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业

搜索文档
今起试行!中国团体游客赴韩免签,“黄金周”说走就走?
第一财经· 2025-09-29 03:52
从中文标识、支付便利化以及客服培训等,到韩国的航司、商场、景点、餐饮机构都已全力以赴准备迎 接中国游客。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政府9月29日起面向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直到明年6月30日。 免签政策试行期间,中国三人以上团体游客可免签入境韩国并停留15天。济州地区与此前相同,个人和 团体游客均可免签入境并停留30天。 在此次新规实施前,韩国对中国游客的免签仅适用于特定条件,比如济州道旅游、过境免签、青少年修 学旅行团等。"旅游是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最有力桥梁。自9月29日起实施对中国团体游客的免签政 策,呼吁韩国民众以亲切、体贴和成熟的公民意识共同践行好客之道。"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近日表 示。 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新政首先说明李在明新政府有意改善中韩关 系,去年底中国方面对符合免签条件的韩国普通民众访华已试行了免签政策,(韩国)政府最新在签证 政策方面的调整是对中方善意的回应。其次,此举对提振市场有积极效果。 朴胜赞还认为,10月韩国还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结合签证政策调整等积极措施,中韩 两国的宏观环境将显著改善,相信后续产业合作、民间交流等微观层面的合作 ...
白云机场最新公告:与中免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26 10:09
合资公司设立 - 白云机场与中免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1] - 合资公司将作为载体经营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业务[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0万元[1] 股权结构 - 中免集团以货币出资人民币2295万元,占注册资本51%[1] - 白云机场以货币出资人民币2205万元,占注册资本49%[1] 业务布局 - 合资公司专注于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经营[1] - 通过合资形式整合机场运营方与免税品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1]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2000亿 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
长江商报· 2025-09-14 23:07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雷静综合报道 同期,《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文件 印发,为海南培育壮大以三大未来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及升级提质以旅游 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提供了"路线图"。 而海南自贸港建设所释放的巨大发展红利,正为全球资本与市场瞩目的焦点。 2020年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 明确自当年7月1日起,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升至10万元。这是海南离岛免税购物 政策迎来历史性重大升级。 这一政策"大礼包"还明确,将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 以额度管理为主,大幅减少单次购买数量限制的商品种类;鼓励适度竞争,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 主体均可平等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 为让消费者畅快"买全球",免税店加速上新,最快可实现与国际品牌上新同步。同时,海关监管也在不 断优化提速,确保免税商品以最快速度从入境口岸到店铺货架。 9月9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迎来倒计时100天。 ...
更名后首份财报 珠免净亏收窄至2.74亿的重组调整期
财经网· 2025-09-12 11:11
公司重组与业务转型 - 格力地产完成重大资产置换 置出上海 三亚及重庆三地房地产公司股权 同时置入珠海免税集团51%股权 重组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完成[1][5] - 2025年5月8日公司证券简称由"格力地产"变更为"珠免集团" 标志着公司正式从房地产向免税及大消费领域转型[2][6][7] - 控股股东海投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 国企改革持续进行中[3]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总收入17.4亿元 同比减少45.62%[3] - 利润总额扭亏为盈达1.12亿元 归母净亏损2.74亿元 较去年同期收窄50.54%[3] - 现金流有所改善 亏损情况明显收窄[3] 免税业务发展 - 免税业务成为主要业绩支撑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 净利润3.91亿元[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56亿元[7] - 免税门店数量增至12家 包括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横琴口岸 拱北口岸等9家原有门店 以及新开业的广州南沙港 宜昌三峡机场 珠海青茂口岸3家门店[7][8] - 拥有4家已中标尚未开业经营的免税店 分布在中山 珠海 江门 鹤山 揭阳等地[8] 地产业务处置 - 房地产业务收入4.25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74.52%[12] - 地产分部利润总额-2.71亿元[12] - 公司承诺5年内完成存量房地产有序退出 不再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房地产库存相关存货约78亿元[13] - 开发成本账面余额68.23亿元 扣除跌价准备后账面价值58.13亿元[13] 大消费生态布局 - 形成以免税业务为主导的大消费产业发展格局[3] - 构建"免税+商管+商贸"大消费生态圈 横向拓展商业运营 跨境贸易等高关联板块[10] - 运营珠海国贸购物广场(经营面积5万平方米) 并积极推进格力海岸·新新里MALL等商业项目招商[11]
什么是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12 07:03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定义 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 ,是指对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的免税商品经营业务,设立在机场、港口、车站和陆路边境口岸和海关监管 特定区域的免税商店,以及在出境飞机、火车、轮船上向出境的国际旅客、驻华外交官和国际海员等提供免税商品购物服务的特种销售业 务征收的一项政府非税收入。 免税商品是 指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税的进口商品和实行退(免)税(增值税、消费税)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国 产商品。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1.《财政部关于印发〈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缴纳办法〉的通知》(财企〔2004〕241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缴纳办法〉的补充通知》(财企〔2006〕70号); 3.《财政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商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11〕429号); 4.《财政部关于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的通知》(财税〔2018〕147号);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征管职责划转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 63号)。 (二)历史沿革 2004年1 ...
