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无人驾驶收入全球第一,易控智驾赴港股上市
36氪· 2025-06-27 03:17
公司概况 - 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是无人矿卡领域市占率第一的企业,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拟上市 [1] - 按收入计是全球最大的L4无人驾驶公司,2024年总收入达9.86亿元,远超Waymo同期Robotaxi业务的3.58-5.38亿元 [3]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1400辆无人矿卡,为全球首家突破1000+台活跃车辆的企业,覆盖全国8个百台级矿区项目中的7个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05.8%,分别为0.60亿元、2.71亿元和9.86亿元,2024年毛利率首次转正至7.6% [5] - 业务模式从重资产的TaaS(持车)向轻资产ATaaS(不持车)转型,2024年不持车模式收入占比提升至46% [5][20] - 近三年净亏损分别为2.16亿、3.34亿和3.90亿元,主要源于战略性技术投入和市场拓展 [22] 运营优势 - 最短3天完成新矿场部署(行业平均需6-12周),实现203台矿卡六编组常态化运营,连续三年客户留存率100% [19] - 2020年起采用"先慢后快"策略,专注工程化落地,两年内实现安全员下车的24小时无人运营 [14][17] - 核心数据(运输方量、运营里程、安全记录)大幅领先同业,已建立六年连续安全运营记录 [3] 发展战略 - 上市融资将用于软硬件研发及全球化扩张,重点布局澳大利亚市场,已与Thiess、MACA等国际矿企达成合作 [6][26] - 上市前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领投,方广资本等产业方跟投 [25] - 计划通过ATaaS模式提升盈利能力,同时扩大规模效应降低摊销成本 [23] 行业前景 - 中国无人矿卡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6%提升至2030年50%以上,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204.7% [30] - 全球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澳大利亚单市场或达27亿美元 [30] - 行业进入爆发期,AI普及与商业化落地加速推动市场接受度提升 [27][28]
国内市占率近半 易控智驾冲刺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20:31
公司概况 - 易控智驾是国内矿区无人驾驶赛道头部企业,成立于2018年,也是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公司[3]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冲击"矿区无人驾驶第一股"[2] - 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排名第一[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为9.86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264%[1][2] - 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从5991.7万元增长至9.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05.8%[4] - 2024年公司毛利正式扭亏[2] - ATaaS模式贡献收入4.53亿元,占部署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总收入的46%[5] 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超1400辆在运营无人驾驶矿卡组成的车队,为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2][3] - 2022年至2024年,矿区无人驾驶卡车运输总距离从60万公里增长至2300多万公里[3] - 每年运输总物料量从14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1.34亿立方米[3]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按收入计的市场规模占国内近一半[2][4] - 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20亿元,202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204.7%[4] - 预计中国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将从2024年约6%上升至2030年突破50%[4]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2.08亿元,占总收入21%,较2022年几乎翻番[5] - L4级无人驾驶从算法到线控平台均由公司完全自主研发,支持30种车型及多样化矿区条件[5] - 率先实现"视觉中心的多模态融合感知",能适应粉尘、雾霾等复杂环境[6] 客户与合作伙伴 - 解决方案已部署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紫金矿业等24个矿区[3] - 海外与澳大利亚MACA等矿业工程公司合作,并在澳洲启动本地化产品试验项目[3] - 终端客户集团过去3年留存率保持100%[7] 融资与未来规划 - 近期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领投[7] - 资金将重点投入:下一代无人驾驶系统开发、适配更多矿卡车型前装量产、加速海外业务落地[7]
出海速递 | 易控智驾冲刺港股IPO/王兴兴: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
36氪· 2025-06-26 11:08
