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大模型

搜索文档
加速打造江苏科幻产业发展集群
新华日报· 2025-09-29 00:38
□ 许 凌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江苏落实好挑大梁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幻文化作为科 技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以科学原理为基石,通过前瞻性想象构建未来图景,是时代精神的镜像 表达。当前,科幻产业覆盖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五大核心板块。《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 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科幻阅读、科幻衍生 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表明我国的科幻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小众亚文化"蝶变为"千亿级 新经济引擎"。 江苏作为科教大省与文化强省,具备科幻文化发展的肥沃土壤:不仅拥有丰富优质的科教资源,在人工 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技术储备深厚,还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如吴楚、汪彦中等,形成了译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矩阵,推出"译林幻"幻想文学品牌书系、《读客科幻文库》系列 等,营造了浓郁的科幻文化氛围。其省会城市南京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已连续举办了六 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这既是中国第一个以科幻影片为主题的节展活动 ...
过去得不到的,未来也不需要了
虎嗅· 2025-09-08 01:15
我是这么看的,还是福为祸所依,祸为伏所伏。过去得不到的,未来也不需要了。 本文来自:阿朱说,作者:吕建伟,原文标题:《螺旋前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主流赛道是语言大模型,对于美国这种知识服务尤其四大师是典型中产阶级:医师、律师、教师、 工程师,AI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革命,这四大知识工作者如果不跟进AI、不让AI成为自己助手,那AI 就会革他们的命。但中国的工作者,主要在工厂流水线、在建筑工地、在野外、在仓库、在高速公路、 在配送、在门店、在饭店、在旅店……他们累了,更喜欢看看美颜美女、打打虚拟游戏,这是中国AI 需求热点。 有句话叫:生一利必生一弊。这就是中国式辩证轮回,福为祸所依,祸为伏所伏。中国线下零售不发 达,给了中国线上零售机会。中国Web时代能有上网条件的人很少,因此造成了移动app的繁荣。过去 得不到的,未来也不需要了。 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公开的、免费的、海量的、高质量数据非常渴望,比算力都渴望,毕竟能 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中国互联网,多App,内容被封装在App中。公开的、免费的、海量的、高质量数据很少。这就是为啥 AI优化的浏览器能在欧美值6亿美金,是真需求,因为他们还停留在 ...
大模型抢滩新能源,从喧嚣走向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0:43
行业动态 - 多款能源大模型集中面世 包括中国石油上线昆仑大模型APP 朗新科技集团发布"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 [1] - 能源行业成为最早尝试大模型应用的领域之一 大模型已在电网调度 煤电生产 核电运行等场景落地 [1] - 大模型逐步渗透至新能源预测 消纳 运维等环节 [1] 技术应用场景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大模型技术成熟度最高 产业落地最广的场景之一 作为电力交易基石 [2] - 传统物理模型和统计方法难以满足精准预测需求 谷歌DeepMind气象预测大模型可实现15天全球天气预报 华为 英伟达持续迭代气象大模型 [2] - 协鑫集团与北京大学 NVIDIA合作研发光伏功率预测大模型 使光伏发电量预测精度提升3至5个百分点 [2] - 大模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时分配新能源电力 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尺度上秒级匹配 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3] - 大模型基于发电量精准预测优化并网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抑制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等问题 [3] - 远景智能推出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的风机故障检修虚拟专家 提升运维效率 [3] - AI模型深度分析设备运行数据 电网负荷 天气预报等海量数据 实现预测性维护 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3] - 