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装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晶苑国际(02232)涨超8% 中期纯利同比增长17% 下半年将合作欧洲新客户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1:53
股价表现 - 晶苑国际股价上涨8.88%至6.62港元 成交额2449.1万港元 [1] 2025年中期业绩 - 收益12.2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9826.5万美元 同比增长17% [1] - 每股基本盈利3.44美仙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16.3港仙 [1] 毛利率变动原因 - 休闲服及贴身内衣毛利率上升因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1] - 毛衣毛利率下降因毛利率较低的常规款销量增加 [1] 新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下半年与一家领先的欧洲品牌客户建立全新合作伙伴关系 [1] - 公司优先把握欧亚市场增长机遇 发展重点放在亚洲及欧洲地区 [1] - 通过拓展欧洲大客户及设立新基地提升欧洲市场渗透率 [1] 产能与区域战略 - 越南产能占比约60% 能够覆盖美国出口需求 [1] - 对美销售占比约30% 通过生产效率优化化解关税不利影响 [1] - 未来有望迎来下游客户景气度共振的红利期 [1]
48小时内三连击!特朗普“强人神话”开始坍塌,中国只需静候其变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47
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面临多重政策失效压力 包括能源策略受挫 民调支持率下滑及经济数据疲软 导致其对华贸易态度转向缓和 全球关注中国后续反应 [1][3][18][21][23] OPEC+能源策略调整 - OPEC+宣布9月起增产54.8万桶/日 沙特与阿联酋采取降价竞争策略 [3] - 油价稳定于70美元水平 特朗普试图通过压低油价迫使美联储降息的策略失效 [4] - 俄罗斯与OPEC+加强合作 抵消特朗普对俄油进口加征100%关税的威胁 [5][6][7] 美国经济政策与民调表现 - 特朗普经济政策支持率降至37% 创任期新低 [8] - 62%民众反对关税政策 58%对减税法案失望 55%认为整体经济策略失败 [9] - 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飙升 失业率回升及扩张计划暂停 涵盖服装制造 农机设备及金属加工等行业 [9] 就业数据与政府反应 - 7月美国就业增长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特朗普解雇劳工部统计局局长 [10][11] - 数据公信力受质疑 可能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信心 [13][1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降息 特朗普公开要求其辞职 [15] 对华贸易政策转变 - 特朗普态度软化 称中国为"伟大的国家" 并对达成协议表示乐观 [17] - 美国政府撤销12项对华反制措施 财政部长此前威胁的"三位数关税"未实施 [16][17] - 政策调整被视为试探性求和 反映其国内压力加剧 [18] 全球贸易环境反应 - 多国未跟进特朗普8月1日宣布的新关税措施 观望中国后续行动 [19][20][21] - 中国是否妥协 反击或维持现状 将直接影响全球贸易态势走向 [21][22]
深度专题 | 出口会否持续“超预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0 14:03
出口表现结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整体稳中有增,累计同比增长5.9% [9] - 新兴经济体(东盟、印度、非洲、中东)是核心增长引擎,拉动整体出口4.7个百分点 [9] - 非美发达经济体(欧盟、英国、日本)提供适度支撑,共拉动1.4个百分点 [9] - 电子设备与零部件、机械制造及部分消费品(玩具、手机、珠宝首饰)出口表现较好 [2][12] 国别与商品交叉表现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长9.6%,中间品拉动2.4个百分点,资本品拉动1.0个百分点,消费品拖累3.7个百分点 [21] - 锂电池、矿物与金属、化学品、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是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主要贡献商品 [21] - 对非美发达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长6.7%,消费品拉动2.7个百分点,中间品和资本品分别拉动1.9和0.7个百分点 [28] - 锂电池、玩具、电气设备、跨境电商、车辆整机、手机电脑和服装鞋帽表现突出 [28] 出口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进口增速冲高至31.7%,但主要由欧盟药品和瑞士黄金进口推动,并非普遍性"抢进口" [35][40] - 中国对东盟出口并非纯粹"转口",而是供应链协同,东盟进口中国生产资料加工后出口 [46][54] - 对中东、非洲和欧盟出口走强主因当地需求改善,而非应对美国关税的"抢转口" [62] "抢出口"效应评估 - "抢出口"仅贡献7月出口增速的2个百分点,约占总增速7.2%的30% [68] - 外部附加值率较高的行业占比64.9%,限制"抢转口"对整体出口的拉动 [68] 未来出口展望 - 美国实际进口未达理论平衡点,后续进口仍有提升空间 [78][79] - 欧盟进口与需求已达平衡点,进口增速或回落5-6个百分点 [81] - 短期关税或拖累中国出口2个百分点,但中期新兴经济体投资需求(如南非投资增速从-17%升至4%)和城镇化将支撑出口韧性 [90][94] - 中国在非洲份额从5%提升至20%,替代欧盟份额(从35%降至27%) [107] - 新兴市场中产阶级扩张推动高附加值消费品(车辆、跨境电商)出口占比提升 [124][125]
纺织服装行业双周报(2508期):7月服装社零增速延续放缓户外装备和母婴用品新股梳理-20250820
国信证券· 2025-08-20 12:25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装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行情回顾 - 8月以来A股纺服板块走势与大盘基本一致,纺织制造板块表现优于品牌服饰,分别上涨4.2%和3.4% [1] - 港股纺服指数8月以来上涨4.2%,反弹较为明显 [1] - 重点关注公司中涨势领先的包括特步国际(9.4%)、波司登(8.5%)、百隆东方(8.5%)、裕元集团(8.2%)、李宁(8.1%)和开润股份(7.7%) [1] 品牌服饰表现 - 7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1.8%,增速环比轻微放缓,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1] - 电商增速环比回升明显,运动户外增长保持领先,运动服饰/户外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分别增长11%/26%/2%/10%/0% [1] - 运动服饰中增速领先的品牌包括迪桑特(63%)、彪马(41%)和露露乐蒙(39%) [1] - 户外服饰整体涨势明显,凯乐石(137%)、可隆(117%)和始祖鸟(113%)增速领先 [1] 纺织制造表现 - 7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增速环比提速至16.7%,鞋类出口同比增速转正至4.5% [2] - 7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达0.5%,环比出现改善,服装/鞋类出口同比分别下降0.6%/7.7% [2] - 7月越南/印尼/印度PMI均环比上升,分别上升3.5/2.3/0.7 [2] - 内外棉价格8月以来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分别下降0.7%和上涨1.8% [2] 专题梳理 - 不同集团(H02065.HK)为中高端母婴耐用品龙头,采用"高端耐用产品立品牌、大众消费产品扩规模"策略 [3] - 乐欣户外(H02046.HK)为全球领先钓鱼装备制造商,采用"OEM/ODM + OBM"双轮驱动模式 [3] - 大行科工(H02083.HK)为中国折叠自行车领导者,零售量份额26%居国内第一 [3] 中报期表现 - 非运动品牌服饰业绩普遍受宏观环境影响,净利润下滑幅度普遍高于收入下滑幅度 [4] - 运动品牌服饰基本面坚挺,基本维持正向领先行业的增长 [4] - 代工制造上半年普遍收入增速放缓,二季度到三季度或是今年低点 [4] - 上游原材料棉纺企业普遍因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改善,净利润端体现出较大弹性 [4] 投资建议 - 品牌服饰方面建议把握品类分化趋势,看好高端细分与跑步赛道布局的品牌 [7] - 纺织制造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反弹空间大、基本面韧性强的公司 [7] - 中报期重点关注业绩兑现度高,基本面稳健低估值龙头 [3][7]
纺织服装双周报(2508期):7月服装社零增速延续放缓,户外装备和母婴用品新股梳理-20250820
国信证券· 2025-08-20 09:53
