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又借利好减持?金华富豪套现60亿,24万股民梦碎“千亿市值”
凤凰网财经· 2025-09-10 13:32
文章核心观点 - 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在发布子公司大豆产品获批阿根廷种植许可的利好消息后 随即公告减持公司股份 引发股民质疑其利用利好配合减持行为[2][3][4] - 邵根伙自2019年起持续减持大北农股份 累计减持7.73亿股 套现金额约63亿元 而公司市值从540亿元高位缩水至181亿元 跌幅达66%[6][7] - 公司面临多重经营压力 包括债务高企、业绩波动及过度扩张等问题 千亿市值目标已遥不可及[13][16][23] 公司发展历程 - 邵根伙1965年出生于浙江农村 成为中国第一个猪营养学博士 1993年筹措2万元创立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凭借乳猪料产品获得成功[8] - 公司逐步拓展至种子、疫苗、动保、种猪等领域 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创下农业企业市值第一、员工财富第一及融资额第一三项纪录[8] - 2010-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2亿元提升至193亿元 净利润从3亿多提升至5亿多 期间邵根伙持股比例41.25%但98.69%股份处于质押状态[9] 减持与业绩表现 - 邵根伙自2019年6月开始减持 原因包括解决债务问题、化解质押风险及降低融资杠杆[11] - 2019-2020年公司业绩爆发 营收从165.78亿元提升至228.41亿元 净利润从5.13亿元暴增281%至19.56亿元[13] - 2021年受猪价暴跌影响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净利润亏损4.4亿元 但营业收入增至313.28亿元[13] - 2021年邵根伙提出"三年实现千亿市值"目标 但股价持续下跌 持股比例从41.25%降至22.73%[14][16] 财务状况与风险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负债达192.77亿元 其中短期借款83.36亿元 资产负债率63.98% 远超农林牧渔行业45%的平均水平[23] - 公司累计实际担保金额126亿元 占净资产的144% 存在以债养梦的扩张模式风险[23] - 2022-2025年公司年线连续4年下跌 市值缩水至181亿元 较峰值蒸发359亿元[6][18]
种业专题报告二:行业向转基因、耐密高产方向转型
国盛证券· 2025-09-10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粮食安全是国家根本战略 我国长期面临粮食产需紧平衡和结构性矛盾 玉米和大豆单产效率显著低于美国 需通过种业技术突破实现"藏粮于技"[1][10] - 转基因生物育种带来行业变革 已批准16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9个转基因大豆品种 增产效果达5.6%-11.6% 防虫效果>90% 除草效果>95%[2][17][20] - 耐密高产玉米品种成为关键发展方向 美国通过种植密度提升实现单产增长近8倍 我国正通过改良群体冠层结构提升光合效率[3][22][26] - 种业龙头公司在转基因和耐密品种领域具有研发优势 有望在行业扩容和格局优化中提升市占率[2][4][38][39][43] 分章节内容总结 一、粮食安全现状 - 我国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 存在玉米、大豆产需缺口 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1][10] - 单产效率与美国差距扩大 2023年玉米单产仅为美国的58.72% 2022年大豆单产为美国的59.41%[1][10][16] -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 需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单产[10][14] 二、单产提升工程 转基因生物育种 - 政策持续推动产业化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18][19] - 三批品种通过审定 包括16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9个转基因大豆品种[2][18] - 经济效益显著 节约成本42-80元/亩 增产5.6%-11.6%[19][20] - 性状格局集中 大北农、杭州瑞丰、中国农大等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1] 耐密高产品种 - 美国玉米单产近80年提升近8倍 种植密度从2000株/亩增至6000株/亩[3][22] - 我国通过改良叶夹角、雄穗大小等性状 改善冠层结构 提升光合效率[3][26] - 农业农村部发布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企业的耐密品种[24] 三、种业板块经营情况 2025Q2业绩表现 - 营收普遍增长 隆平高科同比+49% 登海种业同比+18% 康农种业同比+68%[28][30] - 利润多数下降 主因二季度为传统退货季[4][28] - 库销比分化 敦煌种业保持19%的较低水平 康农种业上升至95%[28][34] - 预收款增长 康农种业同比+410% 敦煌种业同比+8.39%[4][28][33] 研发投入加强 - 种企持续增加研发费用 登海种业同比+12.23% 万向德农同比+43.9%[29][40] - 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种竞争力[38][39][43] 四、重点公司分析 隆平高科 - 杂交水稻和玉米双龙头 2025H1水稻种子收入7.79亿元[37] - 拥有9个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包括晶两优534、裕丰303D等[38] - 转基因品种产业化示范面积全国领先[38] 登海种业 - 玉米种子业务占比90% 2025H1营收3.69亿元[39] - 拥有6个国审转基因品种 包括登海605D[39] - 耐密品种登海2219通过审定[39][41] 康农种业 - 耐密品种领先企业 康农玉8009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43] - 2025H1净利润0.09亿元 同比+12.22%[42] - 布局黄淮海和东华北市场 与科研机构合作强化研发[43] 敦煌种业 - 聚焦玉米种业 2024年种子业务占比72.06%[44] - 2025H1营收7.18亿元 同比+21.63% 净利润0.54亿元 同比+73.43%[44] - 先玉1483、敦玉810等品种表现突出 2024年自有品种制种面积8.22万亩[45] 投资建议 - 关注转基因和耐密高产品种优势企业 包括隆平高科、康农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等[4]
杂交玉米核不育制种技术走向产业化
