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搜索文档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4 04:21
投资建设项目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科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材料项目 包括基建3.6亿元 设备2.4亿元 流动资金4亿元[5][7][16] - 项目主要生产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制品 耐火材料制品及电子元器件等高性能产品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电线电缆及消费电子领域[7][9] - 项目选址占地74亩 土地通过挂牌出让方式获得 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使用年限30年[7][17]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项目符合国家新材料战略定位 属于工业四基目录中的关键基础材料领域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及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9] - 项目建设有助于解决上海科特现有产能饱和问题 降低租赁厂房带来的制约 避免因产能不足导致订单流失[11] - 项目选址靠近上海科特总部 有利于加强研发 制造 销售部门协作 实现资源整合和集中管理[10] 担保事项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银行授信担保[3][26]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26] - 截至董事会召开日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审批对外担保累计金额11.174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19% 实际发生担保额4.058亿元 占净资产的7.33%[28] 公司及子公司关系 - 上海科特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公司持股78.76% 注册资本9452万元人民币 成立于1997年 为新三板创新层公司[13] - 沃尔新能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公司持股76.71% 注册资本8443.59万元人民币 成立于2003年 主营新能源汽车线束 连接器等产品[26][27] - 两家子公司均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13][27]
华商亿企旺晚宴九月十七日启航筑梦华商企业家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9-18 02:34
在深圳的夜幕下,一场属于华商的盛宴正悄然拉开序幕,九月十七日这个注定被铭记的夜晚。 首先华商亿企旺陈董事长上台致辞,他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陈董事长在教育行业沉浮多年,深刻 体会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资源的匮乏、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拓展的艰难,像一道道难以跨 越的沟壑,横亘在企业前行的道路上。而华商亿企旺的创立,正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腾飞。他的 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紧接着深圳新三板上市协会创会宋会长登台发言。宋会 长在资本市场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他表示华商亿企旺晚宴的举办恰逢其时,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绝佳机会。他鼓励大家要抓住机遇, 勇于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香港大姐大陶姐的登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陶姐在商 界摸爬滚打多年,以其果断的决策和敏锐的商业嗅觉而闻名。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述了在面对困难和挫 折时如何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她的故事感人至深,让在场的每一位嘉宾都深受触动。余局长也发表了热情洋溢 的讲话。他对华商亿企旺晚宴的创立表示祝贺 ...
有“服”同享,“贸”利全球
人民网· 2025-09-12 08:19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1] - 26场论坛会议活动举办 [1] - 汇聚世界各地精英企业、专家学者与行业翘楚 [1] 技术融合与服务创新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 [1] - 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服务体验全新变革 [1] - 工业旅游兴起带来沉浸式消费体验 [1] - 文博资源开发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服务消费新亮点 [1] 国际合作与双向赋能 - 中国开放市场与国际服务业创新智慧结合 [2] - 非洲金融科技企业接触中国移动支付技术 [2] - 欧洲环保服务商在中国双碳战略中找到增长点 [2] - 基于比较优势的深度合作生态形成 [2]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中国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审批流程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 - 为服务贸易企业降本增效 [2] - 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2] 全球影响与协同发展 - 数字教育平台助力非洲青年技能提升 [2] - 欧洲环保技术助推中国绿色转型 [2] - 服贸会推动服务贸易全球自由流动 [1] - 不同文明在服务领域美美与共 [2]
共享资源筑阵地 探索基层社区破解“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扬子晚报网· 2025-08-29 09:37
