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

搜索文档
“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 价格指数上升
金融时报· 2025-09-01 02:53
制造业PMI指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但仍低于荣枯线[1][2] - 生产指数为50.8%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3] 价格指数表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回升[2] - 制造业四大行业价格指数普遍上升 市场价格改善进程明显[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4]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市场情绪升温[4]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5] 建筑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 受雨季持续影响[5]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下降 但仍保持在53%以上[5] - 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保持较快增长态势[5] 经济特征分析 - 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表现强劲 基建和房地产偏弱[1] - 服务业表现火热 居民出行意愿和资本市场热度较高[1] - 外需仍有韧性 但内需有待进一步提振[1]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显现 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5%以上[4][5] - 住宿餐饮行业受暑期消费带动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偏弱[4][5]
零售板块持续走强 汇嘉时代等多股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33
零售板块市场表现 - 零售板块盘中持续走强 多只个股涨停包括汇嘉时代 新华都 国光连锁 三江购物 [1] - 永辉超市 欧亚集团 武商集团 供销大集等跟涨 [1] 阿里巴巴财报表现 - 阿里二季度即时零售营收达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 [1] - 淘宝闪购业务对即时零售增长拉动作用显著 [1]
海外策略|港股外资偏好有何变化
2025-09-01 02:01
**港股外资流向与行业偏好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科技互联网(软件服务、硬件)、大金融(银行、保险)、地产、医药(生物制药、创新药)、消费品(食品用品、耐用消费品、零售)、汽车、能源、公用事业、材料 [1][3][7][8][9][10] * 公司类型聚焦于港股科技龙头及互联网平台企业 [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外资整体流向发生逆转**: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底,外资整体净流出港股;2025年5月起,长短线外资均开始边际性回流,主要受中美关系缓和(日内瓦协议达成、贸易关系稳定)及弱美元逻辑驱动 [1][2][5] * **长线资金回流规模显著**:2025年5月至7月末,长线稳定性外资累计回流近700亿港元 [1][5] * **未来宏观环境利好**:预计美联储2025年9月降息并有望实现两次降息,叠加美元震荡偏弱及中美贸易关系趋稳,将继续推动外资回流,为港股提供良好宏观环境 [1][6] **外资的长期行业偏好与持仓特征** * **长期青睐科技互联网与大金融**:在零售、保险、软件服务及媒体等行业中,外资持仓占比达7成左右(长线稳定型占5-6成,短线灵活型占1-2成) [7] * **持仓质量较高**:自2020年以来,外资持仓的市盈率(PE)及净资产收益率(ROE)均明显高于全部港股平均水平 [7] **分时段行业偏好变化** * **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底(整体流出期间)**: * 外资逆势加仓硬件和食品用品行业 [1][8] * 多数行业遭遇资金流出,银行业整体净流出超过2000亿港元,零售业净流出约1800亿港元 [8] * **2025年5月以来(回流期间)**: * **一致流入**:科技板块(软件服务累计流入760亿港元,技术硬件流入334亿港元)获长短线外资一致流入 [1][3][8][10] * **存在分歧**: * 生物制药(创新药)获长线增持68亿港元但遭短线减持180亿港元,总体净减112亿港元 [8] * 汽车地产板块呈现长线资金撤离但短期灵活性外资买入 [8] * 地产板块因近期政策推动灵活性外资买入,但长线外资仍流出 [3][9] * **一致减持**: * 银行、能源、公用事业等红利类资产遭长短线外资共同流出 [3][9] * 零售业受外卖大战对盈利的负面影响,自2025年5月以来遭大幅减持,总体减持幅度达560亿港元 [9] **其他重要内容(行业前景与估值)** * **科技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港股科技板块的市盈率(PE)处于过去20年数据中的18%分位数,估值较低 [11] * **科技板块基本面与前景改善**:尽管曾受互联网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和外卖大战冲击,但压制因素近期改善(中美贸易边际缓和、美国科技出口管制松动、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范出台) [12] * **AI产业变革带来机遇**:AI引领的新科技周期将使港股科技龙头充分受益,具备更大的向上弹性和空间 [11][12] * **存量结构趋于稳定**:中国资产配置比例降至历史低位,对地缘政治风险敏感的部分外资已出清,当前存量结构更稳定 [5]
“国家队”持股动向曝光:中央汇金新进大商股份,社保基金增持三安光电
华夏时报· 2025-08-30 09:48
国家队整体持仓概况 - 截至8月29日,国家队出现在超过190家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持股总市值超千亿元[2] - 行业布局重点集中在金融、房地产、能源、材料、医药等领域,但细分领域持股结构调整明显[2] 中央汇金持仓动向 - 中央汇金前四大重仓股为中信建投、新华保险、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市值均超100亿元[3] - 汇金资管新进大商股份93.92万股,该公司为零售集团,业务覆盖15个省份80余个城市[3] 证金公司持仓调整 - 证金前八大重仓股包括中国人寿、浦发银行等,市值均超100亿元[5] - 大幅减持绿地控股4681万股、金隅集团3036.75万股、君正集团1799.09万股[5][6] - 对海澜之家减持336.25万股,另减持金风科技211.63万股、华兰生物93.95万股等[6] 社保基金操作策略 - 社保基金重仓股包括三一重工、云铝股份等,其中汇川技术和三一重工遭小幅减持[7] - 整体增持343家公司减持129家公司,重点增持三安光电8000.99万股、中国人保5211.73万股[7] - 增持内蒙华电4858.88万股、华菱钢铁4807.94万股,以及通威股份3285.32万股等[7] - 主要减持星源材质2240.03万股、长虹美菱1842.38万股、龙元建设1800万股等[7] 行业配置逻辑 - 国家队持仓显示金融、房地产、能源、材料、医药等行业仍为配置重点[2] - 通过细分领域持股结构调整透露出新一轮资产配置逻辑[2] 市场影响与参考价值 - 国家队通常选择基本面稳健、估值合理的公司,其持股方向可作为长期投资参考[4] - 持仓变化可反映政策意图与市场主线,帮助捕捉产业升级和金融改革驱动的投资机会[8]