珠免集团业绩会:依托华发集团推进“免税+商管+商贸”生态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3:26
资产重组与业务转型 - 2024年12月完成重大资产置换 置入珠海免税公司51%股权并置出非珠海区域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 形成以免税业务为主导的大消费产业发展格局 [1] - 上市公司承诺5年内完成存量房地产有序退出 [1] - 2025年5月8日原上市公司"格力地产"更名为"珠免集团"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4亿元 利润总额扭亏为盈达1.12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50.54% [1] - 免税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 净利润3.91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56亿元 [1] 免税业务网络扩张 - 截至2024年末拥有9家开业经营的免税店 集中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横琴口岸、拱北口岸等 [2] - 2025年新增广州南沙港客运口岸、宜昌三峡国际机场、珠海免税青茂口岸3家出境免税店 旗下开业门店增至12家 [2] 未来战略规划 - 对于珠海免税剩余49%股权 公司将根据未来战略发展规划进行考量 [2] - 依托华发集团雄厚产业生态 加速推进"免税+商管+商贸"生态建设 对接粤港澳消费升级机遇与政策红利 [3] - 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链优化建立成本管控体系 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 [3] 资产处置与项目进展 - 已通过资产置换将三亚合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给控股股东海投公司 三亚湾壹号将于10月1日试营业 [2] - 控股股东海投公司股权已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 强化跨领域资源协同效能 [3] 其他业务发展 - 洪湾中心渔港总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 平均年渔获卸载量超6万吨 [3] - 2025年将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活鲜出口中转场、冷链仓储加工基地等项目 目前处于业务培育期暂未盈利 [3]
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22:45
公司业绩说明会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15:00-16:00通过价值在线平台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就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业务发展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裁李向东、董事兼副总裁及董事会秘书黄一桓、独立董事路晓燕及财务负责人高升业 [2] - 投资者通过价值在线平台进行会前提问及在线提问 主要问题及回复详见附件 [3] 资产重组与股权结构 - 公司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 珠海免税51%股权已过户至公司名下 剩余49%股权将根据未来战略发展规划考量 [6][7] - 2024年12月重大资产置换实施完成 置入免税公司51%股权 同时置出非珠海区域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 [9][10] - 公司通过重组形成以免税业务为主导的大消费产业发展格局 并承诺5年内完成存量房地产业务有序退出 [9][13] 免税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目前暂无海南离岛免税资质 三亚湾壹号项目将于2025年10月1日试营业 正推进招商及开业筹备 [7][10][14] - 2025年上半年免税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 净利润3.91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6亿元 [11] - 免税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约12% 公司表示将研判政策并引导消费以力保年度经营目标达成 [8][16] 房地产业务处置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房地产库存相关存货约78亿元 [7] - 公司已置出上海、三亚、重庆三地项目的资产和负债 不再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并加快销售去化 [13][14] - 洪湾中心渔港项目由公司运营 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年渔获卸载量超6万吨 2025年上半年暂未盈利 [15]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2025年年中净资产约8.5亿元 负债率高达82% 归母净利润亏损2.7亿元 [8] - 财务费用高企 珠海房地产业务亏损3亿元 免税业务净利润无法完全覆盖债务利息及地产亏损 [8] - 公司依托华发集团资源协同 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链优化建立成本管控体系 提升抗风险能力 [8] 战略规划与协同效应 - 公司构建"免税+商管+商贸"生态建设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机遇与政策红利 [8][12] - 控股股东海投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 强化跨领域资源协同及金融工具支持 [8][16] - 三亚湾壹号项目隶属三亚合联公司 已置出至控股股东海投公司 以股权托管方式受托管理 [7][10]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及"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通过业务转型升级提升治理水平 [12][13] - 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公司强调将聚焦主业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以创造长期价值 [12][16] - 公司通过电话、邮箱及上证e互动等渠道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17]