人口结构特征 - 海州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7.08万人占总人口21.4% [4] - 0-17岁未成年人17.5万人占比21.9% [4] - 养老托育双重压力凸显 [4] 需求摸排机制 - 社区组织两轮摸排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4] - 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独居老人重大疾病家庭等情况 [4] - 摸排核心需求包括活动空间心理辅导上门医疗社区食堂 [4] 服务模式创新 - 开设暑托班课程破解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1] - 老年大学开设120期课程覆盖唱歌钢琴中阮每期学费120元 [6] - 老幼共托邻里综合体实现南北两区独立运行与便捷通行 [6] 资源整合成效 - 老幼共托模式实现场地设施人员资源共享 [6] - 幼儿园举办开放日组织老人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覆盖400余名老年学员 [6] - 持续推广老幼共托模式构建全龄友好生态 [6]
我国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新华财经· 2025-08-27 03:3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完善与性能领先升级 - 截至7月底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1] - 在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园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演进 [1] - 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和千兆光网在文旅、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景深度覆盖 [1] 算网融合与高效敏捷升级 - 截至2025年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FP16半精度) [2] - 国家枢纽间传输时延不超过20 ms,集群到周边主要城市传输时延不超过5 ms,区域内算力节点间时延不超过1 ms [2]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加快构建,算力资源布局持续优化 [2] 资源共享与绿色节能升级 - 新建铁塔共享率达85%,新建5G基站中95%以上利用存量站址资源改造实现 [2] - 相当于少建通信铁塔120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 [2] - 开展5G异网漫游全国商用推广,有效减少重复投资并提升5G网络整体效能 [2] 城乡一体与内外畅联升级 - 农村宽带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90%以上通5G,陕西省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8% [3] - 国际出入口局达到15个,建成17条国际和港澳台海缆系统 [3] - 形成通达亚太、亚欧、亚非等多个方向的通道路由,国际通信能力显著提升 [3]
力诺药包需求不振半年净利降20% 拟8400万投资创扬股份丰富产品线
长江商报· 2025-08-21 23:51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现金8400万元收购新三板公司创扬股份30%股权 旨在整合医药包装产业链资源并丰富产品类别 [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99亿元同比下降11.07% 净利润4096.75万元同比下降20.12% 主因终端需求不振及成本上升 [1][6] - 复星系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过3%股份 此前已多次减持累计套现超3亿元 [1][7][8] 对外投资 - 收购标的创扬股份主营医药用聚丙烯改性料及塑料包装容器 2024年营收2.78亿元净利润2365.88万元 净资产3.3亿元 [2][3] - 交易估值约2.8亿元 设置业绩对赌条款: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00/3500/45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1.05亿元 [3] - 收购资金来源于变更可转债募投项目用途 其中84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本次交易 [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市后业绩峰值出现在2021年:营收8.89亿元净利润1.25亿元 此后连续两年下滑 2023年净利润降至6591.77万元 [6] - 2024年营收10.81亿元同比增长14.09% 但净利润仅6606.76万元同比微增0.23% [6]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894.0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7.31% [6] 行业环境 - 医药终端市场需求不振 产品价格下降受国家医保改革及药品集采政策影响 [7] - 公司因重大项目投入导致费用支出增加 包括研发投入及销售费用上升 [7] - 二季度关税政策推高主要原料采购成本 [7] 股东变动 - 复星系股东复星惟实及复星惟盈合计持股6.54% 拟减持697.87万股占总股本3% 按市价测算减持市值约1.39亿元 [7][8] - 2023年2月至2025年3月期间 复星系已通过四次减持累计套现约3.06亿元 [8]
东风股份: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7
股东会议程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8月22日14:00开始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在当日交易时段9:15-9:25和9:30-11:30进行 [3] - 会议地点位于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路58号公司105会议室 [3] - 议程包括宣布会议开始 审议议案 股东发言 投票表决 休会统计结果及宣布合并表决结果等八项流程 [3][4] 审计机构续聘议案 - 董事会通过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度财务决算及内控审计机构 [5] - 授权经营层以2024年度实际发生额为上限决定审计费用 [5] 海外事业合作议案 - 公司与东风进出口公司达成海外营销业务合作 涵盖品牌 商企 研发 销售 制造 采购 售后服务等全领域 [6] - 东风进出口公司将承接公司及下属整车业务子公司的海外营销业务 并解决42.9万元人民币净值固定资产转移及历史遗留应收账款问题 [6] - 合作采用"产品协同 资源共享 品牌强化"模式 通过东风进出口成熟营销网络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9] 合作交易细节 - 公司向东风进出口提供轻型商用车产品 定价原则基于成本加成和市场参考价 结算采用全额预付款方式 [9] - 本次合作将增加关联交易业务及金额 但双方在产权 业务 资产 债权债务 人员方面保持独立性 [9][10] 议案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一致通过合作议案 认为符合公司生产经营需要且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10] - 董事会审议时关联董事张小帆 张俊 张浩亮 樊启才回避表决 股东会关联股东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亦需回避表决 [10]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揭牌 由济南工控集团牵头成立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02:59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联盟于8月1日正式揭牌 [1] - 联盟由济南工业投资控股集团牵头成立 [1] - 联盟在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推动协调下成立 [1] 联盟成立目的 - 加强联盟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合作 [1] - 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 [1] - 挖掘培育产业链标杆企业 [1] - 服务政府产业决策 [1] -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链 [1] 联盟预期效果 - 促进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建、延、补、强" [1] - 提升济南市机器人产业整体竞争力 [1] - 增强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话语权 [1]
中天服务: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天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购买股权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4 12:12
交易概述 - 公司以人民币5203.22万元收购上海天纪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357.8558万元出资额对应全部股权 [1] - 交易双方于2025年7月9日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 [1] - 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关联股东上海天纪将回避表决 [1] 关联方信息 - 转让方上海天纪为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 由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实际控制人为楼永良 [2] - 上海天纪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经营范围涵盖实业投资、资产管理和企业购并等领域 [2] 标的公司概况 -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8日 注册资本5730.2576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3] - 标的公司聚焦数字电力与安全领域 主营业务包括技术服务、消防器材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 [3] - 标的公司2024年经审计财务数据:资产总额55806.93万元 净资产35312.67万元 营业收入35752.95万元 净利润3561.65万元 [4] 交易定价依据 - 采用收益法评估 标的公司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78009.25万元 [5] - 对应标的股权评估值为5203.22万元 本次交易以该评估值作为定价基准 [5] - 因标的公司完成老股转让及增资 上海天纪持股比例由6.67%变为6.25% [7] 交易协议要点 - 支付安排: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30%款项 工商变更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70% [8] - 协议生效条件:经双方有权机构批准后生效 [7] - 费用承担:交易产生的税费由双方依法各自承担 其他费用由双方自行承担 [8] 战略协同效应 - 标的公司为电力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拥有电流指纹算法核心技术 [8] - 公司与标的公司服务客群高度一致 可通过产品服务提升用电安全和服务效能 [8] - 交易有助于推动电力数字化及智能技术在物业行业的应用 增强市场拓展能力 [9] 审议程序 - 交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 - 独立董事认为交易符合发展战略 定价公正合理 [9] - 监事会认定交易有利于主营业务发展 符合市场定价原则 [10]
深化校城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6-25 21:52
校城融合政策导向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深化城市改革,强调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社会协同力列为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之一[1] - 校城融合被定位为深化高校和城市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1] 校城协同价值理念 - 高校与城市存在功能差异但具有共生依存关系,需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价值协同[2] - 协同发展观要求聚焦共同目标,从"相对独立"转向深度融合,形成发展合力[2] 校城资源互补要素 - 城市为高校提供土地/产业/医疗/住房/就业/资金等10余类基础资源支持[3] - 高校为城市输出智力/人才/科技/文化四大核心价值,形成创新引擎作用[3] - 需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改革,实现资源"1+1>2"的协同效应[3] 校企融合实施路径 - 建立"双标准双流程"培养体系和"双主体双导师"机制提升人才适配性[4] - 创新"高校编制+企业薪酬+园区创业"人才使用模式[4] - 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共享"的闭环研发转化机制[4]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 高校学科链需对接产业链,形成"培养-集聚-反哺"人才循环[5] - 打造"基础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四链(教育/人才/产业/创新)衔接[5] 文化空间融合实践 - 建立校城文化价值共创体系,实现双向文化赋能[5] - 推动校园向城市节点转型,构建"校区-园区-街区-社区"四区联动格局[6] 江苏理工学院案例 - 实施"学科专业随产业走"机制,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等6大产教融合平台[7] - 创新"微校区-微专业-微课程"三微一体化育人模式[7] - 深度参与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形成校城共生典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