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首个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发布 机构扎堆关注35股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推出全国首个拥有大模型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3.0" 发布工业大模型和"数字工匠"应用场景 [1] - 工业互联网利用5G技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全面连接构建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新制造服务体系 [2] - 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4% 关键技术如数字孪生、云边协同持续突破但仍面临数据采集、产业协同和网络安全制约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 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240家 [2] - IDC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达56.1亿美元(约361.6亿元人民币)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29.6% [2] 企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 鼎捷软件与工业富联通过IT与OT融合完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业务布局 [2] - 国泰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2023年"双跨"平台名单 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2] - 长虹美菱平台具备开放性和拓展性 利用AI+大数据技术促进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3] - 东土科技自主研发工业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 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打造新型工业生态链 [3]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工业互联网概念股超160只 9月以来北上资金增持超亿元个股包括格力电器、科大讯飞、工业富联等8只 [4] - 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12只包括软通动力、中联重科等 北上资金和融资双超亿元个股为TCL科技、中联重科、江淮汽车 [4] - 机构一致预测35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30% 其中13股增速均值翻倍包括TCL科技、绿盟科技等 [4] - 13股上涨空间超50%包括南都电源(93.71%)、国联股份、苏文电能等 [4][5] 产能建设与交付能力 - 南都电源现有储能锂电电芯年产能10GWh、系统集成产能10GWh 在建项目包括4GWh电芯产能和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5]
多地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工业互联ETF(159778)多股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8-12 03:19
截至2025年8月12日 10:55,中证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931495)上涨0.13%,成分股德赛西威(002920)上涨 6.78%,工业富联(601138)上涨5.91%,烽火通信(600498)上涨2.85%,大族激光(002008)上涨2.72%,网 宿科技(300017)上涨1.60%。工业互联ETF(159778)上涨0.23%,最新价报0.89元。 消息面上,多地密集出台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在具身智能这一赛道,《北京具身 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要基于多模态基础大模型,研发具身智 能"大脑"大模型等;《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上海市本体机器人企业联合基础 模型企业,加速运动控制模型攻关,构建通用运动控制体系与操控技能库。 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研报指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 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聚焦和躬身入 局,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竞 ...
日照|150万台设备上云 3万多家企业受益 日照“云端”赋能工业强市
大众日报· 2025-08-12 01:17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展 - 日照市6个平台入选2025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 数量居全省第五位 包括中小企业e通智能服务平台 聚塑云平台 安盟盾精准智慧消防平台等 [1] - 6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评价复核 全市在库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达12个 [1] - 累计培育产业互联网平台71个 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54个 平台接入设备总规模超150万台(套) 服务工业企业超3万家 承载工业App超100个 上云企业累计突破1.2万家 [2] 数字化转型成效 - 工业车间上百台设备通过平台实现实时联网 数据异常自动报警 工业App将产品或生产流程设计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天 [2] - 实施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122个 完成投资18.8亿元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 工业投资增长31.5%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3%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0.3% [2] 产业互联网集群发展 - 东港区产业互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聚塑云 京小服等平台每日处理海量产业数据 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配送的全链条云端高效流转 [1] - 构建市级平台到省级平台再到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 国家级双跨平台梯次培优机制 [1] - 重点培育钢铁 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 全面推进"数智赋能"专项工程 [3] 区域经济表现 - 上半年生产总值1305.22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 [2] - 主要指标增速继续好于全国和全省 经济运行保持稳进向好态势 [2]
