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

搜索文档
RWA产业基金发起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金投网· 2025-08-08 07:32
RWA产业基金成立 - 香港RWA全球产业联盟成立期间举行RWA产业基金发起仪式 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作为共同发起人参与 包括联盟投融资委员会主任孙楠 中国长远控股董事会主席刘小鹰等[1] - 基金旨在为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产业提供资本助力 通过一二级市场双轮驱动赋能产业[1][2] 基金投资策略 - 一级市场聚焦RWA赛道优质标的 借助行业影响力早期发掘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严守合规发行 底层资产优质 收益风险比优良的项目[1] - 二级市场探索虚拟资产投资场景 传统金融投资策略将更广泛应用 未来可能涉及基金份额代币化发行等创新形式[2] 行业发展机遇 - RWA兴起打破传统投融资时空壁垒 开启万亿实体资产与千亿数字流动性通道[2] - 香港虚拟资产政策宣言和稳定币政策布局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香港有望成为全球RWA金融枢纽与数字金融中心[2] 传统金融融合 - 传统金融力量进入RWA领域的重要契机 RWA产业基金可能成为相关机构的第二盈利增长点[2] - 推动传统资本与数字资产领域深度结合 加速项目落地与资本流通[2] 基金运作目标 - 通过资本力量汇聚产业资源 孵化优质项目 支撑RWA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 - 标志资本对RWA领域关注度提升 提供更坚实资金保障与资源整合平台[3]
链上数据是 Web3 与 RWA 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8 06:59
链上数据价值 - 数据从信息载体升级为重要生产要素 在Web3 0去中心化时代实现质的飞跃 [3] - 数据安全性 真实性与可追溯性为数字生态奠定信任基础 [3] - 链上数据分析通过透明化打破信息孤岛 将被动记录转化为主动创造以提升生产力 [5] Web3 0发展阶段 - 2008-2014年为概念萌芽阶段 基础搭建阶段和验证阶段 [5] - 当前处于场景扩展阶段 发展目标为降低技术门槛并推动技术大众化应用 [5] 链上数据应用领域 - 解决RWA领域传统资产通证化的信任难题 确保资产真实性并降低跨链协作成本 [7] - 在AI领域通过数据质量决定模型准确性 并能验证AI决策真伪 [7] - 作为应用落地基础 场景校准依据和风险防控防火墙 平衡技术创新与监管需求 [5] 企业技术布局 - 开发一站式数据上链系统 专业分析工具及会议宣传平台 [7] - 帮助企业实现Web2 0到Web3 0转型 包括设计经济模型和优化销售渠道 [7] - 为RWA项目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推动Web3 0与RWA产业融合 [7]
香港 RWA 全球产业联盟成立,助力资产数字化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05 14:18
由于国内政策对区块链金融属性有所限制,为了更好地推动相关事业发展,联盟选择注册在香港。香港拥有宽松的政策环境,2022 年出台的虚拟资产宣 言 1.0 以及 2023 年实施的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政策,为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助力内地链改项目实现合法化与国际化。 7 月 30 日,在备受关注的全球 RWA 数据产业大会上,香港 RWA 全球产业联盟成立仪式顺利举行。香港 RWA 全球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窦俊对联盟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区块链联盟及委员会背景 窦俊表示,该联盟依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近十年的行业积累而成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自 2016 年成立以来,作为第 一个中字头区块链行业组织,在行业内有着深厚的积淀与广泛的影响力。2018 年,该组织发起 "链改" 行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这与当 前的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发展理念密切相关。2019 年,于佳宁代表组织接受《焦点访谈》采访,进一步扩大了组织在区块链领域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 联盟注册香港缘由 联盟发展历程与展望 回顾联盟发展历程,2024 年下半年是具 ...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制度先行”有助于香港探路稳定币发展路径 应锚定跨境贸易等实体经济“主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2:58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时间与监管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同步开放牌照申请 [1] - 监管框架采用"制度先行、场景落地、分步推进"的中国路径 强调货币主权与国际化协同发展 [1][7] 稳定币发展的核心驱动与路径差异 - 稳定币兴起是技术驱动的必然结果 依托区块链及Web3.0技术提升交易效率并降低跨境结算成本 [4] - 美元稳定币呈现"先发展后监管"的野蛮生长形态 而中国选择"先立规后放行"以控制风险 [5][6][7] - 香港因监管框架简洁且由金管局统筹 成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验的最佳起点 [7] 稳定币应用场景与实体经济链接 - 香港稳定币将优先服务于跨境贸易结算 