核心观点 - 7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1.8%,增速环比轻微放缓0.1个百分点,电商增速环比回升明显,运动户外增长保持领先[1] - 运动服饰多数品牌出现双位数上升,增速领先的品牌包括迪桑特(63%)/彪马(41%)/露露乐蒙(39%);户外服饰整体涨势明显,凯乐石(137%)/可隆(117%)/始祖鸟(113%)增速领先[1] - 休闲服饰品牌分化,江南布衣(50%)/哈吉斯(40%)相对强劲;家纺增速领先的品牌包括亚朵星球(81%)/罗莱家纺(63%);个护增速领先的品牌包括奈丝公主(54%)/全棉时代(22%)[1] 行情回顾 - 8月以来A股纺服板块走势基本与大盘一致,纺织制造板块表现优于品牌服饰,分别+4.2%/3.4%;港股纺服指数8月以来+4.2%,与大盘比反弹较为明显[1] - 重点关注公司中涨势领先的包括:特步国际(9.4%)/波司登(8.5%)/百隆东方(8.5%)/裕元集团(8.2%)/李宁(8.1%)/开润股份(7.7%)[1] 品牌服饰 - 7月电商增速环比回升明显,运动户外增长保持领先,运动服饰/户外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分别+11%/+26%/+2%/+10%/0%[1] - 运动品牌服饰基本面坚挺,基本维持正向领先行业的增长,虽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普遍降速但符合市场预期,且管理层均维持全年业绩指引[4] 纺织制造 - 7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增速环比提速至16.7%,鞋类出口同比增速转正至4.5%;7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达0.5%,环比出现改善,服装/鞋类出口未出现企稳迹象,同比-0.6%/-7.7%[2] - 7月越南/印尼/印度PMI均环比上升,分别+3.5/2.3/0.7。内外棉价格8月以来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分别-0.7%/+1.8%[2] - 代工制造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同时受关税扰动下客户下单偏谨慎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普遍收入增速放缓[4] 专题梳理 - 不同集团(H02065.HK):中高端母婴耐用品龙头,高端耐用产品立品牌、大众消费产品扩规模[3] - 乐欣户外(H02046.HK):全球领先钓鱼装备制造商,"OEM/ODM + OBM"双轮驱动[3] - 大行科工(H02083.HK):中国折叠自行车领导者,26%零售量份额居国内第一[3] 投资建议 - 品牌服饰:港股运动品牌截至中报,库存相对健康且下半年流水低基数有望呈拐点,当前左侧布局估值性价比高[7] - 纺织制造:建议重点关注反弹空间大、基本面韧性强的公司,重点推荐中长期业绩韧性、持续性强,短期受关税和产能爬坡影响、二三季度低点过后业绩弹性大,当前估值性价比显现的代工龙头申洲国际和华利集团[7]
晶苑国际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9826.5万美元,同比增长17%
智通财经· 2025-08-20 09:02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达12.2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826.5万美元 同比增长17%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3.44美仙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16.3港仙 [1] 毛利率变动 - 休闲服及贴身内衣毛利率上升主要得益于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1] - 毛衣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毛利率较低的常规款销量增加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各分部均实现均衡增长 主要受益于在主要品牌客户中渗透率提升 [1] - 成功把握品牌客户拓展多元化产品类别的机遇 [1] - 最大品牌客户及若干主要运动服装品牌客户展现卓越销售增长势头 成为强劲增长引擎 [1] 运营策略与产能优化 - 通过策略性产能扩充和生产效率优化实现收益增长及利润率提升 [1] - 报告期内增聘约1万名员工 已全面释放营运效能 [1] - 前瞻性产能投资配合自动化措施及数据驱动流程优化 创造充裕营运灵活度 [1] - 运营策略有效化解高额美国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1]
广州服装产业外迁,下一站湖北天门?
