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00万贷款被扣近百万服务费?北京金融监管局亮剑非法存贷款中介 三大套路撕开金融“黑灰产”假面
新浪财经·2025-08-13 00:08

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现状 -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布风险警示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治理行动 [1] - 非法存贷款中介通过虚假承诺、违法包装、恶意垒债等手段推高融资成本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6]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8月12日关于"套路贷"的投诉已超10万条 [9] 非法中介操作手法 - 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中介宣称提供年化3.6%低息贷款但实际收取贷款总额10%的服务费且实际利率远高于承诺 [7] - 违法包装骗贷:通过虚构工作单位、贸易合同、银行流水等材料骗取授信审批 [7] - 实施"套路贷"犯罪:诱导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后通过违约陷阱非法占有财物 有投诉反映合同金额远高于实际借款额且实际利率高达60% [8][9] 典型案例分析 - 企业主吴某被中介承诺2个点服务费后实际被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 导致600余万元贷款实际到手仅500万元左右 [3] - Z先生支付贷款总额10%服务费后发现实际利率远高于承诺的3.6%且还款周期缩短导致无力偿还 [7] - 社交平台用户反映因征信问题被贷款包装套路骗局导致银行卡冻结 [7] 监管应对措施 - 北京金融监管局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要求辖内机构严禁与非法中介合作及严禁银行员工与中介勾结 [12]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专项工作 聚焦贷款领域非法中介等重点方向 [13]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行北京分行公告澄清未与任何不法中介合作 所有贷款业务均不收取合同约定外费用 [13]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提示 - 多地银行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并拒绝委托中介伪造虚假申贷材料 [14] - 裁判文书网显示有银行员工因收受贷款中介8万元好处费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12] - 非法中介通过转让空壳公司、先行垫资、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手段协助获批贷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