科技日报· 2025-09-10 08:37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历时15年创新研发杂交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制种技术 已具备产业化条件[1] - 技术集成转基因保持系、种子分级装置及标记筛选方法 实现雄性不育系高效扩繁和杂交种子高纯度生产[1] - 运用籽粒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和植株形态标记等专利技术 在播种前至散粉前多环节简易区分不育系与保持系[1] 技术优势与试验成果 - 技术通过关联籽粒大小和植株形态基因创制易分选不育系 双重质量控制解决传统种子混杂和育性不稳定问题[2] - 2022年起在海南、甘肃、新疆等五地试验示范 不育系制种基地较人工去雄基地平均增产10%以上[2] - 显著降低玉米制种去雄成本并减少企业管理成本 提升制种效率与纯度[2] 产业化开发与合作 - 中国农业大学授权四川天能璟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产业化开发[2] - 联合成都瀚辰光翼科技研发智能除杂机 实时定位紫色杂株杆径并精准切除 显著提升除杂效率[2] - 技术处于杂种优势利用核心地位 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2]
隆平高科增资至14.69亿
搜狐财经· 2025-09-08 03: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6月 法定代表人为刘志勇[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子经营 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土地整治服务等[1] - 公司由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荒中垦(深圳)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1] 资本变动情况 - 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3.17亿人民币增至约14.69亿人民币 增幅约11.58%[1]
发布现代农业政策 成都邛崃市推动区域种业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4:56
行业活动与成果 - 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分会场举办天府国际种业展暨第五届藏粮于技院士专家大讲堂 活动现场进行天府良种擂台赛 从137个水稻品种中评选出15个天府良种 [2] - 8项重大合作项目分两轮集中签约 成都邛崃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科研院所及多家种业企业达成合作 [2] - 畜禽种业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邛崃分中心 节水抗旱稻西南研究院等项目正式落地 [2] 科研平台建设 - 丘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技术与装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畜禽种业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重组启动仪式 进一步完善四川种业科研平台体系 [2] - 天府农科邛崃旗舰店正式上线 [2] 政策支持 - 邛崃市发布邛崃市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 从品种培育 主体培育 平台建设 成果转化 人才引育等多个维度明确具体支持举措与保障机制 [3] - 政策旨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优质政策支持 更高效政务服务 更优越创业环境 吸引更多种业企业与人才扎根邛崃 推动区域种业高质量发展 [3]
四川省涉农重点实验室揭牌
新华财经· 2025-09-07 07:02
行业政策与战略布局 - 四川省重组四大涉农重点实验室 聚焦丘区农业节水技术 畜禽种业 果蔬园艺种质创新及粮油作物遗传改良领域[1] - 丘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实验室设定2035年目标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至少10项 研发新装备至少10台(套) 形成区域节水模式至少3种[1] - 四川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建成国内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 布局4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及44个国家级和省级畜禽保种场(区)[1] 资金支持与体系建设 - 四川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 重点倾斜支持现代种业发展[1] - 初步构建"一库多圃(场、区)"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基础[1] 技术研发与创新方向 - 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实验室聚焦高产潜力 品质调优 抗病耐逆及绿色安全等关键技术瓶颈[2] - 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重要性状遗传解析 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及重大品种培育与应用研究[2] 行业地位与发展意义 - 种业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前沿和战略焦点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粮油产区 其生态多样性和资源优厚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突出[2] - 推动四川及西南地区种业高质量发展 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 产业协同与成果交流 - 活动汇聚院士专家 涉农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 围绕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核心议题展开交流[2] - 分享天府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应用最新成果 共同探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
通讯丨花椰菜种子见证中巴农业合作
新华网· 2025-09-07 05:12