虎嗅· 2025-08-20 06:44
产业承接能力 - 天门本地劳动力中30-40岁女性群体80%以上具备制衣相关工作经验,部分曾在广州务工5-10年掌握核心技能[4] - 头部工厂90%工人为本地人,70%有广州工作经历,仅需1-2周培训即可上岗[5] - 产业配套覆盖辅料-生产-物流生态:辅料企业日均生产60万个包装袋满足3000家微型加工厂需求,物流实现广州-天门24小时直达[6][8] 技术与管理升级 - 头部企业引入"小单快返"技术将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支持500件以下小批量生产[9] - 技术外溢使合作加工厂产品合格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10] - 数字化管理系统降低订单差错率并提升生产效率[11] 社会动力驱动 - 80%回流工人因子女教育需求返乡,公办学校资源提升家庭稳定性[13][14] - 40岁以上工人中50%因赡养父母返乡,70%回流家庭采用夫妻共同就业模式增强稳定性[16][17] - 熟人网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口头约定完成交易,招聘成本比广州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15%[19] 经济成本优势 - 厂房租金仅10元/平方米/月,比广州低3-4倍,电商城实行"五年免三"租金政策[22] - 工人月工资8000-10000元与广州接近,但生活成本低30%-50%,企业人均用工成本降低15%[23] - 70%基础辅料本地采购价格比广州低10%-15%,批量采购面料使物流成本从15元/吨降至12元/吨[24][25] 能力与动力协同 - 制衣基础能力解决"能否生产"问题,低成本优势解决"为何转移"问题,形成良性闭环[28] - 劳动力既能获得稳定收入又能兼顾家庭需求,实现"就业-家庭-稳定"状态[29]
印度、巴西与美国贸易谈判仍无进展,订单季撞上特朗普关税
第一财经· 2025-08-19 12:11
关税政策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巴西和印度开征创纪录的50%关税 巴西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 印度额外25%关税将于8月27日生效 使部分商品总关税达50% [1] - 巴西对美出口总额的35.9%商品面临50%关税 45%产品被排除在外 [5] - 印度对美出口可能下降60% 使近1%的GDP面临风险 若不考虑药品和电子产品豁免 降幅可能达80% [12] 谈判进展 - 美巴谈判因巴西国内极右翼势力施压而取消 美方要求巴西最高法院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 [3][4] - 美印原定8月25-29日的贸易代表会谈已被取消 新的谈判时间表尚未确定 [1] - 巴西财政部长表示僵局解决更多取决于美方意愿 卢拉总统认为美方缺乏谈判意愿 [4] 行业影响分析 - 印度制药企业Biocon Biologics近40%收入来自美国 若征收新关税将打击业绩并削弱成本转嫁能力 [8] - 印度农作物保护化学品巨头UPL的美国业务贡献10%-12%收入 面临潜在压力 [9] - 印度鞋履制造商法里达集团60%业务依赖美国市场 已冻结1.14亿美元新工厂投资计划 [9][10] - 印度纺织品、珠宝首饰、汽车零部件、海产品等主要出口商品将课以50%重税 [1] - 印度IT服务、油气、水泥、建筑、电信和公用事业受直接影响微乎其微 [9] 经济与贸易前景 - 惠誉警告美国关税上调可能导致印度2026财年GDP增长预期低于6.5% [1] - 印度出口商短期可能看到需求下降20% 正处2026年夏季订单下单季 [12] - 巴西积极推进与欧盟贸易协议 预计年底前敲定 将创造7亿人口市场 [5] - 印度制造业比重从2015年16%降至2024年13% 低于"印度制造"计划25%目标 [10] - 美国企业依赖印度的药品、纺织、IT产品等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甚至供应中断 [9] 企业应对措施 - 印度服装制造商Trend Setters Group通过大幅折扣留住客户 春夏季订单占收入65% [12] - 部分公司考虑"印度+1"策略 计划将供应链转移出印度 [11] -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每日接到80-90个出口商咨询电话 寻求解决方案 [12]
印度、巴西与美国贸易谈判仍无进展 26年春夏订单季撞上特朗普关税
第一财经· 2025-08-19 11:57
