创星发行4亿元5+5年期科创债 票面利率2.1% 认购倍数3.58倍 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4] - 东方富海发行首期4亿元10年期科创债 票面利率1.85% 认购倍数6.3倍 采用"央地双保险"增信机制[6] - 君联资本发行3亿元5年期科创债 票面利率2.05%[7] - 毅达资本发行1.5亿元3+2年期科创债 票面利率2.33% 为首次债券市场直接融资[7] 医药创新投资 - 幂方健康基金完成新一支美元VC基金募集 专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8] - 中国创新药企2024年BD交易总金额达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59%) 重磅交易24项总金额430亿美元[8] - 港股2025年5月IPO募资558亿港元 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4.9%[8] 产业母基金设立 - 郑州经开赋豫战新创投母基金完成备案 总规模50亿元 首期5亿元 重点投资新能源等领域[9] - 基金采取"直投+设立子基金"方式 期限10年(7+3)[9] 人工智能产业园 - 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 依托100亿产业引导基金和100亿科技创新基金[10] - 园区聚焦AI+交通等五大方向 已吸引洞见科技等企业入驻[11] - 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由清华大学院士领衔 建设"1+6"公共研发平台[11] 科技金融政策 - 武汉出台科技金融发展方案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考核机制[12] - 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80%、60%亏损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12]
一周产业基金|武汉国资提出最高容亏100%;雄安打造两只百亿级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42
券商及基金设立动态 - 财通证券全资子公司财通资本中标富阳区"3+N"产业基金管理人 该基金总规模300亿元 设立孵化基金 创新基金 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各100亿元 [1][5] - 兴业证券发起设立莆田市荔城白兔新消费并购股权投资基金 总规模10亿元 为福建省首只由产业资本控股的并购基金 [1][7] - 南京落地总规模10亿元的工业软件专项基金 由扬子国投 蜂巢互联等联合设立 为江苏省首只工业软件产业基金 [8] - 郑州经开区备案首只产业创投母基金 总规模50亿元 首期5亿元 重点投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9] - 天津成立首只集成电路天使基金 计划规模2亿元 首期6000万元 聚焦半导体材料 装备等硬科技领域 [10]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 - 武汉发布科技金融方案 提出优化政府投资基金考核机制 允许种子基金 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80% 60%亏损 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3] 雄安新区基金布局 - 雄安新区依托100亿元雄安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100亿元雄安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 形成"1+6+N"基金管理体系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4] 基金投资方向 - 富阳区"3+N"产业基金中 孵化基金侧重"投早 投小 投科技" 创新基金侧重富阳区"4+5"产业链 并购基金侧重金融科技 产业并购 [5] - 莆田市新消费并购基金将围绕当地产业布局 收购A股上市公司控股权并迁移产业至莆田 [7] - 南京工业软件基金将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 [8] - 郑州经开赋豫战新创投母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 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七大领域 [9] - 天津芯火集成电路天使基金主要关注半导体材料 装备 晶圆检测 芯片设计等 [10] 基金管理规模 - 财通资本管理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超270亿元 曾投资广立微 纽泰格等企业 [6] - 蜂巢互联此前与南京江北新区成立3亿元工业软件产业投资基金 [8]
宝信软件(600845):AI赋能钢铁革新,工业机器人落地生根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9 14: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合理估值为 969.99 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 33.64 元/股 [4][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工业软件行业龙头,大力推动 AI 赋能钢铁产业革新,自研平台构建自主可控工业软件体系,随着工业级机器人应用端落地生根,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收入和盈利预测 - 软件开发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 年营收 99.11 亿元,占比 72.64%,预计 2025 - 2027 年同比增速 8%、12%、15%,毛利率 31%、31%、32% [7] - 服务外包业务是重要营收组成,2024 年营收 36.56 亿元,占比 26.80%,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 8%、8%、5%,毛利率 45%、47%、49% [8] - 系统集成设备业务为非核心业务,2024 年营收 0.65 亿元,占比 0.48%,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增速 10%,毛利率 10% [9] 估值分析 - PE 估值法:选用友网络、中控技术、能科科技为可比公司,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4.25/28.73/34.12 亿元,给予 2025 年 40 倍 PE,合理估值 969.99 亿元 [13] - PS 估值法:仍选上述三家为可比公司,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 147.38/163.47/183.68 亿元,给予 2025 年 7 倍 PS,合理估值 1031.66 亿元 [14] - 综合估值:按谨慎取低原则,合理估值 969.99 亿元,对应目标价 33.64 元/股 [16] 工业软件龙头,打造钢铁新范式 - 公司深耕钢铁信息化 40 余年,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实控人为中国宝武,控股股东为宝钢股份 [17] - 业务分六大板块:信息化、自动化、智慧服务、机器人、智慧交通与宝之云(算力中心) [20] - “AI + 钢铁”构筑增长极,推动算力中心发展,开拓非钢领域业务 [22] 营收实现稳健增长,行业波动下利润承压 - 2024 年营收 136.44 亿元,同比增 5.64%,归母净利润 22.65 亿元,同比降 11.28%;2025Q1 营收 25.38 亿元,同比降 25.16%,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降 24.60% [26] - 2024 年毛利率 34.77%,净利率 17.05%;2025Q1 毛利率 34.79%,净利率 17.81%,净利率具比较优势 [28] - 2024 年期间费用率 15.25%,研发投入 14.61 亿元,研发费用率 10.71%,发力人工智能赛道 [32] 工业软件快速发展,AI 驱动行业革新 -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 2024 年规模 3649.7 亿元,同比增 14.6%,但技术有差距,需向自主高端化转型 [35] - 国家推动工业软件设备更新,2027 年完成约 200 万套工业软件和 80 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 [35] - 2024 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 1.53 万亿元,同比增 10.65%,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36] - AI 技术赋能全产业链,2024 - 2028 年中国 AI + 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增速 41.4% [38] - 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预计 2025 年破万亿,部分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提升,需构建自主生态 [39] -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 2025 年量质齐升,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2024 年 27.6 亿元,2029 年有望达 750 亿元,2035 年有望达 3000 亿元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