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搜索文档
种植业板块9月22日跌1.01%,新农开发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0
板块表现 - 种植业板块当日下跌1.01% 跑输上证指数(涨0.22%)和深证成指(涨0.67%)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荃银高科上涨0.78% 其余9只均下跌 新农开发领跌 [1]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诺普信3.75亿元 其次为北大荒1.79亿元和宏辉果蔬1.78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显示机构资金撤离 [3] - 游资资金净流入1612.24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8821.8万元 [3] - 资金流向呈现主力流出而散户流入的分化格局 [3] 个股表现 - 跌幅最大个股包括海南橡胶(-0.94%)、北大荒(-0.83%)、隆平高科(-0.81%)和宏辉果蔬(-0.81%) [1] - 成交量最高个股为海南橡胶22.30万手 其次为诺普信28.34万手和荃银高科20.35万手 [1] - 唯一上涨个股荃银高科成交额达1.85亿元 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 [1]
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威海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07:1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连宁燕 9月22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威海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钟臣,威海市农业农村事 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永建,威海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石绍华,介绍威海市2025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关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威海市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优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出台《威海市支持乡村振兴激励政策》,大力培育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三驾马车"。设施农业拓展新路径。打造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 10余个,新建、改扩建设施苹果5000余亩、设施蔬菜300亩,规模化养殖场达到1227个。2024年,威海市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2%,列全省第六 位。智慧农业推动新跨越。围绕苹果、西洋参、茶叶、生猪、家禽等优势特色产业,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效特色农业等项目,加快农业全产业链 数字化建设,共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52处。生态循环 ...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第30期:猪价中枢持续下移,产能调控继续推进-20250922
华西证券· 2025-09-22 05:16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推荐" [3] 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状态 猪价持续下行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3 04元/公斤 周环比下降3 55% 截至周五均价跌破13元/公斤至12 79元/公斤 [2][15] - 政策引导产能调控 计划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至约3950万头 中长期有望抬升生猪价格中枢 [2][15] - 种植产业链聚焦科技赋能 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进程扩面提速 通过提升单产增强关键品种自给率 [1][14] - 行业向"提质增效"转型 落后产能出清 低成本及财务稳健企业的市占率提升 [2][15] 细分领域总结 种植产业链 - 农垦系统承担保障粮食安全使命 重点推进稳面积、提单产、强科技及社会化服务 [1][14] - 强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包括良种化、机械化、数智化应用 [1][14] - 转基因种业受益于政策支持 推荐先发优势企业如大北农、隆平高科 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同步受益 [1][14] 生猪养殖 - 猪价下行主因供需失衡 周内价格持续下降趋势 [2][15] - 产能调控会议涉及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25家企业 推动行业反内卷举措 [2][15] - 关注成本改善显著且出栏弹性高的标的 包括立华股份、德康农牧、京基智农等 [5][15] 饲料与动保 - 饲料板块推荐海大集团 [5][15] - 动保后周期板块推荐金河生物、生物股份、普莱柯和中牧股份 [5][15] 农产品数据跟踪 - 玉米现货均价2362 90元/吨 周环比下降0 15% [27] - 小麦现货均价2428 73元/吨 周环比上升0 13% [30] - 水稻价格稳定 粳稻现货均价2904元/吨 周期环比无变化 [36] - 大豆现货均价4043 68元/吨 周环比上升0 76% [41] - 棉花价格微降 新疆棉均价15210元/吨 周环比下降0 02% [46] - 维生素价格普遍下行 维生素E均价56 10元/千克 周环比下降9 66% [52] 禽畜与水产养殖 - 禽养殖利润改善 毛鸡养殖利润周环比上升143 75%至-1 56元/羽 [71] - 反刍动物价格稳中有升 牛肉价格70 67元/公斤 周环比上升0 16% [82] - 水产品价格总体稳定 草鱼、鲫鱼均价分别为19 50元/公斤和30 00元/公斤 [84] 进口数据 - 粮食进口量同比下滑21 68% 其中玉米进口同比下降93 00% [108] - 肉类进口总体稳定 猪肉进口量累计同比上升4 40% [108]
长江期货养殖产业周报-20250922
长江期货· 2025-09-22 05:07
长江期货养殖产业周报 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咨询业务资格:鄂证监期货字[2014]1号 目 录 01 饲料养殖观点汇总 02 品种产业数据分析 01 生猪:收储政策&双节备货支撑,期价跌幅放缓 u 期现端:截至9月19日,全国现货价格12.63元/公斤,较上周跌0.63元/公斤;河南猪价12.93元/公斤,较上周价格跌0.54元/公斤;生猪2511收至12825元/吨,较上周下跌430元/吨;11 合约基差105元/吨,较上周跌110元/吨。周度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创年内新低,9月16日农业农村部会议内容要求前25大企业1月底之前去化100万头能繁,一方面说明了供应压力大,另 一方面产能去减产会增加短期供应,整体集团、散户出栏意愿较强,而需求跟进有限,供强需弱压制猪价继续走低;盘面随着现货走弱估值下移,整体近弱远强,主力11小幅贴水,基 差走弱。周末现货窄幅调整,逐步企稳。 u 供应端:能繁母猪存栏2024年5-11月缓增,虽然2024年12月开始产能有所去化,但行业预期利润仍存,去化幅度有限,2025年5-6月产能再度增加,7月小降,处于均衡区间上限,整 体母猪产能充裕,叠加生产性能提升,在疫情相对平稳情况 ...