大摩:升中国中免目标价至60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
智通财经· 2025-09-03 07:55
财务预测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今年、明年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3%、7%及2% [1] - 将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 目标价由55元上调至60元 评级维持"与大市同步" [1] 经营表现分析 - 免税品需求逊预期 特别是在电商平台 受宏观经济持续疲弱及渠道竞争激烈影响 [1] - 公司毛利率仍疲弱 特别是线上销售部分 [1] - 下调今年经营溢利预测12% 主要因毛利率疲弱及经济去杠杆 [1]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今年12月中旬海南自贸港启用后线下销售表现更佳 [1] - 利润率有望改善 该行对明后两年盈利预测的降幅较轻微 [1]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上调中国中免目标价至78.5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01 07:1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81.5亿元 同比下降9.96% [1] - 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20.81% [1] - 扣非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19.8% [1] - 扣非净利率9.2%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 战略发展 - 公司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 积极拓宽边界以激发需求端活力 [1] - 市内免税店落地有条不紊 [1] - 长期有望受益于海南封关带来的部分可选品类回流与增量 [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73.08港元上调至78.55港元 [1]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落地,免税经济能带来多少消费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16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于8月26日在天河区CBD珠江新城开业 由中免集团、岭南控股、广百股份及白云机场联合运营 [1] - 采用"CBD购物、机场提货"模式 面向60天内从广州离境的中外游客 商品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1] - 提货点覆盖白云机场T2航站楼及未来T3航站楼 旅客凭有效证件及航班信息提货 [1] 政策背景与城市布局 - 财政部等五部门2024年8月底印发通知 推动在八个城市各新增一家市内免税店 [1] - 深圳同为试点城市 其首家市内免税店也于8月26日同步开业 [3] - 政策目标为吸引中国离境消费者和外国入境游客 提振消费 [1] 广东免税业态现状 - 广东免税业起步早但发展滞后 2024年8月前无市内免税店 主要依赖机场口岸免税店 [5] - 2019年白云机场免税销售额仅19.2亿元 远低于上海浦东机场(138亿元)和北京首都机场(86亿元) [5] - 广州、深圳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 出入境客流居全国前列:2024年上半年广州接待外籍人士超150万人次(同比+40%)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3亿人次(同比+16.2%) [5] 市内免税店竞争优势 - 不设购物限额 商品种类多于口岸免税店 涵盖美妆、腕表、箱包、酒水及国潮电子等品类 [6] - 服饰类成为与机场免税店错位竞争的代表性商品 因顾客时间更充裕 [7] - 店内超50%服饰为广州本地品牌 融合广绣、榄雕等非遗元素及满洲窗等在地文化设计 [7] 消费群体与营销策略 - 面向中外离境游客 首批顾客消费实例显示商品折扣幅度达5折至8.8折 [1] - 针对商务人士、入境游客及本地家庭制定精准营销 预计国庆和十五运期间销售达高峰 [7] - 通过二次元展览等创新业态吸引年轻客群 如广百百货9月启动1400平方米航海王主题特展 [13] 行业格局与运营商表现 - 中免集团为全国唯一授权跨业态免税运营商 覆盖机场、市内等多场景 [9] - 2024年上半年中免营收281.52亿元(同比-9.96%) 利润总额36.63亿元(同比-19.21%) 受海南离岛免税下滑冲击 [9] - 2019年中国市内免税店销售额仅占行业2% 远低于韩国超50%的占比 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6] 经济带动效应 - 免税店每销售1万元商品可形成5万元以上综合收入联动效益 促进旅游、航空、餐饮等产业链 [10] - 海南离岛免税案例显示10年间免税销售额年均增44% 带动旅游收入年均增14% [10] - 免税店入驻推动传统百货转型 广州友谊国金店改造为含餐饮、娱乐的综合商业体 [12] 挑战与机遇 - 出境提货模式可能抑制大件商品消费意愿 顾客倾向购买小件护肤品 [9] - 广百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亏1500-2000万元 主因线上冲击及服饰品类销售下滑 [12] - 二次元经济成为线下流量新引擎 广州上半年ACG展会接待84万人次 省外专程赴穗客群占比显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