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制造

搜索文档
三环集团(300408):持续上行 景气复苏叠加高端产品突破 业绩有望持续上行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4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3.75亿元,同比增长28.78%,归母净利润21.90亿元,同比增长38.55%,扣非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58.22%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33亿元,同比增长17.24%,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23.02%,扣非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18.71% [1] 业绩驱动因素 - MLCC产品技术和市场突破带动销售显著增长,品牌核心竞争力提升 [2] - 插芯及相关产品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快,销售同比大幅增长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毛利率为42.98%,同比提升3.15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为41.01%,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和稼动率改善 [3] - 2024年期间费率为12.20%,同比下降3.3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0.22、1.94、1.62个百分点 [3] - 2024年研发费用为5.83亿元,同比增长6.83%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形成以通信部件、电子元件及材料、陶瓷燃料电池部件为主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4] - MLCC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推出车规、工规、消规、移动终端等系列,高容量系列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扩产项目有序推进 [4] - 插芯及相关产品技术持续突破,MT插芯、MT短纤系列、陶瓷封装管壳等新产品吸引全球客户关注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3.85、119.21、144.75亿元,同比增长27.2%、27.0%、21.4%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1、38.59、48.78亿元,同比增长30.6%、34.9%、26.4%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9、2.01、2.55元,对应PE分别为23.69、17.56、13.89倍 [5]
宏和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0.23亿 同比增长136.5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0:4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7元提升至2024年的0.03元,同比增长142.86% [1] - 每股净资产从1.62元增至1.65元,同比增长1.85% [1] - 营业收入从6.61亿元增长至8.35亿元,同比增长26.32% [1] - 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0.63亿元转为2024年盈利0.23亿元,同比增长136.51%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4.32%提升至1.59%,同比增长136.81%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0.17元增至0.19元,同比增长11.76% [1] - 每股公积金从0.36元略降至0.35元,同比减少2.78%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75000.2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85.26%,较上期减少144.86万股 [1] - 远益国际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65840.5万股,占比74.84%,持股未变 [2] - UBS AG减持4.33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14.11万股 [2] - FUSECREST LIMITED和王伟新进入前十大股东 [2]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翔腾新材:2024年报净利润0.12亿 同比下降65.7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0:1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下滑68.42%,较2022年1.2元显著下降 [1] - 每股净资产13.06元,同比微降0.46%,但较2022年8.22元增长显著 [1] - 每股公积金8.36元维持不变,较2022年2.89元大幅提升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3.5元,同比减少2.78%,较2022年4.17元下降 [1] - 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10.36%,连续两年下滑 [1] - 净利润0.12亿元,同比锐减65.71%,较2022年0.62亿元缩水明显 [1] - 净资产收益率1.36%,同比下滑73.02个百分点,较2022年15.75%大幅回落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38.5%,较上期减少112.37万股 [1] - 第一大股东上海祥禾涌原持股680.4万股(占比20.54%),减持87.96万股 [2] - 上海泷新私募与深圳涌泉私募均减持19.77万股,各持股152.89万股(4.61%) [2] - 王健、南京翔睿持股不变,分别持有70万股(2.11%)和42.64万股(1.29%) [2] - 紫杰私募两只基金、中信期货资管计划、摩根士丹利新进前十大股东 [2] - 谢国昌、章建林、巴克莱银行、陈烨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2] 分红方案 - 拟实施10派0.6元(含税)分红方案 [3]
莱尔科技:2025一季报净利润0.11亿 同比增长37.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08:4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 0700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40 [1] - 每股净资产保持稳定 2025年一季报与2024年同期均为6 53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8 43 从2024年一季报的1 78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 93元 [1] -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65 从2024年一季报的1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 65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37 5 从2024年一季报的0 08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 1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提升27 71 从2024年一季报的0 83 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 0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0719 16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69 08 较上期增加21 97万股 [1] - 广东特耐尔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8000万股 占比51 55 持股数量未变化 [2] - 范小平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1357 51万股 占比8 75 持股数量未变化 [2] - 