中巴农业合作成果 - 中国花椰菜种子在巴基斯坦旱热气候下表现出强抗病性和高产量 帮助当地农民维持农业收入 [1] - 中国花椰菜品种每公斤售价达150卢比 较本地品种100卢比溢价50% 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1] - 天津科研团队自2010年起在多个国家建立示范基地 累计示范品种超800个 [1] 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 - 花椰菜成为中国蔬菜种子出口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 在巴基斯坦年播种量占比超70% [2] - 中国种子性状优良且价格合理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广受欢迎 [2] - 当地农户期待实现更多中国优良菜种本土化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2] 天津农业技术输出 - 天津节水农业装备正助力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设现代化节水农业基地 [2] - 天津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与装备制造优势 在种源农业 节水农业 设施农业等领域深化国际合作 [2] - 技术推广涵盖优势品种和先进技术等多个领域 [2]
花椰菜种子见证中巴农业合作
新华社· 2025-09-07 03:39
核心观点 - 中国天津花椰菜种子在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广受欢迎 显著提升当地农业收入并推动种业国际合作 [1][2][3] 品种与技术优势 - 中国花椰菜种子具备强抗旱热气候特性 抗病性强且产量高于本地品种 [1] - 天津科研团队2010年起定向培育800余个适应当地气候的花椰菜新品种 [1] - 中国品种花椰菜售价达150卢比/公斤 较本地品种100卢比/公斤溢价50% [1] 市场占有率与产业影响 - 天津花椰菜种子占巴基斯坦年播种量70%以上 成为当地产业瓶颈破解关键 [2] - 花椰菜成为中国蔬菜种子出口量最大的作物之一 体现种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2] 国际合作拓展 - 天津节水农业装备助力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现代化节水农业基地 [2] - 当地期待实现中国优良菜种本土化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2] 经济效益 - 中国种子使农户农业收入维持稳定 增收部分用于改善家庭生活支出 [1] - 品种改良直接推动农户收入增长 实现多赚的钱能买衣服买药 [1]
四川揭牌四大省级涉农重点实验室
四川日报· 2025-09-07 01:20
行业政策与战略布局 - 四川重组并揭牌四大省级涉农重点实验室 聚焦丘区农业节水技术、畜禽种业、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及粮油作物遗传改良等领域 [1] -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 倾斜支持现代种业发展 [2] 科研目标与技术创新 - 丘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目标到2035年突破至少10项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至少10台新装备 开发至少2套设施农业数字孪生模型 形成至少3种区域节水模式 [1] - 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实验室将聚焦高产潜力与品质调优关键技术瓶颈 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遗传解析及育种技术创新研究 [1] 基础设施与资源体系 - 建成国内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 布局4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及44个国家级和省级畜禽保种场(区) 构建"一库多圃(场、区)"保护体系 [2] - 通过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四川种业从"规模追赶"向"质量领跑"跨越 [2]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推进知识产权特区建设
海南日报· 2025-09-06 23:53
知识产权成果增长 - 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427% 植物新品种转让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1.5% [2] - 专利授权同比增长79.53% 商标(含地理标志)同比增长66.67% [2] - 创新主体完成知识产权权属转让 许可数量达1459件 2024年知识产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3.98亿元 [9] 创新生态与服务体系建设 - 建立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 缩短管理链条 加强协调联动 [3] - 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从20个月缩短至3个月 实用新型从9个月缩短至15天 外观设计从8个月缩短至7天 专利审查周期提速80%以上 [4] - 品种权登记受理时间由1个月压缩至3个工作日 初步审查时间由6个月压缩至3个月 [4]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首创植物新品种跨区域 跨领域 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联动保护机制 [7] - 海外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见书出具仅需3天 构建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6] - 玉米品种侵权举报21小时内完成线索取证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 成果转化与金融创新 - 梨新品种丹霞红以2200万元成交 创国内果树类植物新品种权交易额最高纪录 [8] - 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00万元 [9] - 崖知贷专项服务推动企业获取融资超过2亿元 衍生产业基金 直投 担保贷等金融创新 [9] 企业创新案例 - 丹若一号软籽石榴获全国首个热带软籽石榴植物新品种证书 [3] - 红芯1号高种椰子入选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 适宜东南亚及非洲推广 [6] - 高抗逆性巨胚稻不育系选育方法专利成功办理纯信用担保贷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