东土科技:8月1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1:05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召开第七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采用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 [2] - 会议审议《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等文件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 工业互联网及相关业务占比90.74% [2] - 硬件收入占比9.26% [2]
工业具身智能迎来规模化商用突破,工业互联ETF(159778)早盘收涨近1.5%
新浪财经· 2025-08-11 03:57
中证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1:30 中证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931495)上涨1 43% [1] - 成分股大族激光(002008)涨停10 00% 烽火通信(600498)涨5 72% 水晶光电(002273)涨5 14% 亿纬锂能 亨通光电等跟涨 [1] - 工业互联ETF(159778)上涨1 49% 最新报价0 89元 [1] 工业具身机器人商业化突破 - 智元创新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工厂 [1] - 此为国内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首个规模化商业订单 全球智能制造场景首次规模化应用 [1] - 标志工业具身智能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东方证券认为机器人应用场景正从基础功能向实用化扩展 工业端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实现商业闭环 [2] - WRC2025展示人形机器人多样化应用场景 包括搏击 零售取物 食品制作等 市场景气预期提升 [2] - 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覆盖50只工业互联网硬件 软件及应用服务相关上市公司 [2] 指数成分与ETF信息 - 中证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6 55% 含工业富联 宁德时代 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 [2] - 工业互联ETF(159778)提供场外联接A/C/I三类份额 代码分别为021082 021083 022883 [3]
深圳4区上榜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40
城区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 中国城区GDP从2020年45.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7.2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 [1] - 千亿城区数量从2020年111个增至2024年171个 年均新增15个千亿城区 [1] - 千亿城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比重持续提升 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作用凸显 [4] 深圳城区经济表现 - 南山区以9500.97亿元GDP连续九年蝉联榜首 逼近万亿元大关 [1][8] - 福田区以5948.82亿元位列第二 龙岗区5901.27亿元和宝安区5300.43亿元分列三四位 [2] - 龙岗区2024年GDP增量达858.2亿元 仅次于南山区935亿元增量 [8] - 深圳共有6个区进入千亿城区榜单 龙华区和罗湖区分列第24和第29位 [1] 千亿城区梯队分布 - 第一梯队由深圳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及广州天河区组成 [7] - 两千亿城区数量增至45个 GDP总和达14.7万亿元 占千亿城区总量46.8% [4] - 三千亿城区数量增至22个 杭州余杭区等7个城区首次突破3000亿元 [8] - 2024年新增16个千亿城区 包括沈阳浑南区、宁波奉化区等 GDP集中在1000-1123亿元 [7] 城区发展质量特征 - 南山区经济规模接近万亿 相当于全国城市GDP排名第30位的大连市 [8] - 深圳南山区和福田区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密度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8] - 宝安区和龙岗区平均经济密度达14.3亿元/平方公里 [8] - 新增千亿城区增速跨度从3%到9.7% 4个城区增速位于6%及以上 [7] 创新发展模式 - 龙岗区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形成集群化发展模式 [11] - 市场化招商引入宁德时代、中广核新能源等项目 布局半导体和低空经济领域 [11] - 联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机构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11] - 宝安区培育72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LED屏幕等领域获得全球市占率超50% [12] 产业升级路径 - 隆基绿能等企业牵头国际光伏标准制定 打破欧美专利围堵 [12] - 通过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等平台对接国际规则 [12] - 城区发展呈现从技术追赶向原创引领跃迁的趋势 [11] - 主导产业与前沿科技双向赋能的模式逐渐成熟 [11]
深圳4区上榜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14
城区经济发展概况 - 2020-2024年中国城区GDP从45.2万亿元增长至57.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1% [1] - "千亿城区"数量从2020年111个增至2024年171个,年均新增15个 [1][3] - 2024年新增16个"千亿城区",新增成员GDP总量集中在1000亿-1123亿元,增速跨度3%-9.7% [7] 深圳城区经济表现 - 深圳南山区以9500.97亿元GDP连续九年蝉联榜首,逼近万亿规模 [1][8] - 深圳福田区GDP达5948.82亿元排名第二,龙岗区(5901.27亿元)、宝安区(5300.43亿元)分列三四位 [2][7] - 龙岗区2024年GDP增量达858.2亿元,仅次于南山区增量(935亿元) [9] - 深圳4个城区(南山、福田、龙岗、宝安)与广州天河区组成"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7] 城区经济梯队分布 - 45个"两千亿城区"GDP总和达14.7万亿元,占171个"千亿城区"总量的46.8% [4] - 第二梯队由17个GDP3000-5000亿元城区组成,杭州余杭区等7个城区首次突破3000亿元 [9] - 经济密度表现:南山规模最大,福田密度最高,宝安和龙岗平均密度达14.3亿元/平方公里 [8][9] 城区发展驱动因素 - 创新驱动:龙岗区通过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半导体技术商业化布局形成"龙岗样板" [12] - 产业升级:宝安区聚焦智能制造,培育72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LED屏幕等产品占据全球超50%市场份额 [13] - 标准制定:宝安区支持隆基绿能等企业牵头国际光伏标准制定,推动"以技术换规则" [13] 未来发展趋势 - 创新方向:城区将增强原创策源能力,形成颠覆性科技成果和全球创新网络节点 [12] - 产业融合:建议促进"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基固链 [13] - 开放合作:从外贸依赖转向规则主导,加速高附加值品牌整合与国际规则制定权争夺 [12]
