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配送

搜索文档
第三方配送凭什么拿下下沉市场的 “即需即得” 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6-23 07:16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3年即时配送行业规模达3410亿元 较2018年1168亿元实现23.9%五年复合增长率 [1] - 预计2025年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达795亿单 其中第三方配送订单量163亿单渗透率提升至20.5% [1] - 配送需求从餐饮外卖扩展到生鲜、医药、商超百货等全品类 且时效要求更高 [1] 传统配送体系局限性 - 美团、饿了么自建配送体系在订单高峰期出现热门商圈运力不足 偏远区域服务难以保障 [3] - 蜂鸟即配在部分地区存在覆盖欠缺 京东外卖依赖第三方整合导致效率与稳定性待优化 [3] 第三方配送平台优势 - 整合美团配送、蜂鸟即配、达达快送、顺丰同城等资源形成全网运力池 [3] - 通过智能比价为下沉市场提供高性价比配送方案 降低商家配送成本 [8] - 针对生鲜冷链、医药溯源、文件保密等多元场景提供定制化配送方案 [8] 技术赋能配送效率 - 应用AI算法实时处理海量订单数据 动态规划最优路径并调整配送任务 [3] - 通过智能调度实现"顺路单"高效配送 减少空驶里程和等待时间 [4] - 技术升级提升用户满意度 反哺订单量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4] 市场扩展机遇 - 下沉市场配送需求呈现分散化、多样化特点 传统配送模式适配性不足 [8] - 第三方平台凭借资源协同网络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8]
突发!涉嫌职务犯罪,饿了么物流主管、原CEO韩鎏被警方带走!他是一个“80后”,5月15日还曾公开露面
新浪财经· 2025-06-21 01:45
公司高管变动 - 饿了么物流负责人、原CEO韩鎏因涉嫌职务犯罪被警方带走 公司主动报案并配合调查 [1] - 2024年2月组织调整后 韩鎏不再担任CEO 转任即时物流中心负责人 向董事长吴泽明汇报 [1] - 韩鎏于2024年3月1日出任饿了么首席执行官 此前历任资深副总裁、同城零售业务负责人等职 [3] 物流业务发展 - 韩鎏5月15日以蜂鸟即配总裁身份表示 将通过AI驱动提升物流效率 高精度地图在top100城市覆盖率超96% [1] - 人工智能辅助使骑手取餐纠错率下降19.8% 骑手等餐时间缩短10% [1] 高管背景 - 韩鎏为1988年生人 201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 职业起步于京东商城和京东物流 [3] - 2019年加入阿里巴巴 先后担任共享零售事业部、同城物流事业部及超市生态事业部总经理 [3]
王衍诗调研即时配送平台落实《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情况
广州日报· 2025-06-21 01:40
行业监管动态 -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调研朴朴超市站点、美团广州办事点 实地了解即时配送平台企业落实《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情况 [2] - 召开即时配送平台企业及行业协会座谈会 听取美团、饿了么、达达、盒马鲜生、朴朴等企业执行法规情况汇报 [2] - 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执法检查结果 包括骑手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平台安全责任履行情况及交通执法数据 [2]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 - 即时配送平台被肯定在服务社会和吸纳就业方面的贡献 但需解决骑手交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 [3] - 平台企业被要求系统性整改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 重点监管骑手电动自行车使用及交通法规遵守情况 [3] - 需纠治骑手闯红灯、横穿马路、超速行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3] 政府执法方向 - 公安及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 对交通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3] - 长期存在问题的平台将被通报 以构建安全有序的即时配送环境 [3] 行业协作建议 - 行业协会与企业提出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涉及骑手专用号牌核发、安全教育体系及智能技术应用 [2]
闪送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 已连续亏了两个季度 CEO薛鹏会如何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6-20 08:3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下滑13.27% [3] - 净利润由盈转亏,录得净亏损1027万元,去年同期盈利6457万元 [3] - 连续两个季度亏损,2024年Q4单季度净亏损2.94亿元,全年净亏损1.46亿元 [3] - 毛利率13.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5] 业务指标 - 订单量5800万单,环比下降11.8%,同比下降16.3% [3] - 客单价从2021年19.2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16.5元 [3] - 注册骑手290万名,较去年年底净增10万名 [4] 行业竞争 - 即时配送领域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达达集团、UU跑腿、顺丰同城、美团、饿了么、滴滴快送、曹操送等 [3] - 达达集团2024年总营收96.64亿元(闪送的2.1倍),但净亏损超20亿元 [5] 成本结构 - 总运营费用同比大增27.0%至1.17亿元,销售营销费用、行政费用、研发费用均上涨,最高涨幅46.9% [4] - 骑手薪酬及奖励成本持续增加,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4][5] 市场定位 - 闪送主打“一对一急送”模式,竞争对手相对较少 [5] - 第一季度处理5800万笔订单,显示用户基础仍稳固 [5]