易控智驾港股IPO与矿区无人驾驶发展 - 易控智驾2024年总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264%,毛利扭亏为盈 [2] - 公司拥有超1400辆无人驾驶矿卡车队,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紫金矿业等 [2] - 海外市场拓展:与澳大利亚MACA合作,并在卡尔古利启动本地化产品试验项目 [2] 中国对外投资与贸易数据 - 前五个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投资155.2亿美元(增长20.8%) [2] -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86.8亿美元(增长13%),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849.3亿美元(增长20.7%) [2] - 上海前5个月外贸出口7873.8亿元,增长11.5%,民营企业进出口6717亿元(增长22.2%) [5] 汽车行业动态与出口预测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达700万辆(基于10%增速),2030年或突破1000万辆 [3] - 小鹏汽车未采用“零公里二手车”出口模式,右舵版X9将于7月在印尼雅加达投产 [4] - 哪吒汽车或需偿还泰国政府超20亿泰铢(约4.39亿元)补贴,因生产目标未达标(仅完成4000辆/19000辆) [4] 新能源与科技领域合作 - 比亚迪与欧洲奥钢联集团合作,后者将供应匈牙利工厂钢材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机器人技术为AI后最大机遇,自动驾驶汽车为首要应用场景 [6]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或于2026年大规模落地 [6][6] 制造业与物流趋势 - 广东汕头澄海玩具产能占全球超30%,2023年出口额102.4亿元,海外订单稳中有升 [7] - 卡塔尔GWC物流方案Flow Port助力中企进入沙特市场,沙特港口2024年货物处理量3.2078亿吨(增长14.45%) [8] 新兴市场与出海服务 - 印尼医疗参访项目聚焦雅加达市场,对接当地政府与合作伙伴 [9]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品牌建设 [10]
中国L4无人车收入第一名,冲刺港股IPO了
36氪· 2025-06-26 09:44
公司概况 - 易控智驾是一家专注于L4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总部位于福建上杭,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L4级无人驾驶矿卡车队,规模超过1400辆[1][2]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立7年间累计完成10轮融资,最新一轮由宁德时代领投4亿元,蔚来早期参与投资[1][29] - 公司在中国L4级无人驾驶市场占有18.2%份额,位居行业第一,超过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1][10] 业务模式 - 提供两类解决方案: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著山"和智能矿区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暮野"[2][8] - 矿区无人驾驶业务采用两种运营模式:TaaS(持车)模式和ATaaS(不持车)模式[2][4] - TaaS模式下公司拥有并运营车队,已在西北地区部署230辆矿卡,形成全球单矿最大无人驾驶车队[4] - ATaaS模式由客户自购车辆,公司提供软硬件支持,该模式占比从2023年开始逐年提升[11][14]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达9.7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5.8%[14] - 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占总收入98%以上,其中TaaS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99.9%降至2024年52.7%[14][16] - 2024年首次实现毛利转正,达0.75亿元,毛利率7.6%,但净亏损扩大至3.9亿元[17][19]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达2.1亿元,超过行政和销售支出[21] 市场地位 - 按活跃矿卡数计为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服务商,活跃车辆超1000台[10] - 服务国家能源集团、紫金矿业等龙头企业,全国12大露天煤矿中7个采用其方案[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99.9%降至2024年83.7%,客户留存率保持100%[10]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L4级无人驾驶市场规模54亿元,矿区无人驾驶市场约20亿元[10][35] - 预计中国矿区无人驾驶市场规模2030年达301亿元,复合增长率57.4%[35] -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51%[38] - 矿区场景因封闭环境、效率提升需求等优势,商业化进程领先其他细分赛道[32][35] 团队与融资 - CEO蓝水生为连续创业者,曾创办手游公司;董事长张磊有宇通客车自动驾驶研发经验[23][25][27] - 累计融资10轮,投资方包括蔚来、宁德时代、辰韬资本等,C轮后估值超40亿元[29][30] - 最新D轮融资由宁德时代子公司领投4亿元,华为前高管创立的方广资本跟投[29]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小马智行、百度等,但公司在矿区细分领域保持领先[11] - 希迪智驾也在冲刺港股IPO,但进展不及易控智驾顺利[40][41] - 华为凭借5G和自动驾驶技术优势,在无人矿山领域形成潜在竞争[42]
马斯克拔不了萝卜
36氪· 2025-06-26 04:15