大模型与无人机 摄像头等设备联动 结合视觉大模型应用于新能源设备巡检 [3] 技术路线分析 - 大模型出现前能源领域主要采用专用小模型 专注于特定场景如能源需求预测 智能电网管理等 [4] - 大模型凭借上下文理解 指令遵循 场景泛化等能力覆盖更广泛能源场景 包括新能源并网优化 电网稳定性提升 [5] - 宽频振荡风险分析等机理明确 数据量不大的业务仍适合采用专业小模型 可规避大模型高投资与幻觉风险 [5] - 时序大模型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中具有较大潜力 通过融合气象数据构建端对端架构 挖掘气象数据与出力特征匹配关系 [6] - 语言大模型在新能源领域成熟度较低 因能源行业缺乏现成训练数据 IT与OT系统数据分散标准不一 [7] - 工业场景需结合行业专家经验与AI算法 开发可靠可解释的工业AI模型 目前新能源电力与化工联合动态运行仍是行业空白 [7]
“穿轮滑鞋”的导盲机器狗上岗
杭州日报· 2025-07-01 02:29
产品研发与功能 - 杭州智元研究院研发的导盲机器狗正处于调试阶段,采用独特的轮足复合式设计,四只脚配备"轮滑鞋",可应对多种地形包括铺装路面、楼梯、草地、沙地以及50厘米内坡差的台阶[2] - 导盲机器狗已具备室内自主扫描建图导航和室外接入实时地图导航的能力,可带领盲人在日常生活较熟悉的区域安全出行[2] - 产品搭载自研语音交互系统,基于语言大模型开发,旨在提供陪伴功能以减缓用户孤独感[3] 应用场景与测试 - 测试地点选在西溪智慧大厦8层的西湖区残疾人文创孵化园,该区域有5家盲人创业企业和十余名盲人员工日常出入,便于产品测试[2] - 相比传统导盲犬,机器狗在方向感和定位准确性方面表现更优,但在灵活性上仍有提升空间[2] - 产品未来将拓展至更复杂的城市环境导航,包括识别斑马线、红绿灯以及公交系统等场景[3] 技术发展与规划 - 研发团队正在重点攻克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安全导航难题,未来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输入目的地自动生成导航线路[3] - 正式版产品将进行多项优化,包括更小的体积、更长的续航以及更接近仿生导盲犬的外观设计[3] - 该产品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视障群体出行困难,填补盲人导航市场空白[2][3]
智能体让大模型“长出手脚”
科技日报· 2025-06-16 23:51
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智能体成为人工智能开发机构重要发力方向 [2] - 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加大智能体领域投入并推出系列产品 [2] - 智能体具备感知环境、规划任务和自主执行能力,能直接生成任务规划并形成生产力 [3] 企业应用案例 - 腾讯云代码助手使85%开发岗员工编码时间缩短40%,AI生成代码占比超40%,研发效率提升16% [4] - 京东内部已有超1.4万个智能体运行,进入深度应用阶段 [4] - 国家电网与百度合作打造营销供电方案智能体,实现企业办电流程全面智能化 [4] 技术特性与突破 - 智能体具备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可应对自然语言交互场景的开放需求 [5] - 工具调用技术从函数调用模式演进至代码智能体模式,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6] - MCP协议实现智能体跨平台通用性,支持调用不同平台生态的应用和数据 [6] 多智能体协同趋势 - 多智能体分工协作可处理复杂任务,如软件开发中分饰不同角色提升效率 [7]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推出零代码配置多智能体协同转交功能,构建"多专家"体系 [7] 行业落地策略 - 智能体开发平台聚焦细分行业场景,优先嵌入标准化业务流程实现价值落地 [8] - 腾讯云提出融合传统工作流与智能体能力,兼顾流程确定性和智能体灵活性 [9]
车企“倒戈”纯视觉,激光雷达为何“失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7:10
技术路线选择 - 激光雷达方案存在能量衰减与点云密度问题 200米外回波信号强度和点云密度仅为近距离探测的千分之一[3] - 激光雷达存在多径效应与低帧率缺陷 10Hz刷新率仅为摄像头帧率的1/5 时速120公里时200米外移动目标物在两次扫描间隔中位移超3米[3] - 激光雷达在极端天气下性能受限 暴雨环境下有效探测距离骤降至30米以内且近场噪点增加5倍[4] - 纯视觉方案在能见度50米工况下识别准确率比融合感知方案高出12%[4] - 800万像素摄像头在200米距离仍能捕捉丰富纹理和颜色等语义信息[3] 成本因素 - 纯视觉方案成本显著低于激光雷达方案[5] - 小鹏MONA M03 MAX在15万元级别车型实现满血版智能辅助驾驶[5] - 成本优势促使更多中低价位车型采用纯视觉方案[5][10] 技术发展趋势 - 大模型技术提升使纯视觉方案效果改善 图像视频数据更易嵌入大模型[5] - 车企自研芯片更适合处理图片视频数据 与纯视觉方案结合效果更佳[6] - 纯视觉方案从图片型感知向4D维度感知升级[6] - 行业预计2027年初纯视觉方案将成为行业共识[4] 方案融合趋势 - 激光雷达作为纯视觉方案的安全冗余件存在必要性[4] - 多传感器融合可实现设备功能取长补短 毫米波雷达弥补激光雷达雨雾短板 摄像头提供语义信息[10] - 自动驾驶终极方案应是摄像头为主多传感器冗余的融合体系[10] - L3/L4级别自动驾驶需要激光雷达参与[10] 企业战略布局 - 小鹏汽车2024年率先转向纯视觉路线[6] - 华为蔚来等车企从激光雷达转向纯视觉方案[2][4] - 理想小米等品牌高端车型仍将激光雷达作为标配[10] - 华为将激光雷达方案装载于问界享界尊界等旗舰车型[10]