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城市群洗牌,你的钱该往哪儿投?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47
城市群战略定位调整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被列为世界级城市群 将获得国家资源重点投入 [3] - 成渝从城市群调整为双城经济圈 更注重务实分工发展 [4] - 中西部和东北城市群被赋予支撑作用 中小城市发展潜力提升 [6] 产业集群与分工布局 - 长三角形成芯片研发产业链闭环 杭州负责设计 苏州制造晶圆 上海负责测试 [3] - 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发明专利占全国28% 拥有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总部 [3] - 成渝地区分工明确 重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成都专注电子信息产业 全球2/3 iPad来自成都 [4] - 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就近配套率达65% 长沙工程机械与南昌VR产业形成互补 [4] 经济发展数据表现 - 粤港澳大湾区RCEP试点使通关时间缩短至28小时 较五年前快一倍 [3] - 成渝地区2024年GDP达8.7万亿元 增速5.8% 超过京津冀0.6个百分点 [4] - 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度指数达0.81 显示产业链高度整合 [3] 区域投资机会 - 都市圈卫星城如苏州昆山、东莞长安享受产业外溢效应 房价相对较低 [3] - 中西部城市如郑州西安吸纳800万转移人口 学校医院建设需求巨大 [6] - 湖北襄阳、河南洛阳等省域副中心城市可能获得政策倾斜 [6] -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绿色产业 如辽宁阜新风电、黑龙江伊春生态旅游 [6] 产业投资方向 - 城市群产业链协作项目如成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基金 [7] - 中小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如县城智慧医疗平台 [7] -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如杭州数据要素交易中心试点 [7] - 老旧小区改造带动本地建材市场需求 [6]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 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更注重产业能力 [7] - 北京聚焦科技创新 通州承接央企总部 带动燕郊产业配套需求 [7] - 县城支持原拆原建模式 激活居住环境和本地经济 [6]
工信部下周将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13:09
工信部将于下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标准拟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进行 精细化管理,并进一步分类,例如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标准 预计于今年年底发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
投资近20亿,中汽中心又一大型基地落户天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2 09:53
公司战略布局 - 中汽中心投资近20亿元建设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 规划用地140余亩 建设36个先进试验室 覆盖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 信息安全 车联网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领域 新基地将于2028年建成[2] - 注册成立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作为运营载体 打造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实现业务"一盘棋"布局[3] - 基地毗邻天津总部 强化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与投资19.9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基地体量相当[5] 技术能力建设 - 构建"驾 舱 网 信"四大能力集群:智能驾驶领域建立"封闭场地+公开道路+仿真测试"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智能座舱领域建设全球首个"五感一体"座舱试验室群[7] - 网联架构领域自主研制全球首个汽车通信性能紧缩场测试系统 实现车路云网一体化服务[8] - 信息安全领域依托国家车联网产品权威漏洞平台 构建汽车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体系[9] 研发与资质基础 - 中汽智能科技现有员工300余名 中高级职称占比超60% 硕博士占比超75%[7] - 拥有CNAS CMA 国家商用密码产品检测机构 国家智能网联质检中心等资质 承担50余项省部级课题 研发经费超7亿元 知识产权350余项[7] - 同步揭牌16个核心技术联合试验室及车用人工智能"SAFER AI"基准试验场[9] 战略定位与影响 - 基地聚焦"标准与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监管支撑"全价值链创新体系 填补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空白[3][5] - 深度参与智能驾驶 智慧座舱 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国际标准法规建设 推进人工智能 飞行汽车 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技术研发[5] - 依托长三角智能网联试验场实现全气象条件覆盖 在欧洲 日本 东南亚设立分支机构 助力中国车企破解出海技术合规难题[9]
广东8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产值规模近10万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9-12 02:35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 AI搭桥"跨群融链" 9月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先进制造业 集群发展大会(2025)在广州举办,重点展示集群产业创新前沿性、标志性成果,深入挖掘集群治理新理 念、新做法,引导科技、人才、资本与集群对接,繁荣集群发展生态。 一张蓝图、三个赋能、五项融合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60%、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 集群达6个……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大会期间,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广州培育战略产业集群"一张蓝图、三个赋能、五项融 合"的打法。"跨群融链",推动产业与城市之间协同耦合、营造生态,以AI为纽带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 链,能够更好推动集群效能整体跃升。广州绘就一张蓝图,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建强集群 矩阵,牢牢把握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定位,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 型,重点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及6个未来产业,其中6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构成万亿产业"四梁八柱"。广 州坚持三个赋能,打出 ...