5个月新高!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升温,如何影响降息前景
第一财经· 2025-08-30 00:18
通胀数据表现 - 7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 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1][2] - 整体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 较6月放缓0.1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2.6%[2] - 服务成本环比上升0.3% 同比上涨3.4% 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服务和保险价格上涨1.2%推动该趋势[2] 消费者支出状况 - 7月消费者支出环比增长0.5% 创3月以来最大增幅[2] - 商品购买环比上升0.8% 特别是汽车、家用家具和运动器材等耐用品[2] - 服务支出增长0.4% 但餐馆酒吧及酒店汽车旅馆支出下降[2] 就业与工资数据 - 7月薪资环比上涨0.6%[3] - 过去三个月就业人数平均每月增加3.5万人 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12.3万人[3] - 8月认为工作"难以获得"的消费者比例跃升至四年半高点[5] 制造业与通胀压力 - 8月美国制造业PMI以三年多来最快速度扩张[4] - 进口关税推高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至三年高位[4] - 服务业企业价格指数升至三年来最高[4] 货币政策预期 -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25基点概率为84%[5] - 美联储内部正逐渐就9月降息达成共识 但分歧依然明显[5] - 关税影响持续争论中 商业成本上升和库存减少可能推动通胀进一步上升[4]
杭州解百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3.48%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8.78亿元,同比下降5.75% [1] - 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23.4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98亿元,同比下降5.19%,归母净利润6338.32万元,同比下降13.19%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76.89%,同比下降2.57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8.17%,同比下降17.78个百分点 [1] - 扣非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25.68% [1] - 每股收益0.21元,同比下降22.22%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83亿元 [1] - 三费占营收比32.21%,同比上升9.11个百分点 [1] 资产质量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50.64亿元,同比增长8.61% [1] - 应收账款3949.24万元,同比增长27.14%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5元,同比下降35.62% [1] - 每股净资产5.02元,同比增长3.41% [1] 历史业绩与回报表现 - 2024年ROIC为5.95%,近10年中位数ROIC为8.8% [3] - 2022年ROIC为5.14%,为历史最低水平 [3] - 公司上市以来31份年报中仅出现1次亏损 [3]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4.92% [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677万元,同比下降29.58% [5] 经营环境影响因素 - 业绩下滑受宏观经济复苏节奏放缓影响 [5] - 旗下两家门店阶段性调整改造及销售结构变化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5] - 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整体经营表现仍属良好 [5]
ST易购: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将合计减少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4:31
财务影响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4亿元 [1] - 本次计提同时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4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中零售业占比91.45%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8.55%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为184亿元 [2]
降息预期再强化! 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恰到好处”: 暗示通胀不热 经济不冷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3:41
通胀指标表现 - 7月核心PCE同比上升2.9% 创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符合市场预期 [1][4][5] - 核心PCE环比上升0.3% 持平预期及前值 整体PCE环比上升0.2% 同比上升2.6% 均符合预期 [1][4][5] - 服务成本驱动通胀回升 核心服务通胀指标上升0.4% 为五个月最大增幅 商品成本意外下降 [7][8] 消费者支出与收入 - 7月经通胀调整的实际消费者支出环比增长0.3% 创四个月来最大增幅 [1][4][5] - 消费者支出加速主要受商品购买推动 包括汽车、家具和体育器材等耐用品 [9] - 未调整通胀的工资薪金跃升0.6% 为去年11月以来最大增幅 实际可支配收入上升0.2% [9]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超过90% 市场定价年内两次各25基点降息 [1][10]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表态为9月降息打开政策大门 [4][10] - 利率互换市场定价到2025年底总计50基点降息 2026年9月前达125基点宽松预期 [10] 经济环境评估 - 数据支撑"金发姑娘"经济叙事 即增长适度、通胀可控、政策宽松的宏观环境 [1][4] - 企业通过提前运货、供应链多元化和利润率牺牲应对关税 但成本转嫁压力增大 [8] - 尽管消费者支出显韧性 但劳动力市场放缓及关税政策对消费信心形成压制 [6][9]
