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终止

搜索文档
容汇锂业创业板IPO“终止(撤回)” 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5:59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9日,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汇锂业)深交所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撤 回)"。因容汇锂业、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 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是三元材料、 磷酸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关键材料,并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 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如下: | | | | 项目 | 2022 年度 | | 2021 年度 | | 2020 年度 | | | --- | --- | --- | --- | --- | --- | --- | | | 金额 | 문 | 金额 | 足は | 金額 | 早床 | | 1、电池级碳酸锂 | 369,176.38 | 62.52% | 79,838.41 | 52.66% | 28,361.24 | 60.16% | | 2、电池级氢氧化锂 | 218.053.66 | 36.92% | 64 ...
一IPO终止,业绩下滑或是主因
梧桐树下V· 2025-09-03 07:08
业绩表现与IPO终止原因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2.66亿元 同比增长3.73% 扣非归母净利润3706.12万元 同比增长18.36% 但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2.40亿元 同比下降9.66% 扣非归母净利润3361.98万元 同比下降9.29% [3][4] - 2023年业绩增长主要依赖外销 其中对JAPAN TRADE SERVICE CENTER和giftec reflection ltd两家客户销售占境外销售金额76.36% 但2024年上半年对前者的销售额同比下降71.82% [4] - 境内销售收入持续下降 报告期内从23529.08万元降至19154.91万元 2023年同比下降10.73% 主因国内反光材料市场景气度回落 [4] - 2024年1-9月经审阅净利润同比下滑18.43% 全年盈利预测显示业绩下滑 与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不一致 [3][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回升 营业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6.32% 扣非归母净利润1728.99万元 同比增长17.93% [6][7]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公司无控股股东 第一大股东台州臻泰持股33.84% 但股权分散 陈正远、陈鸥波父子通过直接持股和控制宜春睿泰合计控制公司33.91%股权 [2][9][11] - 陈氏家族合计持有台州臻泰仅16.73%股权 台州臻泰自设立以来无实际控制人 [9][10] - 实际控制人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支配公司62.93%表决权 认定不存在规避发行条件情形 [11] 产能利用率与募投项目 - 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从111.60%降至80.60% PC光扩散板从76.56%降至58.43% [12][13] - 拟募资1.32亿元新增3000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产能 以2022年销量5306.65吨为基础 预计年均增量500-600吨 5-6年后可消化新增产能 [12] - 交易所关注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下滑问题 要求说明产能消化可行性及募投项目审慎性 [13] 财务内控不规范事项 - 销售收入确认存在签收单据瑕疵 部分出库单收货人与实际签收人不一致 [14] - 存在费用报销审批程序不规范 研发工时统计缺乏内部控制 关联方及研发人员信息披露不准确 [15][16] - 2020年发生转贷金额2851.36万元 通过子公司或供应商周转银行贷款 2021年后未新增 [17] - 曾通过Paypal个人账户收取经营款项 2022年3月注销前2023年度收款0.11万元 [18]
万泰股份IPO终止:九成收入“打白条”,遭问询后补认一致行动人
搜狐财经· 2025-07-13 15: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年-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9亿元、5.46亿元、6.12亿元、2.7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5.87% [3][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52.37万元、7962.61万元、8552.4万元、2019.01万元,2023年达到峰值后2024年上半年显著回落 [3][4] - 毛利率从2021年的44.89%波动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1.14%,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 [3][4]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2年的42.19%持续改善至2024年6月的37.69% [4] 应收账款问题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1年4.14亿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6月5.4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长期高于87% [4][6] - 2021-2023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4.41%、95.85%、87.95%,显示收入高度依赖赊销 [4][6] -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增长率1.55%显著低于2021年的26.41% [5]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实际控制人余子先、余子勇兄弟合计持股55.35%,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副总经理 [7] - 2024年新增关友兵等5名亲属为一致行动人,合计增加13.41%表决权,总控制权提升至68.76% [8][9][10] - 新增一致行动人通过签署承诺函方式绑定,期限至北交所上市满12个月 [10] 上市审核终止 - 北交所于7月11日终止对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审核 [3] - 监管层曾对亲属股东是否构成一致行动人提出问询,公司最初解释为"持股比例低且未参与经营"后变更认定 [8][9]
双瑞股份IPO终止,2024年11月过会,原计划募资6.5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6 09:27