映翰通(688080.SH):产品可以协助工业机器人设备制造商打造一整套工业机器人远程联网解决方案
格隆汇APP· 2025-08-08 08:0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工业路由器和边缘计算网关产品可协助工业机器人设备制造商打造远程联网解决方案及智能远程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 - 解决方案通过有线宽带、WiFi或4G/5G等多种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云平台传输 具备远程状态监控、实时告警通知、故障诊断分析及预防性维护等功能 [1] - 方案已在国内外的知名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中拥有成功应用案例 [1] 财务影响 - 目前相关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占比较小 [1]
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四个融合”让城市生活更幸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7 15:25
7月14—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 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石景山区认真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抓冬奥会、服贸会、京西转型发展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城市 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园融合、产业融合、山水文化融合和治理力量融合,推动城市面 貌不断更新焕新、生态文化日益秀外慧中、基层治理持续精治善治,城市宜居宜商宜业宜游水平和市民 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获评"202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书写了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实 践。 以城园融合拓展城市幸福空间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老工业基地,拥有"京西八大厂",包括首钢、首特钢、巴威—北锅、北重、京能热电 等8家工业企业,它们既是首都工业时代的光辉印记,也是石景山未来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面 对"京西八大厂"在调整转型过程中遗留的厂区与城区、园区与社区街区风格差异、融合不足的问题,石 景山区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工作的战略重点,统筹推进老旧厂房、老旧小区、老旧平房、低效楼宇 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厂区园区向社区街区有序转变、融合 ...
宝通科技:8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东北证券、上海通晟资产管理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07 15:07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与宇树科技进行技术沟通并在多个场景完成改装与调试 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海外大客户必和必拓(BHP)已订购四足及二足机器人 订单具有重大意义 证明工业场景成功应用 [2] - 正与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等客户开展沟通与场景适配 未来将批量开展落地 [5] 必和必拓订单应用场景 - 机器人将应用于智利最大单体铜矿 解决典型危险场景巡检问题 [2] - 集成360度全景云台摄像头双光云台(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测温度及异常磨损 [2] - 搭载气体/声音/温湿度传感器传输环境参数 通过网络通信传送高清视频和传感数据至中控室 [2] - 替代人工巡检降低安全风险 并与BHP共同研发野外长距离输送无人化巡检新路径 [2] 核心竞争力分析 - 通过"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形成竞争优势 客户遍布全球 [3] - 业务覆盖矿业/钢铁/建材/电力/港口等领域 客户包括力拓/淡水河谷/山东能源集团等海内外巨头 [3] - 提供数字化输送带/智能硬件监测/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巡检等智能化全栈式解决方案 [3] - 2022年起开展行业智能机器人研发 在视觉和导航技术方面投资踏歌智行 具备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 [4] 市场空间展望 - 海外客户人工成本较高 可替代空间巨大 [6] - 拥有国内外客户1600多家 存量客户市场空间巨大 [6] - 矿山/港口/钢厂等可应用机器人场景极多 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6] 产业链布局 - 成立无锡泰利斯电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机器人核心控制及驱动部件微电机 [7] - 微电机可应用于灵巧手/关节模组等关键环节 性价比可替代现有产品且性能升级 [7] - 引入国内顶尖微电机研发团队 具备服务头部机器人和半导体公司的经验与量产能力 [7] - 构建"上游核心零部件+下游应用场景"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7]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7.59亿元同比下降9.62% 归母净利润5454.63万元同比下降36.47% [8] - 扣非净利润5889.83万元同比下降40.59% 毛利率38.55% 负债率32.41% [8]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48亿元 融券净流出20.54万元 [9] 机构预测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39亿元 2026年4.03亿元 2027年4.45亿元 [9]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08亿元 2026年3.91亿元 2027年4.70亿元 [9]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66亿元 目标价26.22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