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小幅上涨,交易员继续押注9月降息
金十数据· 2025-08-29 13:04
根据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7月份通胀率小幅上升,表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影响美国经济。 美国商务部周五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0.2%,符合市场预期;核心方面,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PCE通胀经 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折合成年率为2.9%,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较6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3%,也符合预期。 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小幅上涨,现货黄金拉升约7美元。 分析师指出,考虑到美国PCE数据基本与预期一致,市场反应不大,这并不令人意外。市场定价保持不变,因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仍是下周即将公布的美国劳 动力市场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服务价格上升,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对更令人担忧的通胀上升的担忧,因为特朗普的关税也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目前,美国人仍在继续消费, 但在物价上涨和就业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种势头能持续多久还不清楚。 随着通胀率的上升,当月消费者支出增长了0.3%,与预期一致,尽管价格上涨,但仍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个人收入增长0.4%。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下月召开政策会议时继续下调基准利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美联储杰克逊霍尔年度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谨慎地 ...
美克家居: 美克国际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4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下降8.1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8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76亿元有所收窄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83.26% [2] - 总资产72.5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51亿元,下降3.47% [2] 主营业务与经营模式 - 公司主要从事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是集多品牌、多渠道于一体的国际综合家居消费品公司 [3] - 国内零售业务采用直营连锁+加盟模式,旗下品牌包括美克美家、Caracole、A.R.T.、Jonathan Richard等 [3][5] - 国际批发业务以Caracole、A.R.T.、Jonathan Charles和Rowe四大品牌为核心,为国际家居零售企业提供产品 [7] - 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在天津、赣州、越南及美国设有制造基地,具备从设计到销售服务的端到端能力 [8] 行业环境分析 - 国内家居市场:2025年上半年家具类消费零售总额782亿元,同比增长3.8%,6月单月零售额163亿元创年度峰值 [3] - 政策推动"家居焕新补贴计划"覆盖28个省份,120亿元财政资金拉动改造需求增长约32% [3] - 国际家居市场:美国高利率环境抑制家具消费,部分企业仍面临销售下滑,如Hooker Furnishings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同比下降约8.8% [3][4] 战略举措与业务进展 - 全面推进"经营主体"改革,建立"自主决策-独立核算-自我迭代"的市场化运营体系 [9] - 国内零售渠道优化:关闭4家低效门店,缩减冗余面积,优化租赁成本 [10][11] - 国际业务应对关税冲击:启动成本重构与供应链再配置,加快越南产能转换,与主要美国客户重谈价格机制 [10][14] - 设计师渠道表现亮眼: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4%,House of Markor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55% [14][15]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自主研发AI室内设计生成工具"AI智家"和室内设计大语言模型"AI小美",上线即获得上万级用户,形成消费转化订单金额数千万元 [12] - "智慧魔盒"云平台整合AIGC与三维可视化系统,为家居商业空间提供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 [16][22][23] - 非标定制业务2024年增长率超过30%,满足市场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24][25] 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 - 美克美家品牌价值361.90亿元,A.R.T.品牌价值103.81亿元,双双入选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19][20] - 通过机场广告、米兰国际家具展、美国高点展及亚欧博览会等多元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21] - 线上营销矩阵协同发力,利用直播销售、线上展会等方式增强消费者互动与粘性 [21] 资产与投资情况 - 货币资金1.56亿元,较期初下降53.32%,主要系期末货币资金减少所致 [25] - 应收账款4.00亿元,较期初增长62.85%,主要系应收销售货款增加 [25] - 报告期内完成北京美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交易对价4亿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