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存贷款中介

搜索文档
600万贷款被扣近百万服务费?北京金融监管局亮剑非法存贷款中介 三大套路撕开金融“黑灰产”假面
新浪财经· 2025-08-13 00:08
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现状 -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布风险警示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治理行动 [1] - 非法存贷款中介通过虚假承诺、违法包装、恶意垒债等手段推高融资成本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6]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8月12日关于"套路贷"的投诉已超10万条 [9] 非法中介操作手法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中介宣称提供年化3.6%低息贷款但实际收取贷款总额10%的服务费且实际利率远高于承诺 [7] - 违法包装骗贷:通过虚构工作单位、贸易合同、银行流水等材料骗取授信审批 [7] - 实施"套路贷"犯罪:诱导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后通过违约陷阱非法占有财物 有投诉反映合同金额远高于实际借款额且实际利率高达60% [8][9] 典型案例分析 - 企业主吴某被中介承诺2个点服务费后实际被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导致600余万元贷款实际到手仅500万元左右 [3] - Z先生支付贷款总额10%服务费后发现实际利率远高于承诺的3.6%且还款周期缩短导致无力偿还 [7] - 社交平台用户反映因征信问题被贷款包装套路骗局导致银行卡冻结 [7] 监管应对措施 - 北京金融监管局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要求辖内机构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及严禁银行员工与中介勾结 [12]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专项工作 聚焦贷款领域非法中介等重点方向 [13]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行北京分行公告澄清未与任何不法中介合作 所有贷款业务均不收取合同约定外费用 [13]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提示 - 多地银行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并拒绝委托中介伪造虚假申贷材料 [14] - 裁判文书网显示有银行员工因收受贷款中介8万元好处费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12] - 非法中介通过转让空壳公司、先行垫资、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手段协助获批贷款 [3]
600万贷款收近百万中介费?北京金融监管局发文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13:25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金融监管局持续加大打击金融黑灰产力度 重点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 通过强责任全覆盖严打击组合拳保护消费者权益 [1] - 非法贷款中介通过虚假营销违法包装套路贷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 典型案例显示单笔服务费扣划近百万元 [2][4][5] - 监管层联合部署6个月集群打击工作 地方持续加码 下一步将压实银行责任开展线索摸排形成协同共治合力 [5][6] 非法贷款中介操作模式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声称与银行合作或冒充银行名义 以低息高额度诱骗消费者 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致贷款成本超预期 [4] - 违法包装骗贷:针对资质不足群体 协助虚构工作单位银行流水等申贷材料 甚至勾结银行员工骗取贷款 借款人成为职业背债人 [5] - 套路贷犯罪: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诱导签订虚高借款合同 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后通过违约陷阱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财物 [5]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企业主吴某案例:中介通过空壳公司转让垫资虚构材料等手段获批600余万元经营贷 到账当日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最终仅获500万元资金 [1][2] - AB贷模式案例:中介锁定征信不足客户A并伪造审批记录 诱骗信用良好担保人B签署文件 实际利用B身份申请贷款20万元交由A使用 使B承担还款责任 [3] 监管应对措施 - 压实银行机构责任:要求加强助贷业务管理 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及员工勾结 在面签审批放款环节多次提示消费用途并监测资金流向 [6] - 全面线索摸排:通过大数据分析日常监管机构报送等手段 排查辖内疑似非法存贷款中介线索 [6] - 形成协同共治合力: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与行刑衔接 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 合力打击非法团伙严惩银行内鬼 [6]
12万贷款服务费变百万!监管曝光非法中介三大套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1:47