特斯拉Robotaxi上线表现 - 特斯拉推出约10辆改装Model Y作为Robotaxi试运营车辆,每车配备安全员,但出现异常摇晃、误判刹停、违规超速等问题,引发美国监管机构NHTSA关注[1] - 马斯克计划2025年将Robotaxi规模扩张至10万辆,未来整合数百万辆私人特斯拉汽车加入车队[1] - 特斯拉采用改装Model Y而非专用CyberCab车型匆忙上线,CyberCab预计最早2026年投入使用[4] 全球Robotaxi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形成萝卜快跑、Waymo、特斯拉"三大家"竞争格局[1] - Waymo已在美国4城商业化运营,正拓展至纽约、亚特兰大等新城市,并在日本东京通过合作落地服务[5][7] - 萝卜快跑在香港扩大测试范围至东涌城市生活圈,半年内从机场周边延伸至复杂道路场景[8] 萝卜快跑全球扩张与优势 - 萝卜快跑已在全球15城落地,服务单量达1100万次超越Waymo的1000万次[9] - 在中东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计划进入瑞士、土耳其及东南亚市场,设立欧洲实体公司实现"能力出海"[9] - 第六代无人车成本仅2.8万美元,为Waymo的1/7,累计实现1.7亿公里零重大事故[10][12] - 采用Apollo ADFM大模型技术,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实现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11][12] 技术路线与成本对比 - 萝卜快跑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路线,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Waymo同样选择多传感器融合[13] - 车辆成本:萝卜快跑2.8万美元,特斯拉CyberCab目标3万美元,Waymo高达20万美元[13] - 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2025-2030年CAGR达96%,远超美国市场增速,主因中国硬件成本优势[10] 政策环境与规模竞争 - 美国德克萨斯州自2017年立法允许无人车直接路测,特斯拉、Waymo等均在奥斯汀开展运营[18][19] - 萝卜快跑在中国香港获自动驾驶牌照,测试范围快速扩大,但需更开放政策支持规模化落地[8][20] - 专家建议中国加快无人驾驶立法,在"人车同权"原则下推动本土企业技术迭代[21]
6.26犀牛财经早报:A股总市值刷新历史纪录 6月内新发基金规模超900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6-26 01:36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6月25日放量反弹,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创业板指涨逾3%,市场成交额达1.64万亿元 [1] - 截至6月25日,A股总市值为99.9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本周以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2.86%、3.89%、5.90% [1] - 沪深300主力资金已连续2个交易日净流入,市场情绪逐渐回暖 [1] 基金发行市场 - 6月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突破900亿元,债券基金占据半壁江山 [1] - 混合型FOF基金以单只65.73亿元的募资额成为6月以来的"吸金王" [1] ETF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末,沪深两市ETF规模合计逾4.1万亿元,较上个月稳步上升 [2] - 沪市ETF共691只,总市值逾3万亿元;深市ETF共483只,总市值逾1万亿元 [2] - 中国银河、中信证券等传统龙头券商在ETF业务竞争中稳居第一梯队 [2] 银行业动态 - 工商银行获批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将其改设为工商银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这是首例国有大行参与"村改支"的案例 [2] - 地方城商行与农商行持续发挥改革主力军作用,多地整合案例密集落地 [2] 上市公司业绩 - 截至6月25日20时,A股共有21家公司"透底"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15家公司净利润预计实现正增长 [3] - 以预告归母净利润规模上限来看,有16家公司业绩预计实现盈利,"报喜"比例近八成 [3] 港股IPO市场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金额已达959.29亿港元,同比增长758.8% [3] - 在AI、机器人等科技浪潮推动下,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港股的全球关注度显著提升 [3] 5G-A发展 - 5G商用六周年之际,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加速驶入"5.5G"时代 [5] - 中国、中东、亚太等地正加速5G-A商用进程 [5] - 5G-A与AI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与机遇 [5] 碳酸锂市场 - 6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区间在59200元—61200元/吨,较上一个工作日略有上涨 [5] - 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年初的7.5万元/吨附近一路下滑 [5] - 自2022年11月最高突破60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已持续下跌了两年多时间 [5] 虚拟资产交易 - 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6] - 目前获批可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机构共计40家 [6] - 华泰国际、招商证券国际等多家中资券商也在积极申报升级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 [6] 无人驾驶发展 - 截至6月25日收盘,无人驾驶板块涨幅为1.55%,前两个交易日收盘涨幅分别为3.55%和1.70% [6] - 特斯拉在美国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服务,国内Robotaxi企业也加速"出海"布局 [6] - 预计Robotaxi在2026年可实现大规模落地 [6] 能源行业排放 - 去年全球能源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新高 [7] - 