公司上市动态 - 双瑞股份及其保荐人中信建投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1] - 公司曾于2024年11月通过上市委审核,但被问询关联交易与独立性问题[2] - 原计划募资6.54亿元用于特种装备研发中心等项目[5] 财务数据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2.62亿元、13.36亿元、16.11亿元,2024上半年7.43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8996.83万元、1.11亿元,2024上半年5125.78万元[4] - 2024年预计营收16.40-17.85亿元(同比+1.81%-10.81%),净利润1.14-1.26亿元(同比+2.72%-13.54%)[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54.54%降至2024上半年49.42%[6] 募投项目规划 - 特种装备研发中心项目拟投入1.94亿元[2] - 高品质不锈钢及合金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拟投入9609万元[2] - 余热利用及冷热联供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2.04亿元[2] - 补充流动资金1.6亿元,合计募投6.54亿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3.2亿元,位于河南洛阳[3] - 前身为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由七二五所多个研究室组建[4] - 主要股东包括洛阳双瑞科技产业控股集团、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等[3] 经营指标分析 - 2022年现金分红7828.64万元[7] -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5.58%-6.03%区间[6] - 2024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62亿元,2023年为1.81亿元[6]
又一券商IPO终止,公司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12:52
开源证券IPO撤单事件 - 深交所显示开源证券IPO审核状态更新为"终止(撤回)",成为去年以来第二家终止IPO的证券公司 [1] - 因保荐人民生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但未披露具体撤回原因 [3] - 公司从新三板摘牌后于2022年转战A股,2023年因注册制改革平移至深交所审核,但始终未提交第一轮问询回复 [3] 券商IPO排队现状 - 开源证券撤单后,仅剩4家券商在交易所排队IPO:财信证券、华龙证券、渤海证券(上交所)和东莞证券(深交所) [3] - 上交所3家券商均已被问询但无进展,东莞证券仍处于"已受理"状态 [3] 公司业务特色与市场地位 - 被称为"新三板之王",持续督导新三板公司723家(占总数11.77%),做市企业75家(行业第三) [4] - 北交所保荐上市14家(行业第4),重点布局北交所特色投行、债券承销、资管及研究业务 [4] 财务表现与业务风险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4.98亿元、6.12亿元、6.87亿元,呈稳步增长 [5] - 2024年10月因债券承销违规被暂停业务半年,导致投行业务收入同比锐减45.89%至4.64亿元,营收占比降至16.23% [5]
净利润逾1亿,创业板转战北交所,二次IPO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6-14 06:20
公司IPO终止审核 - 北交所终止对天威新材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审核的决定 [1] - 天威新材曾于2020年申报创业板IPO并获深交所受理,但在2021年12月30日撤回申请,2022年1月5日深交所终止审核 [4][5] 公司基本信息 - 天威新材成立于2004年,专业从事数码喷印功能性材料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纳尔股份、鸿盛数码、传美讯、蓝宇股份 [3] - 控股股东为捷时国际有限公司,持股72.69%,董事长贺良梅合计控制公司82.32%的股份 [4] 财务数据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478.83万元、52,493.51万元、62,475.09万元 [3] - 同期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82.36万元、8,520.52万元、10,200.06万元 [3] IPO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3.00亿元,用于年产31,000吨数码喷印功能性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具体项目投资总额及募集资金投入:生产基地项目32,633.25万元/14,579.56万元,研发中心项目13,424.44万元/7,647.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800.00万元/7,800.00万元 [4] 中介机构 - 本次北交所IPO保荐机构为东莞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律师事务所为广东精诚粤衡 [2] - 此前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为东莞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律师事务所为上海精诚申衡,评估机构为北京华亚正信 [4]
认养一头牛:IPO折戟后股权融资,乳业“新秀”破局待考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02:13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于2023年2月终止IPO后转向股权融资 于5月28日出质全资子公司河北康宏牧业100%股权 出质股权数额达1.03亿元 质权人为北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1] - 康宏牧业成立于2020年10月 注册资本1.03亿元 旗下康宏牧场为国内万头奶牛牧场及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基地 2022年存栏量达2.7万头 在2024中国规模牧场高产榜单中位列第六[1] IPO历程与挑战 - 公司2021年10月进行上交所主板上市辅导备案 2022年7月获受理 拟募资18.51亿元 按此估算IPO后估值或达185.1亿元[2] - 招股书披露后因营销费用高昂而研发投入不足 生牛乳来源等问题引发质疑 2023年1月证监会给出48条反馈意见要求补充说明生牛乳来源 食品安全 对赌协议等方面[2] - 公司转战注册制重新提交申请 但因保荐人撤单于2023年2月终止IPO 称主动撤回是综合考虑发展状况 战略规划及市场环境[2] 营销策略与风险 - 公司通过吴晓波频道等自媒体KOL合作积累原始粉丝 并拓展至小红书 抖音等平台进行内容种草 2019年至2022年1-6月线上销售收入占比超60%[2] - 销售费用在1.94亿至4.83亿元之间 销售费用率达18%至22% IPO拟募资中5.2亿元计划用于品牌营销推广建设[2] - 2023年4月线下广告被年轻人吐槽"嘲讽打工人"引发品牌形象受损[2] 行业竞争环境 - 2024年我国原料奶总产量同比下降2.8% 为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3] - 21家上市及挂牌乳企中仅5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线增长 13家双线下滑 3家增收不增利或增利不增收[3] 战略规划与投资 - 公司此前计划用9.77亿元建设海勃日戈智慧牧场 5440万元用于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IPO终止后这些项目进展受关注[3]
