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离子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星源材质: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宁德时代等国内外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0:42
公司客户覆盖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欣旺达等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 [1] - 公司同时覆盖韩国LG化学 三星SDI 日本村田 SK On等国际头部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1] 行业地位 - 公司产品获得国内外主流电池厂商认可 显示其在锂电隔膜领域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1] - 客户群体涵盖中日韩三大锂电池生产国的一线企业 体现全球化供应链布局特征 [1]
星源材质: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宁德时代、三星SDI、日本村田、SK On等国内外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3:55
客户结构 - 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韩国LG化学、三星SDI、日本村田、SK On等国内外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 [1] 客户关系 - 宁德时代是公司主要客户之一 [1] 行业地位 - 公司客户群体包括国内外主流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1]
华宝新能:9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9:05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第三届第十五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关于增加经营场所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全部来自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占比100%[1] - 公司当前市值达119亿元人民币[1] 股价信息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68.5元[1]
杨瑞甫: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 | 钛资本新能源组
钛媒体APP· 2025-09-13 04:40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概况 - 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动力及储能三大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近年市场规模年均增量超20% [5] - 2024年正极材料出货量达320万吨,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10万吨,且仍保持增长态势 [5] - 石墨负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超95%,硅基、硅碳及其他复合负极材料占比不足5% [5] 石墨负极技术特性 - 石墨负极具有六方六面体层状结构,层间距为0.335纳米,成为锂离子嵌入与脱出的天然通道 [6] - 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商业化产品比容量多在330-360mAh/g [7] - 循环性能优异,消费电子电池循环寿命超1000次,动力电池超3000次,储能电池可达10000次以上 [7] - 电子导电率高,无需额外添加导电剂,且锂离子嵌入时电位接近锂金属 [7] - 制备工艺成熟且成本低,近40年的技术迭代与规模扩大推动成本持续下降 [7] - 比容量天花板突出,商业化产品已接近372mAh/g的理论值 [8] - 快充性能受限,大电流充电易导致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 [8] - 低温适应性差,在-30℃环境下容量损失可能超30% [8] 硅基负极材料发展 - 硅理论比容量达4200mAh/g,是石墨的十倍以上,但存在体积膨胀率高和电导率差的问题 [9] - 预计到2030年前后,硅基负极的渗透率将达到30%,磷基等材料在高端领域的应用也将逐步扩大 [9] - 硅基负极材料技术迭代围绕解决容量、循环寿命、成本三大核心矛盾持续迭代,已形成四代技术体系 [10] 第一代硅基负极技术 - 技术核心是通过机械球磨+碳包覆工艺制备微米级核壳结构材料 [11] - 工艺门槛极低,能直接适配现有锂离子电池负极生产线 [11] - 碳包覆将硅材料原本300%的体积膨胀率降至约150% [11] - 循环寿命短,通常循环200次后容量会出现显著衰减 [11] - 首次库伦效率低,首效仅能维持在70%-80% [12] - 导电性差,需在材料中掺入较高比例的导电剂 [12] 第二代硅基负极技术 - 以氧化亚硅(SiO)与碳复合为技术核心,通过硅氧键的形成优化材料性能 [13] - 体积膨胀率进一步降至100%-120% [13] - 循环寿命可稳定循环500次以上 [13] - 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 [13] - 首效仍维持在70%-80%的水平 [14] - 导电性仍需改善,需通过添加导电剂来优化电子传输效率 [14] - 存在不可逆容量损失,约消耗30%的锂离子 [14] 第三代硅基负极技术 - 引入物理预锂化技术,核心是通过主动补锂解决首次容量损失问题 [15] - 首效从第二代的70%-80%提升至90%以上 [15] - 循环寿命进一步延长,普通体系可接近1000次循环,适配车用电池时可达1000-1500次 [15] - 电池质量比能量可达到250-300Wh/kg [15] - 工艺难度高,需精确控制锂元素的分布,需引入专用设备 [16] - 安全风险提升,金属锂粉易与空气、水分发生反应,存在氧化燃烧风险 [16] - 材料制备成本较前两代上升15%-20% [16] 第四代硅基负极技术 - 核心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构建三维导电网络 [17] - 多孔碳骨架可承受15MPa以上的压力,将整体体积膨胀率控制在50%-100% [18] - 电子与离子传输效率高,多孔碳骨架为SP²杂化结构,具备高导电性 [18] - 界面稳定性优异,能诱导形成稳定的SEI膜,提升循环寿命 [18] - 应用场景适配性灵活,硅负载量50%-60%的材料侧重高容量,30%-40%的材料侧重循环稳定性 [18] - 产业链长且成本高,制备流程显著更长、工艺更复杂 [19] - 体积能量密度受限,体积比能量仅比高容量石墨负极提升20%-30% [19] - 长期循环结构稳定性不足,硅颗粒反复膨胀收缩会逐渐破坏多孔碳骨架完整性 [19] - 电解液兼容性差,需专用电解液抑制,进一步增加电池体系成本 [19] 无负极电池技术 - 核心技术特征是不在负极集流体表面预制活性材料,让锂离子直接在负极集流体表面沉积、脱嵌 [22] - 能量密度更高,省去预制负极活性材料的空间与重量 [22] - 成本更低,减少了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加工与装配环节 [22] - 面临锂金属沉积行为失控与界面稳定性差的问题,易形成锂枝晶 [22] - 行业主要围绕集流体改性、电解液优化、人工SEI膜构建和补锂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23] - 3D多孔技术被视为未来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领域,包括3D多孔金属负极与复合金属负极 [23] 张家港博威公司技术布局 - 在多孔碳的研发上已完成两代技术迭代 [23] - 第一代产品为无定形块体多孔碳 [23] - 第二代产品是高球形度多孔碳微球,实现粒径和孔径可控 [23] - 目前已具备小批量工程验证能力 [23] 负极材料市场需求与机会 - 到2030年仅硅碳负极即可形成千亿级空间 [24] - 多孔碳技术可用于动力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兆瓦级快充等场景,每个细分都是百亿级需求 [24] - 行业尚处产业化初期,技术领先者将率先占据头部位置 [24] 博威公司合作战略 - 定位为"协作型供应商",以技术代差切入硅碳负极赛道 [24] - 在粒径与孔径控制上领先对手一至两年 [24] - 与国内多家头部企业洽谈验证样品,计划以"供应+技术共创"模式合作 [25] - 通过"先发技术+龙头渠道"的协同关系,快速锁定下游订单 [25]