当前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 占全球离岸人民币三分之二 [9][12] -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成为重要场景 案例包括蚂蚁集团在香港发行1亿港元新能源充电桩数字化产品 [9][10] - 数字化金融产品(如华夏基金推出的基金)可通过稳定币实现7×24小时碎片化交易 降低投资门槛 [10] - 币圈投机性交易是当前稳定币主要应用场景 但未渗透实体经济 [10] 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战略角色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 处理全球80%的离岸人民币交易 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人民币 [12] - 人民币国际化突破口在于跨境贸易结算 需在离岸市场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沉淀资金 [1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利率风险及资产供给不足可能冲击跨境资金流动 需丰富投资与避险工具 [14] 发展路径与风险控制 - 稳定币推广需分步推进:从香港试点到自贸区离岸业务 再逐步全面放开 [8] - 内地推广需限制币种 优先使用人民币稳定币 严格限制美元或欧元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 [8][11] - 零售支付场景在高通胀地区(如非洲、拉美)已有应用 但在中国需严防冲击货币主权 [11]
专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制度先行”有助于香港探路稳定币发展路径 应锚定跨境贸易等实体经济“主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5:07
香港《稳定币条例》监管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同步开放牌照申请 标志着监管框架的建立进入实施阶段 [1] - 监管路径采用"制度先行、场景落地、分步推进"模式 与美元稳定币"先发展后监管"形成差异 强调在坚守货币主权前提下推动创新 [3] - 香港金管局将统筹监管框架 优先选择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验地 因监管体系相对简洁且风险可控 [3] 稳定币对货币体系的影响 - 稳定币兴起是技术驱动的必然趋势 依托区块链及Web3.0技术提升交易效率 跨境结算成本降低且速度加快 [2] - 美元稳定币(如USDT、USDC)已形成链上美元霸权延伸 随着经济数字化程度加深 链上空间将持续扩张 [2] - 技术无法取代监管 需避免技术乌托邦倾向 强调人性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3] 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协同发展 - 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 占全球离岸人民币总量三分之二 是全球八成离岸人民币交易处理地 [10] - 人民币国际化突破口在于跨境贸易结算 需在离岸市场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沉淀资金 [11] - 稳定币发展需分步推进:从香港试点到自贸区离岸业务 再逐步全面放开 节奏需可控且风险可测 [5] 稳定币应用场景分析 - 核心场景为跨境贸易结算 香港作为全球转口贸易枢纽 稳定币将服务于实体经济交易媒介 [6] -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成为新兴场景 案例包括蚂蚁集团在香港发行1亿港元新能源充电桩数字化产品 [6] - 数字化金融产品(如华夏基金推出的链上基金)可实现7×24小时全球碎片化交易 提升效率并降低投资门槛 [7] 货币主权与风险管控 - 内地推广稳定币需限制币种 优先使用人民币稳定币 对美元或欧元稳定币开放需极度谨慎 [5] - 零售支付场景在非洲、拉美地区已有应用 但中国内地需严防冲击货币主权 建议以人民币稳定币为主 [8][9] - 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规模扩大可能引发汇率与利率风险 需持续丰富离岸市场投资与避险工具 [12] 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角色 - 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替代的战略枢纽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享有监管协同和市场开放度优势 [10] - 中资金融机构及企业出海第一站集中于香港 形成机构路径依赖 外资机构因货币主权问题参与意愿有限 [10][11] -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具备天然"护城河" 其核心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 [11]
专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制度先行”有助于香港探路稳定币发展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6:01
