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业率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
民生证券· 2025-08-26 09:05
服务业与资本市场 - 8月A股创十年新高,预计将带动服务业PMI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反弹[3] - 金融业在服务业PMI和生产指数统计中占较高权重,2022年行业增加值占比达20.0%[8][3] 消费与政策效应 - 8月汽车和家电销售额增速进一步下降,"两新"政策拉动效应进入平台期[4] - 第三批国补资金7月底到位,但社零增速预计稳中趋缓[4] 外需与出口 - 8月7日美国新一轮关税生效,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量明显弱于2024年同期[4] - CCFI美东、美西航线运价指数持续下跌,出口面临放缓压力[4][17] 工业生产与投资 - 工业景气度指标显示8月工业增加值可能进一步趋缓[5][19] - 制造业PMI预测模型显示8月环比下降概率较大[5][20] - 制造业投资改善空间受限,企业持观望情绪[5] 基建投资复苏 - 8月沥青开工率回升,水泥价格指数现拐点,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温[5][22][23] - 自然灾害等短期扰动因素消退[5] 价格与通胀信号 - 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增速反弹,预示PPI有望接棒回升[6][25] - 上游原料价格7月下旬企稳,8月PPI数据或更清晰体现改善迹象[6][26] 就业与财政政策 - 7月青年失业率季节性攀升且高于去年同期,若8月突破去年高点需政策加码[7][28] - 1-8月特殊新增专项债已超过全年额度,政府债发行放缓制约财政支撑力度[7][30][31]
《数据周报83》:为何A股涨,人民币却不涨?
搜狐财经· 2025-08-24 10:23
青年失业率 - 7月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达17.8% 较6月上升3.3个百分点 较2024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4] - 统计口径调整后数据呈现新季节性特征 当前水平高于调整后去年同期及调整前除2022年外所有历史水平[6] - 8月青年失业率可能环比上升至少1个百分点 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6]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明确降息信号 远超市场预期[7] - 市场启动降息交易模式 美股道指创历史新高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 黄金短线飙升超50美元/盎司[9] - 联邦基金利率现为4.25%-4.5% 预计年内还有1-2次降息 长期均衡利率约3%[9] 居民资金流向 - 7月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5万亿元[12] - 居民存款总额约160万亿元 其中2025年到期定期存款规模约70万亿元[12] - 存款规模达A股自由流通市值3倍以上 潜在增量资金达数万亿级别[12] 中国市场联动 - 美联储降息缓解中美利差压力 减少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外部约束[9] - M1回升叠加券商保证金余额上升 反映居民存款活化流向资本市场[12] - 存款利率下行与房地产回报减弱 阶段性提升股市回报优势[12]
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8% 多地人社部门采取措施
经济观察报· 2025-08-19 11:03
青年失业率走势 - 2024年青年失业率呈现"M"型波动 8月达到18 8%的年内新高 [1][2] - 2025年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 8% 环比上升3 3个百分点 [2] - 7-9月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 季节性因素推动失业率上行 [1][2] 就业市场供需分析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创历史新高 [4] - 研究生学历占比逐年提升 但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问题未缓解 [4] - 57%毕业生在大三下学期已启动求职准备 节奏明显提前 [4] 政策应对措施 - 杭州对招用三类青年群体的企业发放1500元/人一次性扩岗补助 [5] - 承德为求职困难毕业生提供实名登记和岗位推荐服务 [6] - 国家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 监测2年内就业状况 [6] 宏观经济背景 - 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 2% 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 [4] - 青年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 需保持经济增速缓解就业压力 [4] - 人社部要求加速推进职业培训 就业见习等帮扶措施 [6]
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8% 多地人社部门采取措施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10:46
青年失业率数据与趋势 - 2025年7月全国城镇16-24岁青年失业率达17.8% 较6月上升3.3个百分点[1] - 青年失业率呈现"M"型波动规律 7-9月因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通常达年内峰值 2024年8月曾达18.8%[1]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持平[1] 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状况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 连续四年突破千万[1] - 青年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 加剧就业竞争压力[1] - 研究生学历占比逐年提升 但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矛盾突出[2] - 57%毕业生在大三下学期提前启动求职准备 包括收集岗位信息与实习[2] 政府就业扶持政策 - 杭州对招用三类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发放1500元/人一次性扩岗补助[2] - 承德要求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 公共就业机构提供岗位推荐服务[2] -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3] - 人社部推进实名服务/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专项措施促进就业[3] 就业环境特征 - 宏观经济保持增速被视为促进青年就业的基础条件[1] - 毕业生对岗位质量要求同步上升 结构性矛盾凸显[2] - 政府部门持续监测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3]
东吴证券研报:20-39岁消费下降严重,60以上老人对消费贡献最大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30
消费结构变化 - 20岁至39岁人口消费总量占比最高但增速下降明显,2018至2022年贡献了44%的消费降幅 [1][5] - 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消费增长最大贡献群体,2018至2022年消费增速显著提升 [1][7] - 20至30岁人口消费贡献从2010至2018年的13.8%骤降至2018至2022年的0.8% [5] 消费模式转变 - 老年人消费集中在食品和医疗领域,占比上升,而KTV、酒吧等年轻消费品类快速下降 [7] - 年轻人消费倾向降幅最大,20至39岁人群平均降幅达46.1个百分点,20至24岁人群最显著 [34] - 消费行为趋于保守,低价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因价格敏感度提升而扩张迅速 [36][37] 人口结构影响 - 中国平均年龄中位数达40岁,未来10年消费主体将从40岁以下转向40岁以上 [10][27]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3.3%升至19.9%,但消费比重仅增长5.9个百分点,未富先老现象突出 [29][31] - 3.1亿老年人中仅少数月养老金超3000元,农村老人月养老金普遍仅一两百元 [30] 经济与社会因素 - 青年失业率升高与婚育成本上涨共同挤压消费,结婚对数降至600多万对,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 [17] - 房价下行削弱家庭资产增值预期,导致消费降级及婚育意愿降低 [18][19] - 居民消费倾向从2010至2018年的84.9%降至2020年后的63.6%,保守消费行为加剧 [34] 行业趋势 - 互联网行业当前主要聚焦年轻人消费,但未来需转向40岁以上理性消费群体 [25][27][28] - 母婴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消费品牌将更倾向高消费能力人群 [39][40] - 人口替代率问题凸显,年轻人不婚不育对长期消费市场的冲击大于短期消费下降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