湖北侨青对话亚太青年企业家活动在汉举行
长江日报· 2025-09-12 00:36
活动概况 - 湖北侨青对话亚太青年企业家活动于9月9日在武汉举行 主题为凝聚青年力量 深化亚太合作 共促鄂企出海 由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 [1] - 活动汇聚多个亚太地区优秀企业青年企业家代表与湖北侨界青年精英 共话合作机遇与发展路径 [1] 政策与机构支持 - APEC将完善数字贸易规则 强化供应链韧性以助力湖北企业融入亚太市场 [5]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将为湖北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 跨境融资等服务 帮助企业突破出海瓶颈并在亚太产业链中定位 [5] 产业合作机遇 - 湖北跨境电商成熟布局为东南亚企业提供便捷通道 其产业链协同能力涵盖临空港高效运转与跨境电商直播创新模式 [5] - 越南科技企业愿与湖北侨青企业在技术研发 市场适配方面合作 助力中国企业通过越南辐射东南亚市场 并引入越南优质资源构建双向贸易闭环 [6] - 合作重点关注新能源 生物医药 智能网联汽车 植物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6] 企业成果与合作进展 - 湖北企业禾元生物展示水稻源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研发成果 湖北新鑫分享无纺布产品出海经验 [6] - 国创高科与新华扬生物分别推介新能源装备及大健康领域合作项目 [6] - 4家湖北侨青企业与亚太地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覆盖技术交流转化 市场资源互通及青年创业培育支持等领域 [6] 区域优势与基础设施 - 湖北作为九省通衢 兼具航空 水运及内陆枢纽优势 [5] - 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配备选品间与培训学院 支持直播出海与人才培育 [5] 活动影响与后续行动 - 活动为湖北侨青与亚太青年企业家搭建高效交流平台 深化区域产业共识并为湖北企业出海注入新动能 [7] - 湖北省侨联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 推动更多湖北品牌走向亚太及全球市场 [7]
让金融之水滋养产业“新苗”(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9-11 21:55
近年来,新能源车险快速发展,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突飞 猛进,也让优化相关保险保障服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今年初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 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 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为新兴产业发展及时补短板,金融服务才能在新旧动能 转换中不断找到增长点。 需求牵引供给,车主、车企的新需求里藏着保险行业的新机遇。目前已经有不少险企推出辅助驾驶保障 服务,但也要看到,这一新领域还有不少难题亟待解答。比如,在"人机共驾"模式下,事故责任界定缺 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撑;又如,汽车主机厂、系统供应商、车主以及保险机构等在数据交互过程中面临堵 点、卡点。责任划分说不清、道不明,影响赔付效率及公平性。破解这一关键难题,是保险"上新"必须 迈过的一道坎。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事实上,不只是智能网联汽车,如今各种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兴起,对保险行业提出了不少新课题,也 打开了更广阔发展空间。比如,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低空经济加速腾飞,助推航空 产品责任险、检测设备损失补偿险等产品 ...