达达被京东私有化,从美股退市!即时零售将成京东流量新抓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5:09
私有化交易完成 - 达达集团宣布私有化交易完成 与JD Sunflower Merger Sub Limited合并 成为JD Sunflower Investment Limited全资子公司 母公司由京东集团全资持有 [1] - 达达将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 已请求纳斯达克自2025年6月17日起暂停其美国存托凭证交易 [1] 公司发展历程 - 达达集团成立于2014年 2016年与京东到家合并 2019年更名为达达集团 2020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成为中国赴美上市"即时零售第一股" [3] - 上市后受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 用户激励及人员成本上升拖累 公司持续亏损 近两年高管职位频繁变更 [3] 京东与达达的战略整合 - 京东为强化即时零售及配送能力 2021-2022年增持达达股份 2024年5月达达全面融入京东生态 整合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 推出新品牌"京东秒送" [4] - 2024年9月京东收购沃尔玛持有的达达股份 对达达持股比例增至63.2% [4] - 2025年2月京东以每股ADS 2.0美元对达达发起私有化要约 估值达5.2亿美元 [5] 业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达达活跃骑手在2023年底超120万 但面临美团、饿了么、顺丰同城、闪送等平台竞争 [4] - 2024年达达总收入96.64亿元 同比下降8% 净亏损20.3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4.14% 2017-2023年累计亏损超130亿元 [4] - 京东外卖业务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入驻餐厅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 [5] 京东外卖业务战略价值 - 外卖是京东秒送下的重要业务门类 运力主要来自达达秒送 [5] - 京东CEO表示外卖业务可丰富消费场景 提升用户体验 加强用户活跃度 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价值 [5] - 外卖业务对京东平台流量和新用户拉动作用显现 提升整体流量转化率 [5]
顺丰同城20250616
2025-06-16 15: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顺丰同城、顺丰控股、Lucky、山姆、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瑞幸咖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关联交易上修情况**:顺丰同城与顺丰控股上调关联交易上限,2025 年和 2026 年上限分别为 128 亿元和 206 亿元,同比 2025 年增长 101%,2026 年增长 60%,较原上限分别增加 34 亿元和 83 亿元,预计 2025 年增加约 1 亿元利润,2026 年增加 2 - 3 亿元利润,调整后归母净利预测 2025 年 3.5 亿元,2026 年 6.7 亿元[2][3] - **业绩增长逻辑**:享受新消费外卖崛起和顺丰控股高单量增长双重引擎;与众多 KA 大客户合作,订单量快速增加,重视私域流量建设,大客户经营杠杆高,收入增加后管理费用率降低提高净利率;中小 B 端为互联网平台提供运力服务,订单量增加溢价能力和毛利率提升[2][4][5] - **运力端优势**:采用驻店加众包模式,结合两者优势,在传统驻店市场提升执行率,渗透互联网市场扩大市占率[6] - **顺丰控股影响**:顺丰控股单量超预期且市占率提升,与顺丰同城关联交易大幅上修,合作模式双赢,为顺丰同城带来稳定增长动力[7] - **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逻辑**:毛利率连续七年提升且未来有提升空间,源于规模效益,包括产能利用率提高、边际收入递减使配送成本降低、线路规划优化使单位配送成本下降、接单规模扩大谈判筹码增强使抽佣比例降低;净利率因经营杠杆高,收入增加管理费用率降低,类似互联网平台流量成型后扭亏为盈释放利润[8][9] - **投资推荐理由**:享受双重增长引擎,与 KA 大客户深度合作有品牌壁垒,驻店加众包模式扩展市场份额,与集团紧密合作双赢,规模效益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毛利及净利水平,投资前景乐观[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在年度合同中,大客户将部分订单分配给顺丰同城,无论消费者在哪个平台点单,都有一定比例由其配送[5]
【e公司观察】第三方即配迎行业分水岭 精耕细作时期开启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2:39
行业格局分化 - 顺丰同城股价涨超11%创历史新高 成为行业内唯一实现规模与利润双增的企业 [1] - 达达启动私有化退市 与持续亏损和战略调整有关 [1] - 闪送首季收入9.6亿元 收入出现下滑 [1] - 即时配送行业呈现三种不同发展路径:达达深度绑定京东生态 闪送聚焦高端C端市场 顺丰同城坚持全场景多平台开放模式 [1] 公司发展路径 - 达达作为京东生态物流拼图 京东秒送收入逆势增长 但第三方属性不断弱化 [1] - 达达私有化后将整合京东供应链资源与末端网络 构建"仓储-拣货-配送"闭环 专注垂直服务模型 [2] - 顺丰同城连续两年盈利 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至1.32亿元 "B+C+最后一公里"全场景服务形成护城河 [3] - 闪送"一对一急送"模式在奢侈品、急件等垂直领域具有潜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即时配送订单量2030年预计突破千亿单 商超、医药、美妆等高附加值非餐场景增长强劲 [2] - 行业竞争格局从平台垄断转向多极化 流量分散化加深第三方即配需求 [3] - 达达退市标志粗放扩张时代终结 行业进入精耕细作时期 [4] - 外卖大战催生运力需求激增 滴滴、货拉拉等新势力入局将重塑市场格局 [4] - "直播+即时零售"推动第三方即配服务向多极流量生态适配 [4] 投资机会 - 第三方即配将超越物流功能 成为连接消费场景、驱动产业链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 [4] - 顺丰同城已掌握瑞幸咖啡、山姆会员商店、麦当劳等头部KA客户 将承担重要流量整合作用 [3] - 行业将构建更具韧性、普惠性与创新性的商业生态体系 [4]
巨头阴影下,抖送如何靠聚合配送 2.0 杀出重围?