湖北一植物原料公司IPO终止,大客户正邦订单流失致业绩大幅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6-06 10:08
IPO终止原因 - 公司主动撤回北交所IPO申请,原计划募集资金2 1亿元,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2] - 客户依赖风险突出:2022年第一大客户正邦科技因财务困境订单骤减,另一重要客户驰宏锌锗减少工业单宁酸采购,导致2022年营收下滑[2][3] - 原材料成本压力显著:自产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60%以上,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5 10%但净利润仅增长14 59%[2][4] - 存货压力较大:2021-2023年存货账面价值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19 88%、14 77%和17 03%,影响现金流[2][5]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水解单宁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医药、化工、饲料等多元领域[2] - 股权结构集中:两位创始人陈赤清(合计持股22 18%)与毛业富(合计持股20 27%)共同控制公司42 45%股份[3] - 业绩波动明显: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3 6亿元、2 91亿元和3 1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190万元连续下滑至4876万元[3]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原材料依赖度高:2021-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分别为76 64%、68 52%和63 84%,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利润[4] - 新业务拓展缓慢:2022年成立的化妆品子公司本草时代2023年营收仅127 57万元,2024年前九月净利润25 28万元[5] - 北交所问询重点关注:要求说明原材料涨价背景下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及订单变动情况[4]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客户集中度风险:2021年第一大客户正邦科技贡献营收占比达16 96%[3] - 资本市场态度谨慎:对高原材料依赖、成本波动敏感的企业存在盈利可持续性质疑[4]
去年首家获受理企业终止IPO!报告期内业绩波动明显,首轮被问询募资合理性后取消补流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6-04 01:52
IPO终止原因 - 公司从创业板转战北交所后主动撤回IPO申请,成为2024年各板块首家IPO获受理又终止的企业[1][2] - 北交所重点关注业务创新性、业绩下滑风险及募投项目合理性三大问题[1][3] - 此前创业板IPO因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未达标而终止[2] 业务模式与技术特点 - 主营专业移动照明工具研发生产,产品涵盖折叠灯/泛光灯/头灯等六大系列,主要应用于维修/建筑/户外等特殊场景[3] - 采用ODM为主(自主研发设计)+OEM为辅模式,客户集中在欧美地区[3] - 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模具开发/注塑件自制/电子贴片等关键环节,拥有多项专利但生产工序与竞品无本质差异[5][6] - 2020-2024年研发支出从781万元增至1303万元,占营收比重5.57%-7.01%[7][8] 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0-2024年营收呈波动:1.78亿→2.63亿→2.31亿→2.21亿→2.34亿元,2024年同比仅增5.87%[7][8] - 扣非净利润3959万→5328万→4687万→4568万→5199万元,2022-2023连续两年下滑[7][8] - 客户集中度极高,前三大客户(实耐宝/百耐/伍尔特)收入占比78.77%-82.59%[9] - 2022年对百耐/伍尔特销售收入分别下滑30.85%/28.51%,部分产品被列入加征关税清单[9] 监管问询焦点 - 业务创新性:被要求量化说明核心技术对产品性能提升作用及持续创新能力[6][12] - 业绩波动:解释2021年增长因疫情复苏/新品开发,2022-2023年下滑因欧洲能源危机/通胀[10][12] - 募投项目:2.6亿元募资中1.84亿用于扩产,但2023年产能利用率仅80.10%且市占率连年下降(8.37%→6.18%)[16][18] - 分红争议:2021/2023年分红5995万/3312万,分别占当期净利润98.89%/99.25%[17] 行业与市场 - 专业移动照明设备在光性能指标上优于户外/家用照明,但面临海运成本上涨(2024年运价指数最高涨81.73%)[11][12] - 全球LED专业移动照明市占率从2020年8.37%降至2022年6.18%,公司称下滑风险可控[18][19] - 募投项目拟新增产能378万个(增幅93.36%),但需解释现有77人实际组装与98人理论配置的差异[18][19]
朗泰通IPO终止背后 更换会计师后财务资料仍过期
犀牛财经· 2025-05-22 06:41
公司IPO终止情况 - 朗泰通创业板IPO审核状态于2025年5月19日变更为"终止(撤回)"[2] - 终止原因为公司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6] - 公司IPO申请于2023年6月27日被深交所受理,但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2023年11月8日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5] 财务资料更新问题 - 公司多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要求补充提交,最近一次为2025年3月31日[6] - 2024年6月29日更新了迟到3个月的财务资料,招股书数据截止日期定格在2023年12月31日[5] - 2024年8月2日因需更换申报会计师被中止审核,11月1日完成会计师更换[6] 公司业务及募资计划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电池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应用于储能、电动工具等领域[7] - IPO拟募集资金7.02亿元,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7] 行业背景 - 2024年以来多家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公司IPO终止,包括双登股份、美科股份等[7] - 锂电池产业链IPO遇阻与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导致业绩下滑有关[7] - 行业洗牌加速,落后产能加快出清,企业扩产态度趋于谨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