听见丰收丨红豆树上的“生金”密码
央广网· 2025-09-22 01:11
谢满月:因为不懂,所以当时损失还是蛮惨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种植成活率只有10%,至少损失 差不多300多万。 观望之下,谢满月觉得,症结在于"技术"。2023年初,她专程去浙江取经,见识到了现代化种植大 棚及组培苗的先进技术。 将铁皮石斛仿野生附生种植在活体红豆杉树上,能提升铁皮石斛质量、产量,还能促进红豆杉保护 繁衍。三年过去,在她的示范基地带动下,如今已有132户村民参与到铁皮石斛种植项目中。谢满月团 队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负责产品的销售,除了线下销售渠道,线上直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江西台记者黄肇 吉安台记者莫春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 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九月,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武功山南麓的1200亩红豆杉林迎 来一场特别的"丰收"——树生铁皮石斛进入采收期。依靠精细化管护,千亩林地变身"生态宝藏",更成 为周边20多户村民的"丰收基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听见丰收》,本期推出《红豆树上的"生金"密 码》。 阳光刺破武功山的晨雾,1200亩红豆杉林早早醒了。褐色的树干上是一簇簇翠绿的铁皮石斛。 谢满月:那种绿色的,它就是铁皮石斛,能够扒在树 ...
【人民日报】“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2 00:41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种植户任永捧起一把刚收获的稻谷,籽粒圆鼓鼓的。 "永哥,你这稻子瞅着多壮实。"一旁的邻居张建军打趣道,"现在放心了吧?你那时候非着急。" "夏管的时候地里像'画了花',搁你也会急。"任永笑了。 啥叫"画了花"?正常来讲,同一片田,水稻应该长势整齐、色泽均匀。但今年6月,任永这片刚改 造完的田里,离灌溉口近的稻苗又黄又矮,与其它稻苗对比鲜明,远远望去,稻田就像"画了花"似的, 这和他预想的可不一样。 去年,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规模化格田改造,任永的154亩水田在其中。推 土机铲平、激光平地机校准、卫星平地仪监控,原本高差有20厘米的地块,被平整到5厘米内;52条旧 田埂,也被全部铲除,还新增了7亩有效种植面积。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机好走。过去,这154亩地插秧要雇6个人干3天;现在大马力智能插秧 机畅通无阻,只需3个人,1天半就能完工,柴油用量也从7桶降到4桶。"人工、燃料,一年能省1.5万 元。"任永心里美滋滋。今年,他格外上心,盼着秋季丰收,直到地里"画了花"。 "要是稻苗长不好,产量估计得低一成。"任永清楚,长势参差不齐会让矮秆水稻照不到光、吹不到 风,还 ...