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时代高出1.5摄氏度 [7] 英伟达发展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机器人技术将是公司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7] - 自动驾驶汽车将是机器人技术的第一个主要商业应用 [7]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代表着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机会 [7] 英特尔调整 - 英特尔宣布将关闭汽车业务,并裁撤该部门的大部分员工 [9] - 全球有5000万辆汽车使用英特尔处理器 [9] - 英特尔持有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的多数股权 [9] 美光科技业绩 - 美光科技第三财季调整后运营收益24.9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1.3亿美元 [9] - 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预估1.60美元 [9] - 预计第四季度经调整营收104亿美元至110亿美元 [9] 富卫集团IPO - 富卫集团于2025年6月26日-2025年7月2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134.21万股 [10] - 每股发售股份38.00港元,每手100股 [10] - 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7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0] 宇树科技发展 - 宇树科技目前有约一千人,年度营收达十来亿元 [11] 捷强装备项目 - 捷强装备中标某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58亿元 [11] - 由于公司被立案调查,预计该项目无法实际承接 [11] - 2024年末公司对该项目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382.26万元 [1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31%,标普500指数平收,道指跌0.24% [12] - 英伟达收涨超4%,创历史新高,夺回最高市值个股宝座 [12] - 特斯拉收跌3.8%,联邦快递收跌超3% [12] 美债及外汇市场 -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七周新低 [13] - 美元指数继续逼近三年低谷,欧元再创将近四年新高 [13] - 离岸人民币盘中逼近7.16创近七个月新高 [13] 大宗商品市场 - 原油连续两日大跌后反弹,盘中涨超2% [13] - 黄金小幅反弹,期金走出本月内低位 [13]
新股消息 | 易控智驾递表港交所 收入在全球所有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23:28
公司上市申请 - 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矿区运输领域,致力于重塑矿区运输、运营与发展的未来 [3]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所有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排名第一 [4] - 按活跃无人驾驶矿卡数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5年6月18日已部署逾1,400辆活跃无人驾驶矿卡 [4] - 公司是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实现1,000+台活跃无人驾驶矿卡的公司 [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公司构建了完全自主开发的全栈式L4级无人驾驶技术栈,涵盖智能感知、预测、规控等核心领域 [5] - 公司是矿区无人驾驶业界率先实现以视觉中心的多模态融合感知的公司之一,专为粉尘、雾霾、强光、弱光工况设计 [5] - 公司是唯一一家能够完全无人、实时协调混行、混装、混卸作业的公司,解决了开放场景多主体动态交互问题 [6] - 自2024年9月起,公司的预测模型在Argoverse2运动预测挑战赛的多世界预测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6] - 公司打造了首个大规模量产的百吨级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线控底盘平台,极大降低了复杂度和成本 [6] - 公司部署效率最快,可在最短三天内完成新矿场解决方案部署,而行业常规需要6至12周 [6] 市场布局与客户留存 - 截至2025年6月18日,公司解决方案部署在中国按年核定产能计12个最大露天煤矿中的七个 [5] - 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在所有终端客户集团中保持100%的留存率 [5] - 全国范围内共有八个单矿超百台无人驾驶矿卡的矿区无人驾驶项目,其中七个部署了公司的解决方案 [5]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约为5991.7万元、2.71亿元、9.86亿元人民币 [6]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约为2.16亿元、3.34亿元、3.90亿元人民币 [6]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7471.3万元人民币,而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毛损1.769亿元和5046万元人民币 [7]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084亿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的1.773亿元人民币和2022年的1.091亿元人民币 [7]
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进程提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5 16:18