非法贷款中介操作模式 - 以低息贷款和快速放款为诱饵进行虚假营销 声称仅收取2个点服务费且银行利率不超过5% [1][2] - 通过违法包装手段协助骗贷 包括转让空壳公司 先行垫资 虚构申贷材料如工作单位 贸易合同 银行流水和资产规模 [2][3] - 实施套路贷犯罪 诱导签订虚高借款合同 制造虚假银行流水痕迹 并通过设置违约陷阱恶意垒高借款金额非法占有财物 [3] 具体欺诈案例 - 企业主吴某被收取近百万元服务费 远超承诺的12万元 导致实际获取信贷资金仅500万元左右 占获批600余万元贷款额度的83% [2] - 中介在贷款到账当日直接分笔扣划资金 造成借款人债务压力持续存在 [2] 监管应对措施 - 压实银行机构责任 严禁与非法存贷款中介合作及员工内外勾结 [5] -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日常监管全面摸排线索 排查疑似非法中介活动 [5] - 形成央地协同共治合力 深化源头治理与行刑衔接 打击非法团伙并惩治银行内部违规人员 [5]
一个老板的贷款噩梦:12万服务费变成近100万,非法中介套路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0:48
非法贷款中介诈骗案例 - 企业主吴某被贷款中介以低息贷款和快速放款诱骗 最终被收取近百万元服务费而非承诺的12万元[1][3] - 中介通过转让空壳公司 垫资和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手段从银行获取600余万元贷款[3] - 贷款到账当日中介直接划走近百万元服务费 吴某实际仅获500万元资金且债务压力持续[5] 非法存贷款中介操作套路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声称与银行合作或冒充银行 以低息贷款诱骗消费者但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7] - 违法包装骗贷:针对资质不足群体协助虚构工作单位 贸易合同和银行流水等申贷材料[7] - 实施套路贷犯罪:通过虚高借款合同 制造虚假银行流水和设置违约陷阱等手段非法占有借款人财物[7] 监管整治措施 - 压实银行机构责任:禁止与非法中介合作 严禁员工内外勾结[9] - 全面开展线索摸排: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日常监管排查非法中介线索[9] - 形成央地协同共治: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 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并惩治银行内鬼[9] 媒体报道计划 - 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聚焦贷款领域非法中介服务 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和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等重点方向[10]
明确两个“严禁”!北京金融监管局“重拳”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
贝壳财经· 2025-08-11 09:21
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整治 - 北京金融监管局推出"强责任、全覆盖"组合拳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 [1] - 明确两个"严禁":严禁机构与非法中介合作、严禁银行员工与中介勾结 [2] - 通过大数据分析、日常监管等手段全面摸排非法中介线索 [3] - 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 [4] - 从严从快惩治银行"内鬼"以形成震慑 [5] 非法中介常见套路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冒充银行名义收取高额服务费,实际贷款成本远超预期 [8] - 违法包装骗贷:协助虚构申贷材料,勾结银行员工骗取贷款 [8] - 实施"套路贷"犯罪:通过虚高合同、恶意违约等手段非法占有借款人财物 [8]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贷款中介"的投诉达7410条 [6]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某企业主被中介以"2%服务费+5%利率"诱骗,实际被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7] - 中介通过空壳公司转让、虚构材料等手段获批600余万元贷款,企业主仅获500万元 [7] - 企业主追回部分费用但仍面临持续债务压力 [7]
北京金融监管局:严厉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
北京商报· 2025-08-11 06:52
监管行动与政策 - 北京金融监管局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 今年加大力度推出"强责任 全覆盖 严打击"组合拳 [1] - 要求辖内银行机构加强助贷业务管理 严禁与非法存贷款中介合作及员工内外勾结 [1] - 通过大数据分析 日常监管和机构报送等手段全面排查疑似非法中介线索 [1] - 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与行刑衔接 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 合力打击非法团伙并严惩银行内部人员 [1] 非法中介操作模式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冒充银行合作机构 宣称可办理"额度高利率低"贷款 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导致客户实际成本远超预期 [2] - 违法包装骗贷:针对资质不足小微企业和征信白户 协助伪造工作单位 贸易合同 银行流水等申贷材料 甚至勾结银行员工骗取贷款发放 [2] - 实施套路贷犯罪: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诱导签订虚高借款合同 制造虚假银行流水后通过违约陷阱 恶意垒高债务 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借款人财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