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服务消费激励政策呼之欲出
搜狐财经· 2025-09-07 16:35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服务消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的关键抓手,但面 临收入预期不稳、闲暇时间不足等制约。扩大服务消费需从收入保障和供给质量双管齐下,如优化休假 制度、提高社保水平、补齐养老医疗等供给短板,释放流动人口家庭化消费潜力。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体育消费是重要的改善型消费,在落实促消费、扩内需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激发体育消费相关政策文件已率先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 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 要作用。 《意见》从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强化产 业要素支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20条举措,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服务消费将迎来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 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盛秋平表示,将通过"对 ...
把专业助老服务送到心坎上
苏州日报· 2025-09-07 00:10
清晨,吴中区临湖镇石舍村的晨光刚漫过巷口,助老员吴阿姨已提着工具包,轻叩独居老人沈阿婆 的家门;午后,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何山社区,康复师背着理疗仪器走进周阿姨家,一边进行基础 健康检查,一边叮嘱日常护理要点;傍晚,相城区黄桥街道的培训教室内,40余名身着统一制服的助老 员仍在模拟个人护理等服务场景,反复练习规范动作……这些散落在苏城街巷的日常生活片段,串联起 了苏州康养集团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温暖图景。 作为苏州首家开展居家上门服务的市属国企,目前,苏州康养集团设9个居家上门服务点位、服务 1.1万余名苏州老人,月均服务工时超4万小时,已覆盖吴中、相城及高新区。集团以"专业为基、温情 为魂",将惠民服务从"家门口"送到"心坎上",为国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写下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州样 本"。 从"试点破冰"到"多区覆盖",数据见证服务广度 苏康养的居家上门服务,始于一次精准的"试点试水"。2024年7月,苏州市苏康养居家养老服务有 限公司承接狮山街道居家养老项目,服务对象以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为主,重点围绕"基础家政+简 单照护"开展服务。 2025年成为苏康养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扩张的"关键年"。3月,公司承接了 ...
养老服务重在“适老”
经济日报· 2025-09-06 22:13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 黑龙江推出适老化改造的银发主题专列 配备文娱车厢和智慧健康屋 包括脊柱专家理疗床、智能生物能量仪、AI健康筛查仪等专业康养设备 [1] - 当前养老服务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发展趋势 涵盖银发专列、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等多种形式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激发养老事业和产业活力 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1] 老年消费市场特征 - 老年消费市场呈现三大新特征:个性化定制服务(如定制旅游线路和餐饮搭配)、专业化服务(医疗护理康复团队)、智能化应用(健康监测设备和适老智能家居) [2] - 多样化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同时带动旅游、医疗、餐饮、住宿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 行业发展挑战 - 服务资源供给不够多元 部分养老机构仍以基本生活照料为主 缺乏专业医疗康复和心理疏导等服务 [2]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活力不足 机构运营质效有待提升 [2] - 专业人才持续供给不足 营养师、康复师等专业人才稀缺 从业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待遇不高问题 人才流失严重 [2] 产业发展建议 - 需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3] - 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 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和社会地位 [3] - 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规范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 [3] - 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结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 开发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 [3] - 探索旅居养老、文化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四川:呵护“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幸福网
新华网· 2025-09-06 09:08
新华社成都9月6日电 题:四川:呵护"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幸福网 新华社记者胡旭、李力可、黄雨寒 上午8点,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年轻父母把孩子送入园后安心去上班;中午11点半,成都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 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 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四川街道社区,感受到"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给群众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 在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20%。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就开在居民楼下,占地1400平方米,提供食、养、医、 娱等多种服务,成为社区老人家门口的"银发之家"。 70岁的刘成根每天早上都会开着自己的电动轮椅,准时来到中心和老友们下棋、聊天,中午再花15元吃上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作为一名中风康 复老人,刘成根吃饭、上厕所等都要人帮忙,有了为老服务中心专业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帮助,自己不焦虑,家人也放心。 "全日托老、日间托老、临时托老,我们都能接,目前33张全托床位满员入住。"为老服务中心院长高敏说,中心打造了明厨亮灶的老年食堂,服 务院内老年人,也接待院外老人和上班族临时就餐,组织志愿者为辖区老人上门送餐。 这是9月1日拍摄的 ...