关税政策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巴西和印度分别征收创纪录的50%和额外25%关税 导致巴西45%对美出口商品面临50%关税 印度纺织品、珠宝、汽车零部件和海产品等主要出口商品将课以50%重税[1] - 印度在追加25%关税前处于25%关税档 追加后成为亚洲最高关税税率 可能导致对美出口下降60% 使近1%的GDP面临风险 若不考虑药品和电子产品豁免降幅可能达80%[5][6] - 巴西对美出口总额35.9%的商品将面临50%关税 同时巴西正推动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贸易协议 预计年底前达成 将创造7亿人口市场[2][3] 谈判进展与僵局 - 美巴谈判因巴西国内极右翼势力施压陷入僵局 美国要求巴西最高法院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 但巴西宪法规定司法独立[2] - 美印原定8月25-29日在新德里的谈判被取消 双方接触仍在进行但新时间表未确定 首批双边贸易协议希望在今年秋季达成[1][7] - 巴西财政部长阿达表示解决僵局更多取决于美方意愿 卢拉总统认为美方缺乏谈判意愿[2] 行业与企业影响 - 印度制药行业面临重大风险 Biocon Biologics公司近40%收入来自美国 若征收新关税将打击业绩并削弱成本转嫁能力[4] - 印度农作物保护化学品巨头UPL的美国业务贡献10%-12%收入 面临潜在压力 而IT服务、油气、水泥等行业受影响微乎其微[4] - 印度鞋履制造商法里达集团60%业务依赖美国市场 已冻结1.14亿美元新工厂项目 50%关税下企业无法盈利[5] - 服装制造商Trend Setters Group为留住客户提供大幅折扣 春夏季订单占收入65% 出口商短期可能看到需求下降20%[6] 供应链与产业转移 - 美国关税上调可能导致供应转向其他市场 印度在许多产品类别份额小 美国品牌可迅速转移供应链[7] - 各公司正考虑"印度+1"策略 计划撤出印度 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越长 越多公司会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6][7] - 印度制造业比重从2015年16%降至2024年13% 莫迪政府"印度制造"计划目标是将制造业提升至经济25%[5] 经济预期与警告 - 惠誉警告美国持续关税上调可能导致印度2026财年6.5%的GDP增长预期下调 并间接拖累企业业绩[1] -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50%关税可能使印度对美出口下降60% 25%税率可能令出口下降30%[6] -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称出口商短期可能看到需求下降20% 正处2026年夏季订单下单季[6]
印度、巴西与美国贸易谈判仍无进展,26年春夏订单季撞上特朗普关税
第一财经· 2025-08-19 11:46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额外25%关税 叠加原有25%基础关税形成50%实际税率 涉及纺织品/珠宝/汽车零部件/海产品等主要出口品类 但医药和电子产品获得豁免[1] - 巴西对美出口中35.9%商品面临50%关税 另有45%产品被排除在关税清单外 巴西正寻求降低咖啡等产品关税[4][5] - 印度原有关税档位为25% 高于孟加拉国(20%)/越南(20%)/泰国(19%)等亚洲竞争对手 追加关税后成为亚洲最高税率国家[7] 经济影响评估 - 惠誉警告关税上调可能迫使印度下调2026财年6.5%的GDP增长预期 并间接拖累企业业绩表现[1] -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印度对美出口可能下降60% 使近1%的GDP面临风险 若不考虑豁免产品降幅可能达80%[10] -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预计短期需求下降20% 出口商面临巨大压力 每日接到80-90个咨询电话[10] 企业具体影响 - 印度药企Biocon Biologics近40%收入来自美国市场 新关税将打击其业绩并削弱成本转嫁能力[6] - 农作物保护化学品巨头UPL的美国业务贡献10%-12%收入 面临潜在压力[7] - 鞋履制造商法里达集团60%业务依赖美国市场 已冻结1.14亿美元新工厂投资计划 50%关税下无法盈利[8] - 服装制造商Trend Setters Group的春夏订单占收入65% 需通过大幅折扣留住客户[10] 制造业发展挑战 - 高关税威胁莫迪政府"印度制造"计划 该计划目标将制造业占比提升至25% 但实际占比从2015年16%降至2024年13%[8] - 企业开始实施"印度+1"战略 考虑将供应链转移出印度 美国品牌可快速更换供应来源[9][10] 谈判进展 - 美印原定8月25-29日谈判被取消 双方接触仍在进行但新时间表未定[1] - 巴西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 因美方要求巴西最高法院停止审判前总统博索纳罗 这与巴西宪法规定相冲突[3] - 巴西转向推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贸易协议 预计年底前达成 将创造7亿人口市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