无人驾驶板块表现 - 无人驾驶板块近期表现强劲 截至6月25日收盘涨幅为1.55% 前两个交易日涨幅分别为3.55%和1.70% [1] 企业布局动态 - 特斯拉在美国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 首批投入10辆Model Y 收费4.2美元/次 [2] - 哈啰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合作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 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2] - 万马科技积极布局海外Robotaxi市场 提供全球运营所需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 [2] - 文远知行与迪拜RTA、Uber合作落地商业化Robotaxi服务 小马智行也在迪拜部署Robotaxi车队 [3] 行业商业化前景 - 特斯拉计划未来几个月将Robotaxi车队扩展至1000辆 2026年底美国将有超100万辆自动驾驶特斯拉投入运营 [4] -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北京、上海等地推进自动驾驶落地 工信部提出加快自动驾驶安全标准研制 [4] - 预计2026年Robotaxi在国内市场规模近5000亿元 2030年中国智慧出行渗透率达31.8% [5] - 行业普遍预测Robotaxi将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1][4][5] 技术路线验证 - 特斯拉Robotaxi验证了"纯视觉+端到端"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证明"大规模算力+数据驱动"可提升自动驾驶智能水平 [4]
特斯拉Robotaxi刷屏!无人驾驶概念盘点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10:48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图解 ,作者辣笔小强 财经图解 . 财经大事早知道,关注东方财富股票! 6月24日,无人驾驶板块表现强势,浙江世宝、万马科技、吉大正元等多股涨停。港股浙江世宝更是大 涨超30%。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财经图解",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问卷领红包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据 悉,特斯拉针对此次试点服务投入的Robotaxi车队规模在10台左右,首批运营车辆为新版Model Y。 事实上,特斯拉自2016年就开始着手推出Robotaxi服务。去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名为Cybercab的无人 驾驶出租车概念车型,马斯克乘坐Cybercab抵达发布会现场。当地时间6月22日,马斯克发文称,特斯 拉Robotaxi正式试点是"十年艰苦工作的结晶"。特斯拉方面表示,后续预计将有Cybercab等更多车辆加 入车队,并进一步拓展运营范围。 近年来,特斯拉、Waym ...
踏歌智行赵斌:矿山场景商业化落地是无人驾驶企业出海的重要机遇
中国经营报· 2025-06-25 03:10
行业机遇与市场空间 - 海外矿山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可达国内的10倍甚至几十倍,主要由于海外露天大型矿场地形规整、路线固定适合技术落地,且人力成本高、安全监管严格推动需求 [2] - 全球矿山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存在迫切需求,无人驾驶方案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作业安全性,海外市场接受度更高 [2] - 目前矿山无人驾驶渗透率仅1%,无人驾驶矿用车总量刚超2000台,行业刚迈过0到1门槛,预计2030年渗透率有望达50% [3][7] 技术发展与突破 - 公司从解决"车能跑"到实现70余台无人驾驶宽体车大编组常态化运行,周均效率达人工作业110%,标志技术从"科研展示"转变为"生产工具" [3] - 构建三模型协同体系(规控大模型、调度大模型、车辆控制与性能检测大模型),使工作效率从人工80%-90%提升至110% [3] - 专注L4级无人驾驶技术,必须实现司机和安全员下车,因辅助驾驶对封闭场景经济效益提升有限 [3] - 极端工况技术积累形成壁垒:在暴雪、大雾、沙尘暴等环境中实现矿卡30°坡度非铺装路面精准停靠(误差≤30厘米),拥有30多个项目、1000多万小时数据 [6]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2022年特变电工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项目成为行业转折点,验证商业化运营可行性 [3] - 当前痛点在于工程化实施和商业模式复制,矿山类型多样、利益诉求分散导致难以批量复制 [4] - 探索矿方自营、运营主体与持重主体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需整合矿方、运输公司、整车厂等多方力量 [4] - 2023年下半年为商业模式验证关键期,多个新项目尝试将技术嵌入产业链 [5] - 公司预计2023年核心业务毛利转正,未来两三年实现盈利,研发投入已进入合理控制阶段 [6] 竞争格局与出海战略 - 行业呈现"春秋战国"格局:头部2-3家,二线5-6家,华为等巨头进入,但场景经验形成时间壁垒 [6] - 海外市场是战略重点,中国技术具性价比优势(方案能使海外矿场产能提升30%),目标2025年落地首个批量化海外项目 [7] - 公司愿景是引领全球矿山无人驾驶运输技术发展,代表"中国智造"输出兼备经济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解决方案 [7]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成立后聚焦露天矿无人驾驶,完成国内首个无人驾驶矿卡、宽体车及商业化订单 [3] - 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打造国内首个L4级无人驾驶矿山(国能北电胜利能源一号露天矿) [3] - 从2017年"孤独探索"到2020年后市场认知提升,现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