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

搜索文档
IMF米尔斯:财政政策需聚焦消费
36氪· 2025-09-19 08:13
时隔多年重返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米尔斯(Marshall Mills)时常会被这里的 变化所吸引。仅将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与中国的手机App绑定,便可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的多家商 铺直接支付。对于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他,这是听闻却未体验过的事。 在米尔斯看来,这背后是一个见微知著的故事。"移动支付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在香港 使用人民币支付,亦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他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表示。 20年来,米尔斯的职业生涯都在IMF度过。2月,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IMF驻华首席代表。此前, 他曾在IMF亚太部担任太平洋岛国地区处处长,并任职于战略、政策与审查部,主要负责贸易、资本流 动和IMF贷款政策方面的工作。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之一,IMF的使命之一便是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并向各国提供建议。 在IMF看来,除科技创新,在消费和出口增长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迅速。近日,该机构上调了2025年 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0.8个百分点,至4.8%。IMF称,这反映了中国2025年上半年强于预期的经济活动 及中美贸易争端局势的缓和和关税的下降。 加大经济刺激、促进消费,是企稳中国 ...
免密支付暗藏隐患,有人薅10元羊毛被盗刷1万
36氪· 2025-09-19 06:46
免密支付与自动扣款功能 - 免密支付功能在淘宝、美团、滴滴等生活服务平台普及 用户因优惠福利或强制捆绑而使用该功能[3] - 部分用户反映支付环节被强制关联免密支付 系统自动跳转至开通页面且无拒绝选项[3] - 自动续费服务存在隐蔽扣款问题 有用户发现某在线小说阅读平台VIP会员持续自动扣费[1] 授权管理问题 - 支付宝"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列表中存在超100项授权项目 最早授权可追溯至10年前[7] - 用户面临"授权泛滥"困境 涉及姓名、手机号、证件等敏感信息[1] - 大量僵尸授权持续构成安全威胁 与免密支付关联的授权直接威胁财产安全[7] 法律合规性 -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必须获得用户"明示同意"和"单独同意"[3] - 《电子商务法》禁止将搭售服务作为默认同意选项 默认勾选或隐匿不同意选项不符合法律规定[4] - 平台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前需明确告知接收方、信息用途 并需用户主动点击同意[7] 安全风险事件 - 免密支付存在盗刷风险 陕西某用户手机丢失后通过免密支付被盗刷1.2万元[5] - 有用户为省10元奶茶优惠 通过第三方链接开通免密支付后两分钟内被盗刷10169元[5] - 无良商家以"走路赚钱"等宣传吸引老年人点击 通过免密支付自动扣取会员费[5] 平台风控措施 - 主流支付平台承诺"被盗全赔" 微信支付提供资金盗刷申诉入口和"百万保障"[6] - 抖音支付联合中国人保财险提供百万账户安全险 最高年赔付额达100万元[6] - 平台需强化异常交易实时提醒与拦截能力 采用分步引导和显著提示等方式优化授权管理[8] 行业分析观点 - 免密支付是全球移动支付进阶的普遍方向 但对平台风控能力和用户安全意识要求更高[4] - 盗刷事件多因设备丢失、账号泄露或过度授权 而非功能本身设计缺陷[6] - 平台应坚持"最小必要、知情同意、可撤回"原则 上线便捷的授权管理功能支持随时解绑[8] 用户防护建议 - 用户应定期检视授权清单 及时清理不再使用的授权服务[9] - 优先在可信应用中开通免密功能 结合生物验证增强账户安全[9] - 对免密支付和第三方链接保持警惕 避免因优惠活动疏忽造成损失[5]
蚂蚁的第三次跃迁
虎嗅APP· 2025-09-12 10:28
