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意义与路径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并同步放开牌照申请 标志着监管框架建立进入倒计时 [1] - 该条例采用"制度先行、场景落地、分步推进"的中国路径 与美元稳定币"先发展后监管"形成对比 [4][6] - 香港作为试验田具有监管框架简洁的优势 由金管局统筹 适合开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探索 [4] 稳定币的技术驱动与监管必要性 - 稳定币是区块链及Web3 0技术驱动的必然产物 传统银行跨境结算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等痛点 [2] - 美元稳定币USDT、USDC已呈现野蛮生长态势 将美元霸权从链下延伸至链上空间 [2][3] - 技术无法替代人性与制度建设 需避免技术乌托邦倾向 监管框架是稳定币发展的基础 [4] 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角色 - 香港拥有约1万亿元离岸人民币资金池 占全球1 5万亿元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11] - 香港处理全球80%离岸人民币交易 是最成熟的人民币债券和股票交易场所 [11] -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具备监管协同和市场开放优势 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替代的战略平台 [11][12] 稳定币应用场景展望 - 跨境贸易结算是核心场景 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枢纽需服务实体经济 [7][8] -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潜力巨大 蚂蚁集团已发行1亿港元新能源充电桩上链产品 [7][8] - 数字化金融产品如华夏基金等机构产品 可通过碎片化交易降低投资门槛 [8] 分步实施路径建议 - 分三阶段推进:香港试点→自贸区离岸业务→全面放开 节奏需可控 [6] - 必须限制币种选择 优先推广人民币稳定币 谨慎对待美元/欧元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 [6][10] - 需在跨境贸易中进行真实场景测试识别风险 同步完善监管框架 [6] 人民币国际化突破方向 - 跨境贸易结算是当前主要突破口 需扩大人民币在第三方国家交易占比 [13] - 关键挑战在于丰富离岸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 解决资产供给不足问题 [13] - 需应对离岸市场汇率利率风险 防止投机因素冲击跨境资金流动 [13]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制度先行”有助于香港探路稳定币发展路径 应锚定跨境贸易等实体经济“主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30 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