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时间与监管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同步开放牌照申请 [1] - 监管框架采用"制度先行、场景落地、分步推进"的中国路径 强调货币主权与国际化协同发展 [1][7] 稳定币发展的核心驱动与路径差异 - 稳定币兴起是技术驱动的必然结果 依托区块链及Web3.0技术提升交易效率并降低跨境结算成本 [4] - 美元稳定币呈现"先发展后监管"的野蛮生长形态 而中国选择"先立规后放行"以控制风险 [5][6][7] - 香港因监管框架简洁且由金管局统筹 成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验的最佳起点 [7] 稳定币应用场景与实体经济链接 - 香港稳定币将优先服务于跨境贸易结算 当前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 占全球离岸人民币三分之二 [9][12] -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成为重要场景 案例包括蚂蚁集团在香港发行1亿港元新能源充电桩数字化产品 [9][10] - 数字化金融产品(如华夏基金推出的基金)可通过稳定币实现7×24小时碎片化交易 降低投资门槛 [10] - 币圈投机性交易是当前稳定币主要应用场景 但未渗透实体经济 [10] 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战略角色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 处理全球80%的离岸人民币交易 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人民币 [12] - 人民币国际化突破口在于跨境贸易结算 需在离岸市场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沉淀资金 [1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利率风险及资产供给不足可能冲击跨境资金流动 需丰富投资与避险工具 [14] 发展路径与风险控制 - 稳定币推广需分步推进:从香港试点到自贸区离岸业务 再逐步全面放开 [8] - 内地推广需限制币种 优先使用人民币稳定币 严格限制美元或欧元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 [8][11] - 零售支付场景在高通胀地区(如非洲、拉美)已有应用 但在中国需严防冲击货币主权 [11]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制度先行”有助于香港探路稳定币发展路径 应锚定跨境贸易等实体经济“主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30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