核心观点 -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内用户突破2亿 实现支付交互方式从图形界面向直觉交互的革命性转变 并验证了自然用户界面(NUI)在AI时代的商业潜力[3][13][45] - 该功能通过联合10大手机厂商、定制芯片及饱和式地推策略 重构支付生态 带动万亿规模"碰链概念股"并激活NFC技术应用[12][23][26] - 蚂蚁集团以"碰一下"为起点 延伸出"看一下""说一下"等AI直觉交互支付矩阵 并迁移至医疗健康领域 通过AI健康应用AQ服务1.4亿用户 其中近六成来自小城乡镇[47][52][62] 支付业务增长表现 - "碰一下"用户达2亿 首个1亿用户用时321天 第二个1亿用户耗时减半 增速显著快于扫码支付30个月的达成周期[3] - 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5000多个品牌及上千万商家 形成日均高频使用入口[4][5] - 联合华为、OPPO、vivo等10大厂商成立生态联盟 实现"锁屏/熄屏可碰"的体验优化[12][25] 技术实现与生态建设 - 与复旦微电子定制专用芯片 确保支付响应速度与信号稳定性 同时维持全球最低支付资损率的安全标准[26] - 推动NFC技术从"手机阑尾"变为核心功能 带动制造、芯片、手机更新等产业链形成万亿规模"碰链概念股"[26] - 与分众合作在40万电梯广告部署"碰一下" 试点期间三得利广告日均碰触活跃率提升65% 领券率达68.6%[42][43] 直觉交互的战略价值 - "碰一下"支付步骤从5步简化为1步(仅需解锁触碰) 显著降低视障用户和外国游客使用门槛[19][36][38] - 延伸至智能眼镜"看一下支付"(3步完成付款)和AI语音支付(如瑞幸咖啡语音下单) 解放用户双手[47][48][52] - 推出支付MCP协议作为AI世界"标准支付插座" 开发者可实现"一插即用"的支付能力接入[55] AI驱动的业务拓展 - 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出AI应用AQ 基于3600家医院数字化基础 通过医疗大模型提供24小时AI问诊服务 已覆盖1.4亿用户(60%来自小城乡镇)[60][62][64] - AI付、AI打赏等新功能为开发者提供柔性变现方式 降低AI创业的支付接入门槛[55][56] 行业变革意义 - 推动支付交互从GUI(图形界面)向NUI(自然界面)演进 为AI时代的泛在支付奠定基础[13][45][46] - 完成支付领域第三次跃迁:2003年担保交易推动电商、2011年扫码支付推动移动互联网、当前直觉交互支付推动AI商业化[69][70][71] - 通过削减交易成本(寻找、谈判、履约环节)重构商业价值链 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融合[66][67]
成平台服务新入口,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破2亿
选股宝· 2025-09-11 15:24
用户规模与增长 -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获得1亿新用户速度加快一倍 [1] - 近1亿用户已使用多项"碰一下"服务 [1] 场景应用与生态建设 - 可使用"碰一下"场景超1000个 成为平台服务新入口 [1] - 形成涵盖软件开发、硬件制造、手机厂商、服务商、品牌商家、行业场景的完整生态链条 [1] 技术创新与产业影响 - 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重新定义支付体验 具备便捷性、安全性及生态扩展能力 [1] - 自主可控的中国制造提供支撑 推动国内消费生活场景持续迭代 [1] 相关上市公司 - 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包括拉卡拉、新大陆等企业 [2]
晚报 | 9月1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11 14:37
固态硬盘 - 铠侠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读取速度较传统SSD快近百倍的固态硬盘 预计2027年前推出[1] - 新型SSD将实现GPU直接连接与数据交换 大幅提升AI运算数据传输效率[1]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 同比增速74.1% 预计2025年突破1037.3 EFLOPS[1] - 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预计未来5年突破千亿美元 中国有望占据超30%市场份额[1] 移动支付 -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场景超1000个 近1亿人使用多项服务[2] - 形成涵盖软硬件开发、手机厂商、服务商、品牌商家的完整生态链条[2] - 自主可控的中国制造支撑新入口 推动国内消费生活场景持续迭代[2] 数据要素 - 国家数据局支持试点地区加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 打造可复制推广模式[3] - 支持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建立数据安全治理体系[3] - 政务数据流通规章制度完善 各地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化试点推进[3] 汽车产业 - 1-8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5] - 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 同比增长32.4%[5] - 1-8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17.9GWh 累计同比增长43.1%[5] 医药健康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5] - 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5] -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5] 人工智能 - 百度文心模型ERNIE-4.5-21B-A3B-Thinking在HuggingFace文本模型趋势榜排名第一[5] - 