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零部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精准对接高校人才资源 低空经济产业校招首站火热启幕
镇江日报· 2025-09-28 23:18
"把低空经济优质岗位送到学生'家门口',既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桥梁,也想让更多航空学子知到, 经开区不仅有蓬勃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更有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镇江经开区公共就业和人 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40家参会企业围绕低空经济核心领域,推出127个岗位,覆盖复材、装配、维修等方向,招聘 需求达1012人,现场累计收到简历1200余份,320余名学子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供需高效匹 配。 接下来,镇江经开区将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紧抓秋招黄金期,组织重点企业走进云南、 安徽、陕西等地航空类高校开展引才活动,持续拓宽引才渠道,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扎根这片低空经 济"热土",共同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才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共进。(解梦菲 蒋青雯) 秋风送爽,招才正当时。日前,镇江经开区紧扣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对接高校人才 资源,组织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等区内涉航重点企 业,赴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拉开2025年秋季低空经济产业"高校行"招才引智活动的序幕。现 场"企业求贤"与"学子逐梦"的热烈互动,奏响了校地协同助力人才对 ...
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技术现状 技术的发展为航空零部件制造带来更高精度与质量【组图】
前瞻网· 2025-09-28 09:21
航空零部件生产工艺 - 锻铸工艺是航空零部件生产的主要工艺 贯穿整个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过程[1] - 锻造工艺性能好 用于负载高 工作条件严峻但结构复杂性要求相对不高的零件 可分为热锻 温锻和冷锻[1] - 铸造工艺适用性和应用范围广 可用于具备复杂结构及内腔的零部件 通过浇铸液体金属获得零件毛坯[1] 核心技术领域 - 整体叶盘制造技术通过将叶片和轮盘设计成整体结构 使结构重量减轻 零件数减少 推重比和可靠性明显提高[6] - 切削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关重件的主要制造手段 针对钛合金 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6] - 特种加工技术以高能束流加工为代表 在复杂构件加工中具有显著优势[6] - 发动机机匣制造技术涉及多种机匣类型 工作温度差别很大 选材分别为树脂基复合材料 铁合金 高温合金[6] - 热障涂层技术在耐磨 高温防护 隔热等方面起显著作用 应用越来越广泛[6] - 无损检测确保每道工序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及时发现超标缺陷 是非常重要的制造环节[7] 热处理技术 - 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 保温 冷却等工序 可改变材料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10] - 热表处理可大幅提高航空零部件耐蚀性 硬度 耐磨性 绝缘性 耐热性等性能[10] 技术发展趋势 - 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聚焦高效与低成本 4代机上用量占结构重量24%-40% 干线机占10%-15% A380超过20% B787超过50%[14] - 超高温复合材料构件关键制造技术持续突破 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可减轻结构重量20%-40% 陶瓷基复合材料工作温度达1200-1650℃[14] - 轻金属构件制造趋向大型化 整体化结构 广泛采用大型整体壁板提高结构效率 减少零件数量[14] - 高能束流加工 特种焊接等新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推动制造性能 效率和成本控制全面提升[11][14]
图南股份:子公司生产的中小零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可拓展应用至高铁、船舶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制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4:2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子公司生产的中小零部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2] - 产品可拓展应用至燃机、高铁、船舶、石化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制造[2] 市场拓展方向 - 公司会积极关注相关行业发展机会和技术产品应用场景[2] - 产品具备向低空经济等民用航空领域拓展的潜力[2]
光威复材:子公司与上工飞人合资成立民用航空器零部件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3:44
合资公司设立 - 光威复材全资子公司光威新材料与上工申贝控股子公司上工飞人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000万元 [1] - 上工飞人出资6000万元持股75% 光威新材料出资2000万元持股25% [1] - 合资公司专注于轻型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周边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 业务协同与战略目标 - 合资公司将充分发挥双方技术协同与产业资源优势 [1] - 目标提升航空复材零部件工艺水平 显著降低国产航空零部件制造成本 [1]
图南股份:沈阳图南精密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已具备年产各类航空用中小零部件50万件(套)加工生产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57
产品应用领域 - 子公司生产的中小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异形结构件、普通类紧固件及高强类紧固件、密封件以及作动筒类零部件 [1] - 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 [1] - 产品可拓展应用至燃机、高铁、船舶、石化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 [1] 产能规划与建设 - 沈阳图南精密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已具备年产各类航空用中小零部件50万件(套)加工生产能力 [1] - 沈阳图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件航空用中小零部件自动化产线建设项目"仍在持续建设投入中 [1] - 除前述生产能力建设外,子公司暂未新增其他重大在建项目 [1]