“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22
高标准农田改造成效 - 黑龙江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规模化格田改造 推土机铲平、激光平地机校准和卫星平地仪监控使地块高差从20厘米降至5厘米内 铲除52条旧田埂并新增7亩有效种植面积 [3] - 改造后实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机好走 插秧效率显著提升 154亩地插秧人工从6人3天降至3人1.5天 柴油用量从7桶降至4桶 年节约成本1.5万元 [3] - 改造后农田预计提升产量1.3万斤 按当前价格计算增收1.5万元 新增7亩地增收1万元 叠加节约成本共计增收4万元 [9]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 安装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 通过手机程序"北大荒农服"远程控制 可设置灌溉时段(如02:00-09:00)和用水量 实现自动化管理 [8] - 智能灌溉解决大田水温不均问题 监测显示灌溉口地下水与田水温差达15摄氏度(10℃ vs 25℃) 通过凌晨灌溉将温差缩小至10摄氏度内 [5][7] -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员通过连续一周监测水温与土壤湿度变化 为"凌晨灌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9] 农田改造规模与覆盖 - 截至去年底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 规模居全国首位 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的59.1% [9] - 农田改造过程中出现新问题 如大田水温不均导致稻苗长势参差("画了花"现象) 可能造成产量降低一成 [3][6]
黑龙江一农场建好用好高标准农田—— “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1 21:58
农业技术升级 -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规模化格田改造 包括推土机铲平 激光平地机校准和卫星平地仪监控 地块高差从20厘米平整至5厘米内 [2] - 改造后新增7亩有效种植面积 人工和燃料成本一年节省1.5万元 插秧效率从6人3天提升至3人1.5天 柴油用量从7桶降至4桶 [2] - 农场配备智能灌溉系统 通过手机程序远程控制放水时段和水量 实现自动化管理 [7] 生产问题与解决方案 - 格田扩大后出现水温差异问题 灌溉口地下水温10摄氏度与田间水温25摄氏度存在15摄氏度温差 导致稻苗长势不齐 [4] - 技术团队通过监测发现凌晨时段水温差缩小至10摄氏度内 制定凌晨智能灌溉方案 两茬水后稻苗恢复正常生长 [6][8] - 农场10余名农业技术员连续一周监测水温和土壤湿度变化 为灌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8] 经济效益提升 - 154亩稻田预计产量提升1.3万斤 按当前价格计算增收1.5万元 新增7亩地增收1万元 叠加节省成本1.5万元 总计增收4万元 [9]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 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59.1% 规模居全国首位 [8]
小作物成就大产业 特色种植铺就富民路
央视网· 2025-09-21 10:17
这几天,当地的农户也陆续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收割作业。我们可以看到在我身旁,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地头紧锣密鼓地开展抢收藜麦。当 地的种植大户告诉我说,种植藜麦相对种植传统的小杂粮而言,光从原粮的价格上来说,它的经济收益就能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再进行 精深加工和包装,做成的藜麦米,最高一斤能够卖到七八十块钱。 央视网消息:藜麦,因其高蛋白、低热量的特点,近年来成为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内重要的藜麦产区之一,当 地种植的五万亩藜麦现在陆续成熟,农户们正在抢抓农时收获藜麦。 总台记者 宋文植:我现在是在山西省静乐县常窑沟村的一片藜麦地里。眼下当地的藜麦陆续进入了成熟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品种的 藜麦呈现出火红、金黄等不同的颜色,把黄土高原点缀得色彩斑斓。 独特的纬度与海拔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气候,山西省万荣县种植的香菇肉厚面白、腿短味香,品质极佳,广受市场喜爱。每年九月十月为万 荣香菇的丰产期,此时也正是全国市场的空档期,为当地香菇打开销路提供了便利。 藜麦比较适合在高原山地种植,静乐县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昼夜温差大,气候相对比较凉爽,非常适合藜麦的生长。在条件好的情况下一 株藜麦最高能够长到两米左右。 ...
从“被动治”到“主动防”—全球变暖,中国农业如何应“烤”
科技日报· 2025-09-21 09:36
"以前我们主要种紫花苜蓿、荞麦和山杏,苹果只是零星种一点。"作为一名当地土生土长的"90 后",陕西省吴起县果业技术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占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2015年起,情况开始发 生变化。" 变化源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种植带北移。 气温的逐年升高,让吴起县的高海拔、强光照与显著温差成为苹果种植的优势。这里产出的苹果色 泽艳丽、甘甜饱满。 但全球变暖也让种苹果这件事变得更难。 7月底,吴起县迎来今年最强的一场降水。"这些年降雨越来越多。而且,未来10天全县最高气温均 超过30℃,高温高湿天气可能会引起果园病害大流行。"当时,电话那头的程占叶颇为发愁。 正如程占叶所感受到的,全球气温持续攀升,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 专门委员会(IPCC)2024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全球平均气温相比工业化前已上升1.1℃,农作物产 量变化幅度达到-10%至25%不等。这组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现实: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正在经历史上 最严峻的考验。 研究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导致小麦减产6.0%,水稻减产3.2%,玉米减产7.4%,大豆 减产3.1%。据预测,至2040年高温有可能使全球粮食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