国产算力突破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转向发挥数据优势[3] 行业动态 - 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424.9 同比增长4.4%[5] - 美国8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0.3%[6] - 商务部推动解决外贸企业困难问题 稳住外贸基本盘[5] 市场热点 -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 甲骨文积压订单超4500亿美元[9]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进展 开出马斯克天价薪酬包[11]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12] - 阿里巴巴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 发放超10亿元补贴[11]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超2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8:44
用户规模 -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1] - 近1亿人已使用多项"碰一下"服务 [1] 使用场景 - "碰一下"使用场景已超1000个 [1]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
新浪科技· 2025-09-11 08:24
用户规模增长 -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规模突破2亿 [1] - 半数用户来自最近4个月增长达1亿 [1] - 获取1亿新用户速度提升一倍 [1] 服务场景覆盖 - 超1000个场景支持碰一下服务 [1] - 近1亿人已使用多项碰一下服务 [1]
【环球财经】2025年第二季度埃及移动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80%
新华财经· 2025-09-11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埃及移动支付交易量在第二季度达到7.18亿笔,同比增长80% [1] - 交易总额达到9430亿埃镑,同比增长72% [1] - 电子钱包数量达到4630万个,同比增长29% [1] 市场竞争格局 - 沃达丰支付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电子钱包数量占比55%、交易量占比78%、交易额占比81% [1] - Orange支付和WE支付为市场次要参与者 [1] 交易类型分布 - 点对点转账占交易量最大份额,约为54% [1] - 网上充值占交易量份额约20% [1]
财经老王丨这个暑期外国游客的中国账单 藏着这些新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9-11 07:06
移动支付使用趋势 - 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130% [3] - 免签国家游客通过"支付宝碰一下"消费金额达去年同期15倍 [3] 消费行业分布 - 餐饮 城市交通 零售 景区旅游 服饰鞋包为五大消费最高行业 [6] - 服饰鞋包消费量同比增长4.5倍 [6] - 餐饮消费微信支付笔数达去年同期近3倍 [9] 热门旅游目的地 - 上海 北京 深圳 天津 广州保持热门目的地地位 [9] - 重庆和成都外国游客微信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00% [9] 消费行为特征 - 外国游客倾向于在老街区特色小店购买中国文化特色伴手礼 [6] - 消费模式从景点观光转向深度文化体验 [9][11] - 免签政策与移动支付普及提升外国游客消费意愿 [11]
“关不掉”的免密支付,肥了平台的钱包?
凤凰网财经· 2025-08-21 12:54
免密支付风险与行业现状 - 免密支付功能无需输入密码或认证即可完成交易 但存在盗刷风险 用户损失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1] - 免密支付投诉达6.4万条 涉及电商平台、会员开通及二手交易平台等场景[2] - 免密支付渗透率稳定 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亿人 潜在风险影响范围广泛[4] 平台操作机制与商业动机 - 支付宝、微信、美团、京东、滴滴、抖音、携程等平台均提供免密支付服务 覆盖衣、食、住、行全方位消费[5] - 开通免密支付仅需一键 但关闭需多步骤操作 微信平台需至少六个步骤才能解绑[5][7] - 免密支付使用户客单价提高18% 但退货率增长40% 反映冲动消费增加[11] - 自动扣款功能帮助商家稳定获利 有头部平台因默认开通免密功能年增收超百亿元[11][12] 监管与追责困境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经营者在自动续费等日期前显著提示消费者[13] - 平台常以用户授权作为抗辩理由 用户追责需承担高额成本及复杂举证流程[14] - 盗刷案例中存在风控真空 支付机构与银行均未对异常交易实施有效拦截[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