搜狐财经· 2025-06-13 17:44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配送行业由美团、饿了么等巨头主导,凭借品牌影响力、用户基础和成熟配送体系构建竞争壁垒 [1] - 抖送作为新兴平台,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红海市场中成功突围 [1][8] 抖送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聚合配送2.0模式,整合美团配送、蜂鸟跑腿、达达、顺丰同城等主流运力平台资源,构建覆盖全国的"超级运力池" [4] -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订单精准分配,运用AI算法实时优化路线规划,使骑手配送效率从2-3单/小时提升至5-6单/小时 [4][7] - 开发多渠道订单协同系统,通过API接口打通美团、饿了么、抖音外卖等平台数据,实现跨平台订单自动同步和集中调度 [7][10] 行业痛点与需求变化 - 商家面临运力割裂问题,高峰时段单一平台运力不足导致订单积压和配送延迟 [5] - 消费者需求升级,从基础"准时送达"转向追求更快时效和个性化服务 [5] - 监管政策收紧对平台合规运营和骑手权益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5] 技术创新应用 - 投入资源研发智能调度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最优路径规划,案例显示可减少12分钟配送耗时 [4][7] - 探索"顺路多单"配送模式,通过路线优化提升骑手单位时间配送量50%-100% [7] - 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化运力调配和订单分配精度 [7] 市场拓展策略 - 避开与巨头正面竞争,定位为聚合配送服务开拓者,解决行业运力碎片化问题 [4] - 构建"订单中央处理器"实现全平台订单统一管理,提供自动同步、集中调度和全链路追踪功能 [7][10] - 建立互利共赢的生态合作模式,接入多家主流运力平台形成协同效应 [4][8]
一个月股价翻倍!顺丰同城还能疯狂多久?
金融界· 2025-06-12 12:10
股价表现 - 6月22日港股顺丰同城股价盘中触及17.3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收盘涨幅10.64%报16.64港元/股 [1] - 自5月9日启动上行通道以来累计涨幅达107.48% [1] 行业背景 - 2023年国内即时零售市场规模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 预计2030年达2万亿元 [2] - 2024年即配行业订单规模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 预计2030年达1008.4亿单年均增速13.1% [2] - 京东淘宝等平台加入外卖大战并推出巨额补贴 推动即时零售市场热潮 [2] 公司业务 - 顺丰同城为国内最大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 覆盖餐饮外卖/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四大场景 [3] - 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增长87% 商超百货单量激增177% 饮品单量增106% 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增102% [3] - 母亲节鲜花配送单量环比前日增超6倍 商超百货单量同比增161% [3] - 520当天鲜花单量环比增超9倍 饮品单量同比增143% 快餐单量同比增98% [3] 竞争优势 - 采用无人车+骑士多元运力组合优化末端履约效率 [2] - 凭借中立定位/全场景覆盖/顺丰生态协同优势成为即时零售生态关键基础设施 [2] 市场评价 -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即配行业具备较强成长性 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3] - 当前市盈率(TTM)达106.67倍 显著高于港股航空货运与物流板块17.09倍水平 [4] 竞争压力 - 美团/阿里/京东在用户粘性/流量入口/履约成本等方面构筑多维竞争优势 [3]
顺丰同城布局无人车助力末端提效 为即时零售提供全链路支撑
证券日报· 2025-06-11 09:39
业务模式与定位 - 公司为各大平台和商家提供即配服务,并直接嵌入物流各环节,通过"最后一公里"服务提升快递网络时效 [1] - 公司为快递企业和物流服务商提供揽收、派件、转运等多环节支撑,解决传统物流高峰期运力紧张问题 [1] - 公司通过仓配"接驳送"等方式实现半日达、小时达等物流提速 [1] - 公司以中立定位、全场景覆盖及多元运力组合优势,成为品牌商家向即时零售转型的全渠道接入解决方案提供商 [1][2] 技术应用与运力体系 - 公司依托大数据预测、AI调度技术在全国制定差异化运力方案,针对订单密集区域提前储备骑手实现动态调整 [1] - 公司在全国38城投放无人车配送,运营规模达200台,月度活跃路线突破万条 [1] - 公司构建"天地人"立体运力体系,提升极端订单峰值下的履约韧性与服务灵活性 [1] - 公司通过"无人车+骑士"多元运力组合优化末端履约效率,为即时零售提供全链路支撑 [2] 行业协同与生态建设 - 公司深度融入即时零售生态的基础设施构建,为快递物流体系提供弹性运力支撑 [1] - 在"618"大促中,公司成为品牌与平台构建即时零售生态的关键基础设施 [2] - 公司与顺丰生态协同,强化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服务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