华宝新能:拟向激励对象71人授予限制性股票300.05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2:3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 标的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及/或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 [1] - 激励对象不超过71人 授予总量300.0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74亿股的1.72% [1] - 授予价格为每股33.15元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 [1] 业务构成与市值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0%来自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1] - 公司当前市值114亿元 收盘价65.5元/股 [1]
深圳金融的服务样本:平安银行以“三专机制”助力特区科技集群再腾飞
券商中国· 2025-09-03 09:10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成就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 全市经营主体达450.8万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 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1] - 专精特新企业1.1万家 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1]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6.46%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1] - 金融业增加值从特区成立初的0.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711亿元 [1] 平安银行与科技企业协同发展 - 平安银行通过2000万信用贷款支持XWD扩产经营 助力其2011年登陆科创板 [2] - 为XWD提供项目贷款 综合授信及海外账户体系搭建 内保外贷 外汇衍生品避险等服务 [2] - 2025年初为XWD全资子公司产业链并购提供10年期授信 承贷比例80% [2] - 累计为某新能源车企提供600亿元授信 服务700户下游经销商 资金支持近750亿元 [3]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设立总行科技金融中心及分行分中心 认证科技特色支行及专业团队 [4] - 创新科技企业打分卡评估体系 从科创能力 科技资质 发展质量 偿债能力四维度综合评估 [4][5] - 打造腾飞贷 上市贷等产品 构建一纵一横一张网产业金融服务生态 [5] - 纵向覆盖产业客户初创-成长-成熟全阶段 横向通过银行+险资 股+债联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5] 平安银行业务数据表现 - 截至6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37万亿元 企业贷款余额1.68万亿元 [6] - 上半年企业存款平均付息率1.67% 同比下降45个基点 [6] - 上半年基础设施 汽车生态 公用事业 地产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 [6] - 新制造 新能源 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 [6] -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6.5% 科技企业客户29270户 贷款余额1934.36亿元 [6]
当升科技8月29日获融资买入4.12亿元,融资余额14.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6.48% 成交额达29.2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12亿元 融资净买入1.03亿元 融资余额14.18亿元占流通市值5.81% [1] - 融券余量20.18万股 融券余额972.27万元 融券余额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2] -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 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 [2] 机构持仓动向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 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43.33万股 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 [2]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 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3日 2010年4月2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占比98.35% [1] - 智能装备业务占比1.65% [1]
德方纳米: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6:4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占比94.39%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5.61% [1] 公司治理 - 第四届第十九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 [1]
湖南裕能: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7:13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二届第十五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占比98.3% [1] - 2024年1至12月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7% [1]
华宝新能:接受财通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6:10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全部来自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占比100% [1] - 公司当前市值达104亿元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接受财通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伟参与接待并回应投资者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