新华全媒头条|“人工智能+”加速释放强劲动能——透视我国智能经济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9-11 10:15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 5年内从1400余家增长至超5000家 相当于平均每11小时诞生一家企业 [2] - 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 6300余家先进级 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以及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3] - 成立总规模600亿元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累计研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标准240余项 [3]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长安汽车展出获民航局认证的飞行汽车"EH216-S" 搭载智能驾驶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 [1] - 大疆创新运载无人机C100机型最高飞行高度达1500米 最大载重100公斤 较去年C30机型500米高度和50公斤载重大幅提升 [2] - 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速度从两年一次加快至一年两次 [2] 智能应用场景拓展 - 智能家居实现全屋互联 智能台灯自动调光 冰箱根据库存推荐食谱 烤箱同步预热 [3] - 医疗领域推出"AI+县域医共体" 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门诊预问诊与智能健康管理 [4] - 教育领域中国电信打造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实现"AI助管 助服 助教 助学"在多所学校试点 [4] 民生赋能与社会价值 - 外骨骼机器人帮助瘫痪十余年患者实现独立行走 [4] - 智能仿生手价格仅为进口产品五分之一 帮助截肢者弹奏钢琴 [5] - 盲文点显器将汉字 图形 乐谱转换为盲文 为视障人群提供便捷阅读体验 [5]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智博会汇聚全球600余家中外企业 6场国际赛事吸引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国超2万名选手竞技 [6] - 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 [6] - 柬埔寨智慧农场计划使罗氏沼虾苗种成活率和质量提升 每公顷土地年收入从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 [6] 跨国企业应用案例 - 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助力巴西电网智能化运维 解决复杂环境巡检难题 [7] - 华为为南非铁路部署智能系统 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升运维效率 [7] - 中国医疗AI技术在新加坡医疗体系应用 提升肺结节筛查效率与准确性 [7]
优咔科技与哈啰达成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8:33
公司合作动态 - 万马科技全资子公司优咔科技与哈啰达成合作协议 为哈啰首款Robotaxi自研车型提供高阶网联服务 [1]
广西柳州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00:11
战略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 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是柳州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和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暨产业集群创新基地的最新成果 [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柳州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推动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1] - 加速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科技经费支持与技术突破 - 柳州提出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线为智能网联和绿色低碳 特别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 [1] - 2021年以来市本级财政支持科技经费达1亿元以上 帮助企业突破91项关键技术 实现经济效益超478亿元 [1] 新兴产业发展 -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 参与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造车环节 [2] - 广西首批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颁发给柳州无人驾驶汽车 从封闭测试转入开放道路测试 [2] - 飓芯科技国内首条量产氮化镓激光器芯片产线满产达产 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07% [2] - 风电产业形成"串珠成链"格局 嘉泽和金风"链主"效应显现 [2]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 柳州形成"智造能力+场景应用"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 [2] - 拥有42家智能终端及机器人制造企业 12家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75家智能工厂 62家数字化车间 [2] - 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 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2] - 1-7月人工智能产业产值57亿元 同比增长23.7% [2] - 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 总投资39.84亿元 完成工业投资3.56亿元 同比增长11.3% [2]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14:44
宝安区IPO加速表现 - 大行科工(02543 HK)上市首日盘中大涨近40% 收盘涨幅约14% 公众认购超额达7558倍成为港股新"超购王" [1]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深圳首位 占全市13家上市企业的近四分之一 A股4家上市企业中宝安占2家 [1][3]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数量全市第二 [2] 上市企业培育体系 - 2018年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时仅有36家上市企业 通过"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形成清晰上市梯队 [2]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 [3]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参会企业中三成以上营收增速高于30% [3] 产业基础与配套优势 - 制造业企业在全深圳占比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7]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有29家上榜 深圳100家上榜居全省榜首 [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配套 满足高精密加工需求 [5] 政府服务与场景支持 - 政府对企业诉求响应迅速 解决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 [3]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打造标杆 [4]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预计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链接千万家企业 [5] 金融支持体系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 [8] - 平安资管300亿元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 [8] - 现场签约金额超500亿元 金融资源持续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