家门口养老 园区里托育 探索“一老一小”服务新路径
四川日报· 2025-09-06 01:2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养老院模式 建成集全托照料 社区食堂 托管托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养老空间[4] - 服务中心覆盖辖区2.5万名60岁以上老人信息 重点标注4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需求 配备五大功能区和全配套服务设施[5] - 成都市累计投入3.15亿元建成130余个街道级嵌入式养老综合体 整合周边商户医院学校资源提供精准多元化养老服务[5] 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采用园区管委会提供闲置用房 企业集资 专业机构运营的普惠办托模式 主要服务园区职工及周边社区[6][7] - 托育园提供全日托 半日托 临时托服务 按年龄分班定制课程 配备摆渡车解决园区通勤问题 收费标准为每月200元托育费加450元生活费[6] - 泸州市普惠托育机构达352家 占比96.7% 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8] 政企协同民生服务 - 成都泸州两地通过精细化服务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需求 养老机构嵌入街道 托育机构进驻产业园 形成便民服务网络[3] - 养老服务中心设置33张全托床位满负荷运营 同时作为社区共享空间日均接待大量老人 提供送餐上门等延伸服务[5] - 托育园有效解决园区职工子女照料难和企业人才留存难问题 形成"上班送孩子 下班接孩子"的常态化职工生活模式[6][7]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养老服务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长江日报· 2025-09-05 03:08
养老服务政策导向 -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1] - 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重要抓手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 [1] -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 科学谋划重大任务 重大举措和重大项目 加强长远规划 [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健全分级分类 普惠可及 覆盖城乡 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激发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活力 [2] - 优化养老服务资源布局 发挥新城区空间资源和成本优势 布局建设普惠性专业化养老机构 [2] - 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 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健全探访关爱机制 [2] - 贯通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 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2] - 分类支持兜底保障型 普惠支持型和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发展 提升供需对接精准性 [2] 产业发展支持机制 - 构建政府 市场 社会三方协同机制 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2] - 强化要素保障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盘活闲置用房资源 [2] - 培养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保险 提供有力支撑 [2] - 强化科技赋能 加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发展智慧养老 [2] 银发经济与产业融合 -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 [2] - 促进养老服务与物业 家政 文旅等行业融合发展 丰富拓展养老服务消费领域 [2] -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形成事业带动产业 产业支撑事业的良性循环 [2]
山东沂源:全力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暖价格优惠政策
中国发展网· 2025-09-04 09:32
中国发展网讯为进一步规范价格管理,严格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暖执行居民价格等相关政策,近 期,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通过实地走访、召开专题会等方式持续推进,确保价格优惠政策落实落地。 做好调查摸底,确保政策落实落地。组织民政、市场监管以及十二个镇、街道办召开了全县养老服务机 构水电气暖价格政策落实情况座谈会。会上,下发了《价格政策明白纸》、《养老服务机构价格支持政 策落实情况排查表》等材料,要求各镇、街道办全面摸排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状况、联系人、水电 气暖实际执行价格、未执行政策原因等情况,交流讨论了水电气暖文件内容以及省市通知要求。下一 步,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将联合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开展实地调研,确保价格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崔光华) 梳理价格政策,明确各项收费标准。根据省市通知要求,全面梳理水电气暖相关收费文件,明确了水电 气暖居民类价格政策,形成了《沂源县社会福利场所水电气暖价格政策明白纸》。 组织专营单位,严格落实文件要求。联合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组织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等专营 单位召开了全县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暖价格政策落实推进会。会上,要求各专营单位严格落实省发展改 革委《关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稳健增长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39.8%
新华网· 2025-09-04 06: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1][3] - 营业收入5000.76亿元 [3] - 现金分红水平稳定增长,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 [1][3]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至223.35亿元 [1][3][8] - 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3]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3][8]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至59.72亿元 [3][8]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8] 财产保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3][10] - 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 [3][10] - 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3][10] - 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3] 保险资金投资 - 投资组合规模超6.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10]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10] - 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4][10] 银行业务 - 平安银行净利润248.70亿元 [4][11] - 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4][11] - 拨备覆盖率238.48% [4][11] - 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年初增长3.1% [11] 客户经营 - 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2024年6月末增长4.6% [2][4][7]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较2024年6月末增长0.3% [2] - 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 [2]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26.6%,留存率达97.8% [4][7] 医疗养老战略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2][5]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5][9] - 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 [5] - 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3% [12]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2][16] - 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80%的客服总量 [17] - 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闪赔占比59% [16] - AI辅助销售661.57亿元 [17] 品牌与社会责任 - 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7位,全球金融企业第9位 [6]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位列"综合保险及经纪"亚太区榜首 [5][18] - 累计投入近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18] - 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5][18]
失能老人照护负担切实减轻
杭州日报· 2025-09-04 01:50
政策实施进展 - 杭州滨江区和萧山区完成养老消费券首单兑现 标志着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1] - 滨江区对中度 重度或完全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消费券 居家养老每月补贴500元 机构养老每月补贴800元 [1] - 萧山区通过民政通系统实现电子消费券在线申请 自主选择服务项目与服务商 系统自动计算补贴金额 实现一券通享 [2] 补贴标准与覆盖范围 - 养老消费券覆盖生活照料 康复护理 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类型 政府补贴比例达40% [2] - 消费券累计一年最高补贴可达9600元 但有效期为当月 未使用额度不可累计至下月 [3] - 浙江是全国7个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地区之一 滨江区已全面推动政策落地 [1] 实际受益案例 - 滨江区绿康阳光家园沈奶奶每月自付费用降低800元 仅需支付2945元 [1] - 完全失能徐奶奶享受民政护理补贴 长期护理保险补贴和养老消费券三重政策 个人承担费用从5500元降至2600元 [1] - 萧山区汤大伯家庭通过政府补贴减轻上门护理经济负担 同时获得更规范服务 [2] 实施机制与推广 - 政策依托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工作 [1] - 萧山区开展广泛宣传 将电子消费券申领 使用和适用范围等关键信息传递至潜在受益家庭 [2] - 老年人或家属可通过社区咨询并办理申领手续 [3]
锦州市太和区开办家门口的“银发学院”
辽宁日报· 2025-09-04 01:15
"银发学院"的开办满足了太和区老年居民的文化养老需求。近年来,太和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 进社区改造,打造了养老食堂、康养中心、夕阳文化驿站等助老服务项目15个,不断在银龄服务工作上 提升质效,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让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 "社区开办了'银发学院',我们现在在社区就能学到很多老年大学的课程,真是太方便啦!"近日, 锦州市太和区东太平社区退休老人林运至高兴地说。 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是太和区基层治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年,太和区协调市 老年大学、区委党校、团区委、辖区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及共建单位等多方资源,组织50余名老师及志 愿者,打造了声乐、舞蹈、八段锦等多元化的乐享课堂,让300余位退休老人享受到了家门口的"银 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