香港《稳定币条例》监管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同步开放牌照申请 标志着监管框架的建立进入倒计时阶段 [1] - 该条例采用"制度先行、场景落地、分步推进"的中国路径 强调监管框架需优先于市场发展 以维护货币主权并推动国际化 [1][6] 稳定币发展路径对比 - 美元稳定币(如USDT、USDC)呈现"先发展、后监管"的野蛮生长态势 目前已占链上美元霸权地位 [4][5] - 人民币稳定币因资本项目管制及审慎态度发展较慢 但香港凭借简洁监管框架和金管局统筹成为理想试验场 [6]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 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 占全球离岸人民币总量三分之二以上 处理全球80%离岸人民币交易 [10][11] - 人民币国际化需优先扩大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人民币占比 并丰富离岸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沉淀资金 [12][13] 稳定币应用场景 - 跨境贸易结算为核心场景 香港作为全球转口贸易枢纽 稳定币可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效率 [8][9] -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为新兴场景 案例包括蚂蚁集团在香港发行1亿港元新能源充电桩数字化产品 [8][9] - 数字化金融产品(如华夏基金产品)可通过稳定币实现7×24小时碎片化交易 降低投资门槛 [9] 风险与限制 - 零售支付场景需谨慎开放 内地应优先使用人民币稳定币并严格限制外币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 [10] - 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扩张可能引发汇率与利率风险 导致在岸离岸价格差异并冲击资本管制 [13]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制度先行”有助于香港探路稳定币发展路径 应锚定跨境贸易等实体经济“主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5:36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意义与路径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并同步放开牌照申请 标志着监管框架建立进入倒计时 [1] - 该条例采用"制度先行、场景落地、分步推进"的中国路径 与美元稳定币"先发展后监管"形成对比 [4][6] - 香港作为试验田具有监管框架简洁的优势 由金管局统筹 适合开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探索 [4] 稳定币的技术驱动与监管必要性 - 稳定币是区块链及Web3 0技术驱动的必然产物 传统银行跨境结算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等痛点 [2] - 美元稳定币USDT、USDC已呈现野蛮生长态势 将美元霸权从链下延伸至链上空间 [2][3] - 技术无法替代人性与制度建设 需避免技术乌托邦倾向 监管框架是稳定币发展的基础 [4] 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角色 - 香港拥有约1万亿元离岸人民币资金池 占全球1 5万亿元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11] - 香港处理全球80%离岸人民币交易 是最成熟的人民币债券和股票交易场所 [11] -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具备监管协同和市场开放优势 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替代的战略平台 [11][12] 稳定币应用场景展望 - 跨境贸易结算是核心场景 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枢纽需服务实体经济 [7][8] -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潜力巨大 蚂蚁集团已发行1亿港元新能源充电桩上链产品 [7][8] - 数字化金融产品如华夏基金等机构产品 可通过碎片化交易降低投资门槛 [8] 分步实施路径建议 - 分三阶段推进:香港试点→自贸区离岸业务→全面放开 节奏需可控 [6] - 必须限制币种选择 优先推广人民币稳定币 谨慎对待美元/欧元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 [6][10] - 需在跨境贸易中进行真实场景测试识别风险 同步完善监管框架 [6] 人民币国际化突破方向 - 跨境贸易结算是当前主要突破口 需扩大人民币在第三方国家交易占比 [13] - 关键挑战在于丰富离岸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 解决资产供给不足问题 [13] - 需应对离岸市场汇率利率风险 防止投机因素冲击跨境资金流动 [13]
产通链CT-CHAIN生态治理会议圆满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5-14 13:13
区块链技术与产业数字化融合 - 产通链CT-CHAIN首届生态治理会聚焦区块链技术与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汇聚技术专家、法律顾问、投资人及研究机构代表[1] - 会议结合王世渝教授"从资本到RWA"理论,提出数字经济时代资产价值重构解决方案[1] - 香港犀牛世纪集团董事会主席马浩棋介绍产通链为跨链产业互联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通过RWA资产数字化与智能合约构建多中心化协同治理机制[1] 技术规划与行业标准 - 产通链技术总监姬海镛提出通过跨链协议实现数据资产高效确权与流通的阶段性规划[1] - 浙江之江数字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文龙强调需从跨链协议兼容性、数据隐私保护及分布式账本效率三方面突破,推动行业通用标准形成[1] - 浙江省数字内容研究院专家徐麟建议依托联合实验室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与跨链生态协同[2] 合规与治理进展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王焕承指出RWA需建立数据跨境流通与智能合约法律效力的新规则[2] - 香港犀牛世纪集团宣布正式启动CT-CHAIN核心治理架构,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 - 会议战略共识明确产通链以"构建跨链基础设施,赋能实体经济"为使命,通过RWA破解传统资本垄断与低效流通痛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