上海瑞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两只基金合计持股337 71万股 其中一只基金减持0 47万股 [2] - 刘方遒增持40 73万股至139 54万股 占比0 90 [2] - 佛山市禾鑫投资合伙企业减持12万股至125 7万股 占比0 81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汇创达2024年财报: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增速放缓,新能源业务成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4-24 11: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4.74亿元 同比增长8.67% [1] - 归属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7.44% [1] - 扣非净利润9656.99万元 同比增长24.77% [1] - 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均出现下滑 [1] 业务板块表现 - 信号传输元器件及组件业务销售收入6.40亿元 同比增长22.79% [4] - 增长主要受益于智能手机需求复苏和收购信为兴后的协同效应 [4] - 导光结构件及组件业务销售收入3.67亿元 同比下降9.08% [4] - 新能源结构组件业务销售收入5368.20万元 同比增长239.00% [4] - 代工业务收入2.76亿元 同比下降13.61% [5] 运营与战略调整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9亿元 同比增长120.96% [6] - 通过降本增效和流程优化保持核心业务毛利率稳定 [6] - 持续投入研发特别是智能制造和自动化设备领域 [6] - 裁撤非核心业务聚焦战略性业务以优化整体业务结构 [5]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导光结构件业务面临产品降价和需求复苏不明显的影响 [4] - 代工业务受智能家居需求承压、同质化竞争和去库存周期影响 [5] - 面临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政策变化压力 [6] - 新能源业务CCS产品在储能领域订单增加且生产交付顺利 [4]
方邦股份:2024年净利润亏损9164.27万元
快讯· 2025-04-16 12: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下降0.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164.27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6867.01万元 [1] 分红计划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7元(含税) [1] -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500万元(含税) [1]
日久光电2024年扭亏为盈:调光导电膜营收翻倍增长 光学膜业务成新亮点
全景网· 2025-04-14 11:19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 83亿元 同比增长22% 净利润6747 42万元 同比成功扭亏 [1] - 调光导电膜业务营收6694 66万元 同比增长122 70% 光学膜业务营收2944 78万元 同比增长104 19% [1] 核心业务驱动 - 调光导电膜和光学膜业务成为业绩增长关键引擎 两大产品线营收同比增幅均超100% [1] - 调光导电膜已建成PDLC SPD EC及LC四大技术平台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智能座舱等车载场景 [1] - 光学膜产品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打破海外垄断 切入车载显示 折叠屏手机 液晶电视等高端显示供应链 [1] 市场与技术优势 - ITO导电膜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2% 光学膜实现技术突破 形成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双赛道布局 [2]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 80% 核心技术包括磁控溅射 精密涂布的垂直整合 [2] 未来战略方向 - 重点拓展调光导电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加速光学膜在车载显示 折叠屏等场景的产业化落地 [2]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有望进一步强化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不让国巨收购芝浦?日本公司发起竞购!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0 01:17
收购战概况 - 日本美蓓亚三美计划对芝浦电子发起要约收购,挑战台湾国巨的主动收购要约 [1] - 美蓓亚三美报价预计超过国巨2月提出的每股4300日元(29美元)报价 [1] - 芝浦电子股价周三收于4190日元,国巨报价暗示收购价超650亿日元,美蓓亚三美出价约700亿日元 [2] 收购方战略意图 - 美蓓亚三美旨在扩大电子元件业务并将芝浦电子的尖端传感器技术留在日本 [1] - 美蓓亚三美将传感器业务视为关键战略领域,认为合并可使芝浦电子利用其汽车行业客户网络扩大销售额 [2] - 部分原因是希望阻止日本关键技术外流,芝浦电子曾开发全球首款能测1000℃的热敏电阻 [3] 目标公司情况 - 芝浦电子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领域全球领先,产品用于EV、工业机器人和风电等 [2] - 2024财年占据全球13.5%份额,销售额达324亿日元 [2] - 公司支持美蓓亚三美收购要约,等于拒绝国巨提议 [3] 收购进程 - 两家公司预计最早4月10日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1] - 美蓓亚三美寻求全面控制,为芝浦电子退市铺路 [1] - 国巨表示即使没有董事会支持也计划5月7日启动收购要约 [2] 行业背景 - 日本公司在跨境收购战中扮演白衣骑士角色非常不寻常 [1] - 美蓓亚三美由美蓓亚与三美电机2017年合并成立,通过收购实现快速增长 [2] - 国巨通过收购同行实现扩张,此前与芝浦电子主要通过书面形式沟通 [3]
莱特光电:2024年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17.17%
快讯· 2025-04-09 14:0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56.9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17.17%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元(含税) [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注销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19:09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18年3月2日公开发行6,910,0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00元/张,募集资金总额691,000,000元人民币 [2] - 扣除发行费用13,930,283.02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77,069,716.98元 [2] - 募集资金于2018年3月8日全部到位,并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及监督 [3] - 公司及子公司新疆荣泽铝箔制造有限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并在多家银行设立专户 [4] - 公司与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及多家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4]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销户情况 - 公司于2025年3月审议通过终止"叠层片式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生产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5] - 截至2025年4月3日,剩余募集资金97,693,623.92元(含利息等收入)已全部划转至公司普通账户 [6] - 公司已完成募集资金专户注销手续,相关三方监管协议相应终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