联合精密拟收购迈特航空51%股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06:4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收购迈特航空51%股权并于2025年9月15日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1] - 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目标公司业务属性 - 迈特航空为从事航空航天标准件及结构件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目标公司具备完备军工资质和全工序能力 [1] 业绩承诺条款 - 交易方承诺2025年至2027年经审计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万元、1800万元和3300万元 [1] - 未达成业绩承诺时补偿义务人将现金补足差额 [1]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有利于开拓新业务领域并培育利润增长点 [1] - 目标公司航空零部件制造能力与公司现有精密加工能力形成协同效应 [1] -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1]
通达股份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2:22
监管处罚决定 - 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被河南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1] - 公司董事长马红菊、总经理曲洪普、财务总监闫文鸽、董事会秘书刘志坚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1][2] - 相关违规行为将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2] 具体违规事项 - 部分募集资金置换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1] - 会计政策变更未经董事会审议且未及时披露[1] - 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虚增2024年利润总额[1] - 未按规定履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召开程序 三会运作不规范[1]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7年 2011年3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2] - 公司是洛阳市首家民营上市企业[2] - 公司专注于电线电缆研发制造 布局绿色智能高效电能传输[2] - 公司业务涉及航空结构零部件精密加工制造与柔性装配 铝基复合新材料生产制造产业[2]
A股异动丨成飞集成午间收跌9.5%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92.08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7 03:5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间收跌9.5%报50.66元 总市值181.73亿元 [1] - 该股近期持续上涨 此前走出4连涨停 昨日再度刷新阶段新高 [1] 财务业绩 - 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92亿元 同比下降0.42% [1] - 净利润亏损1492.08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2659.71万元 同比亏损减少 [1] 业务表现 - 航空零部件业务因客户需求增加 产值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 [1] - 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同比增加749万元 [1]
成飞集成: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92.08万元 同比减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2亿元 同比下降0.42% [1] - 净利润亏损1492.08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659.71万元同比收窄43.9% [1] - 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同比增加749万元 [1] 业务运营 - 航空零部件业务产值与销售额均实现同比增长 [1] - 业务增长主要受客户需求增加驱动 [1]
股份支付致净利润转降 航亚科技六成股票激励流向六位高管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20: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9亿元 同比增长8.76% [3] - 归母净利润6121.27万元 同比减少8.92% 扣非归母净利润5389.95万元 同比下降18.35% [3]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7249.98万元 同比增长6.64% [4]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17%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12% 财务费用增幅达106.71% [4] - 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是推高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主要原因 [4] - 管理费用中876.52万元股份支付费用源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6] 股权激励计划 - 2024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授予550万股限制性股票 [4][5] - 6名核心高管获授股票数量占激励计划总数60% 董事长和总经理单人获授比例达12.73% [6] - 预留部分约占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18.18% [6] 应收账款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余额3.92亿元 较期初增长24.89% [8] - 应收账款超过上半年3.69亿元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营收比重达106.02% [8] - 一年以内账龄占比95.45% 客户多为信用资质较高的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 [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55% [8] - 连续三期半年报持续下降 从2023年上半年0.6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0.3亿元 [8] 行业特征与公司回应 - 航空零部件行业账期较长 行业平均应收账款/营收比约为60%-80% [9] - 公司承认国内航空业务结算周期较长 以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为主导致回款偏慢 [8] - 2025年目标将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84提高到2.9 加强催收力度并纳入KPI考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